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吉林市 >> 蛟河市

蛟河市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蛟河市谷歌卫星地图)


蛟河市简介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永吉县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贯穿其中,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4 ℃,降水量708.8毫米,无霜期120-130天。
  蛟河市幅员面积6429.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3725.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60公顷,水流域面积2426平方公里。全市辖6乡、9镇、4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有朝、满、回等18个少数民族约4万人。
  蛟河市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35种,是全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镍矿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二位,泥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地区40%,林地面积45万公顷,是全省林业重点县和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以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长图、拉滨铁路,图(们江)乌(兰浩特)公路过境。工业以能源、轻纺、化工类为主。农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主产稻谷、玉米、豆类。盛产烟、园参、白瓜子等。蛟河烟、貂皮、鹿茸蛤什蟆油久负盛名。
  历史沿革
  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蛟河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建置设额穆县,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隶属吉林省延吉道。1932年,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1939年10月改称蛟河县,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自然资源
  一、旅游资源
  该市是长白山旅游热线的门户,辖区内拥有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1995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后,集生态、自然、人文、民俗、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拉法山有溶洞20多处,现已规划形成四个自然景区,即拉法山景区,庆岭景区,金斗宫景区,金蟾岛、额赫岛景区。峰奇洞优的拉法山主峰海拔886.2米,素有“九顶铁叉山,八宝云光洞”之称,自古以来是僧道修仙养性,百姓休闲旅游之胜地;碧波荡漾的松花湖景区景点特色各异,金蟾岛、额赫岛、牧牛湾等度假村,像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松花湖畔;以闻名遐迩庆岭活鱼一条街为主的庆岭景区依山傍水,森林与湖水相互辉映,构成美丽的山水画卷;新发现的冰湖沟、池水嶝场生态林、天岗朝阳生态沟等自然景观丰富了森林旅游的内容;古迹有汉代转心湖西山遗址、辽金时代拉法窖藏和高句丽古城遗址等。古城、古寺庙、金斗宫遗址等人文景观更为森林旅游增添了新的色彩。美景加神话,让您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二、森林资源
  该市森林面积约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264,50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36%,其中用材林233,311公顷,防护林27,581公顷,特用林1,241公顷,经济林 2,376公顷,主要树种有红松、赤松(樟子松或油松)、云杉、冷杉(沙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桦树及杨柳等47种。木材总蓄积近2400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47,793公顷,蓄积1,158,356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50,329公顷,蓄积14,323,733立方米;近熟林面积44,906公顷,蓄积 5,336,421立方米;成熟林面积20,596公顷,蓄积 3,173,123立方米。
  三、动植物资源
  该市地处长白山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5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类共有87科354种,药用植物157 种,食用植物74种,食用菌17种,花卉87 种。经济植物主要有人参、刺五加、天麻、五味子、桔梗、当归、蕨菜、薇菜、山葡萄、软枣子等。动物有200余种,现存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20余种,主要有黑熊、野猪、狐狸、梅花鹿、紫貂、狍子、山鸡、树鸡、青鼬、黄鼬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经常出现在该市境内。
  四、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20余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105亿元。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镍、铜、铁、钨、铅等,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岩、硅石、长石、石灰石、硅藻土、兰晶石、橄榄石、矿泉水、煤、草炭、砖瓦粘土等。体现出明显优势的矿产主要有镍、花岗岩、橄榄绿宝石、泥炭等。
  镍: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属,是发展现代高科技不可缺少的原料。该市镍矿主要产地为漂河镇、前进乡两地,探明储量12128吨,占吉林地区储量的40%,居全省第二位,潜在价值8732万元。
  花岗岩:地质储量约100 亿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储量1亿立方米。以白、红、绿、青为主要系列花岗岩,共有稻田白、玉兰花、蛟河红、橄榄绿、蛟河青等十余个品种。素有石材第一乡之称的天岗镇是该市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橄榄绿宝石:位于黄松甸镇大石河的橄榄绿宝石矿,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橄榄绿宝石矿体,探明宝石储量为1750公斤,工业用橄榄石砂170万吨,现由白林局宝石公司开采,根据目前开采情况,尚可开采20年。
  泥炭:已发现泥炭矿产地75处,其中100万吨以上矿体2处,100-10万吨的中型矿体4处,累计探明储量1378.49万吨(估算远景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均属高有机质泥炭。
  五、水资源
  蛟河市大多数河流属松花江水系,少数河流为牡丹江水系。境内松花湖湖岸线长250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全市共有河流89条,资源总量为19.51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9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拉法河、蛟河、南河、漂河、威虎河、团山子河、牤牛河等。全市共有411座水利工程,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4座,小(Ⅱ)型水库84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塘坝102座。在中型水库中,龙凤水库总库容为483.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91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960公顷;庆丰水库(天北境内)总库容为107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68.8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780公顷;红星水库(天岗境内)总库容量为1165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00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4000公顷。丰富的水资源,为鱼类繁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产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草鱼等40多种,其中鳌花、鲫花、鳊花和岛鲢为松花湖特产。
  经济发展
  2005年蛟河经获得快速发展。面对全省“变快走为快跑”的新形势,蛟河市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继续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强力推进“一线三区”建设,使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5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3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482万元,同比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新统计口径达3500元,同比分别增长9%、10%。全年签约超千万元项目4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35%。深入开展争做纳税十强企业竞赛活动,促进了民营企业扩能增效。长白山系列葡萄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冰酒获国际评酒赛甜型酒最高奖。全年新增创业人员3470人,新生成个体工商户1121户,百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94户。
  城市建设
  十五期间,蛟河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五年城乡建设总投资16.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8倍。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蛟河新区,建成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1391公里,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8万平方米,分别是“九五”末期的16.7倍、1.7倍。强力推进供水、供电、供热和通讯工程建设,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显著增强。大力实施城市硬化、绿化和亮化,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整体形象跃上新台阶。
  2005年蛟河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高标准编制新区6.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两桥三路”竣工通车。114栋沉陷区移民住宅楼和2020米北河城防二期主体工程已完成,首钢美丽城一期、小康村23栋别墅式住宅全面竣工,新区管委会办公楼、疾控中心和二次变电站等公益工程交付使用。积极实施东山路、铁东街、朝阳路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民生民利工程。引入社会化机制,强化长效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开工建设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470公里,江黄高速公路91公里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基本结束,省道榆江公路境内93公里全线通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7万人 6429平方公里 220281 132000 0432 查看 蛟河市谷歌卫星地图

蛟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民主街道 约3.6万人 10.38平方公里

----

查看 民主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长安街道 约4.11万人 4.45平方公里

----

查看 长安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河南街道 约3.12万人 315.4平方公里

----

查看 河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0山街道 约3万人 15.74平方公里

----

查看 0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拉法街道 0 286平方公里

----

查看 拉法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河北街道 0 0

----

查看 河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新农街道 0 0

----

查看 新农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新站镇 约4.7万人 605平方公里

----

查看 新站镇谷歌卫星地图
天岗镇 约1.43万人 442平方公里

----

查看 天岗镇谷歌卫星地图
白石山镇 约5.8万人 573平方公里

----

查看 白石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漂河镇 约3.68万人 1079.7平方公里

----

查看 漂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黄松甸镇 约1.6万人 623平方公里 黄松甸村 南顶子村 沙河掌村 长青村 伟光村 前河村 金丰村 查看 黄松甸镇谷歌卫星地图
天北镇 约2.48万人 410.5平方公里

----

查看 天北镇谷歌卫星地图
松江镇 约2.13万人 565.8平方公里

----

查看 松江镇谷歌卫星地图
庆岭镇 约1.85万人 421.4平方公里 五丰村 和平村 解放村 庆岭村 靠江村 杨木沟村 丰收村 新华村 联江村 中兴村 伙棚沟村 新开河村 查看 庆岭镇谷歌卫星地图
乌林乡 约10694万人 112.3平方公里

