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习水县

习水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黔北麻羊

  黔北麻羊俗称麻羊,因其主要分布在贵州北部的仁怀、习水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据《贵州省畜禽地方品种志》记载:黔北麻羊“产区历史悠久,发祥较早,当地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汉代的铜锅、铜鼎、汉砖以及秦、汉[新]王莽、西晋、北宋等朝代的货币。今日习水县的土城镇,在北宋时是州、县所在地,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调查考证,黔北麻羊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形成的。当地农民素有养羊习惯,至今仍保留婚丧嫁娶、立房祝寿“以羊馈赠”的习俗,并以此作为提供肉食和肥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黔北麻羊肉自古以来都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招待贵客的上等菜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住到习水、仁怀的老百姓家,就会帮助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很感动,就想杀羊来犒劳红军,但红军怎么舍得吃老百姓的羊呢,不吃。这羊就是黔北麻羊。如今,在当地不少中高档酒店,用黔北麻羊肉做成的菜肴已是对外的招牌菜。   黔北麻羊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主要分布在习水县及相邻的仁怀、市赤水市,中心产区的习水县存栏20余万只。2011年,习水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县。近年来,随着羊肉菜肴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黔北麻羊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体质结实,胸宽深,背腰平直,颈部粗壮,被毛有荼褐色和淡褐色两种,有黑色背线和黑色颈带,幼年羊被毛色浅,成年毛色变深。黔北麻羊屠宰率为56.6%,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山区粗放饲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黔北麻羊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有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繁殖率高、体型大等特点,其肉质香嫩鲜美、无膻味、皮张品质好更是独具一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1986年被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名录(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 重点分布在习水县温水、良村、东皇、仙源、双龙、回龙、马临、隆兴、永安、民化、土城等10多个乡镇。 全县存栏24万多只,出栏16万多只。   2013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站申报的“黔北麻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仁怀市、习水县等地。黔北麻羊地域保护范围为仁怀市、习水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20"-106°44′30" ,北纬27°33′30″-28°20′15" ,东西轴线长89.5公里, 南北轴线长149.4公里,总面积4915.7 平方公里。下一篇:习水大曲

习水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麻羊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麻羊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6〕31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麻羊》(草案)   下一篇: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6〕3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茶》(草案)   下一篇:习水红稗

习水红稗

  习水红稗是贵州遵义习水县的特产。   习水红稗,是指来自于习水,在习水县内种植,生长和加工的红稗。   红稗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作物,因其独特的生物习性,适宜种植于山区,历史上种植红稗的地区就只有中国的西南山区,主要以习水地区为主。习水位于贵州北部,是川黔渝交界处,赤水河传县而过,自古就是一个贸易集散地,好出好酒。出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谷物杂粮,因此习水又是一个谷物杂粮种植大县,和当地的酿酒产业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红稗因其独特的口感及营养价值在习水被大量种植,并迅速发展呈一定的规模,最终口耳相传的形成了“习水红稗”这名称。   《习水县志》载:“县内主要有小米、大麦、燕麦、豌豆、胡豆、绿豆、巴山豆、北京豆、芸豆、荞子、五谷子、红稗等”。“五谷子(仁米)、燕麦(油麦)、红稗等营养价值高,至今只在少数高寒山区零星种植”。   《遵义市志载》:“稗类、黍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息播州之乱前遵义习水已有种植。清道光年间有鸡爪稗、水稗、烂草米等品种,并有籼、糯之分,在农历三月种,八月收,黍子农历三月种,九月收。民国时期只种稗类而不种黍子。稗类有糯红稗和籼红稗两个农家品种。”   《贵州通志》载:“黔省山多,田少,最为瘠薄,若雨水稍多,则高阜者得济,而低洼者浸损,若晴霁稍久,则低洼者尚资灌溉,而高阜者已觉旱干,是以历年收成不过六七分至八九分而至。今岁自春到秋,雨阳应时,通省田禾悉皆十分茂盛。据各属禀报,稻谷有每茎十余穗者,有两岐三岐者,有高七八尺至偏亩者,且每穗多至六百余粒;至于高粱,亦有五岐六岐者;小米有穗长二尺并二十四穗者;它如秋荞、红稗以及菜蔬瓜果之类,无不畅茂条达,而深僻苗地并新开之丹江八寨处,亦皆十分丰收,居民苗众咸以为从来未有之事”。   贵州省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5〕6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稗》(草案)   下一篇:黔北麻羊

