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口村基本情况
东临溪镇源口村地处休宁县东南,村落沿205国道分布,南通浙江,北至屯溪,交通发达,条件便利。源口村村民勤劳质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源口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275户,总人口899人,全村林地面积6531亩,耕地873亩。森林覆盖率83%。 目前源口村共有党员32名,女党员4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名。村里经济以种植水稻、茶叶为主,但随着传统农业发展的限制,近几年村级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个体运输和经商。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022104 | 242700 | -- | 查看 源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璜源村 |
璜源村:位于镇政府往南20公里,为本镇最南边村,205国道、黄塔桃高速贯穿璜源村,东至龙田乡,西至五城镇、山斗乡,南至龙田乡,北至大阜村落。辖12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有上村、中村、下村、贺溪村,总户数450户,1940人,耕地面积1026亩,林地1942亩。 |
汊口村 |
东临溪镇汊口村地处休宁县东南,村落沿205国道两侧分布,东通源芳、南通浙江、北至屯溪,交通发达,条件便利。汊口村成立于2008年2月,由原后田村、上门村、枫溪村、四堂村合并而成,当地原设过公社、乡,是休宁县有名的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休宁县唯一的宰相程珌,唯一的文武双榜状元程若川,清代状元程(金)德瑛均出自汊口,古代对汊口“一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美称也一直留传至今。 汊口村辖23个村民小组,共有926户,总人口3524人,全村林地面积1.8705万亩,茶园面积1724亩,耕地2265亩(其中水田2083亩,旱地182亩)村里经济以一,二,三产业并重,其中进城务工,运输和经商是重要的村经济来源。 汊口村党总支委员会有委员5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总支下设五个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78名。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一心村 |
一心村位于东临溪镇镇政府东北部,徽杭高速公路以南,东至屯溪区阳湖镇,西至205国道,南至东临溪镇三村村,北至屯溪区阳湖镇。地形为低山、平畈地,总面积4830亩,其中:耕地面积原有1072亩,药博园征用480亩、阳湖镇征用26亩,现有566亩,林地面积原有2273亩,药博园征用100亩,现有2173亩,有林地2010亩,活立木蓄积量约7411m3,公益林面积450余亩(四组),森林覆盖率52%,茶园面积10亩,塘库26座水面面积130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5户,人口1416人。党员42名(其中女党员7名、预备党员3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名,70岁以上、满30年党龄的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3人交叉任职,其中2名女委员),1人大专文化程度;平均年龄43岁。2009年投入15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300m2。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是打工(绝大部分人在屯溪城区做砖工和木工)、跑运输、开石料厂和在屯溪城区等地开店,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379元,在全县157个村中居第二十八位。2012年低保户19户38人,五保户1人,残疾人5人,少数民族1人。现有村小学1所,教师2名,在校生23名,期中:留守儿童2名。 一心村属城郊结合部,东、北两面与屯溪区接壤,交通比较发达,“临郑”镇乡公路贯穿全村,20米宽的新安大道直通屯溪区阳湖镇,6米宽的机耕路通阳湖镇上充村。这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自然是商家和投资者的青睐之地。 在2009年招商引资中,中国医药博物园(黄山鸿基集团公司)落户在一心村,有上千户的住宅区,有部分村民组的土地被征用,村里有80多户的拆迁户。依托药博园,2012年5月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一心旅游新农村物业管理处和黄山金山福地家政服务中心,有一定的集体收入。 |
芳口村 |
芳口村位于黄山市南端,黄山学院后门,与黄山市一墙之隔,是东临溪镇重要发展村,为加快我村经济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小康建设,特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芳口村自2008年并村后,分三大组,即原芳口村、枧东村、严川村。芳口村主要以种蔬菜为主要经济,辅以人力三轮车,服务业,运输业,劳力输出等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振兴。 三、总结规划内容 (一)经济建设规划,根据建设新农村20字要求,到2012年年底全体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全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89人次,25岁以下劳动力培训达95%以上,劳动力转移92%以上,劳动力就业率达97%以上,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办厂,到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 1、提高粮食单产和附加值等为主,提高农民收入 2、根据实际组织劳务输出,重点搞好服务业为城区市区优质服务增加收入 3、招商引资创办加工厂,运输行业等 (二)社会公共事业规划 1、完成严川四、五组一公里主干道路硬化,总投资约10万元 2、完成蔬菜基地水利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0多万 3、完成一事一议工程枧东区域道路改造和区域道路工程改造,总投资20多万元 4、加强技术技能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使80%以上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促进农民收入,加大义务教育普及力度,支持开展新晋培训活动,中小学普及率达100%,无青年文盲,努力为绿色蔬菜和优质劳务服务为特色的新型农村。 5、每年春节走访慰问“五保户”“三老”人员,特困户。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每年村拿出部份资金组织老党员,新发展党员进行爱国活动,对“五保户”“特困户”进行资金补助。 6、严格控制计划生育二孩和早婚早育,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采取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控制在5%以内,并主动配合结扎对象补助200元慰问金。 7、加强村民的公民文明,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干群树立正确的思想理论,培养良好的村风、民风,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不搞封建迷信,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移风易路,不乱建住房,倡导殡葬改革,不破坏生态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杜绝不良风气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救济落实办好,搞好拥军优属。 9、加强农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建立困难群众档案,确保-保障达85%。做到大病补偿,贫困有补助,卫生防疫保健普及率达100%。 四、保障措施 1、成立村落实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工作领导组 2、大力宣传充分发动,通过会议、黑板报、村务公开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统一思想,全民参与,共谋发展。 3、理清思路,抢抓机遇结合村情,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走出去、引进来,抓好项目落实。 4、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节民事纠纷,服务于全村经济发展。 |
