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习水县 >> 习酒镇

习酒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导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纪念馆旁还有红军植下的银杏树一对,每年秋季雌株都果实累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泸州”精品线上,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腹地,周边景区有习水的中国丹霞谷、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四面山,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周边景点主要有一渡赤水河浑溪口渡口、青杠坡战斗遗址、红色土城古镇,小坝生态景区。  地址: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  电话:0851-22661958  官方网站:http://www.sdcs.gov.cn/  门票:免费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丹霞谷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谷旅游度假区,位于贵州省习水县三岔河,占地面积达80平方公里,动植物近4000种,野生动植物1600多种。地处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系国家级森林公园、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景区。景区距习水县城45公里,距重庆市中区160公里,仅3.5小时车程。距泸州150公里,3小时车程,距赤水135公里,2.5小时车程,距遵义155公里,2.5小时车程,距贵阳285公里,4小时车程。北面与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山之隔,与四川佛宝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西连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接遵义优秀旅游城市和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经典线路,同属于黔北精品旅游线。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中心腹地。  中国·丹霞谷旅游度假区,丹霞谷是地球上高原峡谷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为地球同纬度上面积最广,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它深藏于绿色-之中,九沟十八岔涧谷纵横,林莽苍苍,千峰竟秀,碧水萦绕。嵌入群山之间的条条沟谷叠翠千丈。一根根红色石柱在浓绿中拔地而起,傲视林层;一块块巨大厚重的红层丹崖,色彩斑斓、幻影重重,拟人拟物,栩栩如生。瀑布跌水隐匿于青山翠谷之中,宛如铺在绿树丛中的一张张网,悬挂在红岩之上的一道道帘。深邃幽静的峡谷曲流,千奇百怪的峰林石柱,神奇灵秀的丹霞洞穴,形成神奇而美丽的“峡谷大观园”。  清新盎然的绿色,覆盖着这里95%以上的峰峦和沟谷。1600多种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以其自己独特的生存规律共生在这片红层绿洲之中,编织出一条灿烂的生命织锦。  中国丹霞谷人文景观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清代实业家袁锦道在丹霞谷创办工厂、作坊48间,遗迹尚存。并于嘉庆十五年“不惜锱铢,请匠鸠工,穿崖凿壁”建成的望仙台石窟,造型精美,技艺精湛,被誉为贵州第一石窟。“寺祠合壁、人神共塑”世所罕见。  神奇丹霞谷,特殊的地理、地形和大气环流,孕育了丹霞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清幽凉爽、气候宜人的高原气候,形成天然的大氧吧和大空调,年均气温16℃,氧离子是11万个/cm3,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然休闲避暑胜地。  中国丹霞谷旅游度假区由贵州省习水福源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景区宾馆、风情园客栈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完善、服务周到、价格便宜,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及各类大中小型会议的理想场所。作为一个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您可在这古韵清淳的绿色王国游憩;可以三五知己欢畅相聚;可以携妻带子共享天伦;也可以独自一人安享清静,寻觅心灵的惬意,彻底放飞自己;就是商务会议在这里召开,也没有那么凝重。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高温季节,这里送您一片清凉世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怡畅。  来吧,朋友!相约习水,浪漫中国丹霞谷!  电话:0852-2536318传真:0852-2536375  http://www.danxiagu.com  E-mail:fy@danxiagu.com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土城古镇

