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 东至县 >> 花园乡 >> 祠村村

祠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祠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祠村村简介

  祠村村位于花园乡东南方向5公里处,东与永正、南溪村交界、南与胡村交界,西与乃滩村、合步村交界,北与东村村交界,总面积12.3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73万多亩,耕地面积800多亩)。全村辖四个村民组(祠村、祠下、登原、登大),现有人口681人,正式党员15名。
  祠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森林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境内祠河流过,Y231道路穿过。村组公路交合祠路全长1.5公里,是旅游、避景的胜地。水库、山塘7处,堰坝12座。境内盛产竹、木、茶、柴。主要种植水稻、烟叶、棉花、瓜蒌等农作物。
  东汉年间就有古人居住,现村龙山脚下就发现汉朝古墓。唐朝末年,随着檀姓家族的迁入,祠村在宋、明两村历史文化达到了巅峰。因宋、明两朝时文武-达到八十多人。
  祠村在历史上与合步村共称之为步头村、石门乡。与合步村、花园村又共称之谓十里檀村和西溪。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随着县政府迁入南溪村,这里成为商贩的云集之地因此得名半边街。解放后因檀氏祠堂远近闻名,十分气派,改之谓祠堂乡(含合步村),现称祠村。
  祠村文化气氛浓厚历史上出了四十多名进士,现我村改革开放后又考取了48名大学生。
  在明朝时祠村檀家又赐封为文武世家,至60年代都有文武世家金匾挂于祠堂门楼之上。文化革命时期全毁。
  祠村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优久,森林资源丰富是发展旅游的胜地。其中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阳舒庵山脉之中的罗汉山的望江尖、罗汉竹;钟山和鼓山上的竹海和峡谷之中瀑布群;吉祥庵的大峡谷以及笔架山上的金龟朝斗和龙洞吐烟等自然景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721200 247100 -- 查看 祠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祠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祠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胡村村

  胡村村基本概况    胡村村地处我乡东南部山区丘陵地段,全村辖四个村民组,六个自然村落,总人口598人159户,其中:党员数24人(其中,积极分子3人),常年外出人口210人,全村农村低保户14户40人(一类低保1户3人,二类低保7户20人,三类低保6户17人)五保户7户7人,重点优抚对象2人,全村共有残疾对象40人,其中贫困重度残疾人7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服装加工、餐饮业服务和建筑装潢业。该村无加工企业,在家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活。   

源口村

  源口村概况    源口村位于皖赣交界,东至尧渡河源头。全村辖11个村民组,人口1076人,地域面积44.6平方公里,有林面积7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7.6%,国家公益林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85%,最高海拔1088米。    我村现有3500亩的有机茶园基地,蕴藏着丰富的名茶资源。全国第二届名茶博览会金奖产品“玉露银峰”、全省十大名茶创新品牌“碧色天香”“、跑马岗茶”、“紫石云尖”、“紫石剑兰”享誉全省,畅销全国,产品供不应求。    境内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崇山峻岭沟壑交错、峡谷纵横,自然景观优美。良好的森林植被、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源口人致力于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卓有成效。2002年被命名为池州市生态村,2006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生态村,2008年申报国家生态村通过初审,2009年被评为池州市十大美丽乡村,2010年被评为池州市绿色小康村。源口是个绿色生态美丽的小康村,是个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地方。欢迎来到这里做客!  

老屋村

  老屋村概况    老屋村位于花园乡南端,尧渡河支流,菜坑河源头,与江西省浮梁县接壤,大景高速贯穿全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141户,总人口521人,国土面积33.1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40020亩、茶园面积1000亩、水田面积173亩。支部现有党员23人,平均年龄38岁。    2009年修建的村村通水泥路面覆盖全村。全村劳动力有四分之一在外务工经商。在村两委的正确引导下农民大力发展优势茶园,成立了“马坑老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由党员示范户带头种植年产量3万斤木灵芝,年收入80万元左右,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靠森林资源、茶叶、务工经商,生活水平位居全乡前列。   

桃源村

  桃源村位于花园乡东南方向,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0户,总人口1468人,耕地面积1600亩,产业主要以种植、茶叶、林业为主。村总支班子由3人组成,村总支部共有党员59人,其中女党员11人。    近年来,桃源村党总支部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村情实际,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不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狠抓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党建促发展,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农村基层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双河村

  双河村,隶属东至县花园乡,因尧渡河马坑支流与菜坑支流交汇于此而得名。星分翼轸,地承徽赣。双河村东邻桃源,南望南安,毗花园,接尧渡河上游两脉。全村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为 2.1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老的村落,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村193户,总人口776人,党员35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双河村现管辖6个村民组,丰里、双河居中,檀村、北岸和麻山、老屋徐展翼两侧,鹤鹄冲天,顺风迅驰。    双河村农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耕地780亩,其中水田660亩。随着产业的调整,棉花、玉米、瓜蒌、烟叶等特色种植在全村经济版图上比重日益增加。    莲花塘位于双河村西麓,是本村著名的人文景点。千年古刹座落在烟雾飘缭的山顶。相传为沈师父的道场,这里香火旺盛,香客络绎,社会纷纷攘攘,一炷香一叩首,虔诚相伴,筑建另一个清净无扰的精神家园.   