临溪村 |
临溪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 临溪村山清水秀,毗邻黄山市南郊,205国道穿越而过没,交通条件优越。临溪村由原上村、中村、下村、林竹、栈山下合并而成,辖29个村民小组,共有1015户,全村林地面积780亩,茶园282亩,耕地4069亩(其中水田3856亩,旱地213亩)村里经济以一,二,三产业并重,其中进城务工,运输和经商是重要的村经济来源。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社会事业的全面振兴。 三、总体规划 (一)、经济建设规划 根据建设新农村20字要求,到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收入达53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100元左右,全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00人次,25岁以下劳动力培训率打95%以上,劳动力转移达60%以上,劳动力就业率达85%以上,发展壮大家禽养殖业。 1 、提高粮食单产和附加值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手段,提高农民农业收入。 2 、立足村情,依托村资源优势,通过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增加收入。 3 、通过改造优质竹林,扩大林竹面积,增加收入。 4 、 紧紧围绕镇政府“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创办企业,解决部分劳动力,现有几家企业正在运行中。 (二)、社会公共事业规划 1、加强技术,技能,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使60%以上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促使农民增收,加大义务教育普及度,支持开展科普培训活动,中小学普及率达100%,无青少年文盲。 2、每年春节走访慰问五保户,“三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特困户,让群众忠爱党的温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3、严格控制计划生育二孩,和早婚,早育,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采取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4、加强村民的公民文明,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干群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不搞封建迷信,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倡导宾殡葬改革,不破坏生态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和社会治安,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5、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经济落实好。搞好拥军优属。 6、加强农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组建老年协会。 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建立困难群众档案,确弱势群众,保障率达85%,做到大病有补偿,贫困有补助,卫生防疫保健普及率达100%。 四、保障措施 1、成立村落实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工作领导组。 2、大力宣传,充分发动,通过会议,利用黑板报,村务公开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统一思想,全民参与,共谋发展。 3、理清思路,抢抓机遇,结合村情,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走出去,引进来,抓好项目落实。 4、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解民事纠纷服务于全村经济发展。 |
巧坑村 |
巧坑村位于镇政府东部,三村村南,东至榆村乡,西至四堂村、三村,南至源芳乡,北至三村。地形为山区,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2户,1431人(2006年公安户籍人口数),土地总面积9850.5亩(2004统计数据),其中林地8385亩,森林覆盖率85.1%。 |
三村村 |
三村村位于镇政府东北部,一心村南,距屯溪区约5公里,东至榆村乡,西至上村及205国道,南至巧坑村、林竹村,北至一心村。地形为低山,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7户,1391人(2006年公安户籍人口数),土地总面积12349.5亩(2004统计数据),其中林地10107亩,森林覆盖率81%。 |
和坑村 |
和坑村位于镇政府西南约10公里,205国道以西4公里,东至枫溪村、上门村,西至商山乡,南至上门村,北至枫溪村。地形为山区,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88户,634人(2006年公安户籍人口数),土地总面积6735亩(2004统计数据),其中林地5728.5亩,森林覆盖率84.8%。 |
小阜村 |
小阜村 小阜村位于镇政府往南15公里,205国道以东5公里,东至源芳乡,西至大阜村,南至璜尖乡,北至源口村、呈干村。地形为山区,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8户,556人(2012年公安户籍人口数),土地总面积11661亩(2004统计数据),其中林地10578亩,森林覆盖率86.3%。 |
大阜村 |
位于镇政府往南15公里,205国道沿线,东至小阜村、璜尖乡,西至龙田乡、璜源村,南至五城镇,北至呈干村。地形为山区,辖8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有富竹干村,总户数258户,953人(2006年公安户籍人口数),土地总面积25885.5亩(2004统计数据),其中林地23743.5亩,森林覆盖率89.4%。 |
源口村 |
源口村基本情况 东临溪镇源口村地处休宁县东南,村落沿205国道分布,南通浙江,北至屯溪,交通发达,条件便利。源口村村民勤劳质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源口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275户,总人口899人,全村林地面积6531亩,耕地873亩。森林覆盖率83%。 目前源口村共有党员32名,女党员4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名。村里经济以种植水稻、茶叶为主,但随着传统农业发展的限制,近几年村级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个体运输和经商。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