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望泰山,西临黄河,南临孔孟故里,北依省会济南,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 ,辖14个乡镇,716个行政村。
东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西周到清代,东平曾为国、郡、路、府、州,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和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农民英雄程咬金,宋代的父子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农学家王祯,杂剧家高文秀,政治家王宪、杜三策,南京中山陵和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馆的设计者吕彦直都出生在这片沃土。东平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的故乡,其故居已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和东平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东平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摩崖刻经150多处。 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8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隋代释迦牟尼坐像,高6.6米,号称“齐鲁隋代第一佛”;东平湖畔的司里山海拔仅105米,却有大小不等的造像近千尊,佛、道、儒三教内容毕集,造像年代始于南北朝,终止于宋代。其中高12米的释迦牟尼高浮雕像是山东境内已知最大的造像。境内东平湖是“八百里梁山泊”唯一的遗存水域,常年水面25万亩,号称“小洞庭”,湖西侧的腊山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东平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特别商品粮和淡水养殖是全国和全省的基地县,是联合国薯类研究中心命名的“中国地瓜淀粉之乡”和林业部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铁、煤炭、紫砂页岩、花岗岩、大理石、河沙等。紫砂页岩品质优良,储量达上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0多亿吨。
改革开放以来,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3亿元。工业经济形成了以化工、纺织、机械制造、造纸、酿造为主的生产体系和九鑫集团(满婷系列产品)、中顺纸业、洲际泰(大麻纺织)、瑞星化工、唐龙酒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农业形成了以小尾寒羊、鲁西黄牛、湖蟹、甲鱼、麻鸭、红心鸭蛋、核桃、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基地。
综合实力
全县交通便利,国道、省道贯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4.76亿元,年均增长1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1亿元,年均增长43.7%,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42亿元,是“九五”的3.4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23亿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元,比2000年增加832元,年均增长6.3%。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3:35:32调整为20:54:26。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用抓工业的办法指导发展农业,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通过项目带动,“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仅2005年,全县各乡镇新上项目306个,总投资28亿元。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2.9万亩,经济林面积有了较快发展,名优特畜、水产品养殖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县有24项农产品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达2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已达9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实施“西部突破银山、中部突破州城、东部突破大羊”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强弱互动、以强带弱、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坚持不懈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多元化投入壮大规模实力,以大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技术创新提升层次,以改革改制整合资产、激发活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扩量、提质、增效。五年来,全县共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8个,新上重点工业项目118个,其中2005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个,新上项目27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由2000年的18家达到14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2家。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08亿元,销售收入71.09亿元,利税7.37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3倍、5.83倍、10.66倍。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进培育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和产品,目前,全县已拥有5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抓招商、引项目、带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提高经济外向度、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落实招商任务,强化招商责任,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年年都上新台阶。吉林九鑫集团、广东中顺集团、内蒙古恒德集团、山东力创科技、香港隆丰集团、浙江九州印业等一批知名大集团、大企业相继落户我县。“十一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1亿元,其中2005年实际到位资金37.9亿元,同比增长44.1%。大力推进对外经贸合作。截至2005年底,全县已拥有进出口贸易经营权的企业23家,三资企业10家。“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利用外资8051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10688万美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34倍、4倍。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382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369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9%、47%。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思路和“一主、一辅、一区”的县城发展总体构想,以旅游业为重点,把旅游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生态县建设、水利和移民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旅游业培植力度。编制完成了《东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了东平湖、白佛山、腊山三大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先后投资1.8亿元,开发建设了腊山民俗园、三清宫和白佛山三教寺等景点,修建了白佛山框架道路、东平湖度假山庄等旅游基础设施。目前,投资3亿元的东平湖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工程聚义岛建设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稻屯洼湿地已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了。
引进培育了以华联超市、百货大楼等为代表的专卖经营、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了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物业管理、科技服务及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
财税、金融和对上争取成效显著。2005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同口径比是2000年的2.38倍,年均增长18.95%;其中税收收入达到1.7亿元,同口径比是2000年的3.11倍,年均增长75.5%,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38.6%提高到66%。截至2005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36.45亿元,比年初增加7.2亿元,比2000年底增加19.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3.16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比2000年底增加10.92亿元。
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的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十五”期间,先后争取到位各类财政资金8.08亿元,争取落实了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东平湖安全工程、二期移民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等专项工程项目,大多数项目已建成使用。与诸城市在兴办种养基地、发展社会事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经济协作不断深入。
历史文物
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丰富。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群、梁氏墓群、东平故城。1978年,全县文物大普查,共普查到文物点400余处。1985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1986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司里山摩崖造像、理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1994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沟坝遗址、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东王林(王宪墓)、月岩寺、祥龙观、仲子读书处、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年,对旧县乡进行文物普查,同年12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2年底,县境内共发现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命纪念地5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待批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8万人 | 1343平方公里 | 370923 | 271000 | 0538 | 查看 东平县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东平街道 | - | 150平方公里 | 马口社区 担土社区 焦村社区 | 查看 东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州城街道 | 约6.3万人 | 72平方公里 |
---- |
查看 州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沙河站镇 | 约5.6万人 | ·东平旅游·东平特产·东平十大特产·东平十 |
---- |
查看 沙河站镇谷歌卫星地图 |
彭集镇 | 约6.38万人 | 7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彭集镇谷歌卫星地图 |
老湖镇 | - | 113平方公里 |
---- |
查看 老湖镇谷歌卫星地图 |
银山镇 | - | - |
---- |
查看 银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斑鸠店镇 | 约4.6万人 | 76平方公里 |
---- |
查看 斑鸠店镇谷歌卫星地图 |
接山镇 | - | 150平方公里 |
---- |
查看 接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大羊镇 | - | 93.39平方公里 |
---- |
查看 大羊镇谷歌卫星地图 |
梯门镇 | 约3.8万人 | ·东平旅游·东平特产·东平十大特产·东平十景 |
---- |
查看 梯门镇谷歌卫星地图 |
新湖乡 | - | 110平方公里 |
---- |
查看 新湖乡谷歌卫星地图 |
商老庄乡 | - | 99.4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商老庄乡谷歌卫星地图 |
戴庙乡 | 约3.4万人 | 110平方公里 |
---- |
查看 戴庙乡谷歌卫星地图 |
旧县乡 | - | 73平方公里 |
---- |
查看 旧县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泰山区 |