----

查看 乌林乡谷歌卫星地图
前进乡 约1.6万人 560平方公里

----

查看 前进乡谷歌卫星地图

蛟河市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昌邑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2001 代码:220202 区号:0432    昌邑区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北纬43°50′-44°6′35〞,东经126°31′-126°47′。城区三面环江,一面靠山。北、东、南与龙潭区、丰满区以江为界,西侧与船营区为邻(西侧以吉林大街、桃源路和桃园山、锅顶子山为界,与船营区的南京街道、沙河子、南山道、张久和、大红土、于沟子、二官地、铜匠匠铺村接壤;南、东两面以松花江为界,与丰满区、龙潭区相隔;北侧与九台市相连接)。总面积910.32平方千米。总人口602172人。   区人民政府驻中兴街105号。全区辖16个街道、3个镇、2个民族乡:站前街道、文庙街道、双吉街道、民主街道、延安街道、通江街道、莲花街道、兴华街道、东局子街道、新地号街道、哈达湾街道、新建街道、延江街道、九站街道、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孤店子镇、左家镇、桦皮厂镇、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注:部分街道乡镇已有调整)   站前街道(Zhanqian)  代码:220202001 邮编:132001   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22933人。办事处驻九台街综合楼3号。辖新华社区(包括1、2委) 等。   1955年4月19日成立站前街道办事处,共设有17个居委会,1992年回迁设立15个居委会,1998年由原来的……      文庙街道(Wenmiao)  代码:220202002 邮编:132002   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26561人。办事处驻。辖3个社区、18个委。   1948年8月置文庙、民安、光华街政府,1949年街、所合并、实行警治,1950年恢复街政权,置文庙……1955年正式命名文庙街道办事处。      双吉街道(Shuangji)  代码:220202004 邮编:132102   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12693人。办事处驻双吉街。辖双翔社区(3委、4委)、双飞社区 (1委、2委)等。   双吉街街址始于1956年,原于二台子村;1956年5月中旬在此地建空军工厂,建厂后由于市民人口增加很……1996年1月10日正式命名双吉街道办事处。      民主街道(Minzhu)  代码:220202005 邮编:132001   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39116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兴国胡同15号。辖工字楼社区(包括运4、5、6、14委)、铁安里社区(包括1、2、3、13、14、23委,集体户)、铁新建等。   1905年,日本战胜沙皇俄国之后和清政府签订《东三省事宜附约》。1907年,今民主街道所管辖地区曾为……1955年4月成立民主路街道办事处。      延安街道(Yan"an Jiedao)  代码:220202006 邮编:132002   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52871人。办事处驻延安路9号。辖鸿博花园社区、嘉园社区、延川社区、嫩江社区、景园社区等。   ……1965年8月10日正式命名延安街道办事处。      通江街道(Tongjiang Jiedao)  代码:220202007 邮编:132002   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46014人。办事处驻吉炭住宅22小8号楼前。辖铁北社区(包括4、6、19、22委三友住宅、炭素厂住宅、兰亭雅苑小区)、江梅社区(包括1、2、12、……)等。   1953年8月5日成立莲花泡街公所,1965年8月10日,根据人民委员会……      莲花街道(Lianhua)  代码:220202008 邮编:   面积2.3765平方千米。人口37104人。办事处驻莲花街82号。辖热电社区(1、2、11、12委)、铁路社区(3、4、13委)、莲花社区(5、6、15委)、山头社区(10、等)等。   1953年8月5日从民主街公所分出,为莲花泡街公所,1955年4月归哈达湾区所辖,易名为莲花泡街道办……1969年正式命名莲花街道办事处。      兴华街道(Xinghua)  代码:220202009 邮编:132002   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8544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480-5号。辖东厂宅社区、南厂宅社区、中兴社区、三角地社区、幸福社区5个社区。   1929年?为东、西依兰岗是满语‘三岗’的意思,属县第十区。1932年属永吉县三区黄旗屯办事……1955年4月19日正式命名兴华街道办事处.      新地号街道(Xindihao)  邮编:   面积2.68平方千米。办事处驻吉林大街480-5号。辖辽东社区(包括1、2、3、4、5、6、7、8、9委)、维北社区(包括6、7、8、9委)、万达社区等。   1928年其南半部昌邑屯等地由吉林县划归省域第三警察区,北半部向阳屯等地仍为吉林县管辖。1929年吉……1955年4月19日正式命名新地号街道办事处。      东局子街道(Dongjuzi)  邮编:132000   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71159人。办事处驻嫩江路15号。辖锦东、江华、盛昌、永昌、永强、欣炭6个社区。   1883年9月清政府在此处创办吉林机器局。人们习惯称之为局子工厂,又由于它地处城东,故得名东局子。……1955年11月正式命名东局子街道。      哈达湾街道(Hadawan Jiedao)  代码:220202013 邮编:132002   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4345人。办事处驻铁合西街88号。辖矿建、水泥、炭素、造纸、西河、麻棉共6个社区。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夏,松花江洪峰路经至此地冲出一道U字形湾,江面看似一条哈达,至此得名哈达湾。1940年为永吉县所属。1941年8月划归市属兴隆区,为兴隆町(分区)辖区一部。1946年置……      新建街道(Xinjian Jiedao)  代码:220202014 邮编:132002   面积5.73平方千米。人口18874人。办事处驻迎宾路3号。辖新邑东区、新邑西区、新邑北区等。   1979年5月4日从哈达湾街析置新建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新建街基医胡同4号。      延江街道(Yanjiang Jiedao)  代码:220202015 邮编:132002   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0634人。办事处驻万振胡同14号。辖扶华社区(包括1、2、22委)、二道江社区(包括3、4、5、6、7、8、20、21委)、通延社区等。   1985年,由延安街和通江街各划出一部分组建延江街道办事处。      九站街道(Jiuzhan)   邮编:132101   由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58638人。办事处驻九站街工农路3号。辖27个群众自治组织。   清末时名为“旧站”后谐音为“九站”。1950年为永吉县14区,1985年为九站乡政府,2003年更名为九站街道。      怡春里街道   维昌街道   孤店子镇(Gudianzi Zhen)  代码:220202100 邮编:132103   面积71.34平方千米。人口24366人。镇政府距吉林市区30千米。辖4个居委会、10个村(其中2个朝鲜族村),34个屯。   孤店子镇早在1820年因一家店铺而得名,清嘉庆二十五年建屯(孤店子)。1933年(伪满大同二年)开始一直为村、镇、乡、公社的所在……      左家镇(Zuojia Zhen)  代码:220202101 邮编:132204   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3237?人。镇政府距吉林市区45千米。辖21个村。   清朝中叶从河北迁来左姓居民,在此开荒落户,根本未形成屯落,直至民初,左姓人口增多而析居,才叫左家屯。1959年,建立左家特产人民公社。1969年9月合并到河湾子人民公社。1979年4月划为……      桦皮厂镇(Huapichang Zhen)  代码:220202102 邮编:132205   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45057人。镇政府驻地距吉林市区35千米处。辖8个居委会、27个村,66个屯。   早年此地多桦树,清顺治初年(1644年)于此设厂,用桦树皮裹鞍镫诸物。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桦皮厂乡(三)区;同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桦皮厂保;同国二十八年……      两家子满族乡(Liangjiazi Manzu Xiang)  代码:220202201 邮编:132221   距吉林市55千米,面积160.27平方千米。人口18202人,其中满族4525人。辖13个村,50个屯。   由驻地两家子屯而得名。自明末清初,就有人居住,中华民国就开始设治,暖泉子治安村,1947年冬,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两家子,……      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Tuchengzi Manzu Chaoxianzu Xiang)  代码:220202202 邮编:132228   面积92.006平方千米。人口20928人。乡政府驻土城子村。辖12个行政村。   由驻地土城子得名。1961年由乌拉街公社析置为土城子公社;1984年初改为土城子乡;同年6月改设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附 哈达湾工业开发区(Hadawan Gongyekaifaqu)   邮编:132002  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2775人。管委会驻和平路65号。辖虹园村(包括1至8社)。  因处于哈达湾工业圈核心,故名。1992年前为吉林市郊区沙河子乡虹园大队。 1992年3月5日划归昌邑区,隶属于九站乡,……      附 幸福经济管理区(Xingfu Jingjiguanliqu)   邮编:132002  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840人。驻哈达湾街21号。辖幸福村。  1955年,将此地四个自然屯合并为幸福管理区,此名意为百姓祁福,隶属于吉林市哈达湾区(八区)。1958年改为幸福大队,隶属于……        地图         历史沿革      昌邑区以境内昌邑屯得名。乾隆九年(1744年),山东省昌邑县李家郜、西营庄、徐家官庄饥民逃荒来吉林城东五里许(今维昌街道境内)落户,从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昌邑屯属奉天府永吉州所辖。乾隆十二年(1747),永吉州改为吉林厅,昌邑屯隶属吉林厅。光绪八年(1882年),设立吉林分巡道,吉林厅改为吉林府,昌邑屯归属吉林分巡道吉林府所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将军衙门该立行省,昌邑屯归属吉林省吉林府管辖。   1913年(民国2年)吉林府改吉林县。昌邑屯为吉林省吉林县所属。1915年(民国4年)3月吉林省城警察厅改为省会警察厅,昌邑屯划归省会警察厅第三警察区所属。1929年吉林市政筹备处成立,警察区改为行政区,昌邑屯又为吉林市第三行政区所辖。   东北沦陷后,1936年(民国25年)4月1日,伪市公署成立。以昌邑屯为中心,将全市划为5个行政区。区以昌邑屯命名,设昌邑区事物所。团山子屯、八家子屯、东大滩、向阳屯为吉林市属昌邑区。1938年废保、甲制,设东旭、同昌、护昌、东局子、东大滩、维昌町会。管界,西起吉林火车站场东墙外和市制材厂铁路专用线,东至嫩江接街和农安街,北起铁路三角线,南至松花江沿,面积2.65平方千米。1941年8月,日伪当局为强化统治,将全市划为10个区,废町公所(1940年1月改町会为町公所),成立分区。昌邑区事务所下属向阳、同昌、维昌、护昌、康祥、永安、瑞昌、靖安八个分区。管界,北延至巴虎屯,东、南两侧均延至江沿,面积增加到11.24平方千米。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6日建立昌邑区民主政府。同年5月28日,国民党政府占据吉林市期间设立昌邑区,置区公所,下设向阳等21个保,辖786甲,甲下5户为一组。在区、保之间设有联保,昌邑区设向阳等8个联保。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同年4月29日将全市划为城内五区,城外五区,废区公所建制,置区人民政府。昌邑区为城内五区之一,设振昌等八个闾,下为邻。8月13日,废闾、邻制,建立维昌等8个街政府,下为居民组。1949年1月12日,按市人民政府决定,昌邑区增设钱家屯、江湾路、振昌三个街政府。同年7月16日,昌邑区政府改制为昌邑区公所,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51年8月23日,恢复区政权,昌邑区改称第一区人民政府。   1953年4月25日,撤销第二区(朝阳区)人民政府,将其所辖的怡春里、文庙街公所全部及民主路、车站街公所大部划归本区、增建怡春里、文庙、民主路、车站4个街公所。共计领属九个街公所。管界,东、南两面至松花江,西面则以重庆街、阳春、东宁胡同、民主路(吉林大街北段)分界,与第二区(原三区,即通天区)接壤,北止吉沈铁路线与第八区(哈达湾区)毗邻。面积由11.24平方千米增至15.91平方千米。   1954年1月12日,第一区领属的维昌等10个街公所分别易制街道居民委员会。1955年4月19日,第一区改称昌邑区。同时,东大滩等九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分别改为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30日,昌邑区人民政府改称昌邑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1月12日,按中国共产党吉林市委员会1958年10月29日批示,昌邑区划分为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昌邑人民公社管辖巴虎屯等10个管理区,面积9.09平方千米。撤销通天区所属五个管理区,划归昌邑人民公社。共辖15个管理区,总面积11.86平方千米。   1960年8月1日,原15个管理区合并为东市场(怡春里、车站、桃原路3个管理区),文庙、大东门、巴虎屯、东局子、民主路、南马路分社。   1962年3月2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建制,恢复昌邑区人民委员会。昌邑、铁路两个人民公社所属的分社并归昌邑区,并调整为东市场(怡春里)等12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区,东起松花江岸,西止珲春街,南起江湾路,北止莲花泡山麓,计15.32平方千米。      1964年1月11日,行政区划再次调整,昌邑区西界,由珲春街向东收缩至南京街和自由路。8月5日,哈达湾区并入昌邑区,其所属哈达湾、兴华、莲花泡三个街道办事处归昌邑区管辖。10月16日,按市委决定,郊区管辖的九站、头台子、新春、繁荣四个生产大队划归昌邑区置九站街道办事处,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三个生产队划归昌邑区哈达湾街道办事处。至此,昌邑区共辖11个街道办事处。区界,南起吉林大桥,沿南京街北行,经自由路跨越吉沈铁路线,经变电所至炮台山西折到玄天岭,转向北沿药局子沟穿过沙河子公路涵洞奔向塔山、石门山487.7高地、锅顶山至泉眼沟西行经头台子水库西侧复向北,经寇家屯折向东北越过通气河、吉长铁路线再转向正东,经初家屯和种马场南侧至新春北折到陈家屯,再折向东跨过吉乌公路至松花江沿,逆松花江南上回到吉林大桥。呈南、北斜向带形,面积48.32平方千米。   1968年3月21日,昌邑区人民委员会易制为昌邑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1月20日,九站街道全部、哈达湾街道所属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生产队复归市郊区管辖。昌邑区北界,由种马场、新春生产大队向南收缩至沙河子、七家子,面积减至33平方千米。1979年5月4日,昌邑区共辖14个街道。      1980年11月4日,昌邑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昌邑区人民政府。1981年9月17日,怡春里、维昌街道分别并归文庙街道和新地号街道,昌邑区共辖12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11月6日,延安街道、通江街道辖区各划出一部分,组建为延江街道办事处。至此,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南京、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13个街道办事处。234个居民委员会,3782个居民组,87020户,330377人。面积33平方千米。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原郊区孤店子镇的曹家、虹光、红卫、孤店子、八虎、四台子、荒地、永丰、孤家子、张家店村,九站乡(除张久村、烟达木村外)和沙河子乡的幸福、虹园、七家子、三道岭村,龙潭乡的东红、红升村,九站、双吉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昌邑区管辖,昌邑区人民政府驻天津路。3月4日正式调整,原郊区的九站乡、孤店子镇、九站街、双吉街划归昌邑区所属。辖区面积253平方千米,全区辖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九站、双吉14个街道办事处和九站乡、孤店子镇。共有284个居民委,30个村,5557个居民组,133,049户,456,143人。   1999年2月将九站乡、九站街划归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面积减少133.67平方千米。辖区面积119.33平方千米,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孤店子镇。共有266个居民委,10个村,178339户,5925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号11861人。      2000年1月永吉县的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河湾子镇、桦皮厂镇及船营区管辖的左家镇划归昌邑区。全区面积910.32平方千米。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两家子、土城子2个乡,孤店子、桦皮厂、河湾子、左家4个镇。共有173个居民委、83个村,178,339户,592,5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1,861人。   2000年,昌邑区辖14个街道、4个镇、3个乡(包括由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1个街道、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66927人,其中:兴华街道 43840人、文庙街道 31720人、东局子街道 54648人、新地号街道 29958人、延安街道 38934人、站前街道 23960人、民主街道 41532人、莲花街道 33165人、通江街道 29381人、哈达湾街道 46992人、新建街道 15139人、延江街道 50286人、双吉街道 14486人、九站街道 34825人、孤店子镇 25240人、河湾子镇 22354人、桦皮厂镇 45858人、左家镇 12478人、两家子乡 18643人、土城子乡 21298人、九站乡 32190人。      2001年3月22日,区政府决定将左家镇和河湾子镇合并为左家镇。至此昌邑区人民政府共领属东局子、新地号、延安、文庙、站前、民主、莲花、通江、兴华、哈达湾、新建、延江、双吉13个街道办事处和两家子、土城子2个乡,孤店子、桦皮厂、左家3个镇,面积910.32平方千米。   2003年,昌邑区辖:哈达街道、兴华街道、延江街道、延安街道、民主街道、通江街道、文庙街道、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站前街道、新地号街道、莲花街道、新建街道、东局子街道、双吉街道、九站街道、孤店子镇、左家镇、桦皮厂镇、两家子满族乡、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以下调整时间尚不清楚)昌邑区设立怡春里街道、维昌街道;撤销九站乡(2003年)。      主要资料出处:“吉林省行政区划网站”、“吉林省情网”、“昌邑区档案局网站”。其他出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请阅读本站“使用声明”。(行政区划网站·)   