  在祖国大西南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由东向西的赤水河。  在蜿蜒曲折的赤水河畔,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镇——土城。  赤水河、英雄河  赤水河、母亲河  奔腾的赤水河,诉说着土城源远流长的历史。  据土城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网坠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史料记载:周秦时期,土城为南夷习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平夷县,辖今习水、赤水两县市。魏晋改置平夷郡,唐置浙州。北宋大观三年(即1109年)置滋州,领承流、仁怀两县。元末明初,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时发现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墙基,土城从此得名。  早在明朝万历22年(即1594年),土城世袭长官司袁宝台为“竖云梯以为登高之资,建哨阁以为居守之具,立关隘以为御侮之所,贮仓箱以为民命之需”。在土城周围修建了九龙屯、七宝屯、金子屯、天赐屯四大军事屯堡。登上九龙屯,“伸手天可触,俯视层云低”,“万里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壮襟怀!”……远眺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镇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她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沿赤水河呈二级台地分布,形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山一水一城交相辉映,相生相息,构成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体现了山地居民与自然环境与为依存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情趣。  古镇群体建筑有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位于山脊时,总体布局向凸弯曲,具有离心发散的感觉,视野开阔,利于自然通风;另一种是位于山坳时,是呈凹弯曲,具有向心、内聚感和安全感。  古镇传统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地形成了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其造型轮廊高低错落,纵向空间丰富,天际轮廊优美,是一幅“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的美妙画卷。  走进古镇,街巷多为石板铺砌,依河道蜿蜓曲折,随地形高低起伏。  古镇街面是集商业活动、家庭起居、邻里交往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在街巷稍宽阔的“口袋形”地段,是古镇人驻0谈,茶余饭后休息的场所,也是小孩子们追逐嬉戏、释放童趣的快乐天堂……  信步古镇街头,无论是街前街后,还是小桥院落,一颗颗古老榕树见证着古镇的苍桑、古老……  众古镇传统建筑单体型看:街道大多是“中国固有”形式的青堂瓦舍,但也不乏一些经典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如陈列馆、土城小学、船帮、张半担宅等),这些建筑,综合运用台、挑、吊、坡、拖、靠、跨、转、退、分、联等山地建筑手法,或悬虚构屋,临坎吊脚,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依附悬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有“凌空飞壁”之感;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或因地就势,增建梭屋……。灵活、艺术地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建筑独特风貌。  从古镇传统建筑局部造型看:建筑物斜撑上的圆雕,花窗上的透雕、人物、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别具特色,这是古镇人智慧的缩影,技艺的展示。  房屋建筑的材料取自天然竹、木、土、石,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广泛地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墙身广泛采用“穿斗夹壁墙“,屋顶则采用小青瓦铺盖,使得传统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土城在历史上曾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镇当时为“四岸”之首—“仁岸”,系“川盐入黔”的主要码头和集散地。  沿着月亮台码头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曾被船工们那沉重脚步磨穿的台阶,历史在这里沉淀,岁月在这里流淌。  随着古镇行走,不仅可看到被“川盐”漫漫吞噬的土城盐号,同时也可看到“船帮”老大的豪华住宅,还可目睹船工们住宿的“客栈”,以及被岁月剥蚀、听歌唱戏的古戏台。  这里曾经喧嚣热闹,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走进它,仿佛又聆听到鼓点阵阵、乐曲声声……  这些,无不说明昔日的土城是一个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繁荣空前的古镇,以致于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土城镇老街上就有上百家商业兼地主,七十年代末仍然没有一个农业人口,至今,每逢三、六、九的赶集之日,集镇上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这里的小吃诱人、牵人;小炒蒸菜惹人、食人。除了美味小吃外,还可以品尝到盛产赤水河中的“鲶巴郎”鱼,体味古镇烹调艺人的独特技艺。千百年来,勤劳的古镇人利用当地生产的红苕、糯米、花生、蔗糖等原料,通过蒸、煮、炸等数十道工序精制成了香脆可口,甜美舒心的苕丝糖。今天,苕丝糖仍然是古镇人的馈赠佳品,哪里有古镇人,哪里就有苕丝糖,哪里就有古镇人的身影、足迹。  宋人张能臣拟定的《名酒记》中就有滋州“凤曲法酒”的记载,当时就用蒸馏酿造技艺,生产了一种名为《景阳春》的美酒,而今窖址犹存,微风拂面,仿佛飘来了阵阵酒香。  古镇不但美酒飘香,女孩子更是漂亮可人,赤水河畔有这样的说法:“土城古镇产美酒、漂亮的姑娘家家有”。看:山溪边的洗衣姑娘,古街巷的妙龄女郎,古桥上的青春少女,院落里的年轻少妇……看上去那么的清沌、自然、勤劳、纯朴和善良。正是应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古话。  古镇的人们一直追求着一种自然、舒坦、宁静的生活情趣。不管闲暇之时,还是逢场赶集;不管是古镇人,还是乡下人,他们相聚茶馆,三五成群围坐于木桌旁,或品一杯清香的盖碗茶,或天南地北聊天取笑,或打一回川牌,或抽几口旱烟……,水码头茶馆休闲的日子,好不悠哉乐哉。  戏曲与茶馆不可分离,每逢节庆之时,老人们唱一场玩意(川剧锣鼓清唱),高亢嘹亮之声由茶馆深处飘然而出,一如茶香溢满街巷,人们品茗听曲,构成和谐的古镇文化氛围。  除了坐茶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古镇人无一不精。  一支短笛、一把二胡、一张杨琴,能凑出古镇人心里的歌。  一个木盆、一支笔,能画出古镇人心中的梦。  也许,这就是古镇人长寿的秘诀。陈子宣,这位被大清朝皇帝封为八品逸士郎的老人,碑文记载,整整活了160岁。  人是碑,碑是人。铁锤与钢钎敲出了生命的历史,雕刻出了岁月流金。  而今,古镇上仍然有好多高寿老人,看:这位91岁高龄的谢永珍老人还在飞针引线。飞针岁月,引线时空……  天地苍茫,千年一瞬。今天,古榕树、古栈道、古码头、古街道、古民居、古盐号、古碑、石刻……,古迹犹在,遗风尚存,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显得那么悠然,那么神秘……  交通  1.在遵义茅草铺汽车站乘坐班车可到,也可乘坐到赤水的班车,在习水下,约4小时车程。  2.在习水县城西车站乘坐(习水—土城)的班车至土城镇,约45分钟车程。  门票  70元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赤水南部)  