中文名称:泰山 英文名称: Mount Tai 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地处山东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齐都”淄博,西滨黄河(北纬36°15'3",东经117°6'0")。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古建筑主要为明清的风格,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岳之长”的称号。佛道两家,文人名人纷至沓来,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道教称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为天齐王。泰山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而被称为“五岳之首”,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缩影,而今又成为世界珍贵遗产。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从祭地经帝王驻地的泰城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使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人称“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是五岳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在山东省中部,津浦铁路的东侧,因位于我国东部,故称东岳。 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岱庙内,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犹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盘道,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绰绰伊始。此外还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经石峪、碧霞祠、日观峰、南天门、玉 皇顶等主要名胜古迹。 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1]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全山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全山分麓、幽、妙、奥、旷五区。麓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妙区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位于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之间;奥区林木苍郁,花草茂盛,位于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旷区坦途绿荫,溪深谷幽,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 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3月到11月。 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云海玉盘----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换无穷: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顷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游人遇此,无须失望,因为你将要见到云海玉盘的奇景: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时云朵填谷壑,又象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在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烂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殿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如果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领略和享受这一奇观美景,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旅游时机。应该说 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0”的秀容美貌。 登泰山的路线:上泰山的路有四条,东路是登山盘路从红门起步至玉皇顶石阶6566级,沿途多庙宇、多碑刻、多古树名木,历史传说,是泰山旅游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能体现泰山的雄伟与博大。走完全程需四个小时。西路是游览公路,从天外村乘车上山,一个小时到中天门,与车路汇合,从中天门即可乘坐游览索道,也可徒步攀登十八盘至岱顶。桃花屿是泰山西大门,从泰安城乘车西北去至界首进山至桃花源,从桃花源乘索道亦可到达岱顶。天烛峰步游路为泰山东大门,从泰安城乘车至艾洼,上达天烛胜境坊进山。徒步攀登至后石坞,乘后石坞索道达与岱顶,一般需5个小时。 泰山具有极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其主要特点为雄、奇、险、秀、幽、奥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泰山景区分麓、幽、妙、奥、旷五区,其中麓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于是就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 泰山的名胜古迹众多,主要的景点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关帝庙、红门宫、斗母宫、经石峪、五松亭、碧霞祠、仙人桥、日观峰、南天门、玉皇顶等,其中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被誉为岱顶四大奇观。 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凉爽,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还需携带寒衣。夏天虽是泰山的多雨季节,不过若能赶上夏季的雨过天晴,就可在山顶上领略到山上红霞朵朵,脚下云海碧波的壮丽景色。春秋两季较温和,平均气温10℃,但春季风沙较大。秋天则风雨较少,晴天较多,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为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冬季虽天气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机会较多。 最佳旅游时间:游泰山,4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为最佳。岱顶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黄河。冬天要待下雪时,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轻易放弃登山,此刻山上常会遇到云海奇观,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运。黄金周期间泰山人太多,不过泰山上的缆车和盘山公路的管理工作确实做得很不错。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五岳之首”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也吟哦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旷世名句! |
岱岳区 |
岱岳区总面积1750平方千米。总人口96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粥店街道,邮编:271000。代码:370903。区号:0538。拼音:Daiyue Qu。 行政区划 岱岳区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粥店街道、天平街道、山口镇、祝阳镇、范镇、角峪镇、徂徕镇、北集坡镇、满庄镇、夏张镇、道朗镇、黄前镇、大汶口镇、马庄镇、房村镇、良庄镇、下港乡、化马湾乡。 历史沿革 2000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泰安区迁至粥店街道粥店村西侧。 1994年12月29日,撤销泰安市郊区夏张乡、道朗乡、祝阳乡、马庄乡、房村乡,设立夏张镇、道朗镇、祝阳镇、马庄镇、房村镇。郊区辖16个镇、3个乡:省庄镇、山口镇、范镇、角峪镇、徂徕镇、满庄镇、黄前镇、大汶口镇、良庄镇、邱家店镇、北集坡镇、夏张镇、道朗镇、祝阳镇、马庄镇、房村镇、化马湾乡、天平店乡、下港乡。 1997年,郊区面积1799平方千米,辖16个镇、3个乡:泰前办事处、岱庙办事处、财源办事处、粥店办事处、徐家楼乡、大津口乡、上高乡泰前办事处、岱庙办事处、财源办事处、粥店办事处、徐家楼乡、大津口乡、上高乡镇、道朗镇、黄前镇、大汶口镇、马庄镇、良庄镇、天平店乡、房村镇。省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60460人,其中农业人口52835人;山口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50587人,其中农业人口46376人;下港乡辖34个行政村,人口41169人,其中农业人口39787人;祝阳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57687人,其中农业人口55739人;范镇辖39个行政村,人口60128人,其中农业人口57217人;角峪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5696人,其中农业人口34124人;化马湾乡辖31个行政村,人口37642人,其中农业人口36203人;徂徕镇辖34个行政村,人口57581人,其中农业人口55259人;邱家店镇辖44个行政村,人口66334人,其中农业人口63183人;北集坡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59137人,其中农业人口56428人;满庄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69541人,其中农业人口66901人;夏张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63287人,其中农业人口60635人;道朗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45006人,其中农业人口42523人;黄前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3375人,其中农业人口31604人;大汶口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77176人,其中农业人口69929人;马庄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9352人,其中农业人口47598人;房村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56826人,其中农业人口54659人;良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70780人,其中农业人口68378人;天 平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17408人,其中农业人口16243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8年,郊区面积1799平方千米,辖16个镇、3个乡:省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60545人,其中农业人口52742人;山口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50839人,其中农业人口46423人;下港乡辖34个行政村,人口41396人,其中农业人口39959人;祝阳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57646人,其中农业人口55671人;范镇辖39个行政村,人口60192人,其中农业人口57237人;角峪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5710人,其中农业人口34100人;化马湾乡辖31个行政村,人口37803人,其中农业人口36290人;徂徕镇辖34个行政村,人口57803人,其中农业人口55364人;邱家店镇辖44个行政村,人口66357人,其中农业人口63164人;北集坡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59017人,其中农业人口56292人;满庄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69333人,其中农业人口66666人;夏张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63216人,其中农业人口60499人;道朗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44868人,其中农业人口42310人;黄前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3641人,其中农业人口31793人;大汶口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77511人,其中农业人口70119人;马庄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9760人,其中农业人口47531人;房村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56954人,其中农业人口54736人;良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70849人,其中农业人口68440人;天平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17413人,其中农业人口16215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9年6月14日,将泰安市泰山区的粥店街道办事处划归泰安市郊区管辖,将郊区的省庄镇、邱家店镇划归泰山区管辖(鲁政字[1999]144号)。 1999年,郊区辖1个街道、14个镇、3个乡:粥店办事处、山口镇、下港乡、祝阳镇、范镇、角峪镇、化马湾乡、徂徕镇、北集坡镇、满庄镇、夏张镇、道朗镇、黄前镇、大汶口镇、马庄镇、良庄镇、天平店乡、房村镇。粥店街道辖30个行政村,人口58025人,其中农业人口27627人;山口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51165人,其中农业人口46636人;下港乡辖34个行政村,人口41493人,其中农业人口40049人;祝阳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57644人,其中农业人口55678人;范镇辖39个行政村,人口60186人,其中农业人口57196人;角峪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5627人,其中农业人口34022人;化马湾乡辖31个行政村,人口37825人,其中农业人口36304人;徂徕镇辖34个行政村,人口27987人,其中农业人口55546人;北集坡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58959人,其中农业人口56266人;满庄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69396人,其中农业人口66732人;夏张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63714人,其中农业人口60984人;道朗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44846人,其中农业人口42197人;黄前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3639人,其中农业人口31772人;大汶口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77663人,其中农业人口70330人;马庄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9886人,其中农业人口47618人;房村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56598人,其中农业人口54342人;良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71111人,其中农业人口68744人;天平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17497人,其中农业人口16286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0年5月24日,撤销天平店乡,以原天平店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天平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天平店乡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0]42号)。 