龙潭区

  邮编:132021 代码:220203 区号:0432    龙潭区位于吉林市区北部,第二松花江北岸。总面积1265.86平方千米。总人口534347人。   区人民政府驻遵义东路65号。全区辖14个街道、4个镇、2个乡:龙华街道、土城子街道、东城街道、泡子沿街道、龙潭街道、新吉林街道、山前街道、遵义街道、榆树街道、靠山街道、汉阳街道、承德街道、新安街道、 铁东街道、乌拉街满族镇、缸窑镇、江密峰镇、大口钦满族镇、江北乡、金珠乡。以及兴华经济管理区、阿拉底经济管理区、棋盘经济管理区、天太经济管理区。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湘潭街道(Xiangtan Jiedao)  代码:220203001 邮编:132021   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30166人。办事处驻湘潭街。辖4个社区:松江社区、杨州社区、湘潭社区、南通社区。   原为土城子街道办事处,2003年改称湘潭街道办事处,因湘潭街得名。   龙华街道( Longhua Jiedao)  代码:220203002 邮编:132021   面积2.26平方千米。人口41123人。办事处驻宁波路4号。辖6个社区:龙华社区、龙江社区、新村社区、平安社区、化东社区、汉阳社区。   ……1976年改为龙华街道办事处。取吉祥意命名为龙华街道。   铁东街道(Tiedong Jiedao)  代码:220203003 邮编:132022   面积24.44平方千米。人口35733人。办事处驻大同路4号。辖5个社区:站前社区、化院社区、小北山社区、广顺社区、武汉路北社区。   1979年成立铁东街道办事处。因驻地在铁路线东侧而命名。   泡子沿街道(Paoziyan Jiedao)  代码:220203004 邮编:132025   面积10.31平方千米。人口13820人。办事处驻棋盘街89号。辖5个社区:黎明社区、曙光社区、棋盘社区、世纪社区、火炬社区。   清乾隆七年(1742年)有人户来此傍泡而居,泡子较多而命名。1951年将泡子沿村改为泡子沿街公所,1956年将原棋盘、泡子沿、孤家子三个村合并,组建泡子沿街道办。   龙潭街道(Longtan Jiedao)  代码:220203005 邮编:132021   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4472人。办事处驻徐州路286号。辖3个社区:密哈社区、东方社区、象园社区。   因龙潭大街而得名。1958年为龙潭分社,1968年曾名龙潭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龙潭街道办事处。   新吉林街道(Xinjilin Jiedao)  代码:220203006 邮编:132021   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6967人。办事处驻郑州路。辖新工社区、新义社区、新北社区等。   1960年江北是一片荒原,后来在这里建工厂发展工商业,故名为新吉林。1962年从山前街道分出为新吉林街。   山前街道(Shanqian Jiedao)  代码:220203007 邮编:132021   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27463人。办事处驻合肥路11号。辖3个社区:新山社区、合肥社区、郑州社区。   因驻地位于平顶山前面而得名。1955-1979年山前街革命委员会,1980年至今为山前街道办事处。   新安街道(Xin"xn Jiedao)  代码:220203008 邮编:132021   面积20.75平方千米。人口42548人。办事处驻滨北街10号。辖8个社区:滨江社区、吉安社区、中兴社区、葡萄园社区、林安社区、南宁社区、绿园社区、鸿园社区。   因临近新安街而得名。1979年5月,从原土城子街道划分出来正式组建成立新安街道办事处。   遵义街道(Zunyi Jiedao)  代码:220203010 邮编:132022   面积7.382平方千米。人口25423人。办事处驻古川路6-1号。辖4个社区:荒山社区、龙川社区、广西社区、古川社区。   因靠近遵义东路而得名。遵义街道在建街之前,域内居民基本分布在松花江东岸,小官地一带,1956年龙潭街在小官地建治为一委、二委……   榆树街道(Yushu Jiedao)  代码:220203011 邮编:132072   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20484人。办事处驻新树街24号。辖3个社区:东山社区、秀山社区、龙东社区。   1979年6月10日成立榆树街道办事处,因原地名为榆树沟而得名。   靠山街道(Kaoshan Jiedao)  代码:2202030012 邮编:132026   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6130人。办事处驻靠山街21号。辖2个社区:新源社区、华润社区。   原为农村,叫靠山。1979年成立靠山街道。   承德街道(Chengde Jiedao)   邮编:132022   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14018人。办事处驻龙山路1号。辖2个社区、5个村:龙潭山社区、承德社区、铁东村、北甸子村、龙兴村、龙城村、土城子村。   1949年-2005年春为龙潭乡政府(代码:220203202)。2005年春改承德街道办事处,因该街道办事处在承德街西侧而得名。   江密峰镇(Jiangmifeng Zhen)  代码:220203100 邮编:132021   面积313.36平方千米。人口39961人。镇政府驻延江街。辖20个村。   清朝初年建村。相传最早住户有姓江者,以养蜂为生,成为自屯后,便称此屯为“江蜜蜂”。……1948年划为江密峰管理区; 1958年政社合一,江密峰改为江密峰公社;1983年永吉县江密峰乡;……   缸窑镇(Gaoyao Zhen)  代码:220203101 邮编:132021   面积292.05平方千米。人口39078人。辖20个村。   以盛产土窑烧制的大缸而得名。1953年设缸窑镇;1958年缸窑人民公社成立;1964年析置为缸窑镇;1969年恢复缸窑人民公社;……2005年10月杨木乡并入缸窑镇。   缸窑街道办事处  邮编:132208。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267人。是缸窑镇城镇人口的管理机构,于1985年建立。   兴陶街道办事处  邮编:132208。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5262人。依陶瓷工业公司而得名,于1985年建立。   大口钦满族镇(Dakouqin Manzu Zhen)  代码:220203102 邮编:132021   面积105.057平方千米。人口21665人。镇政府驻大口村。辖12个村。   此地北面是石人山,南面有五代南山,远望恰似口子,故名大口子,1890年光绪皇帝派钦差来此巡访,旨意改……1949-1958年缸窑16区;1980-1988大口钦乡人民政府;1959-1979年大口钦人民公社……   乌拉街满族镇(Wulajie Manzu Zhen)  代码:220203103 邮编:132021   面积183.88平方千米。人口62361人。镇政府驻乌拉街。辖28个村。   “乌拉”满语意为“沿江”之意。1948年为永吉县乌拉街管理区;1958年为乌拉街公社;1984年改为乌拉街满族乡;1985年永吉县……   金珠乡(Jinzhu Xiang)  代码:220203200 邮编:132104   面积139.5平方千米。人口22199人。乡政府驻兴华村。辖14个村。   乡以境内金珠村得名。1961年春由大屯公社析置金珠乡人民公社;1983年属郊区为金珠乡……   江北乡(Jiangbei Xiang)  代码:220203201 邮编:132021   面积96.506平方千米。人口23331人。乡政府驻棋盘街。辖10个村。   因位于第二松花江北岸而得名。 1957年称郊区大屯人民公社;1968年为郊区大屯公社革命委员会;1985年更名为龙潭区江北乡。        地图         历史沿革      依地处龙潭山麓得名龙潭区。   1956年称龙潭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成立龙潭区人民公社;1962年复称龙潭区人民委员会;1968年……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原郊区的金珠乡、江北乡、龙潭乡的大砬子、北甸子、龙城、土城子、铁东、东升、天太村划归龙潭区管辖,龙潭区人民政府驻遵义西路。      2000年,龙潭区辖13个街道、3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8724人,其中:龙华街道 17756人、土城子街道 23558人、铁东街道 34275人、泡子沿街道 21872人、龙潭街道 20927人、新吉林街道 27476人、山前街道 35948人、新安街道 40502人、汉阳街道 16565人、遵义街道 43663人、榆树街道 23668人、靠山街道 4793人、乌拉街镇 55427人、缸窑镇 29983人、江密峰镇 43296人、大口钦镇 22412人、龙潭乡 9525人、扛北乡 20820人、金珠乡 24507人、扬木乡 11751人。   2003年,龙潭区辖12个街道、4个镇、4个乡:遵义街道、龙潭街道、新安街道、龙华街道、汉阳街道、泡子沿街道、靠山街道、山前街道、新吉林街道、土城子街道、铁东街道、榆树街道、江密蜂镇、缸窑镇、大口钦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金珠乡、江北乡、龙潭乡、杨木乡。   龙潭区设立汉阳街道(调整时间尚不清楚)。2005年春,撤销龙潭乡设立承德街道。2005年10月杨木乡并入缸窑镇。         主要资料出处:“吉林省行政区划网站”、“吉林省情网”。其他出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请阅读本站“使用声明”。(行政区划网站·)   