三岔河景区

三岔河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岔河景区  三岔河旅游度假区位于贵州习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8680公顷)的实验区范围内,距习水县城43公里。北面与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山相隔,与四川佛宝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西面同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线相通,南接国酒之乡仁怀市茅台镇和四川古蔺县郎酒厂,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中心腹地。  三岔河山奇水秀,古朴悠然。景区植被保存完好,原生植被与丹霞地貌构成奇妙的自然景观,绿海丹霞,交相辉映。景区内九沟十八岔,沟岔相连,正所谓“沟沟现潺潺清流,岔岔呈幽幽芝兰”。丹霞石矗立山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山神、无字天书、神掌镇妖、情侣石、一柱擎天、飞仙石等奇特景观,神秘诡谲、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惬意留连。若非天地钟神造化,任凭丹青妙笔,也描绘不出这一幅幅天然画卷。  三岔河人性极致,和谐宁静。景区内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距今1700多年的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摩崖石刻历经沧桑仍轮廓分明,线条饱满,寓意深刻,堪称摩崖石刻之上品。清代实业家袁锦道利用资源兴办实业,创办48家工厂,开贵州工业之先河。48家工厂作坊遗址至今尚存,依稀还在作业,昭示后人,其兴办实业规模之大全国罕见。袁锦道“不惜锱铢,请匠鸠工,穿崖凿壁”的望仙台石窟,为贵州第一石窟,“寺祠合壁,人神共塑”,“奇峰峭壁,鹤绕龙吟,云飞雾卷,仿佛蓬莱”。千秋古迹,庙宇辉华,恍若仙境,世所罕见。兼有花楼、古墓、牌坊等古迹昭然可鉴,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凭添无穷神韵,展现景区深厚的人文蕴涵。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  遵义市  习水县,公园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14027.46公顷,由地域上不相连接的三大片区组成。其中,中国杉王片区位于县城北8公里,面积3702.35公顷;飞鸽片区和三岔河片区在县的西北部,与重庆市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壤,距县城50公里,面积分别为4701.24公顷和5623.87公顷。处于大娄山山系西北坡向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侵蚀强烈的中山峡谷区,丹霞地貌发育典型;虽地处中亚热带,因地形切割深,海拔差异大,森林茂密,立体气候特点显著。  公园丹山叠嶂,红崖壁立,悬幔飞瀑,茂林修竹,登临纵目,苍山如海,堪称原始生态胜地。历经八百年风霜雪雨的神州瑰宝--中国杉王,科学考察与探险运动处女地--猿峒悬谷,举世罕有的丹霞板状河床风景廊道--水上公路,普写伟大革命英雄史诗的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鏖战地。  公园前身是小桥林场,飞鸽林场和三岔河森林经营站,1995年,成立习水自然保护区时三岔河经营站成为实验区,1996年,遵义市林业局批准飞鸽林场建立市级飞鸽森林公园,2001年,经贵州省林业厅批准中国杉王和飞鸽两个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进入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贵州北线旅游上可与赤水媲美的生态旅游区,更是支撑四川南部、贵州北部和重庆西南部交界的“川黔渝生态旅游三角”核心区域八大国家级旅游品牌之一。  森林公园飞鸽片区地文风景资源由各类丹霞地貌组合而成,主要有断崖、V型峡谷、象形巨石、板状河床等,出露白垩纪嘉定群岩层,为泛滥性河流相沉积,岩性为砖红至鲜红色中厚至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在寨门西北经1公里的水沟边有一厚约4米砾岩层,由砾石及胶溶物组成,岩层为暗炭色,砾石含量占75%磨圆度佳,呈卵形,表面光滑,有条纹色彩,含有其他矿物细脉,构成色彩斑斓图案。砾径40-90mm,长度可达160mm,硬度6-7,质地致密,初步定名为“飞鸽石”,是一种较有观赏和开发价值的石类。地质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南部边缘,岩层微向北倾,倾角很小,近乎水平。地形为习水北部侵蚀强烈桌状中山峡谷区东段。山脉为NW—SE走向,山谷呈肠状,时宽时窄,一条小河在砖红色砂岩上冲刷出平起的板状河床,长达4公里,形成绝无仅有的“水上公路”。最高海拔1551.7米,最低海拔1170米,相对高差380米。  山体地貌中国杉王片区地形为习水北部侵蚀强烈的中山峡谷。主山脉走向NEE-SWW。平均海拔1300m-1400m,最高点红岩顶1756m,最低点石坎河沟中800m,相对高差950m。次山脉红岩顶、老庙顶、锅圈岩、龙塘至狮子坪一线是习水河与长嵌沟的分水岭,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纪和白垩纪。上侏罗纪分布于杉王片区南部太平村和中国杉王景区,占总面积的7.7%,是曲流河--洪讯平原相沉积物。白垩纪嘉定群分布广泛,占总面积的92.7%,为泛滥性河流相沉积物,岩性为红色、紫色砂岩、粉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由于地壳隆升运动与相对宁静的交替出现,切割侵蚀与侧旁侵蚀重迭发生,形成较高平缓的平顶山、单面山、开阔沟谷、躺椅式山谷、V型峡谷、象形巨石、丹霞孤峰峰林、崩塌石林、板状河床等独特丹霞地貌。  重要的有马蹄形丹崖的猿洞沟,崖壁高大、陡峭、奇异,沟谷宽敞,形成多重飞流、跌水、瀑布。平缓宽阔的沟谷中森林茂密、原生性强,五仙峰、断山、母子峰  (又称情侣峰)、、石坎河谷均为丹崖奇特地貌的集中地。总之,由于地壳抬升运动,侵蚀作用强烈,加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形成幽深沟谷,赤壁丹崖、比比皆是。  孤峰林立的山崖上,巨石突兀于山坡沟壑间,马蹄形山各悬于半崖,廊檐式崖洞层层叠叠,丹霞风光奇特、多姿而瑰丽。  山体多呈台状及缓斜单面山,由于受平缓褶皱构造和河流强烈切割的作用,总体具有山顶平缓、山坡陡峭、主峰山脉走向不甚清晰的特点。嶂谷、悬崖、岩洞、石峰、岩柱、围椅型悬谷和象形巨石比比皆是,主要有月亮岩、猴血岩、大城门、锅圈岩、陈家岩、悬方岩、蝴蝶岩、滴水岩、石燕子、飞仙石、薜公岩、张飞岩、擎天柱、鬼谷、双老石、犀牛入潭、鹿回头、老鹰岩等。上述三个片区密集而奇特的年青态丹霞地貌形态,汇集了迄今国内所有类型,堪称丹霞大观园,加之以阔叶林为主体的植被覆盖度大,溪流十分发育,形成集雄、奇、幽、秀、险为一体的丹霞山水森林自然景观综合体。