栗埠村

  栗埠村概况    栗埠村由原汪岭村、栗埠村有并而成。全村共15个村民组,354户,总人口1164人,国土面积2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 亩、耕地面积864亩),森林覆盖率达85%。支部现有党员29名,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机构健全。    该村盛产茶叶、毛竹、木炭、野生中药材。村村通水泥路面全村各组贯通,通讯全村境内无盲区、三项电压到各村民组、基础设施完善、人杰地灵、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新塘村

  新塘村概况    新塘村位居花园乡西侧,距206国道3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5100亩、耕地面积1047亩),上游秧田河流经全村,黄马公路穿越全境,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该村辖6个村民组、总户数230户、总人口836人。村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2人,两委班子成员共四人,组织班子配套齐全。    经济发展以农林为主导产业,着力扶持个私企业,利用区位优势,招商引资,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年增三万元。林业经济资源丰厚。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农业结构调整逐年加强,野葫芦、烟叶、食用菌等特色经济发展迅速,种植规模逐年壮大,特色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社会和谐。  

合步村

  合步村由原三合、步头两村合并。村委会驻原步头村,座落在花园乡政府东北三公里处,东与祠村、南与双河、西与花园、北与尧渡相邻。全村辖11个村民组(柏术、上门、下门、步湾、方垅、田坂、上冯、下冯、前村、后村、昌宋),共335户,1085人,国土面积18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400亩,林地面积13750亩,村庄、道路、水面等用地1300亩)。支部现有党员42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干部四人,班子健全团结。    合步村是花园乡的北大门,东有祠河、西有菜坑、秧田河,河水途径我村,流入尧渡河,古代石板道路通往南北,如今高速公路连接安景,沿河公路直通县城,合步木材、毛竹资源丰富,森林全覆盖、耕地面积之多,是一个粮食主产村,烟叶、菊花、野葫芦、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规模壮大,经济效益实力增强,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富裕、社会和谐。  

祠村村

  祠村村位于花园乡东南方向5公里处,东与永正、南溪村交界、南与胡村交界,西与乃滩村、合步村交界,北与东村村交界,总面积12.3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73万多亩,耕地面积800多亩)。全村辖四个村民组(祠村、祠下、登原、登大),现有人口681人,正式党员15名。   祠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森林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境内祠河流过,Y231道路穿过。村组公路交合祠路全长1.5公里,是旅游、避景的胜地。水库、山塘7处,堰坝12座。境内盛产竹、木、茶、柴。主要种植水稻、烟叶、棉花、瓜蒌等农作物。   东汉年间就有古人居住,现村龙山脚下就发现汉朝古墓。唐朝末年,随着檀姓家族的迁入,祠村在宋、明两村历史文化达到了巅峰。因宋、明两朝时文武-达到八十多人。   祠村在历史上与合步村共称之为步头村、石门乡。与合步村、花园村又共称之谓十里檀村和西溪。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随着县政府迁入南溪村,这里成为商贩的云集之地因此得名半边街。解放后因檀氏祠堂远近闻名,十分气派,改之谓祠堂乡(含合步村),现称祠村。   祠村文化气氛浓厚历史上出了四十多名进士,现我村改革开放后又考取了48名大学生。   在明朝时祠村檀家又赐封为文武世家,至60年代都有文武世家金匾挂于祠堂门楼之上。文化革命时期全毁。   祠村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优久,森林资源丰富是发展旅游的胜地。其中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阳舒庵山脉之中的罗汉山的望江尖、罗汉竹;钟山和鼓山上的竹海和峡谷之中瀑布群;吉祥庵的大峡谷以及笔架山上的金龟朝斗和龙洞吐烟等自然景观。   

南溪村

  南溪村是由原双元、上村、共和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花园乡东边,总人口1735人,505户,辖14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4.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8000亩、耕地面积2104.5亩)。东与同春交界、南与桃源村毗邻,西至祠河、北与永镇交界,县级旅游道路插村而过,直通仙寓山旅游区。    该村主产水稻,兼作棉花、油料、吊瓜、菊花、食用菌等。同时生产名贵中药材“木灵芝”等经济作物。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据本村特色资源,积极开发“南溪古寨”旅游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现有一家野生葛根加工业,年产河柳牌葛粉6.5吨,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尚有一家“野生堂”土鸡养殖场,年产生态土鸡3000只,鸡蛋16万余枚。村民生活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位居全乡中上游。   

花园村

  花园村位于花园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309.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505亩,山场面积1200亩),东有马坑河、西有秧田河流经全村,汇入尧渡河,连通206国道的黄马公路穿越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现有的花园村是由原花园、檀坡两村合并而成,辖9个村民组,378户,总人口1327人。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3名,组织班子配套齐全。 经济发展以农林为主导产业,主产水稻,大力发展优质棉种植、烟叶种植以及野葫芦、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养鸭等养殖业。发挥本村坐落在乡镇集镇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扶持个私企业,鼓励经营商业开发,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林业山场面积全村覆盖率达80%以上,资源丰富,逐年均可以为农民递增收入,全村目前年人均收入位居全乡中上水平。村集体也积极发展苗木基地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南安村

南安村  南安村概况    南安村,属东至县花园乡辖区,村委会驻南安组,全村184户,总人口672人,党员37人。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总面积3.09万亩,其中山场面积2.6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6%)。东与马坑河、桃园村接壤,南连老屋,西依官港,北邻花园乡政府。南安村现有8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中畈、上畈、南安、汪村、杨村、方坡。   南安村原名南岸畈,以驻尧渡河马坑支流南面而得名。与北岸畈一南一北相呼应。解放后更名为南安村。村庄尚有一条贯穿全村连接安庆与景德镇两座古都的石板路,石板中的凹陷痕迹,就是运输留下的历史足迹,现在链接两古都的是安<庆>景<德镇>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皖赣花园收费站就坐落在南安村境内。  


祠村村特产大全




祠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