船营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2011 代码:220204 区号:0432    船营区位于吉林省的中东部,吉林市西北部,东北与昌邑区接壤,西与永吉县毗邻,南与丰满区隔江相望。总面积710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松江中路87号。全区辖13个街道、3个镇、1个乡:德胜街道、南京街道、大东街道、青岛街道、向阳街道、北极街道、致和街道、长春路街道、临江街道、北山街道、黄旗屯街道、河南街道、西大街道、大绥河镇、搜登站镇、越北镇、欢喜乡。以及远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临江街道(Linjia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3.54平方千米。人口33401人。办事处驻临江小区15号楼。辖4个社区:临江社区、泰和社区、独立路社区、电业社区。   1948年因街道是在松花江附近,因此取名为临江街道。1948年以后,街道先后改名为街公所,街道委员会,街道办事处,街道革命委员会,直到1979年……      大东街道(Dado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0.65平方千米。人口16779人。办事处驻。辖3个社区:松北一区社区、松北二区社区、吉源社区。   1948年8月设街政府,之后警政合一、废除街政府。1950年11月恢复大东街道办事处……      向阳街道(Xiangya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42171人。办事处自来水公司后侧驻。辖华南社区、洮南社区、昆明社区等。   1948年确立……1964年划为船营区管辖,1970年1月为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恢复向阳街道办事处。      黄旗街道(Huangqi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29226人。办事处驻黄旗屯街19号。辖家园社区、气标社区、铁宅社区、新生社区、通百社区、吉兴社区等。   1979年4月1日由长春路街道分出成立黄旗屯街道,2003年改名黄旗街道办事出。      北极街道(Beiji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27972人,是回民聚居区。办事处驻。辖4个社区:致和南社区、光明社区、岭前社区、望云社区。   由于北极街位于吉林市区北端,北极门处,由此而得名。1954年12月建立街道办事处,1968年5月建立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北极街拆置为北极、致和两个街道。      致和街道(Zhihe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2.38平方千米。人口26029人,回族约占总人口的20%。办事处驻西安路50号。辖4个社区:越秀社区、北寺社区、二二二医院社区、友好社区。   因致和街而得名。1979年由北极街道办事处分出设立致和街道办事处。……      长春路街道(Changchunlu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32000人。办事处驻长春路155号。辖4个社区:繁荣社区、电力学院社区、长春路社区、西安社区。   因辖区内的长春路而得名。于1955年设置,1968年成立长春路街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改为长春路街道办事处。      德胜街道(Deshe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4.25平方千米。人口42280人。办事处驻西大小区6号楼。辖4个社区:安顺社区、德胜社区、西大社区、北山社区。   因本街地处德胜门附近为此而得名德胜街道。1979年4月1日将德胜、西大革命委员会改称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德胜、西大两街合并为德胜街办。船营区人民政府位于本辖区内。      大绥河镇(Dasuihe Zhen)   邮编:132011   面积189.5平方千米。人口28716人。辖个村:。   因大绥河名得名。1947年成立永吉县第十一区政府,1958年成立大绥河公社,1984年成立大绥河人民政府。2000年……      青岛街道(Qingdao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39428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小区2号楼。辖4个社区:庆丰社区、牛马行社区、和龙社区、北大社区。   因辖区内的青岛街得名。1955年4月19日,青岛路和河南街居委会改制为青岛、河南街道办事处,1964年8月5日两街道合并为青岛街道。市政府位于青岛街道辖区内。      北山街道(Beishan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36263人。办事处驻西安路50号。辖7个社区:平山社区、鞍山社区、迎山社区、顺山社区、长安社区、乐园社区、落马湖社区。   因北山公园而得名。1955年11月,建立北山、日新街道办事处。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时为北山,日新做业区。……      南京街道(Nanjing Jiedao)   邮编:132011   面积0.96平方千米。人口30519人。办事处驻吉林大街小区。辖4个社区:五中社区、大街社区、一分部社区、怀德社区。   因辖区内的南京街而得名。……      越北镇(Yebei Zhen)   邮编:132011   面积97.15平方千米。人口21050人。镇政府驻居民路23号。辖9个村:育林村、沙河子村、晓光村、春光村、南三道村、烟达木村、张久村、大红土村、小红土村。   因位于吉林市越山路北侧而得名。1980年为沙河子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改为沙河子人民政府。1992年划归船营区管辖,1999年……      搜登站镇(Shoudengzhan Zhen)   邮编:132011   面积298.11平方千米。人口31171人。镇政府驻吉长南路。   因搜登河而得名。搜登,满语意为水草丰盛之意。清乾隆年间在此设立驿站,……1949年成立人民公社,1967年改称搜登站革命委员会,1977年改称搜登站乡,1994年撤乡建镇。      欢喜乡(Huanxi Xiang)   邮编:132011   人口22289人。乡政府驻吉长南路。辖欢喜村、铜匠村、新立村、新林村、远大村、下洼子村等。   因境内的欢喜岭而得名。清乾隆19年乾隆帝东巡到此,举目眺望,江城山水环绕,景色宜人,欢笑不已,因此取名欢喜岭。1961年5月成立欢喜乡公社,1979年改为欢喜乡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改为欢喜乡。      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邮编:132013  面积11.18平方千米。管委会驻深圳街6号。管理1个街道(高新街道)、4个村委会。吉林高新区于1992年2月由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同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街道(Gaoxin Jiedao)  代码:220205006 邮编:132013  面积11.18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  高新街道成立于1993年11月20日,因座落在高新区内而得名。成立时隶属于丰满区政府。1998年5月吉林高新区实行封闭管理以后,高新街道由吉林高新区管委会管理。        地图         历史沿革      1929年设治,区治在伊通街34号,由船厂得名。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原郊区的欢喜乡,沙河子乡的晓光、春光、育林、南三道、沙河子村,九站乡的张久、烟达木村,孤店子镇的大红土、小红土村和昌邑区吉林大街以西、岔路乡以南的南京街道办事处和站前街道办事处的四个委划归船营区管辖,船营区人民政府驻伊通街。      2000年,船营区辖13个街道、2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人,其中:西大街道 16433人、德胜街道 21249人、南京街道 30357人、大东街道 25221人、青岛街道 23431人、河南街道 12486人、向阳街道 43065人、北极街道 30089人、致和街道 27403人、长春路街道 31009人、临江街道 32214人、北山街道 33860人、黄旗屯街道 33174人、大绥河镇 23531人、搜登站镇 28271人、欢喜乡 26241人、沙河子乡 25425人、太平乡 15912人。   2003年,船营区辖:大东街道、南京街道、向阳街道、德胜街道、西大街道、临江街道、长春路街道、黄旗屯街道、北山街道、青岛街道、河南街道、北极街道、致和街道、大绥河镇、搜登站镇、越北镇、欢喜乡、太平乡。   船营区撤销太平乡。      