小桥坝景区

  小桥坝景区  小桥坝景区位于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以下景点:  中国杉王:  中国乃至世界奇迹,孤立木,主干挺拔,根深叶茂。树高44.8米,胸径2.23米,冠幅22.7米,主干材积84立方米;据考证,此树树龄约八百年。  麻汤埂寨门:  从中国杉王至石坎河,猿峒的必经关隘,处于中国杉王片区最高点。此处可观日出、云海,冬季可赏雪景。孔雀潭楠竹林  孔雀潭在石坎河源头人工筑坝而成,长110米,最宽处50米,最深处6米,水面面积近2000平方米,四周皆茂盛森林和竹林,林中生长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鹅掌楸,观赏植物槭、百合、杜鹃、山茶。沿西侧,延伸分布有350亩楠竹林,地势较平缓,此处海拨高1400-1450米,冬季严寒,按常理楠竹不易生长,但这里楠竹群落结构稳定,为园内休闲的最好去处之一,竹林中还有巨型野生山茶一株,树高8.5米,冠幅4米,胸径14厘米,花期2-4月。  石坎河峡谷:  小桥坝景区从楠竹林寻幽而下,穿越密林中的石梯,栈道,到达石坎河峡谷。石坎河峡谷全长9公里,是水流切割作用形成的典型丹霞峡谷,谷深300-800米,可分成三段:  (1)上段为石坎河瀑布群,游道长1.5公里,有梯级瀑布6处,常年流水不新,气势磅礴,是园中最大的“负养离子发生器”,  最大的瀑布落差48米,窄壁悬幔状;行不过20米,为笫二级,落差24米,宽贴壁帘状。  (2)中段从石坎河瀑布群至石坎河村“富豪遗址”,全长4公里,是峡谷中最开阔的一段,石坎河村零星住有20余户人家,四面环山,放眼葱笼,梯田层层,水枧交错,村民于房前屋后遍植桃、李、梨、柿、板栗、核桃,在悬崖上放养蜜蜂,多出产“岩蜂蜜”。“富豪遗址”为清末遗存,由五尺石道、染坊、四合院构成,石础上刻有花、鸟、鱼、虫、人物等,栩栩如生。  (3)下段从石坎河村“富豪遗址”至瓦店子,与长嵌沟习水至四川合江县的省道相连。此段为典型的丹霞峡谷,流水地质作用强烈,谷底有崩塌的巨石和崩积与冲积共同形成的“竹林三角洲”,两侧多悬崖断层、石柱、石峰、丹石红滩,常绿阔叶林遮天蔽日,沿路可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楠木、红豆杉、桫椤、福建柏(尤其可见小面积单优群落),珍贵观果树木红翅槭,杂色榕(老茎生花)。距瓦店沟口300米处,有一练状瀑布,高约60余米,此瀑因处峡口,常有大风将飞泻而下水流吹至崖间缥渺不定,晴日午后在阳光照射下会形成五彩虹霓。此段因崖陡,谷深,植物种类丰富,成为野生动物乐园,常可见猕猴、藏酋猴猴群。  猿峒沟,箕形大峡谷除撮箕口以外的三壁都是红色砂岩,岩体笔直,跨度宽广(正壁宽70米,左壁100米,右壁70米),高约在50到80米之间。右壁有溪流淌下,形成瀑布,谷底生长原始常绿阔叶林。晴天清晨,岩壁紧接层片状云雾,间有右壁瀑布形成彩虹。谷地无路可至,至今仍为科考探险处女地。可见可至的重要景点有:  (1)母子峰,又称石笋山、情侣峰,为丹霞石峰,由一高一矮两峰相偎而立,峰顶树木葱郁,较高一峰顶长有二株树冠为伞状的古树,更有情侣意味。  (2)断山  在距园洞至小桥村公路边仅30米密林中,由红色砂岩经断裂形成。断开处为平整大幅石壁,两壁相距2米。壁高8米,断开的一截为柱状石峰,上生福建柏,红豆杉等珍稀树木。又见大树树根沿石生长,与石相抱的“根包石”现象。  五仙山为五柱红色砂岩石峰耸立,峰形几为圆柱,高30--40米,直径5--10米,最大一柱传说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日坍塌,因此现在所见只有4柱,峰顶草木油绿,即便干旱年月也不减,峰旁建有一小庙,离五仙山不远的山崖上有猴群出没。