2000年,岱岳区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22491人,各乡镇人口: 粥店街道 67412 天平街道 18168 山口镇 50087 祝阳镇 55009 范镇 56660 角峪镇 33609 徂徕镇 56415 北集坡镇 59283 满庄镇 67276 夏张镇 60492 道朗镇 42744 黄前镇 33303 大汶口镇 76150 马庄镇 47542 房村镇 54188 良庄镇 68054 下港乡 40473 化马湾乡 35626 2000年,岱岳区面积1750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天平办事处、粥店办事处、山口镇、下港乡、祝阳镇、范镇、角峪镇、化马湾乡、徂徕镇、北集坡镇、满庄镇、夏张镇、道朗镇、黄前镇、大汶口镇、马庄镇、良庄镇、房村镇。天平街道辖19个行政村,人口19568人,其中农业人口1.64万人;粥店街道辖30个行政村,人口38864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山口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51539人,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下港乡辖34个行政村,人口41411人,其中农业人口3.90万人;祝阳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55009人,其中农业人口5.47万人;范镇辖39个行政村,人口60253人,其中农业人口5.73万人;角峪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5519人,其中农业人口3.54万人;化马湾乡辖31个行政村,人口37916人,其中农业人口3.60万人;徂徕镇辖34个行政村,人口58115人,其中农业人口5.55万人;北集坡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54527人,其中农业人口5.45万人;满庄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69603人,其中农业人口6.61万人;夏张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63724人,其中农业人口5.80万人;道朗镇辖56个行政村,人口44816人,其中农业人口4.20万人;黄前镇辖29个行政村,人口33309人,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大汶口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77760人,其中农业人口6.57万人;马庄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50107人,其中农业人口4.78万人;房村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56890人,其中农业人口5.48万人;良庄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71297人,其中农业人口6.84万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1年,岱岳区面积1750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天平办事处、粥店办事处、山口镇、下港乡、祝阳镇、范镇、角峪镇、化马湾乡、徂徕镇、北集坡镇、满庄镇、夏张镇、道朗镇、黄前镇、大汶口镇、马庄镇、良庄镇、房村镇。粥店街道辖3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26万人;太平街道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1.65万人;山口镇辖4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70万人;祝阳镇辖1个居委会、5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7万人;范镇辖1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4万人;角峪镇辖1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39万人;徂徕镇辖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60万人;北集坡镇辖1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48万人;满庄镇辖1个居委会、4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6.61万人;夏张镇辖1个居委会、7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8万人;道朗镇辖1个居委会、5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20万人;黄前镇辖1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21万人;大汶口镇辖1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乡村人口6.56万人;马庄镇辖1个居委会、3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81万人;房村镇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44万人;良庄镇辖1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6.87万人;下港乡辖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90万人;化马湾乡辖3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61万人。(缺各街道、乡镇总人口数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岱岳区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
宁阳县 |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大汶河南岸。总面积1124平方千米。总人口8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宁阳镇。邮编:271400。代码:370921。区号:0538。拼音:Ningyang Xian。 行政区划 宁阳县辖9个镇、3个乡:宁阳镇、泗店镇、东疏镇、伏山镇、罡城镇、蒋集镇、磁窑镇、华丰镇、葛石镇、鹤山乡、东庄乡、乡饮乡。(下列区划地名根据“宁阳县地名网”资料整理) 宁阳镇 辖6个社区、35个行政村:东关社区(东关、罗家楼、杏岗村)、西关社区、南关社区(南关、八仙桥、河套园、周公台)、北关社区、连桥社区(连家桥、郁家庄、童家庄、新安村)、邢家庄社区(邢家庄、张家楼)、泥家村、石桥、关王庙、小吴家村、郭家临邑、徐马高临邑、庙东、庙西、周家临邑、王家临邑、张陈临邑、路家临邑、沙岭店、红庙、杨家集、任家村(任家村、小河东)、青川中(青川中、青川后)、青川寺(青川寺、颜家庄)、青川围子(青川围子、青川站、田家堂)、大屯、李家楼、杨家庄、许家庄、李家庄、花石桥、吴家东和(吴家东和、小吴家东和)、廖家桥(廖家桥、南许家庄)、巩家堂(巩家堂、郭家庄)、杜家村(杜家村、东李家庄)、张家庄(张家庄、乔家庄)、象到庄、南满庄、北满庄、西满庄、北许家庄。 东疏镇 辖49个行政村:东疏前村、东疏后村、马庙(马庙、沙庄)、小屯、老王庄、小王庄、王楼集、花园、刘家庙(刘家庙、庞家庙、张家庄)、王家庄(王家庄、高家庄、岔河岭)、郑庄、沙窝、耿庄(耿庄、祝家庄)、孙村集、西河、小伯、范家庄、大伯集、胡家大伯(胡家大伯、鹁鸽楼、孙庄)、张家大伯、赵刘大伯、柳园、侯家楼(侯家楼、张村寺)、冯张村(冯张村、徐家村)、刘张村、前张村、滩头、疏里、疏外(西疏、杜家庄)、义和庄、郭家村(郭家村、荣家村)、围子里、兴隆庄、庞庄(庞庄、黄家庄)、后张庄、前张庄、西张庄、寺头(寺头、朱家庄)、刘家黄茂、朱家黄茂(朱家黄茂、韩家桥)、吴家黄茂、陈家黄茂、好家黄茂(好家黄茂、辛庄)、胡家黄茂、赵家黄茂、杜家黄茂(杜家黄茂、高家黄茂)、潘家黄茂、前学、后学(后学、孙家庄)。 伏山镇 辖59个行政村:李家户(东李家户、西李家户)、西代村、东代村、北代村、于庄(于庄、辛庄)、张家庄、杨家庄、邵家庄、王家庄、苏家楼、后洸河崖、前洸河崖、西场、山岭、前伏山、后伏山、陶邵村、陈家庙(陈家庙、胡家庙、卢家营)、施家村、前石梁、后石梁、罡城坝、北刘家庄、大梁王、小梁王、十里堡、陈家行、张家行、大吴家村、张徐村、茂盛(茂盛庄、小朱家庄、管家洼、安家庄)、白马庙、周家楼(周家楼、柏家庄)、毛家村(毛家村、义和庄)、马家庙、吕兴、岗上、朱家庄、太平庄、曹家庄(曹家庄、新庄子、刘家屯)、沈家平、耿家平(耿家平、李家平)、陶家平(大陶家平、小陶家平)、开元寺(开元寺、高墙)、桑家庄(桑家庄、冀家庄)、云山店(云山店、汪家店)、双庙、纪刘庄(纪家庄、南刘家庄)、程家海(程家海、小程海、古路店)、于家海、玉皇山、柏家村、高家楼、魏家庄、胡中屯(胡中屯、陈家楼、夏家庄)、路家楼、张家堂、黄冯村、李家阁(李家阁、周家阁)。 堽城镇 辖63个行政村:仁贤庄、志强庄、许家庄(许家庄、离山庄)、堽城西、堽城里、堽城南、潘辛庄、商庄、南落星(南落星、西南庄)、所里、星泉(星泉、大寺、东南庄)、陈家店、高桥(高桥、小高桥、辛庄)、北落星(北落星、小东庄)、堽城屯东村、堽城屯西村、堽城屯南村、堽城屯北村、杨李庄、王家庄、袁家庄、赵家堂(赵家堂、赵堂新村)、班家堂、东孙家滩、西孙家滩、韩家店(韩家店、韩店新村、韩家林)、樊家营、伏家庙(伏家庙、海子)、辛朱李、住山庄、杨家庄、刘伶墓(刘伶墓、韩家沟)、东沙岗(东沙岗、西沙岗、冯家庄)、张家店、邵家庙(邵家庙、朱家庄)、平家庄、大孔家庄(大孔家庄、泉头)、大张家庄、殷官堂、侯家庄、小张家庄、刘家庄、茅庄桥南、茅庄桥北、前茅庄、保安、大安(大安、官房、小河西)、东台里、苑家庄、西台里、八里庙、台北岭、前望峰、后望峰(后望峰、后望新村)、小孔家庄、果庄(果庄、小果庄)、南宁家庄、辛安店(辛安店、吴家林)、西宁家庄、苏家庄、良村(良村、小良村)、天兵店、得时村。 磁窑镇 辖81个行政村:磁窑东村、磁窑西村、磁窑南村、磁窑北村、前丁家庙、后丁家庙、西太平、齐家庄(齐家庄、齐家庄新村)、前海子、后海子、堡头(堡头、茶棚、东栈)、郑家庄、齐家岭、程家花观、路家花观(路家花观、李家花观、程家庄)、大周村、尹家寨、官家庄、庙西、周家庄、臧家庄、王家庄(王家庄、李家庄)、卢家寨(卢家寨、小武家庄)、逯家楼(逯家楼、李村庄)、刘家洼、老王庄、韩家庄、魏家庄(魏家庄、西魏家庄)、彩山庄、颜家庄、朴家宅、大旺、南驿、孔家村、李家院、镇武庙、前李家村、中李家村、后李家村、涝坡、姬家庄(姬家庄、谢家庄)、大磨庄(大磨庄、金磨庄、凤凰庄)、东磨庄(东磨庄、东磨庄新村)、兴隆庄、水泉庄、青后庄、高家店、石屋(前石屋、后石屋)、枣庄、石鼓庄、黄家庄、前石桥、后石桥、河洼、贺家庄(贺家庄、赵家村、清河峪)、赵家坝(赵家坝、陈家庄、杨家庄)、王府(王府、小王府)、茂义庄、安子沟、尹家洼、宿家庄、南王家庄、红水湾、高家村、范家园、李家庄、岳家庄、近河庄、南贤村、前泗望、东泗望(东泗望、胡家崖)、泗望集(泗望集、东关山口、西关山口)、后泗望、西刘家庄、(西刘家庄、傅家庄)、郭家庄、北刘家庄、涝洼、金家岭、周家庄、东贤村、西贤村。 华丰镇 辖62个行政村:东磁东村、东磁西村、新街、白土厂、井泉庄、田家院、西磁窑、歇息铺、南高村、北高村、西高村、泊家庄、国家庄、张家寨、任家街、北马家寨(北马家寨、西北庄)、永安寨、东北庄(东北庄、侯家寨)、石家门(石家门、于家庄)、南梁父、小河西、乔家庄、胜天庄、东爵山、西爵山、红旗、马梁(马家庄、梁家庄)、塘坊、成功庄、张家村、梅家庄、湖村、高庄、永义庄、西故城、北故城、进粮庄、满家村、东营、西营、顺义庄、梧桐峪(梧桐峪、孙家峪、李家峪)、孔家庄、胡家庄、潘家庄、凤山峪、翟家庄(翟家庄、新庄)、朱家洼、埠南、前吕观、后吕观、沈家庄(沈家庄、大石桥)、大王家庄、韩家岭、南马家寨、杨家庄(杨家庄、王家庄)、上陡沟、下陡沟、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南王家庄、门家庄。 蒋集镇 辖40个行政村:蒋集(蒋家集、刘家庄)、赵家庄(赵家庄、于家庄)、郭家庄、王家院、马家院、张家营、张家圩子(张家圩子、前集、杜家院)、添福庄东南、添福庄西南、添福庄西北、黄家庵、张家龙泉(张家龙泉、曹家龙泉、顾家龙泉)、郑家龙泉、苏家龙泉、岗子(岗子、小岗子、衡家庄)、守安庄(守安庄、顺河庄)、大胡庄、小胡庄(小胡庄、殷家庄)、西周村、邢家庄、尚家庄、枕河庄(枕河庄、石门庄)、羊栏庄、彩石庄、八大庄(张家八大庄、侯家八大庄、肖家八大庄)、大槐树、栗家楼(栗家楼、潘上崖)、三井(三井、南王家八大庄)、马家庄(马家庄、北王家八大庄)、肖付(肖家庄、付家洼)、东彭家庄(涝滩庄、东彭家庄)、大安庄(大安庄、卧龙庄)、宁家庄(宁家庄、小宁家庄)、吕家庄、何家堂、中河、前彭家庄(前彭家庄、后彭家庄)、前蔡家洼(前蔡家洼、后蔡家洼、黑石湾、杏山头)、西蔡家洼、杏山后。 葛石镇 辖27个行政村:葛石村(葛石店、柴家庄)、东云岗、官庄(大官庄、小官庄、钱家庄、徐家洼、河西)、涧西、沙埠(后沙埠、前沙埠、中沙埠、顾家村、兴龙庄、吴家楼、朱马庄、杜家院)、黑石村(黑石铺、涝滩、马家庄、富家洼、周家庄、黄家峪、程家庄)、张家崖(张家崖、北杨家庄)、柳沟村(柳沟、黑山头、上黑山头)、宁家庄村(宁家庄、朝东庄)、北庄、鹿家崖、石碣集、茌庄村(茌家庄、石碣屯)、北韦村(北韦周、西杨家庄、孙家庄)、夏庄(大夏庄、谭家厂、西关庄、古彭庄、小夏庄)、乱石崖(乱石崖西村、乱石崖东村、乱石崖前村)、曹家寨、三埠村、山前村、古树口村(中古树口、前古树口、后古树口、东古树口)、下代堂(下代堂、马家下代、杨家下代)、杏山庄(杏山庄、河洼)、宝泉(李家下代、陈家下代、王家下代、马山口)、虎城村(虎城村、老黄崖)、徐家营、陈家店、刘家庄。 泗店镇 辖36个行政村:泗店、南王村(南王村、十里铺)、薛家村(薛家村、北王村)、纸纺、桃园、胡东(纪家街、安家街、柳家街)、胡西(潘家街、孔家街、陈家街、张家街、西北角、乔家庄)、前许家桥、后许家桥(后许家桥、吴家行)、肖家村(肖家村、马家村、五里铺)、铁佛寺(铁佛寺、薛家庙、魏家庄)、杨家村(杨家庄、邵家庄)岳家庄、泗庄(泗庄、胡家庄)、徐家行(徐家行、周家行)、张家行、大孟集(大孟集、陈大孟)、海子崖(海子崖、王家行、翟大孟)、石大孟、徐大孟、夏大孟、西大孟、前辛庄、后辛庄、柳家楼、刘家庄、沙庄、曹家村、古城(古城、小古城)、佘庄(佘庄、毛家楼)、柳沟厂(柳沟厂、西毛家坡、东毛家坡)、罗河厂(罗河厂、巩家厂)牛家村、高家庄、马家村、王家院(王家院、朱王院、陈王院)。 乡饮乡 辖15个行政村:乡饮村(乡饮村、乡饮集村、大赵庄、小赵庄、王家洼、宁家庄、小孔家庄)、常家屯(常家屯、二郎庙、苑家庄、杨家庄)、南赵村(南赵东村、南赵西村、香寺、后寺)、金马村(东金马、中金马、西金马、沈家屯)、龙堂村(中龙堂、西龙堂、东龙堂、彭王院、张王院)、满营村(大满营、袁庄集)、郭家沟(郭家沟、小郭家沟、东南龙堂、斗虎屯、马家庙)、八官庄(八官庄、小酒店、邱家庄、孙家厂)、五厂村(赵家厂、胡家庄、陈家厂、蒋家厂、姜家厂)、柳云村(西云岗、荷柳村)、韦周村(万家村、南韦周东街、南韦周西街、南韦周南街)、崇化村(崇化东村、崇化北村、崇化南村)、保安店村(保安店、薛家庄、西郭家庄、东郭家庄)、沙河庄村(沙河庄、龙王庙、张家楼、云谷庄)、汉马河村(汉马河、孟家庙、宫家村、梁家庄、范家庄)。 