丰满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2013 代码:220211 区号:0432    丰满区位于吉林市城区南部。北纬43°26′34″-43°51′42〞,东经126°21′38″-126°56′22〞,南北极端长46千米,东西极端宽64千米。东部与南部分别与蛟河市、桦甸市接壤,西部与永吉县、船营区相连,北部分别与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比邻。总面积1066.7平方千米。总人口189618人。   区人民政府驻吉林大街76号。全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泰山街道、江南街道、石井沟街道、丰满街道、高新街道、红旗街道、大长屯街道、旺起镇、江南乡、前二道乡、小白山乡。其中,高新街道委托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红旗街道、小白山乡委托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管理。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江南街道(Jiangnan Jiedao)   邮编:132013   位于市区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78000人。办事处驻宜山路11-4号。辖7个社区。   北邻松花江而得名。1992年以前隶属吉林市船营区管辖。原辖40个居委会,574个居民组。      丰满街道(Fengman Jiedao)   邮编:132018   位于市区东南20千米,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3119人。办事处驻赤丰路9号。辖4个社区。   旧地名叫“小风门”,因地处峡谷,多疾风通过故名。1937年修建……      石井街道(Shijing Jiedao)   邮编:132000   位于吉丰公路8千米处东侧,面积6.14平方千米。人口13093人。办事处驻阿什街5号。辖3个社区。   因东山坡有一石井故名石井。石井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60年4月,隶属于吉林市郊区。1992年区划调整后归丰满区府管辖。……      高新街道(Gaoxin Jiedao)     1993年9月,从江南街道划出15个居民委、从石井沟街道划出2个居民委组建高新街道。1998年分设泰山街道。      泰山街道(Taishan Jiedao)   邮编:132013   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25048人。办事处驻林院住宅11号楼。辖4个社区。   原为江南街道一部分,1993年11月划归高新街道。1998年7月15日,经吉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高……      红旗街道(Hongqi Jiedao)   邮编:132106   位于小白山境内,东濒松花江,西依小白山,南至白山开发区,北到温德河南岸。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2254人。辖1个社区。   因驻红旗屯而得名。1948年属于白山区,1960年6月……      大长屯街道(Dachagntun Jiedao)  邮编:132011   1962年设立大长屯街道,1964年并入江南街道。1993年恢复大长屯街道。办事处驻长屯街22号。   旺起镇(Wangqi Zhen)   邮编:132113   位于丰满区的东南部,南部与桦甸市接壤,东隔松花湖与蛟河市相望,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19810人。镇政府驻地距市区50千米。辖14个村。   因旺起河而得名。旺起河原名大海浪河,发源于蚂蚁岭北麓,流经域内,最后注入松花湖。……      江南乡(Jiangnan Xiang)   邮编:132013   面积147.56平方千米。人口30697人。乡政府驻地位于丰满区政府驻地东5千米。辖11个村。   因地处松花江南岸而得名。清初开发,至光绪年间属于吉林府勤理社,辖改集街、马家屯、大长屯。民国时期属于永吉县第9区,为二道沟村……      小白山乡(Xiaobaishan Xiang)   邮编:132106   位于吉林市西南部,松花江西岸,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2552人。辖8个村。   小白山乡因因坐落于小白山角下而得名。……1992年吉林市区划调整后,小白山乡隶属于丰满区。      前二道乡(Qian"erdao Xiang)   邮编:132017   位于丰满区西部,东与小白山乡接壤,南与永吉县口前镇相接,西与永吉县春登乡比邻,北与船营区欢喜乡相邻。面积113.58平方千米。人口22591人。辖11个村。   因辖区内的二道水库而得名。……      原 丰满乡(Fengman Xiang)   邮编:132108   位于吉林市区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9812人。乡政府驻地距区政府驻地15千米。辖4个村。   丰满乡因丰满大坝得名。原辖5个村,1998年朱雀山风景区成立,将孟……      附 朱雀山管委会(Zhuqueshan Guanweihui)   邮编:132013   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5811人。辖2个村。因朱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得名。朱雀山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10月组建后,1999年5月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经济开发区。2003年10月……        沿丰街道(Yanfeng Jiedao)   邮编:132013   位于吉林市东南城乡结合部,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4212人。办事处驻沿丰街86号。辖3个社区。   1958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时,隶属于昌邑区。1962年江南公社撤销,……      地图         历史沿革      丰满区是在原吉林市郊区的基础上组建的,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郊区,设立丰满区。      西汉初之前属肃慎地,汉武帝时属玄菟郡上殷台县,晋时属护东夷校尉所统夫余地,北魏至北齐时属勿吉(粟末靺鞨)部辖地,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属渤海国涑州辖地,辽时属东丹国涑州地,金时属上京路会宁府和咸平路咸平府辖地,元时属开元路辖地,明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辖三万卫,后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的伊罕河卫、松阿哩卫辖地,至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属乌拉部,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属建州卫,至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盛京管辖,顺治十年至雍正四年(公元1653—1726年)属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辖地,雍正四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727—1911年)属永吉州、吉林厅、吉林府辖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至1945年东北光复前分属吉林府、吉林县、永吉县和吉林市管辖。东北光复后,1945年10月中共组建吉林市政府,市郊仍由吉林市领导,1946年5月28日中共实行战略转移,吉林市政府撤出,国民党进驻吉林市,在郊区设5区、43保、1043甲。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建立人民政权,郊区(现丰满区)隶属吉林市人民政府领导。      1948年吉林市解放后,市郊设白山、江南、龙潭、江北、兴隆5个区人民政府、37个行政村。1949年撤销龙潭区,所辖行政村分别划归江南区和江北区。1950年将永吉县小兰旗等7个行政村划归市郊区,同年将郊区4个区分别改称第一、二、三、四区。1952年将江南区又改称第七区,白山区改称第八区,兴隆区改称第九区,江北区改称第十区,将永吉县第二区的腰屯、段吉、大兰旗、小阿什哈达、大三佳子和大孤家子等9个村划归吉林市。1953年4月又将第七区改为第五区,第八区改为第六区,第九区改为第八区,第十区改为第九区。   1954年将永吉县的九站、头台子、炮手、九座庙、安达、夏汉沟、李家、柳树、张三、虎牛、二道岭子和小官屯一部分、南三道、百家、下洼子、二台子、孤家子、大红土霞、寇家、兴隆等19个村划归市郊。1956年组建九站、江南、白山、大屯4个农业区公所,辖23个乡、59个高级社。   1957年7月23日,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九站、白山、江南、大屯4个农业区公所,成立吉林市郊区人民委员会,辖23个乡。1958年吉林市成立城市人民公社,郊区建制撤销。1959年6月恢复郊区建制。      1957年吉林市郊区成立时,郊区辖23个乡,后合并为13个乡。1958年吉林市实行人民公社化时,撤郊区组建了江南、九站两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县团级),白山、丰满、大屯、沙河子4个公社分别划入船营、昌邑、龙潭、哈达公社管辖。   1959年恢复郊区建制,郊区辖白山、江南、九站、大屯、丰满、沙河子6个公社和龙潭、铁东、东红、幸福、新山5个直属管理区以及九站、孤店子、石井沟3个街道办事处。1959年将永吉县大绥河、二道河子、旺起3个公社划归郊区,口前公社三家子管理区划归白山公社,乌拉街公社三台子、四台子、新立管理区划归九站公社。1961年从九站、白山、大屯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分别组建了欢喜、孤店子、金珠公社。   1963年将昌邑、船营、龙潭、哈达湾城区的11个大队划给沙河子、欢喜3个大队,其余8个大队组建龙潭山人民公社,同年将大绥河、旺起公社划归永吉县。到1963年末,郊区辖白山、江南、九站、大屯、丰满、沙河子、二道河子、欢喜、孤店子、金珠、龙潭山11个人民公社,红旗、石井沟、九站、双吉、孤店子5个街道办事处。1969年船营区丰满街道划归郊区,1975年又划回船营区。   1983年12月郊区所辖公社改称乡,123个生产大队同时改称村。1984年孤店子乡与孤店子街道合并为孤店子镇。1991年末,郊区辖九站、江北(原大屯)、金珠、沙河子、欢喜、前二道(原二道河子)、小白山(原白山)、江南、丰满、龙潭山10个乡和孤店子镇,九站、双吉、红旗、石井沟4个街道,共有123个村436个自然屯和43个居民委349个居民组。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吉林市郊区更名为丰满区。将原郊区的丰满乡、江南乡、小白山乡、前二道乡、石井沟、红旗街道办事处和船营区的江南、丰满街道办事处及永吉县的旺起镇划归丰满区管辖,丰满区人民政府驻江南大街。将原郊区的欢喜乡,沙河子乡的晓光、春光、育林、南三道、沙河子村,九站乡的张久、烟达木村,孤店子镇的大红土、小红土村划归船营区管辖。将原郊区孤店子镇的曹家、虹光、红卫、孤店子、八虎、四台子、荒地、永丰、孤家子、张家店村,九站乡(除张久村、烟达木村外)和沙河子乡的幸福、虹园、七家子、三道岭村,龙潭乡的东红、红升村,九站、双吉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昌邑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金珠乡、江北乡、龙潭乡的大砬子、北甸子、龙城、土城子、铁东、东升、天太村划归龙潭区管辖。   1992年3月5日,吉林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郊区建制,将原郊区所辖的孤店子镇、九站乡、九站街道、双吉街道划归昌邑区,将欢喜乡、沙河子乡划归船营区,将金珠乡、江北乡、龙潭山乡划归龙潭区;将江南乡、小白山乡、前二道乡、丰满乡、石井沟街道、红旗街道以及永吉县的旺起镇、船营区的江南街道和丰满街道划归新组建的丰满区,共辖4乡1镇4个街道,57个村、64个居民委。      1993年9月,从江南街道划出15个居民委、从石井沟街道划出2个居民委组建高新街道,同年恢复大长屯街道(该街道成立于1962年,1964年并入江南街道)。1998年6月高新区封闭管理,高新街道以及江南乡的光明、烽火、前锋、日升、荣光5个村划归高新区,同年组建泰山街道,同时将江南乡阿什村和丰满乡孟佳村合并组建了朱雀山经济开发区。   2000年,丰满区辖6个街道、1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8112人,其中:泰山街道 24909人、江南街道 25858人、石井沟街道 13093人、大长屯街道 7816人、丰满街道 14965人、红旗街道 2254人、高新街道 69915人、旺起镇 20680人、江南乡 30453人、小白山乡 30860人、前二道乡 22591人、丰满乡 14718人。另一出处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08197人,分布在6个街道、5个乡(镇)(开发区未单列,含在乡镇中),其中:泰山街25 048人、江南街25 486人、石井沟街13 093人、大长屯街7 813人、丰满街14 965人、红旗街2 254人、旺起镇20 679人、江南乡30 697人、小白山乡30 856人、前二道乡22 591人、丰满乡14 715人。   2000年7月将小白山乡的鸡冠山、三家子村共同组建为白山工业经济开发区。到2001年底,丰满区共辖4乡、1镇、6个街道、2个开发区,52个村、36个社区(居民委)。      2003年,丰满区辖:石井沟街道、红旗街道、丰满街道、江南街道、大长屯街道、高新街道、旺起镇、丰满乡、小白山乡、前二道乡、江南乡。      丰满区撤销丰满乡。   