飞鸽景区

  飞鸽景区  飞鸽景区位于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下列景点:  飞鸽古寨门:为森林公园飞鸽片区大门,由公园大门、观海亭、川黔古道、清代关隘遗址(大、中、小寨门和城墙遗址),  柳杉林和飞鸽石(为白垩纪砾石,是古河床沉积产物,砾石质地致密,花纹奇特,与胶结物形成砾岩,形态奇异)构成。此处最佳景色为云海日出和柳杉林雪景。  水上公路:从田湾头至场部,从场部至九龙岗共两段,  丹霞扳状河床天然形成,国内罕见,长近4公里,车行水中,别有风味,两岸的重要景点有:  (1)鸳鸯白果树  树龄约500年,由两株树木并蒂生成,形影不离。  (2)  千年神龟  由象形丹霞巨石形成,状似乌龟欲下溪中。  (3)  天鹅飞瀑  由水上公路左侧的形似天鹅的象形巨石与右侧的瀑布构成,仿佛如天鹅展翅飞向瀑布。  滴翠湖营地:飞鸽景区林间山沟筑坝形成的水库,长400余米,最宽处60米。四周绿荫环绕,形成宁静、青翠的湖面,可垂钓、游船,环湖四周,设有野营地。  陶家沟悬谷瀑布群:沟长995米,有两级悬谷,笫一级悬谷从与飞鸽沟交界处至沟中540米处,高差约100-150米,宽约40米;第二级悬谷从550米至995米处,每一级悬谷中又发育有4级瀑布,共有8级瀑布。  1号瀑布:从沟口沿溪行,林缘多野生百合花,至500米处,高15米,宽4米,窄壁帘状;  2号瀑布:至510米处,高5米,复合型,垂直面高3米,曲面高2米,流水为贴壁帘状,宽2米。  3号瀑布:至520米处,高4米,宽1.5米,曲线型,倾角50度,贴壁帘状流水。  4号瀑布:至540米处,高6.5米,宽2米,瀑面倾角80度,水流贴壁,长条形。  5号瀑布:至550米处,复合型,总高4.5米,垂直面高2.5米,曲面高2米,水流为贴壁帘状,宽1.5米,左右均发育岩腔,瀑底勾槽状,柱形流水,长4米。  6号瀑布:至560米处,高4米,宽2米,表面槽状,流水柱状,倾角75度,底部为平坦石岩,长10米,宽4米。  7号瀑布:至580米处,高22米,水流贴壁帘状,梯形。  8号瀑布:至600米处,复合型,总高7米,垂直面高3米,曲面高4米,宽2米,流水柱状贴壁。  牛眼潭:至650处,为一水潭,长9米,最宽处5米,最深处2米,椭园形,状如牛眼。  九凤山:包括川黔界碑,金龙寺和石家沟。川黔界碑现为重庆直辖市与贵州省交界标志,自清朝咸丰年间建立,后换成语录牌,近年重立,两省界碑在风景秀丽之地别有韵味,是游人摄影留念的好去处,从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洪海景区游船登岸即是,由此沿川黔古道步行800米,可到金龙寺,寺左旁有一眼山泉,水质极佳,为飞鸽第一山泉,又称圣水坑,从寺庙右侧沿山路拾级而下,可至石家沟,沟口有农舍10余间,至沟中400米均为农田,其余为沼泽地,环绕于沟四周为林相十分整齐的柳杉林,林中隐藏有2个瀑布,一瀑高20米,宽6米,帘状,与柳杉林和沼泽地相伴;另一瀑高18米,宽5米,念珠状,较为奇特的是该瀑布底部基岩有大小不等但形状十分规则的园形坑93个,据初步考证为瀑布水冲击而成,在水中形似天上之星,当地人称“天星坑”。  地址:贵州省遵义习水县飞鸽景区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门票15人民币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9月26日上午10时,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镇隆重开馆。参加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开馆仪式的有贵州省文物、省民政厅领导,习水县四家班子领导。开馆仪式由习水县县长曾瑜主持。习水县政协副主席、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罗永赋介绍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建设情况。习水县县委书记李凌作了重要讲话。最后省文物、省民政厅领导分别作了讲话。仪式上还宣读了徐海东大将与女红军周东屏之女徐文惠女士、中国红色旅游网的贺信。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荣获2009年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土城,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有着厚重的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积淀,现有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红军总参谋部旧址、毛泽东住居等多处全国文保单位。在土城老街上,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女红军驻扎的女红军街。女红军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那样坚苦的条件,她们克服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为了传承女红军精神,发掘土城的红色文化,习水县委、政府决定在土城古镇新建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选址在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女红军纪念馆展陈陈列大纲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江山撰写。女红军纪念馆展陈形式设计由清华工美高级美术师郑文胜设计。展馆共分两部分,分别介绍红一方面军32位女红军的事迹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女红军的长征事迹。馆中展出无数女红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的事迹。