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内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西埔路(梅仙公路旁)。有西埔格、宫埔、尾厝、半岭、明英苑、湖仔坑、加洋、大林厝、大坑厝、赤土仑、祖厝、下新厝、印内、厝仔、宫美、溪仔、半崎等17个自然村,聚落散布在观音山下,墓垵山下丘陵地,呈块状。有12个村民小组,有村民810户3550人;有耕地面积550亩,山地面积4100亩,主种水稻、小麦、甘薯、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林果有马尾松、松木、龙眼、荔枝、香蕉等。域内有湖内小学1所、库容35.4万立方米的明英湖(湖内水库),梅仙公路经西埔格、宫埔、尾厝、明英苑等自然村。境内有土楼1座,为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英苑包括(明英园、明英湖)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集旅游、休闲、科研教育等多功能基地。湖内村因其居住地像在一个湖,故称湖内。元、明、清属南安六、七都。民间年间属乐峰乡湖内保,1949年解放后称湖内乡,1958年为梅山火箭公社湖内大队,1984年称罗东乡湖内村委会。1988年称罗东镇湖内村委会,1999年7月拆镇改为乐峰镇湖内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583110 | 362000 | -- | 查看 湖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厚阳村 |
厚阳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格头半坡,有坑柄内、格口尾、石鼓、中保红坑、田墘厝、土楼厝、格脚、顶厝、顶六、下六、下洋、宫边许溪、坑内共1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683户5700人。有耕地面积1124亩,山地面积5194亩,主种水稻、小麦、甘薯等农作物,林果有龙眼、余甘等。域内有小学,有新耀针织厂、永兴针织厂、泉兴石材厂、得利石材厂、天宝石材厂。梅仙公路穿境而过,乡村公路与梅乐公路接轨。厚阳又称后洋,炉内潘、外潘。厚阳村有前后两个洋,后洋较大,故名。据传说清朝康熙年间进士潘晋晟,觉得村名庸俗,因而改后洋为厚阳村,而得名。民国年间属乐峰乡厚阳保,1949年解放后称厚阳乡,1958年为梅山火箭公社厚阳大队,1984年称罗东乡厚阳村委会,1988年称罗东镇厚阳村委会,1999年7月14日因乐峰镇与罗东镇拆分镇后改为乐峰镇厚阳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炉中村 |
炉中村是乐峰镇政府所在地,村委会设在乐峰街,有溪坂、尾角、宫山、宫美、因下、池后、红树林、溪边巷、徐内洋、桥美、下厝、洋中、西墘、洋头、溪芸、塔星、后厝、林仔口、印山、坎脚、路下等21个自然村组成,有2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636户7247人。聚落散布在梅仙公路两侧。有耕地面积1800多亩,山地面积6900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山地种植马尾松、巨尾桉为主,还有柑桔、龙眼、桃子、余甘、李子、枇杷。炉中村是乐峰镇政治文化中心,同时是革命老区村。域内有乐峰中心小学、乐峰镇中心幼儿园、乐峰镇侨联、乐峰镇卫生院、炉中村振扬文化中心,企业有针织厂、服装厂、石材加工厂等私营企业18家。境内乐峰街道建于1986年,现已兴建店面486间,总长1.1公里,设有超市、美容厅、茶叶店、蔬果、服装、粮行、食杂、日什、百货、糕饼、汽修等店。1989年规划白叶营内工业区,建有标准厂房20000多平方米。全村商贸繁荣,兴办各种企业,拥有针织机2600多台。乡村道路总长度达8公里,且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并与梅山公路、307省道接轨,交通便捷,是泉州市宽裕型文明村。炉中村因位于炉内的中心,故称炉中。民国期间隶属乐峰乡金狮保、玉叶保,解放初属炉中乡,公社化时属罗东公社,1984年为罗东乡炉中村委会,1988年为罗东镇炉中村委会,1999年7月至今为乐峰镇炉中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潭边村 |
潭边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4.8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潭边。由内新厝、大房、赤崎、尾寮、西贞岭、尾墘、金埔厝、李仔园、砱头、白灰厝、竹仔林等10个自然村组成,有20个村小组,有村民792户3750人。聚落散布在罗溪北岸丘陵河谷地。有耕地面积1003亩,山地面积3000亩。主种水稻、小麦、甘薯,林果有茶叶、余甘、桂圆,土特产有木薯。有小所学2,针织厂数家。乡村公路接梅乐公路。 潭边村以驻地命名,元、明、清属南安六、七都,1981年前和潭溪合为一个大队,1981年下半年从潭溪大队分出自立为潭边大队,1989年为罗东镇潭边村委会,1999年7月至今为乐峰镇潭边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飞云村 |