永吉县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2200 代码:220221 区号:0432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松花江上游,距吉林市18千米。总面积2625平方千米。总人口405187人。   县人民政府驻口前镇滨北路379号。全县辖7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口前镇、双河镇、西阳镇、北大湖镇、一拉溪镇、岔路河镇、万昌镇、金家满族乡、黄榆乡。其中,岔路河镇、万昌镇委托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管理。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均为最近一次区划调整前资料)   岔路河镇(Chaluhe Zhen)  代码:220221104 邮编:132214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口前镇西42千米,东与一拉溪镇毗连,南与大岗子乡接壤,西与万昌镇和金家乡交界,面积212.0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岔路河。辖岔路河、星星哨共2个社区,蛤蚂泉子、马家、黄旗堡、岔路河、西高家、八里、恒成号、姜家、东高家、头道沟等村。   因岔路河得名。有一大河于镇南方百里分岔为二,其一东南流,横贯本地,复西北注入饮马河,名曰岔路河。民国十九年(1930)为岔路河五区,民国二十三年(1933)为岔路河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      双河镇(Shuanghe Zhen)  代码:220221105 邮编:132202   位于县城口前镇西南34千米处。东与北大湖镇、西阳镇毗连,南与磐石市取柴河镇为邻,西与黄榆乡交界,面积317.47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双河。辖双河镇、钼矿共2个社区,半拉川、黄狼沟、大崴子、长岗岭、黑石咀、芹菜沟、庙岭、双河镇、镇效、大河川等村。   集镇因东有倒木河,西有取柴河,二水相抱交汇于镇北,故名双河镇。民国十九年(1930)为双河镇六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为双河镇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双……      西阳镇(Xiyang Zhen)  代码:220221109 邮编:132201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南16千米处,东与口前镇毗连,南与五里河镇为邻;西与双河镇 、大岗子乡接壤。面积213.87平方千米。辖西阳、钼太2个社区,马鞍、黑鱼、红石、兴龙、西阳、狼头、撮落7个村。   形成屯落后,民国十八年(1929)吉海铁路建成,在此设车站,因位于马鞍山北坡,地势向阳,定名西阳车站。民国二十七年(1938)成立西阳村筹备处,翌年建西阳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双河镇(六)区……      口前镇(Kouqian Zhen)  代码:220221100 邮编:132200   是永吉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266.86平方千米。辖河北、河东、东山、西山、城南、站前、水电共7个社区,口前、前进、镇东、镇西、洋草沟、乃子街、巴虎等村。   清顺治元年(1644)形成屯落,因北侧有两山,东西相对如门,而屯居期前,屯南有陡山两座相山寺,如天造……原属口前公社,1970年永吉县治迁此,1975年口前公社析置建镇。      一拉溪镇(Yilaxi Zhen)  代码:220221112 邮编:132213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北34千米,面积238.7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一拉溪。辖一拉溪社区,一拉溪、刘相、松花、索屯、吴什哈、二道岭子、崔家、陈家、汪旗屯、杨木林子、陡咀子、鞠家等村。   由驻地一拉溪屯而得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一拉溪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搜登站二区一拉溪乡。1948年解放后……      万昌镇(Wanchang Zhen)  代码:220221113 邮编:132215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口前镇50千米。东与岔路河镇毗连,南与金家乡接壤,西与双阳区齐家镇以饮马河为界。面积110.07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万昌。辖万昌社区,万昌、施家、沙家、裴家、花家、韩家、新立、玉华、莲花、孤家子、新房子共11个村。   由驻地万昌烧锅简化而得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花家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岔路河(五)区花家自治乡;1948年……      北大湖镇(Beidahu Zhen)  代码:220221114 邮编:132224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口前镇南22.5千米。东与丰满区旺起镇毗连;南与桦甸市横道河子乡以山为界,面积444.56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北大湖。辖北大湖社区,向阳、朝阳堡、朝鲜族、草庙子、小山、五里河、桄子沟、南沟、奚家、郭范、小屯、三家子、白马等村。   由驻地五里河子屯而得名“五里河镇”,2002年3月改称北大湖镇。民国二十七年(1938)成立五里河村筹备处,翌年为五里河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官马山(七……      官厅乡(Guanting Xiang)  代码:220221206 邮编:132216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北51千米。东与三家子乡接壤,南与万昌镇为邻,西阳双阳区四家子乡隔河相望。面积74.97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官厅。辖康家、暖泉子、东将军、西将军、吴家、狼头山子共6个村。   由驻地官厅而得名。原属万昌公社所辖。1961年析置为官厅公社;1969年合并于万昌公社;1980年复置官厅公社;……      金家满族乡(Jinjia Manzu Xiang)  代码:220221207 邮编:132217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南48千米,面积151.51平方千米。辖卢家、金家、任家、何家、伊勒门、莲花、五里河共7个村。   由驻地金家屯而得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成立金家村筹备处,翌年建金家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岔路河(五)区……      大岗子乡(Dagangzi Xiang)  代码:220221208 邮编:132222   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南29千米处。东与西阳镇以山为界,南与双河镇、黄榆乡接壤,西与金家乡为邻。面积214.66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大岗子。辖平顶山、东响水、西响水、双榆、南响水、大岗子、团山子共7个村。   由驻地西大岗子屯简化得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成立大岗子村筹备处,翌年建大岗子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双河镇(六……      黄榆乡(Huangyu Xiang)  代码:220221209 邮编:132223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南46千米。东与双河镇毗连,南与磐石市小梨河乡为邻,西与双阳区山河街道隔河相望。面积157.27平方千米。乡政府驻黄榆。辖乱木桥、大半截河、会源德、平埠子、小河沿、黄榆、头道川、茶壶嘴、王家街、小城子10个村。   由驻地黄榆屯而得名。原属双河镇公社所辖。1961年析置为黄榆公社;1984年改为黄榆乡。      春登乡(Chundeng Xiang)  代码:220221210 邮编:132229   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口前镇西7千米。东与口前镇、丰满区前二道乡交界,南与口前镇、西阳镇为邻,面积110.76平方千米。辖春登、三金、达屯、兴光、繁荣5个村。   由驻地春登屯而得名。1961年由口前公社析置为春登记人民公社;1969年撤销公社,分属口前、西阳公社辖。1980年复置春登公社……      三家子乡(Sanjiazi Xiang)   邮编:132218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北41千米处。东与一拉溪镇为邻,西与万昌镇、官厅乡毗连,南与岔路河镇接壤。面积110.23平方千米。乡政府驻三家子。辖等。   由驻地三家子而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为丰润村公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岔路河(五)区丰润乡。1948年解放后……        地图         历史沿革      永吉含有“永远吉祥”之意。   辽时永吉属东京道涑州地;金时永吉属咸平路咸平府玉山县(今开原东)地;元时永吉属开元路咸平府地。至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筑城于乌拉河岸洪尼地(即乌拉古城),永吉统属乌拉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州女真灭乌拉部,永吉并入建州卫。   清朝时期,永吉先后属盛京、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的辖地。清顺治十四年(1657),于大乌拉虞村(今乌拉旧街村)建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隶属于内务府,管辖方圆560里的地方。这是先有乌拉,后有船厂之说的由来。清雍正四年(1727年1月12日)始设永吉州,光绪八年(1882)升为吉林府。民国2年(1913)开设吉林县,民国18年(1929)复名永吉县。先后归属清奉天府尹、宁古塔将军、吉林行省,中华民国吉林省管辖。东北沦陷期间,永吉县直属于伪吉林省。中华民国30年(1941)因永吉县与延吉县的日语语音相近,又复名吉林县。1945年东北光复后再次复名永吉县的称谓。   1945年8月17日成立永吉县治安维持会,地址在吉林市永吉胡同北。是年12月,永吉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接管了永吉县政权,县机关设在吉林市,1946年2月县民主政府迁至口前,永吉县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省管辖。1946年5月28日至1948年3月9日,国民党在永吉境内建立永吉县政府,县治设在吉林市,直属国民党设置的吉林省。在永吉北部建立的永北县政府,县机关设在缸窑,属共产党领导的吉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永吉南部建立的永南县政府,县机关先设在双河镇,后移口前,属于共产党领导的吉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7月15日,吉林省政府决定,永南、永北两县合归为永吉县,县治仍设在吉林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永吉县为省辖县,称县人民政府。1955年改为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27日,经中共吉林省委决定,永吉县属于吉林市管辖的吉林行政区。1966年2月市、地分设,永吉县属于永吉专区管辖。1969年5月市、地合并,永吉县复属吉林市管辖至今。1970年,县城从吉林市移驻口前镇。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永吉县的旺起镇划归吉林市丰满区管辖。      2000年,永吉县辖7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23301人,其中:口前镇 83375人、岔路河镇 48229人、双河镇 29584人、西阳镇 20403人、五里河镇 41213人、一拉溪镇 35278人、万昌镇 35349人、口前乡 27593人、三家子乡 21585人、官厅乡 12529人、金家乡 21973人、大岗子乡 14968人、黄榆乡 18150人、春登乡 13072人。   2003年12月15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12号文件,同意撤销永吉县口前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口前镇。区划调整后,永吉县辖口前镇、岔路河镇、双河镇、西阳镇、北大湖镇、万昌镇、一拉溪镇、三家子乡、官厅乡、大岗子乡、黄榆乡、春登乡、金家满族乡。   2003年底,全县面积2625平方千米,辖6个乡、7个镇、139个行政村、2个省级开发区。总户数11.54万户,总人口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占总人口的74%。(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全县辖7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口前镇、双河镇、西阳镇、北大湖镇、一拉溪镇、岔路河镇、万昌镇、三家子乡、金家满族乡、大岗子乡、黄榆乡、春登乡、官厅乡。其中,岔路河镇、万昌镇、官厅乡委托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管理。     

蛟河市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永吉县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贯穿其中,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4 ℃,降水量708.8毫米,无霜期120-130天。   蛟河市幅员面积6429.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3725.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60公顷,水流域面积2426平方公里。全市辖6乡、9镇、4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有朝、满、回等18个少数民族约4万人。   蛟河市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35种,是全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镍矿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二位,泥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地区40%,林地面积45万公顷,是全省林业重点县和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以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长图、拉滨铁路,图(们江)乌(兰浩特)公路过境。工业以能源、轻纺、化工类为主。农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主产稻谷、玉米、豆类。盛产烟、园参、白瓜子等。蛟河烟、貂皮、鹿茸蛤什蟆油久负盛名。   历史沿革   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蛟河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建置设额穆县,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隶属吉林省延吉道。1932年,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1939年10月改称蛟河县,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自然资源   一、旅游资源   该市是长白山旅游热线的门户,辖区内拥有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1995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后,集生态、自然、人文、民俗、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拉法山有溶洞20多处,现已规划形成四个自然景区,即拉法山景区,庆岭景区,金斗宫景区,金蟾岛、额赫岛景区。峰奇洞优的拉法山主峰海拔886.2米,素有“九顶铁叉山,八宝云光洞”之称,自古以来是僧道修仙养性,百姓休闲旅游之胜地;碧波荡漾的松花湖景区景点特色各异,金蟾岛、额赫岛、牧牛湾等度假村,像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松花湖畔;以闻名遐迩庆岭活鱼一条街为主的庆岭景区依山傍水,森林与湖水相互辉映,构成美丽的山水画卷;新发现的冰湖沟、池水嶝场生态林、天岗朝阳生态沟等自然景观丰富了森林旅游的内容;古迹有汉代转心湖西山遗址、辽金时代拉法窖藏和高句丽古城遗址等。古城、古寺庙、金斗宫遗址等人文景观更为森林旅游增添了新的色彩。美景加神话,让您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二、森林资源   该市森林面积约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264,50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36%,其中用材林233,311公顷,防护林27,581公顷,特用林1,241公顷,经济林 2,376公顷,主要树种有红松、赤松(樟子松或油松)、云杉、冷杉(沙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桦树及杨柳等47种。木材总蓄积近2400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47,793公顷,蓄积1,158,356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50,329公顷,蓄积14,323,733立方米;近熟林面积44,906公顷,蓄积 5,336,421立方米;成熟林面积20,596公顷,蓄积 3,173,123立方米。   三、动植物资源   该市地处长白山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5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类共有87科354种,药用植物157 种,食用植物74种,食用菌17种,花卉87 种。经济植物主要有人参、刺五加、天麻、五味子、桔梗、当归、蕨菜、薇菜、山葡萄、软枣子等。动物有200余种,现存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20余种,主要有黑熊、野猪、狐狸、梅花鹿、紫貂、狍子、山鸡、树鸡、青鼬、黄鼬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经常出现在该市境内。   四、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20余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105亿元。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镍、铜、铁、钨、铅等,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岩、硅石、长石、石灰石、硅藻土、兰晶石、橄榄石、矿泉水、煤、草炭、砖瓦粘土等。体现出明显优势的矿产主要有镍、花岗岩、橄榄绿宝石、泥炭等。   镍: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属,是发展现代高科技不可缺少的原料。该市镍矿主要产地为漂河镇、前进乡两地,探明储量12128吨,占吉林地区储量的40%,居全省第二位,潜在价值8732万元。   花岗岩:地质储量约100 亿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储量1亿立方米。以白、红、绿、青为主要系列花岗岩,共有稻田白、玉兰花、蛟河红、橄榄绿、蛟河青等十余个品种。素有石材第一乡之称的天岗镇是该市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橄榄绿宝石:位于黄松甸镇大石河的橄榄绿宝石矿,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橄榄绿宝石矿体,探明宝石储量为1750公斤,工业用橄榄石砂170万吨,现由白林局宝石公司开采,根据目前开采情况,尚可开采20年。   泥炭:已发现泥炭矿产地75处,其中100万吨以上矿体2处,100-10万吨的中型矿体4处,累计探明储量1378.49万吨(估算远景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均属高有机质泥炭。   五、水资源   蛟河市大多数河流属松花江水系,少数河流为牡丹江水系。境内松花湖湖岸线长250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全市共有河流89条,资源总量为19.51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9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拉法河、蛟河、南河、漂河、威虎河、团山子河、牤牛河等。全市共有411座水利工程,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4座,小(Ⅱ)型水库84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塘坝102座。在中型水库中,龙凤水库总库容为483.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91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960公顷;庆丰水库(天北境内)总库容为107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68.8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780公顷;红星水库(天岗境内)总库容量为1165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00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4000公顷。丰富的水资源,为鱼类繁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产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草鱼等40多种,其中鳌花、鲫花、鳊花和岛鲢为松花湖特产。   经济发展   2005年蛟河经获得快速发展。面对全省“变快走为快跑”的新形势,蛟河市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继续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强力推进“一线三区”建设,使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5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3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482万元,同比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新统计口径达3500元,同比分别增长9%、10%。全年签约超千万元项目4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35%。深入开展争做纳税十强企业竞赛活动,促进了民营企业扩能增效。长白山系列葡萄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冰酒获国际评酒赛甜型酒最高奖。全年新增创业人员3470人,新生成个体工商户1121户,百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94户。   城市建设   十五期间,蛟河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五年城乡建设总投资16.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8倍。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蛟河新区,建成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1391公里,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8万平方米,分别是“九五”末期的16.7倍、1.7倍。强力推进供水、供电、供热和通讯工程建设,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显著增强。大力实施城市硬化、绿化和亮化,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整体形象跃上新台阶。   2005年蛟河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高标准编制新区6.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两桥三路”竣工通车。114栋沉陷区移民住宅楼和2020米北河城防二期主体工程已完成,首钢美丽城一期、小康村23栋别墅式住宅全面竣工,新区管委会办公楼、疾控中心和二次变电站等公益工程交付使用。积极实施东山路、铁东街、朝阳路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民生民利工程。引入社会化机制,强化长效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开工建设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470公里,江黄高速公路91公里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基本结束,省道榆江公路境内93公里全线通车。   