鹤山乡 辖49个行政村:路家庄、黄山庄、前鹤山、后鹤山、史家庄、桃园、泗皋东南、泗皋东北、泗皋西北、杏山庄、大辛庄、小辛庄(小辛庄、青龙背)、雷家庄、安家庄(安家庄、刘家庄)、桑家庄(桑家庄、小桑庄)、大中皋(大中皋、王家圈)、东皋(东皋、东皋新村、刘家海、桑家海、安家海)、赵家庄(赵家庄、小中皋)、王家西皋、刘家西皋、沈家西皋(沈家西皋、黄家西皋)、刘楼、徐家平(徐家平、李家平、魏家平、铺上街、张家庙、方家平、束家平、八大荒)、王家平、郭家平、牌坊街、孔家庙(孔家庙、杨家楼、张家楼)、汪泉屯、白塔寺、王卞东、王卞西、东王卞(东王卞、前桥村)、山洼(山洼、小山洼)、东山前(东山前、北灵庄)、西山前(西山前、魏家庄)、山后、邵家庄、鹅鸭厂(鹅鸭厂、赵家庄)、大庄、侯家庄、王卡寨(王卡寨、王家庄)东罗山、中罗山、西罗山、前罗山、周家庄、坡庄、崔家河。 东庄乡 辖45个行政村:东庄、北鄙、南故城、西张家庄、大张家庄(大张家庄、大张新村)、杏花村(杏花村、杏花新村)、中韩家庄、西韩家庄、东韩家庄(东韩家庄、东韩新村)、坡里、北石崮、大石崮、南石崮(南石崮、南石崮新村)、西直界、东直界、南山阴(南山阴、南岭)、东山阴、西山阴(西山阴、幸福村)、北葛家圈、任门、官庄金家庄、解家庄、东崔家庄、南鄙东、南鄙西、南鄙南、葛家庄、周家泉(周家泉、石桥庄)、路家庄、刘家屋、钟家庄、王家庄、东谷堆、西谷堆、中谷堆、南葛家圈、南陈村、北陈村(北陈村、北陈新村)、西崔家庄、陈美庄、岗良庄、石门、孔家庄、老庄子。 历史沿革 西汉置县,因县治在宁山之阳,故名。 1994年11月10日,撤销蒋集乡、泗店乡、石集乡,设立蒋集镇、泗店镇、石集镇。 1995年12月16日,撤销白马乡、茅庄乡,设立白马镇、茅庄镇。 1997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13个镇、7个乡:宁阳镇、泗店镇、东疏镇、西疏乡、合山乡、王卞乡、伏山镇、白马镇、罡城镇、茅庄镇、蒋集镇、南驿镇、磁窑镇、华丰镇、灵山乡、东庄乡、崔解乡、葛石镇、石集镇、乡饮乡。宁 阳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83037人,其中农业人口41149人;泗店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2915人,其中农业人口40961人;东疏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548人,其中农业人口33350人;西疏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26588人,其中农业人口25683人;鹤山乡辖30个行政村,人口35206人,其中农业人口33502人;王卞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20146人,其中农业人口19447人;伏山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35952人,其中农业人口33414人;白马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0872人,其中农业人口29501人;罡城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3728人,其中农业人口51596人;茅庄镇辖21个行政村,人口29032人,其中农业人口24639人;蒋集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52264人,其中农业人口50245人;南驿镇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152人,其中农业人口43203人;磁窑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47079人,其中农业人口36920人;华丰镇辖30个行政村,人口54463人,其中农业人口35280人;灵山乡辖32个行政村,人口37737人,其中农业人口36230人;东庄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30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9488人;崔解乡辖24个行政村,人口29177人,其中农业人口28427人;葛石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5960人,其中农业人口33904人;石集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550人,其中农业人口31779人;乡 饮乡辖46个行政村,人口37949人,其中农业人口36335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8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13个镇、7个乡。宁阳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85067人,其中农业人口40848人;泗店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2843人,其中农业人口40872人;东疏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306人,其中农业人口33148人;西疏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26545人,其中农业人口25587人;鹤山乡辖30个行政村,人口35098人,其中农业人口33359人;王卞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20151人,其中农业人口19428人;伏山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35762人,其中农业人口33140人;白马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0742人,其中农业人口29415人;罡城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3611人,其中农业人口51404人;茅庄镇辖21个行政村,人口29132人,其中农业人口24534人;蒋集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52024人,其中农业人口50013人;南驿镇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116人,其中农业人口43129人;磁窑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47554人,其中农业人口36721人;华丰镇辖30个行政村,人口54539人,其中农业人口35186人;灵山乡辖32个行政村,人口37708人,其中农业人口36112人;东庄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30875人,其中农业人口29469人;崔解乡辖24个行政村,人口29083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3人;葛石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5771人,其中农业人口33779人;石集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757人,其中农业人口31681人;乡饮乡辖46个行政村,人口37698人,其中农业人口36125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9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13个镇、7个乡:宁阳镇、东疏镇、伏山镇、堽城镇、磁窑镇、南驿镇、华丰镇、葛石镇、蒋集镇、泗店镇、石集镇、白马镇、茅庄镇、西疏乡、鹤山乡、王卞乡、乡饮乡、灵山乡、东庄乡、崔解乡。宁阳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86865人,其中农业人口40790人;泗店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2743人,其中农业人口40814人;东疏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195人,其中农业人口33022人;西疏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26522人,其中农业人口25550人;鹤山乡辖30个行政村,人口25223人,其中农业人口33447人;王卞乡辖19个行政村,人口20192人,其中农业人口19473人;伏山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35627人,其中农业人口33065人;白马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0725人,其中农业人口29385人;罡城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3424人,其中农业人口51328人;茅庄镇辖21个行政村,人口29213人,其中农业人口24503人;蒋集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51864人,其中农业人口49870人;南驿镇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069人,其中农业人口43045人;磁窑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47840人,其中农业人口36705人;华丰镇辖30个行政村,人口54566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4人;灵山乡辖32个行政村,人口37680人,其中农业人口36061人;东庄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30818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2人;崔解乡辖24个行政村,人口29052人,其中农业人口28285人;葛石镇辖28个行政村,人口35656人,其中农业人口33639人;石集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733人,其中农业人口31524人;乡饮乡辖46个行政村,人口37627人,其中农业人口36055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0年,宁阳县辖13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777546人,各乡镇人口: 宁阳镇 86226 泗店镇 42996 东疏镇 33464 伏山镇 34342 白马镇 29068 埕城镇 51365 茅庄镇 29235 蒋集镇 50840 南驿镇 44108 磁窑镇 47121 华丰镇 52953 葛石镇 33165 石集镇 33256 西疏乡 25656 鹤山乡 32348 王卞乡 19149 灵山乡 37344 东庄乡 30236 崔解乡 28699 乡饮乡 35975 2000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9个镇、3个乡:宁阳镇、泗店镇、东疏镇、鹤山乡、伏山镇、罡城镇、蒋集镇、磁窑镇、华丰镇、东庄乡、葛石镇、乡饮乡。宁阳镇辖41个行政村,人口88366人,其中农业人口3.85万人;泗店镇辖36个行政村,人口40579人,其中农业人口4.06万人;东疏镇辖49个行政村,人口60348人,其中农业人口5.69万人;鹤山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52427人,其中农业人口5.24万人;伏山镇辖59个行政村,人口62820人,其中农业人口6.28万人;罡城镇辖63个行政村,人口79703人,其中农业人口7.50万人;蒋集镇辖40个行政村,人口49921人,其中农业人口4.99万人;磁窑镇辖81个行政村,人口77015人,其中农业人口7.70万人;华丰镇辖62个行政村,人口73242人,其中农业人口7.21万人;东庄乡辖45个行政村,人口58910人,其中农业人口5.77万人;葛石镇辖55个行政村,人口67093人,其中农业人口6.41万人;乡饮乡辖46个行政村,人口37387人,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1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9个镇、3个乡:宁阳镇、泗店镇、东疏镇、鹤山乡、伏山镇、罡城镇、蒋集镇、磁窑镇、华丰镇、东庄镇、葛石镇、乡饮乡。宁阳镇辖4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82万人;泗店镇辖3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97万人;东疏镇辖4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67万人;伏山镇辖5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6.26万人;罡城镇辖6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50万人;蒋集镇辖4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96万人;磁窑镇辖8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82万人;华丰镇辖6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15万人;葛石镇辖2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6.39万人;鹤山乡辖4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22万人;东庄乡辖45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74万人;乡饮乡辖15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55万人。(缺各乡镇总人口数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宁阳县辖9个镇、3个乡。 |