其中红一方面军30位,她们是:蔡畅、贺子珍、康克清、李坚真、刘英、李伯钊、刘群先、邓六金、危秀英、谢飞、杨厚珍、吴富莲、廖似光、吴仲廉、周越华、钟月林、钱希均、金维映、刘彩香、危拱之、甘棠、萧月华、曾玉、李建华、王泉媛、丘一涵、陈慧清、李桂英、谢小梅。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5位:李贞、陈琮英、蹇先任、蹇先佛、马忆湘。红四方面军8位:张琴秋、汪荣华、林月琴、王定国、陈真仁、张文、何莲芝、贾德福。红二十五军2位:周东屏、戴觉敏。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有一座高三米多的雕塑“浴血天使”。整座雕像为一个半跪姿、怀抱襁褓的女红军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女红军博爱的母性与不畏艰难的斗志。  “浴血天使”稳稳树立在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形成一道震撼人心的亮丽风景。“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展示了女红军的忠诚、正直的赤子情怀,展示出她们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描绘出女红军们把热血和汗水洒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上,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感人故事。在波澜壮阔、空前绝后的红军长征铁流中,女红军们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她们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妇女解放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彻底革命精神;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阶级友爱精神;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这些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永远激励着革命事业后来人振奋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景点位置  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团结街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3月,1994年8月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直属于省林业厅的一个正县级机构。管理局下设森林公安分局(副县级)、办公室、林政科、科研科、天保办、开发办六个科室及长坝、三岔河、小坝、大白塘、长嵌沟、蔺江六个基层管理站,总编制47人。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部地域在习水县境内,部分地域跨赤水市,所辖范围涉及习水县大坡乡、三岔河乡、程寨乡、东皇镇、土城镇、同民镇六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103个村民组及赤水市官渡镇、石堡乡的4个行政村。全区总面积为51911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0288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为97%,活立木蓄积量327.2万立方米。  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目前全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生物共有569科1898属3863种,其中植物有312科929属2327种,动物种类有257科969属1536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桫椤、福建柏、红豆树等16种;贵州省省级重点保护树种有三尖杉、红花木莲、紫楠等17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云豹、林麝3种,国家Ⅱ级保护的动物有黑熊、小灵猫、苏门羚、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28种。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有贵州新纪录植物种14种,保护区特有种7种,中国特有植物470种;动物新种73种,新记录种17种。  保护区极其重要的价值:  ——大自然的调节器  世界罕见、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原生性强、保存完好,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97%,对习水乃至贵州、四川、重庆的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及为各种生物生存繁衍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保护区拥有各类生物物种3863种,其中中国特有物种达470余种,还有许多药用、食用和观赏物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特殊的地貌环境对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遗传学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教学实验基地和研究场所。  ——旅游避暑胜地  丹山、碧水、秀峰、林海等自然景观与工业文明发源地的融合以及凉爽的气候是人类回归自然、纳凉避暑的绝佳胜地。