桦甸市

  桦甸市文化广场角度鸟瞰图桦甸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南、松花江上游,幅员面积625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5%,是吉林省幅员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桦甸市东界敦化,南临靖宇、抚松、辉南,西接磐石,北与永吉、蛟河毗连。绝对地理位置为东经126°16′-127°45′,北纬42°34′-43°29′。   桦甸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起伏,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是典型的半山区。境内南楼山最高,海拔1404米,错草沟屯地势最低,海拔仅249米,高低相差达1155米。全市总的地貌结构特征为“八分山林,一分田,一分草地、村屯、道路和水面”。   桦甸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7℃,10.0℃以上活动积温年平均2731℃;年平均日照为2379小时,日照率为54%;年平均降水为748.1毫米,且多集中于7至8月份;初霜多在9月20日前后出现,终霜在5月15日后结束,无霜期平均为125天左右,适合各种早中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桦甸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西距磐石67公里,北距吉林市110公里,距省会长春市240公里。到2004年末,已建成公路90条,通车里程1106.8公里,烟(筒山)白(山镇)铁路桦甸段92.5公里,有14个站、所。正在修建的长春―长白山国家一级公路穿境而过。   【行政区划】   桦甸市共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街道、11个乡镇、179个行政村、1112个自然屯、113个居民委、1079个村民小组。全桦甸市地图市总户数13.08万户,人口44.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城区人口14.6万人。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他19个少数民族人口数为1.9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5%。2001年3月被吉林市政府确定为建设中等城市试点,赋予部分地级管理权限。   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北部,规划面积6.2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   5镇:红石砬子镇、夹皮沟镇、二道甸子镇、八道河子镇、常山镇。   6乡:横道河子乡、桦树林子乡、金沙乡、苏密沟乡、公吉乡、桦郊乡。   5个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启新街道、明桦街道、新华街道、永吉街道。   【历史沿革】   桦甸是古肃慎部族的故土,其后裔女真等部族相继生息繁衍于此。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粟末首领-受唐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后人专称其为渤海,“渤海国”名称由此而来。其子孙因袭唐朝典制,传至十一世大仁秀、十二世大彝尊(835年)在辖境内完成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余县的建置,成为辽东盛国。辉发河故道南岸的苏密甸子(粟末的音转)系冲积盆地,平坦开阔,近山傍水,“为水陆之要冲”,境东有绵亘四十余里的张广才岭为屏障,渤海国在此设长岭府治,领瑕、河二州,建有具备府治规模的苏密古城(即那丹佛勒城),是当时营州道上的重镇。桦甸即渤海王朝长岭府属地。苏密古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1月29日)御批设县,定名桦甸,为吉林府所辖。设治后,历经清代、中华民国、东北沦陷及国民党占领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行政区划变动繁复,1988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吉林省东部山区的经济强县(市)之一。   1945年10月,成立桦甸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吉林地区管辖。桦甸县驻桦甸镇。12月,成立吉林省政府。桦甸县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将桦甸县大蒲柴河村划归敦化县管辖。改村为区,调整后,桦甸县辖7个区:城关区、八道河子区、横道河子区、公吉区、红石砬子区、桦树林子区、金沙区。   1946年5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民主政府撤出桦甸镇,转移至松花江以东地区,仅辖红石砬子区、桦树林子区(半个区)、横道河子区。1946年7月,归吉林省吉南专区管辖(专署驻磐石)。国民党于县城设县政府,辖1个镇、4个半乡。即:复兴镇、八道河子乡、横道河子乡、公吉乡、金沙乡、桦树林子乡(半个乡)。   1947年5月,桦甸县获得解放。东北民主联军收复桦甸全境,成立桦甸县政府,下辖8个区:一区城关、二区公吉、三区红石砬子、四区桦树林子、五区横道子、六区横道河子、七区八道河子、八区金沙。   1948年6月22日,改为吉林省直辖县。划红石砬子东部成立夹皮沟区,划横道河子区之常山、兴隆一带成立常山区,划公吉区之苏密沟、法特沟一带成立煤窑区。加原有8个区,共计11个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桦甸县政府更名为桦甸县人民政府,划出横道河子区归蛟河县。划出城关区之榆树林及永吉区一带成立城郊区。全县仍辖11个区,并重新按序数命名。   1955年,桦甸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桦甸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成立3个镇,即:桦甸、集厂子、夹皮沟,划分为30个乡。   1957年,仍保留3个镇,桦甸镇、集厂子镇、夹皮沟镇。将3个乡调整为15个乡。   1958年10月23日,将吉林省直辖的桦甸县改为吉林市辖县。成立12个公社:钢铁(即桦甸镇)、夹皮沟镇、八道河子、横道河子、常山、金沙、桦树林子、二道甸子、红石砬子、大勃吉、苏密沟、榆木桥子,实行政社合一,下辖138个管理区。   1959年,将夹皮沟西部之会全栈、兴隆一带划出,成立白山镇,将二道甸子公社并入桦树林子公社,调整为3个镇、9个公社。   1960年,从桦甸镇分出14个大队成立城郊公社。调整后,桦甸县辖3个镇,10个公社。   1961年,将榆木桥子公社并人八道河子公社。将原二道甸子公社辖区由桦树林子公社划出。成立二道甸子公社。调整后,桦甸县仍为3个镇、10个公社。   1962年.将原榆木桥子公社辖区,重新由八道河子公社划出,成立榆木桥子公社;由城郊公社分出3个大队成立北台子公社,由大勃吉公社分出55个屯成立二道河子公社。调整后,共计13个公社。   1964年,由夹皮沟分出6个大队成立老金厂公社。1965年,将二道甸子公社改设二道甸子镇,同时成立木其河公社。   1966年1月lO日,设立永吉专区,将桦甸县划归永吉专区管辖。   1968年,撤销桦甸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桦甸县革命委员会,各公社管委会及党委也统一改称革命委员会。   1969年2月23日,撤销永吉专区,桦甸县改为吉林市辖县。将二道甸子镇与木其河公社合并。称二道甸子公社。调整后,桦甸县辖3个镇、14个公社。   1980年,撤销桦甸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桦甸县人民政府,镇革命委员会改称镇人民政府,公社改称管理委员会。桦甸县辖3个镇、14个公社,计196个生产大队,1112个生产小队。   1981年,将二道甸子公社重新划分为二道甸子镇及木其河公社。全县辖4个镇、14个公社。   1983年.桦甸县辖桦甸、夹皮沟、白山镇、二道甸子4个镇。下辖16个街道办事处、18个居民委员会。改14个公社为14个乡。每个乡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计163个村民委员会。   1984年,将八道河子、常山、榆木桥子、红石砬子四个乡改设为镇。全县计8个镇、lO个乡。共辖17个街道办事处,72个居民委,181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8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桦甸镇。设立启新、新华、明桦、胜利、永吉五个街道办事处。   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吉政函[1988]175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8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桦甸县,设立桦甸市(县级),以原桦甸县的行政区域为桦甸市的行政区域。桦甸市设立后,由吉林省直辖,暂由吉林市代管。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桦甸市老金厂乡,设立老金厂镇。   1995年12月,桦甸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8个乡;114个居民委员会、179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桦甸市辖5个街道、8个镇、8个乡。    2002年12月,桦甸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8个乡。   2003年底,桦甸市辖5个街道、8个镇、8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副县级建制):永吉街道、胜利街道、启新街道、明桦街道、新华街道、红石砬子镇、白山镇、夹皮沟镇、二道甸子镇、八道河子镇、榆木桥子镇、老金厂镇、常山镇、公吉乡、桦郊乡、金沙乡、桦树林子乡、桦南乡、苏密沟乡、北台子乡、 横道河子乡。   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辖5个街道、5个镇、6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   【经济实力】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3.2亿元,增长2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4亿元,增长44.8%,增幅创历史新高。市属规模工业产值实现10.5亿元,利润实现1.65亿元,分别增长26.2%和2.3倍。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6万人。农业总产值实现30亿元,增长7.8%。粮食总产量达到40.3万吨。兑现粮食直补资金22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亿元,增长18.4%。进入2005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行列,分别居第93位和第21位。   【城市建设】   桦甸市城区位于辉发河畔,市区地势平坦,周围群山环绕,交通方便,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年来,按照建设中等城市的要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大手笔规划、大力度筹资、大气魄建设,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截止目前,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已完成居民小区的规划建设和布局合理、特点鲜明的专业市场规划及建设。城区共有楼房926栋,总面积3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27栋,面积202.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72栋,面积104.8万平方米,工业建筑27栋,面积13.6万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2.6平方米。现有自来水厂2个,日供水能力3万立方米, 年供水672万立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到250万平方米,全市市区道路长度达42公里,道路总面积92万平方米,共有路灯3450盏。排水管线长32公里,污水年排放量580万立方米。城市公共绿地面积7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40公顷。市区建成的较大商业网点及市场有:百姓超市、龙兴超市、温州超市、金桥商厦、金都国际商厦、金都国贸商厦、现代家私商厦 、红石鑫汇商厦、百货一商店、综合市场、果菜批发市场、地产菜市场、南市场、关东金世界、金城路专业市场、仿欧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等,全市现有较具规模的商场、各类集贸市场、专业市场47处,总建筑面积303169平方米。其中城区18处,建筑面积175514平方米,乡镇市场23处,建筑面积97758平方米,超级市场6个,建筑面积29870平方米。  