东平县 |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望泰山,西临黄河,南临孔孟故里,北依省会济南,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 ,辖14个乡镇,716个行政村。 东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西周到清代,东平曾为国、郡、路、府、州,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和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农民英雄程咬金,宋代的父子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农学家王祯,杂剧家高文秀,政治家王宪、杜三策,南京中山陵和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馆的设计者吕彦直都出生在这片沃土。东平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的故乡,其故居已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和东平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东平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摩崖刻经150多处。 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8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隋代释迦牟尼坐像,高6.6米,号称“齐鲁隋代第一佛”;东平湖畔的司里山海拔仅105米,却有大小不等的造像近千尊,佛、道、儒三教内容毕集,造像年代始于南北朝,终止于宋代。其中高12米的释迦牟尼高浮雕像是山东境内已知最大的造像。境内东平湖是“八百里梁山泊”唯一的遗存水域,常年水面25万亩,号称“小洞庭”,湖西侧的腊山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东平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特别商品粮和淡水养殖是全国和全省的基地县,是联合国薯类研究中心命名的“中国地瓜淀粉之乡”和林业部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铁、煤炭、紫砂页岩、花岗岩、大理石、河沙等。紫砂页岩品质优良,储量达上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0多亿吨。 改革开放以来,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3亿元。工业经济形成了以化工、纺织、机械制造、造纸、酿造为主的生产体系和九鑫集团(满婷系列产品)、中顺纸业、洲际泰(大麻纺织)、瑞星化工、唐龙酒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农业形成了以小尾寒羊、鲁西黄牛、湖蟹、甲鱼、麻鸭、红心鸭蛋、核桃、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基地。 综合实力 全县交通便利,国道、省道贯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4.76亿元,年均增长1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1亿元,年均增长43.7%,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42亿元,是“九五”的3.4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23亿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元,比2000年增加832元,年均增长6.3%。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3:35:32调整为20:54:26。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用抓工业的办法指导发展农业,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通过项目带动,“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仅2005年,全县各乡镇新上项目306个,总投资28亿元。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2.9万亩,经济林面积有了较快发展,名优特畜、水产品养殖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县有24项农产品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达2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已达9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实施“西部突破银山、中部突破州城、东部突破大羊”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强弱互动、以强带弱、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坚持不懈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多元化投入壮大规模实力,以大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技术创新提升层次,以改革改制整合资产、激发活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扩量、提质、增效。五年来,全县共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8个,新上重点工业项目118个,其中2005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个,新上项目27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由2000年的18家达到14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2家。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08亿元,销售收入71.09亿元,利税7.37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3倍、5.83倍、10.66倍。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进培育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和产品,目前,全县已拥有5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抓招商、引项目、带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提高经济外向度、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落实招商任务,强化招商责任,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年年都上新台阶。吉林九鑫集团、广东中顺集团、内蒙古恒德集团、山东力创科技、香港隆丰集团、浙江九州印业等一批知名大集团、大企业相继落户我县。“十一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1亿元,其中2005年实际到位资金37.9亿元,同比增长44.1%。大力推进对外经贸合作。截至2005年底,全县已拥有进出口贸易经营权的企业23家,三资企业10家。“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利用外资8051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10688万美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34倍、4倍。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382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369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9%、47%。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思路和“一主、一辅、一区”的县城发展总体构想,以旅游业为重点,把旅游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生态县建设、水利和移民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旅游业培植力度。编制完成了《东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了东平湖、白佛山、腊山三大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先后投资1.8亿元,开发建设了腊山民俗园、三清宫和白佛山三教寺等景点,修建了白佛山框架道路、东平湖度假山庄等旅游基础设施。目前,投资3亿元的东平湖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工程聚义岛建设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稻屯洼湿地已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了。 引进培育了以华联超市、百货大楼等为代表的专卖经营、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了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物业管理、科技服务及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 财税、金融和对上争取成效显著。2005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同口径比是2000年的2.38倍,年均增长18.95%;其中税收收入达到1.7亿元,同口径比是2000年的3.11倍,年均增长75.5%,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38.6%提高到66%。截至2005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36.45亿元,比年初增加7.2亿元,比2000年底增加19.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3.16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比2000年底增加10.92亿元。 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的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十五”期间,先后争取到位各类财政资金8.08亿元,争取落实了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东平湖安全工程、二期移民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等专项工程项目,大多数项目已建成使用。与诸城市在兴办种养基地、发展社会事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经济协作不断深入。 历史文物 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丰富。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群、梁氏墓群、东平故城。1978年,全县文物大普查,共普查到文物点400余处。1985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1986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司里山摩崖造像、理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1994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沟坝遗址、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东王林(王宪墓)、月岩寺、祥龙观、仲子读书处、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年,对旧县乡进行文物普查,同年12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2年底,县境内共发现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命纪念地5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待批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
新泰市 |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人口 135万,面积19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2个行政村及居委会。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司法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等荣誉称号。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新泰市由上届的第45位上升到第42位,是山东省30强县市。 新泰市文化底蕴深厚。距今 3—5万年乌珠台智人牙齿化石的在此出土,证明新泰是上古东夷区域开化最早的地方。东夷人在泰山周围创造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在新泰都发现了多处遗址。东夷先民对泰山崇拜的文化活动,以及后世的既封泰山又禅梁父及云云、亭亭等,也深深影响了新泰。西周建立,新泰属于鲁国,菟裘(今楼德镇)被鲁隐公预定为休沐邑而曾记载于《左氏春秋》,其后的新泰饱受孔子洙泗讲学的熏陶,又接受了邻邦齐国活跃的稷下学风。在齐风鲁雨中,这片沃壤文明之花盛开:柳下惠著名于春秋,高堂生传礼于西汉。魏晋以降,羊氏家族世代簪缨,流风遍于大江南北。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徂徕山麓,另为“竹溪六逸”,成为诗坛佳话。而且理学先趋徂徕夫子石介的孙婿──金朝大书法家、文学家党怀英也居于此地,特以“竹溪”为号。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新泰宋代以迄明清,成为科第不绝,甲于邻县而冠盖相望的读书之乡。 新泰市风景秀丽。黄河、淮河两大水系在此分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峰岭叠彩,河流萦回。徂徕山苍松傲立,柴汶河源远流长,新甫山古柏涌翠,青云湖碧波荡漾,金斗山天台曝书,敖山山峰直上青天,梁父山史册闻名,白马寺银杏参天,龙女庙古今传奇。莲花山被誉为“北方普陀,观音胜景”,山上奇石遍布,流泉飞瀑,幽谷奇峰,集北方山脉之大气与南方水之神韵于一身,以自然、和谐、幽静、淳朴为特色,是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 新泰市资源丰富。新泰是全国 6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现已探明的原煤储量16亿吨。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石等品味高、储量大、埋藏浅,有利开发利用。金、铜、铁、矿泉水都极具开采价值。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及各种优质干鲜果。横山丝、浮丘白草辫久负盛名,板栗、山羊板皮蜚声中外,新泰芹菜、泉里鸭蛋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山东省首届绿色食品评选,新泰芹菜、半蔓大花生、马家寨子香椿芽榜上有名。汶南镇黄花菜、天宝镇樱桃、楼德镇煎饼分别被命名为中国第一镇,石莱镇被命名为中国仔锗之乡。 新泰市交通便利。-公路、莱新高速公路交汇分别穿越境内 51公里和27公里,二0五国道、0九公路、蒙馆公路、济临公路、新枣公路跨越境内179公里。地方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135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82.2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至各乡镇全部实现了通柏油路或水泥路,2005年将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磁莱铁路贯穿境内,段长64.9公里,辖9个车站。所有这些,为新泰走向世界开辟了宽阔的大门,1个小时可直达济南机场,5个小时可分别到达东部沿海港口及北京、上海。 新泰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初步建成了山、水、城一体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 43.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20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2.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3.5%。市内淡水资源总量5.56亿立方米,拥有供水水库4座,现代化净水厂2座,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8%;市内拥有电厂8座,总装机容量172万KW,供电能力自给有余,同时使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4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83.2%。