习酒

  习酒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的特产。习酒以当地的优质糯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成高温大曲,堆积糖化,二次投料,多次发酵,多次蒸馏,密封贮存,精心勾兑而成。   习酒公司是中国名优白酒企业,位于习水县习酒镇境内,地处黔北高原赤水河中游、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二郎滩渡口,距茅台酒厂50公里。   赤水河是迄今未受现代工业污染的河流,孕育着国酒茅台、习酒等知名美酒,因此享有“美酒河”的盛誉。这里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为酿酒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的酿酒环境,精湛的酿酒技术,独特的酿酒工艺,过硬的质保体系,使习酒成为在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环境里酿造的优质美酒。   习酒该酒选用本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高温大曲,采用传统酱香型工艺,经(下沙、糙沙)两次投料,露地糖化,石窖发酵,清蒸回烧,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按质装坛,陈贮最少三年,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无色透明,清澈晶亮;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不息。酒度53度,属酱香型大曲酒。   习酒公司主导品牌“习酒”曾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称号。1988年荣获“中国优质名酒”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1年荣获“贵州十大名酒”之首称号等。以“五要素”即“人才、质量、资源、环境、创新”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成就习酒卓越的品质。2010年以来,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实施以习酒窖藏1988为主导的酱香高端品牌推广,坚持打造金质系列全国知名、区域强势的中档酱香品牌战略,习酒品牌正由区域强势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迈进。   习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黄金坪村、翁坪村共2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苕丝糖

习水大曲

  习水大曲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的特产。贵州习水大曲,系浓香型白酒,浓香馥郁,香味协调,回味绵甜柔润,被誉为我国第二茅台。   习水县酿酒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酿造的构浆酒,就堪称琼浆玉液,深得汉武帝赞赏,被列为贡品。古诗中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构酱知保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美酒必有好水,水是酿酒的本源,古人赞叹:“奇山必有好水,好水必有美酒。”赤水河两岸,山峦秀丽,草木葱郁,沟溪纵横,自然植物较好,这就保证了赤水酒有充足的水源。河水从高山泻来,河床跌荡,两岸的溶岩地貌,红色的沙壤,使水富含矿物质,而无其他有害杂物。赤水河流经黔西北高原进入四川,千里奔流,化为美酒,她孕育了国酒茅台、习水大曲、五粮液、泸州特曲、郎酒等全国名酒,真是天下称奇,独一无二,有这样难得的好水,方能酿出闻名天下的美酒。   现在酒乡古酿,重又振兴,贵州省习水酒厂,精选赤水一带出产的质量特优的红粮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高、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温蒸混烧,入人工老窖,分层蒸馏,双轮低糟,分级贮存,精心酿制而成的“习水牌”习水大曲,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而且也在国外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销往独联体各国、意大利、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目前,习水酒厂已被定为贵州重点生产名优酒的骨干企业,此厂的出酒率和合格率均夺全省之冠。习水大曲1985年在全国商业系统酒类评比大会上,荣获金爵奖,并于同年11月,作为国家名优酒参加北京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展览会展出,闻名世界。   下一篇:荞面葡萄

荞面葡萄

  皮料:荞面250克,糯米粉100克,澄面、菠菜汁、白糖、清水少许。    馅料:白糖、引子、猪板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将荞面、糯米粉加清水和少许白糖和匀揉成荞面团,上笼蒸30分钟至熟取出待用。再将白糖、引子、猪板油搓匀制作成引子馅心。用蒸好的荞面团下成葡萄大小的面剂,逐个包入引子馅心,用手心搓圆成一颗颗的葡萄,摆于盘中成两串葡萄形状,再用菜汁水和澄粉揉成叶绿色的澄粉面团做成葡萄叶摆于盘中的葡萄上方,最后入笼蒸3分钟即可。    风味特色:形似葡萄,糯软甜香,曾获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银牌奖。    技术要领:荞面粉最好是用苦荞,馅心不能包多,蒸好后表面刷些香油会发亮。   下一篇:土城叶记苕汤圆

酸汤鱼饺

  皮料:面粉400克,食盐少许。    馅料:角角鱼500克,姜末、葱花、蛋清、苦蒜、芡粉、盐、胡椒粉等适量。    汤料:黔东南红酸汤、木姜子油适量。    制作方法:煮。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子面团”,放面案板上用湿布上“饧”10分钟。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清、苦蒜(切碎)、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然后将子面团搓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锅另烧开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    风味特色: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银奖。    技术要领:包饺子时收口要紧,以防漏馅。   下一篇:苗家炸辣蟹

凉拌折耳根与折耳根炒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   凉拌折耳根,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贵州民间菜。多年来,老幼皆喜食用。制作时选其肥嫩根部(也可连同嫩芽)掐成长约一寸的段,洗净后用食盐腌一下,用清水淘洗干净,将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贵州人称这种辣椒为"煳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细细咀嚼,越嚼越香,不禁会使人食欲大增,所以不失为别具情趣的佳肴。如将折耳根加肉丝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只要烹制火候适当,使折耳根绵中带脆,肉丝鲜嫩可口,猪肉的美滋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其味无穷。下一篇:遵义丝织品