野心城寨舞台

  野心城寨舞台位于百年土城古镇,不过这里可一点都不土。吊脚楼和青石板之间,谢天笑+罗琦、左小祖咒+谭维维这样的野心组合将会压轴登场,该怎么形容他们?只能说,如果他们没把赤水河谷音乐季的舞台炸掉,就会把舞台下的人躁掉!  "野心城寨"舞台两天阵容如下:  11月4日:疯医、周凤岭、万妮达、万能青年旅店、谢天笑+罗琦。  11月5日:黑撒、赵一豪、陈鸿宇、曾轶可、左小祖咒+谭维维。  一入深山古村落,请跟上他们的节奏,大胆脱掉文明的外套~   交通   在赤水河谷音乐季期间,设置了三个舞台之间的接驳巴士。巴士在赤水要塞舞台(赤水游客服务中心)和野心城寨舞台(土城古镇)之间对开,中间停靠秘林舞台。  门票   各位乐迷,为了您顺畅、愉快的观演体验,请留意以下提示:  1、舞台位置分布于三个区域,请在出行观演前仔细确认观演舞台的场地位置信息与开演时间,以免给您的观演造成不便;  2、本次音乐季所有门票均采用线上购买电子票,现场兑换纸质票检票入场的形式,请您携带购票时填写的有效身份证件,沿景区场地标识至所购门票对应的舞台场地入口换票处兑换纸质门票后检票入场,购票时请务必确认个人信息填写正确;  3、购买早鸟单日场地通票的乐迷,您可以携带购票时填写的有效身份证件至赤水要塞\野心城寨任一舞台(二选一)的场地入口换票处兑换门票,每张早鸟票仅限兑换当日上述其中一个舞台的门票,不可重复兑换;  4、换票处的工作时间为观演日期当天北京时间10:00-20:00,各舞台最晚入场时间为北京时间20:30,请您规划好出行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开放时间   换票处的工作时间为观演日期当天北京时间10:00-20:00,各舞台最晚入场时间为北京时间20:30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演艺中心  

漏仓沟

   习水县土城镇西南处有一地名曰漏仓沟,其处风景绝异。苏轼曾言,天下风景奇绝瑰怪之处,常在于险远,漏仓沟是之也!因其地处偏远,交通狭塞,久难为人所识。    漏仓沟乃是一狭长沟壑,两峰耸峙,互争轩邈,直入云端。一条缥碧溪流奔泻于两峰之间,绵长十余里,水转峰回,跌宕有姿。    漏仓沟林壑蔚然深秀,蓊蓊郁郁,空翠欲湿人衣。高山之上,皆生寒树,奇松怪柏,横柯俊茂。山巅云飘雾绕,似与天接。青林枕溪,翠竹映流,野木藤蔓,四时俱备。山谷多众鸟嘀转,时传猿鸣之声,愈显山幽水静。    溪流飞漱其间,是山之灵动者也。随地势使然,或素湍绿潭,或悬泉飞瀑。时而如兔走鹰飞,骏马下坡;时而流深涧潭,静如处子;时而撕作白练,散作翻荷。水随山情,极尽水妙,一路作天籁之音,如丝竹者有之,如鼓角者有之,如窃窃私事者有之,如银桨乍迸者有之。山形水态,变幻之美,斯尽于此。    漏仓沟有二瀑,其一曰罗锅塘,水势甚急,浪若牛奔,声震五六里。瀑水跌落处有一深塘,形似罗锅,故曰罗锅塘瀑布。其二曰断魂台,瀑高二百余米,乃一小溪滚落山下,体态轻盈,纤细洁白,下望疑是仙阙飞绫,舞动山间。从上望之则见水入谷底,不见其端,一股白气,似是盘虬飞龙,升腾而起,令人不寒而栗,魂魄尽失,故曰断魂台瀑布。    漏仓有一神,乃是谷矮山,独拔而起,峥嵘狞厉,有鼻有眼,酷似神兵,当地山民祈佑平安,以之为护山之神也。    漏仓之名,得于山沟一侧有山断裂而开,断口如天仓漏斗,蔚为壮观,相传为神工鬼斧所致,故把此间命名曰漏仓沟。    漏仓之美,不下名山大川,奈其地僻路遥,见之者少传之者廖。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漏仓有其美,而不逐其名,犹闺阁妙女,寂寞幽居。孔子曰:君子不好其名而求其实,漏仓如此,人亦如此也!    土城镇  土城镇位于习水县西部,赤水河中游河畔,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辖16个村,123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10个居民小组。全镇11091,人口46179人,其中镇区人口近1万人。有耕地28562亩,其中田18910亩,土9652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详细++