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2%;污水处理率达56.4%,工业废水达标率达95%以上,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所占比例达90%以上。建设了明珠广场、平阳河公园、罗马广场、青云湖风景区、新汶公园、新汶龙柏园等园林绿化骨干工程,园林绿化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9平方米;投资1620万元,集中实施了公园景点亮化、单位庭院亮化和路灯亮化;全市人均住宅居住面积16.6平方米;全市有3个镇被省0确定为中心镇,涌现了14个省级新型乡镇,34个省级明星村。2004年,被山东省确定为“适宜人居环境城市”。 新泰市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达。新泰是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星火人才培训基地。全市共有科技人员 51954名,其中高级1453名,中级10103名,初级40398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2家,高新技术产品154个,民营科技型企业251家。仅2004年,全市共取得较大科技成果20项,申请专利57件。市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5处,在校生139738人,2005年高考,全市本科上线3599人;共在各级国际国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160余枚,其中,国际冠军36项、亚洲冠军29项、全国冠军100余项,先后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包括世界冠军沈俭、毕文静、王峰在内的优秀体育人才100余名;全市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到46处,拥有病床3126张,每百人拥有病床0.2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579人,其中医生1798人。全市计划生育率达到99.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 山东省新泰市新泰经济基础雄厚。历经一代又一代新泰人的不懈努力,新泰经济取得了稳步快速发展。尤其 2004年,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81.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7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62.7亿元、利税33.4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47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75户,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达18.6亿千瓦时。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1625家和14969户,规模企业达到204户,注册资金达26.6亿元,实交税金5.88亿元。全市引进国内项目205个,到位资金42.8亿元,新批准外资企业15家,实际利用外资4277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115.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70.57亿元。初步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技术进步、农业特色突出、三产繁荣昌盛的经济发展格局。 新泰市投资环境优越。为给外商投资打造坚实的载体, 1991年经山东省人民0批准,新泰市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已实现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排污、通讯、广播、网络宽带、土地平整“九通一平”。医疗、教育和商业服务日臻完善,绿化率达40%,区内设有精细化工园、民营工业园、高科技产业园和“新汶矿业集团”工业园。各类进区企业260多家,已建成一个功能全、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城区。为给外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按照“0提速”的要求,新泰市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机制入手,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了市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现在已有33个部门和单位进驻市行政审批中心,集中了全市82%以上的行政审批和75%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同时,大力精简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取消行政事业收费98项,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5项。市外客商到新泰投资办厂,新泰市从税费、行政规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方面给予最优惠。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新泰,坐落在鲁中腹地,处北纬35°37′-36°07′、东经117°16′-118°之间。位于山东省中部,取新甫山、泰山首字而得名,东连蒙山沂水,西靠东岳泰山,南接邹鲁圣乡,北邻三齐旧壤。 地形 新泰被山带河,幅员辽阔。大自然煞费苦心地为它创设了独特的地貌:三条山脉近乎平行地分别自市境北 、中 、南部由西北向东南伸延, 于市境东部交汇,整体呈"E"字形。中部山脉以南为丘陵,绵亘起伏,以北为平原,坦荡如砥。境内最大河流柴汶河,自东向西,流经中部山脉以北的平原,并把北部山脉同中南部山脉截然分为两个体系,河北为泰山支脉,河南为蒙山山脉。全市山区面积110.8万亩,占总面积的37.1%;丘陵面积124.5万亩,占总面积的41.7%;平原面积63.3万亩,占总面积的21.1%,一般海拔高度250米左右,最低点在楼德镇赤坂村,海拔110米;最高点在新甫顶(莲花山),海拔994米。 对于新泰地貌的开成,当地流传着一则优美的神话:如来佛祖与碧霞元君争夺泰山斗法失败,连夜去天宫向玉帝讨来仅存的造山神壤,要在泰山前的新泰造一座比泰山还要高大的"新泰山",压过碧霞元君。岂知元君早已洞察一切。就在如来背着神壤,踌躇满志地来到新泰找安放这座大山的位置时,元君祭起神剪,剪开了装神壤的口袋。也许如来太高兴了,对此竟一无所察。他沿新泰北境东南行,绕过新泰城,折而向南,又沿南境西北行,均没找到最佳位置。后来又往东回走,最终选定新泰城时,却发现口袋早已空空如也了。回首望去,刚才走过的道路上,出现了三条山脉。掐指一算,方知遭到元君的暗算。“新泰山”未造成,他只好怀着无限的惆怅返回西天。 这个神话,带有浓厚的佛、道斗争色彩。我们看到的新泰地貌,绝不是如来佛一夜之间造就的,它的形成,同鲁中大地一样,经历了几十亿个寒暑。 在新泰市,三条山脉近乎平行地分别自市境北 、中 、南部由西北向东南伸延, 于市境东部交汇,整体呈"E"字形。中部山脉以南为丘陵,绵亘起伏,以北为平原,坦荡如砥。境内最大河流柴汶河,自东向西,流经中部山脉以北的平原,并把北部山脉同中南部山脉截然分为两个体系,河北为泰山支脉,河南为蒙山山脉。 境内,一般海拔高度250米左右,最低点在楼德镇赤坂村,海拔110米;最高点在新甫顶(莲花山),海拔994米。 新泰境内最大河流柴汶河,自东向西,流经中部山脉以北的平原。 新泰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地质储量16亿吨,年产优质原煤1500万吨。石英、石灰石、粘土等矿种品位高,储量大,正逐步得到开发利用。 经济概况 民营经济 近年来,新泰市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紧紧扭住规模企业发展、利税大户培植、新上技改项目建设和健全服务体系不放松,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因势利导,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专业村、镇战略,着力培植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做大做强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汽拖配件、精细化工等七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起重机械产业群,充分发挥“起重之乡”的品牌优势,以羊流青云起重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起重设备、机械制修、链条生产等相关企业。 加快民营载体建设步伐,积极打造跨越式发展平台。加快了市开发区和各类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市开发区坚持把引进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投资兴办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工业经济 近年来,新泰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用项目和投入尤其是大项目支撑经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按照“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把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多投入、大投入上。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煤炭电力、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 特色农业 近年来,新泰市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合理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重点培植发展了土豆、黄花菜、芹菜、双孢菇、桑园等特色种植业,樱桃、秋红蜜桃、杏梅等特色林果业,瘦肉型猪、波尔山羊等特色畜牧业,煎饼、低温钙肠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渐形成了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桑蚕五大主导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特色农业为新泰市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泰市农业资源丰富,可利用再生资源多,劳动力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明显优势,农业发展潜力大。但是由于新泰市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比较低,开展种植、养殖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合作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花生、蔬菜、食用菌、樱桃、秋红蜜桃、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量大质优,加工几乎是空白。近年来,新泰市立足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同时,不断加强了服务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外商前来新泰市投资合作创造了宽松环境。 新泰特产 天宝樱桃:产于新泰市天宝镇,属中华樱桃正宗产地,己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天宝樱桃个大,皮薄、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之珍品”,是古代宫廷指定的特急贡品,号称北方鲜果第一枝,与南方荔枝齐名。据食品卫生部分祈,每1OOg鲜果中含蛋白质1.2g,糖分8g,磷3.1,铁5.9g.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加工成樱桃饮料、樱桃酒,对软化血管、抵抗衰老、减少癌症病患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宝樱桃和其它果树相比,病虫害最少,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楼德煎饼,选用优质小米、玉米、大豆、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科学技术,精细加工,“薄似蝉羽之纸,色如黄鹤之翎”。酸甜可口,柔脆适中,香气溢人,含丰富的各种氨基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食品。楼德镇1998年被中国农学研究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煎饼第一镇”。 宫里油桃:宫里镇位于市区西部,柴汶河沿岸,栽培桃树历史悠久。外表美观艳丽,个大味美,风味独特,耐贮运输性强,市场前景广阔,深受消费者欢迎。该镇一万亩油桃基地,先后引进品种20余个,通过大力治山改土,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实用先进技术,挂靠科研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常年进行技术指导,采取高效密植丰产园、大棚栽培等方式,使油桃品质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品远销新疆、内蒙、东北三省、俄罗斯等地。 行政区划 辖5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94万人。 青云街道 辖14个居委会、10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8.86万人。 新汶街道 辖4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70万人。 东都镇 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81万人。 小协镇 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18万人。 翟镇 辖45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2万人。 泉沟镇 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55万人。 羊流镇 辖9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9.11万人。 果都镇 辖34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45万人。 禹村镇 辖3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6万人。 石莱镇 辖6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98万人 。 放城镇 辖2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01万人。 刘杜镇 辖28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80万人。 汶南镇 辖85个村委会,乡村人口9.45万人。 