舒兰市

  舒兰市为省辖县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3°51′至44°38′,东经126°24′至127°45′,南接风景秀丽的吉林市,北联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相望,周边分别与吉林省蛟河市、九台市、榆树市以及黑龙江省五常市接壤。    舒兰市地处两省三市交汇处,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中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南接吉林市,北联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相望,处于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舒兰市位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优越,地貌类型复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是吉林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工矿区,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开发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一般海拔170~220米。年均气温4.3摄氏度,年均降雨 683毫米,相对湿度69%,年无霜期140天,年有霜期225天,主导风向南风频率19%,南西南风频率13%。耕地集中,土地肥沃,适宜水稻、旱粮农事耕作,是全市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土壤有明显的带状和垂直分布特征。植物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植被区划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的长白山红松、杉、冷杉针阔混交林区。   舒兰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现有耕地面积13.8万公顷常年产量稳定在百万吨以上水平。舒兰大米已经被国家注册为“地理标志品牌”。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1%,主要树种有柞木、红松、水曲柳等,孕育着大量的林副产品资源。    舒兰市是吉林省牧业大市和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年生猪饲养量196万头,肉牛饲养量88万头,白鹅饲养量340万只;蛋鸡存栏量180万只,肉鸡出栏量6000万只以上。   舒兰历史久远。新石器时代属西团山文化区。夏、商、周、秦时代,为肃慎族居住地。汉代,为玄菟群郡殷台县辖地。三国两晋时代,为挹娄人居地。南北朝、隋代为勿吉粟末部辖地。唐代,为粟末靺鞨部辖地。公元762年,唐肃宗诏以渤海为国,舒兰为渤海国涑洲辖地。五代、宋代时,东北地区正是辽金时代,舒兰境域一直是女真族居地,先属辽东丹国涑洲辖地,后为东京道涑洲辖地;金时,为上京会宁府辖地。元代,为开元路咸平府辖地,后属海西辽东道宣慰使司辖地。清代,崇德元年至顺治十年(1636—1654年),属盛京辖地;顺治十一年至康熙十五年(1655—1677年),属宁古塔将军辖地;康熙十五年至二十年(1677—1681年),属吉林将军辖地;康熙二十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681—1907年),先后属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永吉州、吉林厅、吉林府辖地;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1907—1910年),分别属吉林府、五常厅和京都内务府直辖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地。宣统二年三月壬戌(1910年4月27日),析吉林府北境,五常府南境,设置舒兰县,县治所抢子坡(朝阳镇),属吉林省西南路道。1929年(民国18年),废除道制,直属吉林省。1946年7月,归吉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1948年7月15日,撤销吉北专署,归吉林省直辖。1958年9月27日,归吉林市管辖。1966年2月,归永吉专署管辖。1969年6月6日,归吉林市管辖。1992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舒兰县设立舒兰市(县级),由省直辖。同年11月2日,吉林省政府通知,舒兰设市后,暂由吉林市代管。

磐石市

  邮编:132326 代码:220284 区号:0432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经125°38′-126°41′、北纬42°39′-43°27′。东与桦甸市接壤,北与永吉县、长春市双阳区相连,西与辽源市、梅河口市毗邻,南与辉南县交界。南北长87.5千米,东西宽85千米,总面积3960平方千米/3867平方千米。总人口538716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6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0%;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   市人民0驻人民路1633号。全市辖4个街道、13个镇、1个乡:福安街道、东宁街道、河南街道、阜康街道、烟筒山镇、红旗岭镇、明城镇、石嘴镇、驿马镇、牛心镇、呼兰镇、吉昌镇、松山镇、黑石镇、朝阳山镇、富太镇、取柴河镇、宝山乡。   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丘陵半山区。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福安街道(Fuan Jiedao)  代码:220284001 邮编:132300   位于市区近郊,毗邻市区。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19991人。办事处驻福安路880号。辖集中村、集中朝鲜族村、红土村、福安村、双发村、七个顶子村、光辉村、磨盘山村、蚂蚁村、曙光村、东纸房村、新建村、佟家村、东兴立村。      东宁街道(Dongning Jiedao)  代码:220284002 邮编:132300   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60018人。办事处驻振兴大街228号。辖6个社区:东风社区、平安社区、永安社区、金泰社区、阜康社区、中福社区。      河南街道(Henan Jiedao)  代码:220284003 邮编:132300   位于磐石市区东南,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1038人。办事处驻振兴大街228号?。辖3个社区:梅河社区、前安社区、东盛社区。      磐石经济开发区  邮编:132300   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2042人。驻阜康西路303号。辖2个社区、4个村:创业社区、站前社区、大榆树村、新光村、西兴立村、环城村。   烟筒山镇(Yantongshan Zhen)  代码:220284100 邮编:132302   面积497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7平方千米。人口8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l万人。辖中和、利民2个社区及大梨河村、民主村、余富村、新发村、石棚村、杏树村、杏南村、仙人洞村、筒子沟村、白水村、鸡冠山村等。      红旗岭镇(Hongqiling Zhen)  代码:220284101 邮编:132311   面积167.8平方千米。人口33062人。辖:红旗、胜利2个社区;都力河村、大岭子村、二道岗村、十里村、龙王庙村、西大顶子村、达连山村7个村。      明城镇(Mingcheng Zhen)  代码:220284102 邮编:132301   位于磐石市西北部。面积262.2平方千米。人口52336人。辖安泰、怡园2个社及明城村、五星村、古城村、洞口村、石山村、联合村、梨树村、迎南岭村、永兴村、富民村、幸福村、玻璃河村等。      石嘴镇(Shizui Zhen)  代码:220284103 邮编:132321   位于磐石市北部,距磐石市区15千米。面积245平方千米。人口33130人。镇0驻石嘴。辖中兴社区及石嘴村、老爷岭村、六间房村、泉眼村、四间房村、扇车山村、永胜村、土门子村、草面山村、永宁村、铁西村等19个行政村。      驿马镇(Yima Zhen)  代码:220284104 邮编:132305   位于磐石市东北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3890人。辖1个社区、11个村:泊子社区、二道甸子村、小烟筒山村、双合村、北新村、保安村、河北村、西安村、永合村、郭家店村、滚马岭村。      牛心镇(Niuxin Zhen)  代码:220284105 邮编:132315 坐标:北纬42°26′-42°55′、东经126°06′   位于磐石市南部,距市区10.25千米。东邻黑石镇,南以辉发河为界与辉南县蛟河口乡辉发城乡相邻,西以挡石河为界与宝山乡为邻,北靠市区、富太镇。东西长28千米,南北宽16千米,面积243.3平方千米。人口26161人。辖永兴社区及细林、茶尖村、树庆村、细林朝鲜族村、新益村、旭明村、北石村、太河村、虎龙村、牛心村、长条子村、兴隆沟村、牛心朝鲜族、德胜、朝阳、石灰、兰家17个村,68个自然屯,97个村民小组。   2001年原细林镇和牛心乡合并为牛心镇。      呼兰镇(Hulan Zhen)  代码:220284106 邮编:132306   位于磐石市东部,与桦甸接壤。东西宽21千米,南北长32千米,面积289.62平方千米。人口28429人。镇0驻呼兰。辖新兰社区及呼兰村、星光村、二道村、铁北村、富贵村、周家村、锉草村、孤山村、长水村、兴隆村、乱泥村、故顶子村、琉串村等。   2003年全镇总人口31472人,其中镇区内人口8915人;辖二个居民委,18个行政村,65自然屯;其中朝鲜族行政村1个。      吉昌镇(Jichang Zhen)  代码:220284107 邮编:132316   位于磐石市西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45921人。辖1个社区、3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屯:幸福社区、冰窖村、官帽村、西北村、丰胜村、烧锅朝鲜族村、马蹄村、兴华村、东北村、满井村、烧锅村、志力村、砖庙村等。      松山镇(Songshan Zhen)  代码:220284108 邮编:132313   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14314人。辖1个社区、10个村:江南社区、安山村、人和村、新民村、石门子村、爱耕村、兴农村、红旗庙村、前进村、东北岔村、富安村。      黑石镇(Heishi Zhen)  代码:220284109 邮编:132312   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19731人。辖1个社区、11个村:新民社区、三合村、黄瓜营村、呼兰河村、朝阳村、黑石村、文化村、富太河村、新兴村、复兴村、自兴村、天鹏村。      朝阳山镇(Chaoyangshan Zhen)  代码:220284110 邮编:132323   面积242.3平方千米。人口24396人。镇0驻朝阳山。辖1个社区及朝阳山村、青山村、陆大院村、德胜沟村、红五月村、快当沟村、红石村、致富村、拐子炕村、德兴村、宋家街村、张家村等。      富太镇(Futai Zhen)  代码:220284111 邮编:132308   距市区21千米,面积192.6平方千米。人口18922人。辖1个社区及解放村、富太村、中和村、柳杨村、司家村、东新村、四合村、三道岗村、南阳村、长岗村、南长岗村、黄瓜架村、岫水村等14个行政村,48个自然屯。      取柴河镇(Quchaihe Zhen)  代码:220284112 邮编:132303   位于磐石市北部,与永吉、桦甸毗邻。面积284.7平方千米。人口17508人。辖昌盛社区及三兴村、四道村、二道河子村、兴隆川村、小荒顶子村、小取柴河村、西大地村、大桥村、取柴河村、桦树村等14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      宝山乡(Baoshan xiang)  代码:220284200 邮编:132327   位于磐石市市区西南,毗邻磐石市郊。面积241.6平方千米。人口29700人。乡0驻宝山。辖14个行政村,72个自然屯:宝山村、西孤顶子村、大安乐村、西大沟村、长兴村、北河村、北锅盔村、车家村、锅盔村、横河村、靠山村、亮子河村村、太平村村、占多村。        地图         历史沿革      以县北山顶上的一块形如磨盘的石头而得名。在本县的北部,有一座大山,其山的顶部有一块大石,石头的形状宛如一块巨大的磨盘,因而当地人便称此山为磨盘山,此石为磨盘石。建置县治时,取为县名。含有“安如磐石”之意。   夏、商、周、秦为肃慎地;两汉、三国属玄菟郡;唐代属渤海中京显德府显、铁、兴三州;宋时为回大王府定安国地;元初为咸平府地;明初属塔山、发河等卫;清初属盛京围场,光绪七年(1881年)开禁放荒;光绪八年议准设磨盘山巡检;光绪十四年升磨盘山分州;光绪十八年修筑城垣。   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县,依城东磨盘山名,取“安如磐石”意,称磐石县,属吉林府。1913年隶属西南路道;1929年废道制,改属吉林省;1932年,日军侵占磐石县城,立伪县公署;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磐石解放,同年11月建立民主0,后民主0转移至黑石、江南区(现松山镇)一带坚持解放斗争;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解放磐石,民主0迁回县城。先后隶属永吉地区、吉林市。   199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磐石县,设立磐石市。      2000年,磐石市辖3个街道、14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30470人,其中:福安街道 20295人、东宁街道 40092人、河南街道 28146人、烟筒山镇 58170人、红旗岭镇 24685人、明城镇 46052人、石嘴镇 18258人、驿马镇 14280人、官马镇 17488人、细林镇 14518人、呼兰镇 26977人、吉昌镇 20544人、松山镇 15323人、黑石镇 21420人、三棚镇 17378人、富太镇 20154人、取柴河镇 17664人、宝山乡 28506人、磐郊乡 13263人、安乐乡 13346人、二道岗乡 9306人、大旺乡 13808人、长崴子乡 12127人、朝阳山乡 7106人、牛心乡 11564人。   2001年,原细林镇和牛心乡合并为牛心镇。   2002年,磐石市辖4个街道、13个镇、1个乡。总人口5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万人,有朝鲜、满、回、蒙古等14个少数民族。   2003年底,磐石市辖:东宁街道、河南街道、阜康街道、福安街道、红旗岭镇、烟筒山镇、明城镇、驿马镇、吉昌镇、黑石镇、松山镇、呼兰镇、取柴河镇、富太镇、石嘴镇、朝阳山镇、牛心镇、宝山乡。(根据《吉林省年鉴2003》:)全市面积3960平方千米,辖13个镇、1个乡、1个省级开发区、3个街道办事处、269个行政村、962个自然屯。总人口52.8万人。         


蛟河市特产大全




蛟河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