飞云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13.7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山慕岭,有笋塔、下村、华溪、顶村、寮山、山当6个自然村组成,有19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519户5345人。有耕地面积1265亩,主种水稻、甘薯、大豆等,林果有松杉、龙眼、茶叶。村内设有飞云小学、笋塔小学、华溪水电站、笋塔水库、印山林场、跳港工区,交通便捷,道路可通往各个自然村及印山林场。 飞云村因山高雾多,故称飞云。元、明、清属南安六、七都。民国年间为三十八保,1949年解放初属乐峰乡,1958年属梅山火箭公社,1965年属罗东公社,1984年为罗东乡飞云村委会,1988年为罗东镇飞云村委会,1999年至今为乐峰飞云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福山村 |
福山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山腰,有山腰、福广、杜恩脚、内洋、福垄、下新厝、后圳、格仔、洋仔、恩畔、后幕、樟仔洋等12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646户3500人,聚落散布在大冒山下丘陵地,呈块状分布。有耕地面积792亩,山地面积2750亩,主种水稻、小麦、甘薯、花生、马铃薯、大豆,林果有马尾松、杉木、龙眼、荔枝、香蕉等。域内有砖瓦厂、针织厂2家、机砖厂1家,有福山小学、库容26.4万平方米的红星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的桥头。坝水库,村民有传统的做面线手工业。乡村公路与梅山公路连接。 1931年间,该村建一所学校,取名福广的“福”,山腰的“山”字,合并为福山学校,以此得名。元、明、清属南安六、七都,民国年间为福山保,解放初属乐峰乡,公社化时属梅山火箭公社称炉峰大队。1965年福山与山腰再合为一队,仍称福山大队,1988年称罗东镇福山村委会,1999年7月至今为乐峰镇福山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炉星村 |
炉星村位于乐峰东北角,地处洛江、仙游交界,在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宫后埔,有半岭、过溪、东山墘、下坂、内厝、荔枝蓝、宫尾、竹上、黑龟尾等8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32户1633人。聚落散布在洛江区罗溪沿岸丘陵河谷地,呈条状分布。有耕地面积596亩,山地面积3760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等农作物,林果有速生林、松木、杂木、杉木、龙眼、菠萝、荔枝、余甘。域内有炉星小学、面线厂、卫生所、商店等。乡村公路与梅仙公路连接。 炉星村因地处东北,且四面环山,故称炉星。解放初属炉山乡,1958年为吉火村,1984年为罗东乡炉星村委会,1988年为罗东镇炉星村委会,1999年7月至今为乐峰镇炉星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湖内村 |
湖内村位于乐峰镇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西埔路(梅仙公路旁)。有西埔格、宫埔、尾厝、半岭、明英苑、湖仔坑、加洋、大林厝、大坑厝、赤土仑、祖厝、下新厝、印内、厝仔、宫美、溪仔、半崎等17个自然村,聚落散布在观音山下,墓垵山下丘陵地,呈块状。有12个村民小组,有村民810户3550人;有耕地面积550亩,山地面积4100亩,主种水稻、小麦、甘薯、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林果有马尾松、松木、龙眼、荔枝、香蕉等。域内有湖内小学1所、库容35.4万立方米的明英湖(湖内水库),梅仙公路经西埔格、宫埔、尾厝、明英苑等自然村。境内有土楼1座,为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英苑包括(明英园、明英湖)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集旅游、休闲、科研教育等多功能基地。湖内村因其居住地像在一个湖,故称湖内。元、明、清属南安六、七都。民间年间属乐峰乡湖内保,1949年解放后称湖内乡,1958年为梅山火箭公社湖内大队,1984年称罗东乡湖内村委会。1988年称罗东镇湖内村委会,1999年7月拆镇改为乐峰镇湖内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炉山村 |
炉山村位于乐峰镇区东北角,面积8.3平方公里。村委会设在炉邨中学操场边,有亭仔崎、宫后、土楼地、赤三区、松脚、草埔、圳后、土楼厝、山仔头、琉塘、松仔埔、松树口、村内、山仔心、慕美、松脚下、顶慕美、坝洋、墩顶厝、竹仔驿、尾新厝等21个自然村,有20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932户6972人。聚落散布罗溪沿岸丘陵河谷地,呈条状分布。有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积8380亩,主种水稻、甘薯、小麦等,林果有松木、杂木、杉木、龙眼、菠萝、荔枝、余甘、杨梅、柑桔。域内有炉山小学、炉邨中学、面粉厂1家,卫生所2所,商店、果场6处,面线厂1家,笋塔水库。乡村公路与梅仙公路连接。炉山村位于炉山的东边,且又靠山,故称炉山。民国年间属乐峰乡慕美保、龙潭保,解放初属炉山乡,1958年为炉山大队,1984年为罗东乡炉山村委会,1988年为罗东镇炉山村委会,1999年7月至今为乐峰镇炉山村委会。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