龙延镇 辖5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81万人。 岳家庄乡 辖25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43万人。 西张庄镇 辖28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65万人。 天宝镇 辖5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59万人。 楼德镇 辖3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35万人。 宫里镇 辖4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64万人。 谷里镇 辖5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94万人。 风景名胜 新泰历史悠久,是泰山周围人类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商周时期,新泰曾是杞国国都。“杞人忧天”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至新泰境内梁父山举行禅礼。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也相继禅礼于梁父山。其中,汉武帝登临新甫筑行宫寻仙,在新泰历史上留下了“久传秦禅地,争道汉离宫”的著名掌故。 在历史上,新泰代代英贤辈出,可谓群星璀璨。和圣柳下惠、“盗”圣柳下跖、乐圣师旷、名相鲍叔牙、经学大师高堂生都是名垂青史的人杰。新泰秀丽的山水,吸引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来到新泰,一代名相诸葛亮随父读书梁父山下。后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即源于这一段生活经历。唐著名诗人李白曾携家卜居沙丘(今新泰古城)。清代,自东南各省至京驿道开通,道经新泰,使新泰接纳了众多的文人墨客,留下数以千计的诗文作品。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也数次驻跸新泰,乾隆帝还留有三首咏新泰古迹诗词。 新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敖山(今名青云山),春秋时期已列入鲁国祀典,名载《左传》。徂徕山,是秦汉帝王封禅之处,竹溪六逸隐居之地。宫山,古称新甫,素有“小泰山”之称,当年汉武帝在山上建宫,筑台求仙。峙山以龙女牧羊传奇故事和遗迹远近闻名。白马山山奇景幽,寺中银杏树龄在二千年以上,被誉为“天下第二”。此外,乌珠台“智人”遗址、和圣柳下惠墓、乐圣师旷墓、梁父故城、徐琛墓石雕等大量人文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和旅游观赏价值。 白马山风景区位于新泰市石莱镇南4公里,原为镇办林场,总面积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48米,石质为石灰岩。白马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远望酷似仰卧的美女,又似骏马奔驰,故名白马山,山中有石城寺--“寺据山中,山如寺城,因而得名“,创建年代不祥。 石城寺遗址有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主奉释迦摩尼,寺前有放生池。寺中有银杏三株,鼎足而立,树龄都在2000年以上,其中较大一株,树围10余米,树高30米,树冠占地1.26亩,名为“中国银杏第二树“。白马山银杏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山中还有钓鱼台、山顶溶洞、塔林、碑林等景点。 和圣园位于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的和圣故里,占地108亩,是由山东泰山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兴建的一处主题文化公园。和圣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食采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妇乳皆知,被后世的孔子、孟子推崇为一代和圣,成为25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圣贤大家。和圣园是江南园林与北方文化的完美结合,包括和圣故里坊、山门、和圣像、和圣湖、湖心亭、小泰山、凤凰山、月牙山、碧霞元君庙、和圣礼祠、翠竹园、牡丹、玫瑰园、动物园等主要景观。 新泰市莲花山,古称新甫山,九峰耸峙,状如莲花,地处山东省中部,在新泰市区西北20公里处,西距泰山50公里,南距曲阜80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99米。莲花山旅游区位于泰莱、莱新、京沪三条高速公路环网半径20公里的中心,并有旅游专用通道直达。 莲花山旅游区是山东省最有特色的宗教文化旅游区,是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有“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誉,堪称齐鲁第一佛山。莲花山佛教文化中的主导文化——观音文化,与泰山的道教文化、曲阜的儒教文化,共同组成山东省宗教文化的“金三角”,使泰山——莲花山——曲阜一线游成为山东境内宗教文化旅游的最佳路线。同时莲花山旅 游区又是山东省最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地,因自然景观风貌独具、生态环境洁净优美而成为天然的“健康驿站”。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特别是佛教文化中的观音菩萨的地位在这里是至高无上的,在行宫、云谷寺、太平庵等庙宇的每个大殿中,都主奉观音菩萨。这在我国北方地区是独具特色的,而且由于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里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历史上香火云集的盛况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曾吸引多位帝王和文人雅士,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有秦皇人祖庙、汉武行宫、望仙台、响铃碑、魁笔塔等人文旅游景点、景物83处。咏颂诗文从2500年前《诗经》中的“新甫之柏”,到明清以来大量的诗词游记,数量较为可观。另外,山路两侧众多的石刻遗迹,如”两山排闼”、“峰回路转”、“人间天上”等,不仅意蕴含蓄,而且均是对景色的点睛之笔。 莲花山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为突出特点,北神南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区内的山脉轮廓柔和,多浑圆山峰,加之为高大、浓密的森林所覆盖,故使得山体显得异常秀美,共有天成观音、新甫拥翠、新甫宝光、千手松、长生池等自然景点景物203处。其中天成观音最具特色,不仅造型逼真,惟妙惟肖,而且凸显出了莲花山的文化特色,自然天成的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脉天然地交融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资源魅力。这里水景也比较突出,飞流直下的云谷瀑布和曲折通幽的通天河,在秀丽之外还给莲花山带来了灵气,尤其是山前各沟谷中,处处飞瀑流泉,每处泉水又都具有优美的传说,具有奇特的吸引力。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古时就以“新甫之柏”著称于世,开成了“新甫拥翠”的著名景观。目前,山上的植被以松柏为主,林木茂盛,古树名木众多,尤其是景观树的造型独特,如玉皇殿的华盖松,行宫内的卧龙松。此外,山上的丛树比较多,如姊妹松、兄弟槐、桃园三结义(桑树)等,在令人赞叹称奇之余,又与观音的求子文化相契合。 区内气候宜人,空气纯净,水质清澈,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92.3%,生态环境自然、和谐、幽静、淳朴,极富休闲养生价值。 莲花山森林公园分为六大旅游景区:行宫景区、太平庵景区、云谷寺景区、北天门景区、响铃碑景区、魔子坊景区。 青云湖水容0.8亿立方米,总面积8平方公里。三面群山环护,一堤扼守龙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岸边湖滨公园,占地13.5公顷,草坪铺地,疏林成荫。 公园由中心广场区、副广场区、码头区组成。广场上“一帆风顺“大型不锈钢雕,高达18米。隔路牡丹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广场一侧的钓鱼台宾馆,凭山临湖,使人享受国宾般的殊荣礼遇。置身青云湖,或怡然垂钓,或泛舟湖上,或悠悠然坐于岸边,人闲心闲,心旷神怡。 |
肥城市 |
肥城风景 概况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为96.3万人,男女性别比104.7:100。城区位于市内北部偏东,地处济(南)微(山)、薛(家岛)馆(陶)两公路交汇点,北有泰(安)肥(城)铁路、南有泰(安)肥(城)一级公路经过。1992年撤县建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0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6.3万人,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历史沿革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左丘明墓、栖幽寺、范蠡墓等遗迹犹存;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 1992年3月1日,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 1992年9月5日,撤销新城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为肥城市的派出机构,其管辖范围为原新城镇的行政区域。 1993年8月30日,撤销潮泉乡,设立潮泉镇;撤销安临站乡,设立安临站镇;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 1996年1月3日,撤销马家埠乡,设立马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3号)。1996年1月11日,撤销过村乡、孙伯乡,设立过村镇、孙伯镇(鲁政函民字[1996]6号)。 1997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站镇、东陆房乡、孙伯镇、安驾庄镇、马庄埠镇、过村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92768人,其中农业人口34838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89人,其中农业人口37737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677人,其中农业人口2126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71人,其中农业人口58291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877人,其中农业人口55125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857人,其中农业人口54362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121人,其中农业人口45611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2682人,其中农业人口44451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965人,其中农业人口44909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6037人,其中农业人口34329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995人,其中农业人口25152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585人,其中农业人口29058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95人,其中农业人口52351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822人,其中农业人口32702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279人,其中农业人口30109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729人,其中农业人口51217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2343人,其中农业人口78883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8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97671人,其中农业人口36081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37466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584人,其中农业人口21134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03人,其中农业人口57936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832人,其中农业人口54803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289人,其中农业人口53823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350人,其中农业人口45282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481人,其中农业人口43894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428人,其中农业人口44351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838人,其中农业人口34067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806人,其中农业人口24937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9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3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40人,其中农业人口52146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5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426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9904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419人,其中农业人口50834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684人,其中农业人口78081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9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103775人,其中农业人口36100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05人,其中农业人口47800