土城叶记苕汤圆

  习水土城叶记苕汤圆是赤水河畔传统名小吃的一朵奇葩,具有典型的黔北地方风味恃色,皮溥嫩滑,味道鲜美,食之难舍。在土城众多苕汤圆小店中,叶记苕汤圆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专门选用本地优质红苕淀粉、红苕、鲜肉等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加工而成。注重天然、讲究营养,具有百吃不厌的独特魅力。

苗家炸辣蟹

  这道菜非常有特色,初看红色的糯米一块一块的,还以为是酒糟,据大厨介绍才知,原来是用糯米粉磨成面,混着遵义的辣椒一起泡在醋坛子里,腌制2个星期左右才制成的辣椒。用这种辣椒和螃蟹一起炒,炒出来的味道更香,而且清淡之中暗香萦绕,丰腴处盈润有韧性,相当有嚼劲。下一篇:习酒

遵义丝织品

    遵义丝绸,历史悠久,是贵州丝绸的发源地。清乾降时,由外传来了柞蚕放养和巢丝法和技术。到清道光年间,遵义就已成为贵州丝绸贸易中心。近年来,所生产的丝绸织品畅销国内,甚至销到南洋各地,产品质量与杭绸不相上下。   此外,遵义的丝织品还有工农被面、缎背经、美丽绸等。丝织品的特点是:绸身紧密,手感光滑柔软,温润如玉,轻飘而绚丽,具有桑蚕丝所特有的天然光泽。遵义的丝织品,远销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生丝、和服绸还外销日本,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下一篇:习水麻羊

苕丝糖

  苕丝糖

贵州茅台酒

    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个生产周期需时9个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启开茅台酒的瓶盖,便有一股芬香扑鼻,沁人心脾;细辨又有似豆类发醇的酱香,还略带清甜气息,咽之有如细细清风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下一篇:长岗脱毒马铃薯

凤冈富锌富硒茶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革命老区遵义市境内大娄山南麓。县境内土地肥沃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森林广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在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或丘陵地带生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味醇,能有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防癌变、抗早衰。饮之品之,令人心清目明,回味绵长。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革命老区遵义市境内大娄山南麓。县境内土地肥沃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森林广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在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或丘陵地带生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味醇,能有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防癌变、抗早衰。饮之品之,令人心清目明,回味绵长。   凤冈富锌富硒茶毛尖茶条索紧细、翠芽茶扁平直滑、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绿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鲜活。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40mg/kg—100mg/kg,硒含量0.25mg/kg—3.5mg/kg。   2005年5月,“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2006年1月,“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2006年以来,凤冈锌硒茶已分别在“中茶杯”、“中绿杯”、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茶赛(事)活动中胜出,累计获得了43个金奖。2010年凤冈锌硒茶被评为贵州省三大名茶,现已获得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诸多殊荣。“锌、硒、有机”三合一的内在品质,受到了陈宗懋院士、于观亭会长、林治先生、王志远教授等茶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凤冈富锌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月24日起对凤冈富锌富硒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凤冈富锌富硒茶产品地理标志产地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凤冈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凤冈富锌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凤府函[2005]366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凤冈县所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鱼香豆腐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特定品质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种茶历史悠,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论述记载,湄潭茶叶品质佳并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   湄潭翠芽产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翠绿,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里含稀有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翠芽地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抄乐镇、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鱼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2″,区域面积1864平方公里。湄潭翠芽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109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茶身扁、平、滑,形式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栗香浓,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具备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翠芽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5-29%,咖啡碱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05-0.1(g/100g),精氨酸0.3-0.5(g/100g)、天冬酰胺2.0-3.0(g/100g)等。 湄潭翠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下一篇:核桃坝茶叶

习水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东皇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土城镇 漏仓沟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土城镇 三岔河石窟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同民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醒民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隆兴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习酒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回龙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桑木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永安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良村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温水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仙源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官店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寨坝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民化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二郎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二里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三岔河乡 三岔河石窟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杉王景区
大坡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双龙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桃林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坭坝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程寨乡 四渡赤水纪念馆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土城古镇 三岔河景区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小桥坝景区 飞鸽景区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心城寨舞台 漏仓沟 土城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三岔河石窟 杉王景区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黔北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红茶 习水红稗 习酒 习水大曲 荞面葡萄 酸汤鱼饺 土城叶记苕汤圆 苗家炸辣蟹 苕丝糖

习水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