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060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194人,其中农业人口57200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633人,其中农业人口52200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035人,其中农业人口53600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2107人,其中农业人口46600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765人,其中农业人口52400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052人,其中农业人口42700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572人,其中农业人口34000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646人,其中农业人口24700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85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0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062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0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367人,其中农业人口31700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0965人,其中农业人口29700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184人,其中农业人口49800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187人,其中农业人口77200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0年,肥城市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48602人,各乡镇人口: 新城街道 120262 老城镇 70368 潮泉镇 22885 王瓜店镇 81935 桃园镇 56616 王庄镇 53424 湖屯镇 79695 石横镇 85551 安临站镇 34659 孙伯镇 30030 安驾庄镇 53746 马家埠镇 31748 过村镇 29841 边院镇 51423 汶阳镇 78201 仪阳乡 43733 东陆房乡 24485 2000年底,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临站镇、孙伯镇、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107398人,其中农业人口3.21万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84人,其中农业人口3.87万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446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5.74万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480人,其中农业人口5.38万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5862人,其中农业人口5.37万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845人,其中农业人口4.47万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4253人,其中农业人口4.50万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802人,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安临站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60852人,其中农业人口5.87万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2.50万人;安驾庄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88076人,其中农业人口8.14万人;边院镇辖80个行政村,人口83829人,其中农业人口7.95万人;汶 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0662人,其中农业人口7.72万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1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临站镇、孙伯镇、安架庄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42万人;老城镇辖7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78万人;潮泉镇辖1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04万人;王瓜店镇辖3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3万人;桃园镇辖4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6万人;王庄镇辖5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8万人;湖屯镇辖4个居委会、44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67万人;石横镇辖6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21万人;安临站镇辖48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8万人;孙伯镇辖1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82万人;安驾庄镇辖7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8.10万人;边院镇辖8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8.15万人;汶阳镇辖5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64万人;仪 阳乡辖4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24万人。(缺各乡镇总人口数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肥城市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街道、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安临站镇、孙伯镇、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仪阳乡。 资源特产 肥城资源特产丰富,肥城桃是独有的宝贵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栽培总面积超过10万亩,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肥城是桃文化的胜地,肥城桃驰名中外,以个大、肉肥、味美而著称,是历代皇室贡品,境内种植面积达1O万亩,已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最大桃园”的称号。春季桃花如云似霞,万树争艳,秋季硕果累累,香飘万里,是真正的人间仙境。美丽的桃花是肥城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桃花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是观赏上品。春天,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满园的桃树,连绵的花海,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氧吧”,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恩惠,领略桃乡风情。①中央行景区:中央行地处十万亩桃园的中央,是肥桃的主要发源地。由于水质、土质等条件特别好,中央行里产的肥桃品质最好。这里曾被0中央、国务院“授予农业合作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荣誉证书,这里的群众曾先后三次进京给党中央、毛主席送肥桃,中央行也因此名扬四海,前来参观旅游者络绎不绝。②桃源世界:桃源世界是桃花园风景区内的精品观赏区,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美誉。该景区集旅游观光、民俗风情于一体。不彩不画,茅茨土阶,取天然之雅韵,朴素浓泊之风情,宛如天工,用“真山真景真空气”的绿色生态来塑造自身的旅游个性,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是体验异域民俗,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主要景点有桃花塔、曲径通幽、趣味桥、观景阁肥城也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境内主要资源有煤炭、岩盐、石膏、花岗岩、钾长石、优质石灰岩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年产原煤600多万吨、水泥近200万吨、钢材100万吨,石横电厂装机总量126万千瓦。 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肥城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进步,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2005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1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52.2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利润14.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5亿元,实交税金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2和 8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和15.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7.8亿元,增加11.7亿元。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公路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试点和“省级园林城市”。 全市各级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世上桃园、和谐肥城”目标,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2008年,经济实力与质量持续提升。预计市内生产总值完成365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28.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0.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提高7.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6.7%,COD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0%和12%。发展活力与后劲不断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7亿元,增长27.5%;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58个,其中26个竣工投产。利用境外资金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3.3%和25.2%。民营经济增加值和实交税金分别增长26.4%和4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2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46亿元,分别增长30%、37%和38%;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11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30家和12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74个百分 点。建筑业产值增长20.8%,在新一轮全省建筑业十强县中列第2位。服务业发展被列为全省50个重点城区之一,2个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城市专业街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到58%的行政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00万人次。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达到50.3%。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2个,以泰安市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生态市建设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分别达到35%和39.6%。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71元和15992元,增长19.1%和17%;居民储蓄余额111.6亿元,增长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7亿元,增长23.6%。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进入50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6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30位,跨入全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省生态经济十强县行列;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市、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示范县等称号。 气候 肥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地理位置 肥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25公里长的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支线横贯东西,西去80公里达京九铁路,4条省级干线公路穿越全境,市内村村通柏油路、程控电话,电话容量达10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