土城镇

  土城镇  土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西部,地处赤水河中游河畔,地理坐标东经106°9′,至106°51′  ,北纬28°11′  至28°26′。与四川省古蔺县和贵州省赤水市接壤,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辖2个居民委员会、16个行政村,人口近5万人。  土城镇水陆交通便利,省道线习水赤水公路、省际通道土(城)太(四川太平渡)公路改造相继竣工通车,赤水河航道通连长江,可四季通航。土城区优越,处于重庆四面山、贵州赤水、四川福宝3个国家级风景区的“金三角”内,距长江口岸120公里,铁路80公里,到遵义200公里,重庆350公里,泸州150公里,距赤水70公里。  公元前111年,即西汉元鼎六年在此设置平麦县,北宋大观3年建滋州,领仁怀、承流(即今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地域)二县。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土城墙,从此叫这里“土城”。  土城老街和四周有不少历史古迹,同时也是古代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古盐号、古船帮等旧宅,还有明万历二十六年前后修建的九龙囤等军事囤堡。  土城,是举世闻名的红军渡口。于2007年7月9日建成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词),以及毛泽东、-、-在土城居住地、红军干部会议会址、红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红军一渡赤水河渡口、青杠坡战场等众多的长征文化旧址,为土城增添了一份丰厚的革命历史遗产,留下了灿烂的长征文化和不朽的红军精神。土城被誉为长征路上的红宝石,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被授予长征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四渡赤水战役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这次战役彻底摆脱了-的围追,扭转了长征的局面。也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开始震惊世界的开始。  地址:贵州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  出行:可以到贵阳金阳汽车站,有车直达习水,七个多小时,再转车到土城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土城镇团结街,原称"花园",长征时红三军团司令部在土城驻地,为中西合璧两层砖房,由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纪念馆突出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真实再现历史,突出表现毛泽东等军事指挥家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显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纪念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作用。整个纪念馆的布展显得朴素得体、简洁明了,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奇。  四渡赤水纪念馆新馆建设工程已经启动,新馆馆址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镇长征街,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新馆将以全新的布展理念诠释四渡赤水这一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来之笔。新馆将于2006年10月1日建成开馆。  土城镇  土城镇位于习水县西部,赤水河中游河畔,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辖16个村,123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10个居民小组。全镇11091,人口46179人,其中镇区人口近1万人。有耕地28562亩,其中田18910亩,土9652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详细++

三岔河石窟

  习水三岔河石窟开凿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次年雕凿完毕。石窟寺(祠)现存石碑二通、摩崖二方,详细记载石窟的开凿及管理等情况。该石窟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三岔河村望仙台,石窟造像雕凿在高一百余米的红砂石质岩腔里。座东北向西南,东西长3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按其布局可分为西北、东南两窟。  西北窟规模最大,为袁锦道修建生祠时开凿的石窟寺,窟壁中央雕凿摩崖圆雕佛像3尊,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傩,均高2.3米,身着架裟,结跏跌座于高0.4米的莲花宝座之上,背部有圆光浮雕,并施以色彩。座像之下,石砌神台“八”字排开,上奉圆雕神像48尊,除佛教外,还有道教、儒教神像。龛顶刻“真如密谛”斗大4字,窟中有一小窟,造像4尊,高0.3米。窟前碑刻记载:造像群成于清嘉庆15年(1810)冬月。  东南窟为袁锦道祠。凿岩为龛,石龛雕四柱三门石牌坊,总高3.7米,进深1.2米。龛内,袁氏及其一妻二妾圆雕石像正襟危坐,袁像高1.16米,余者略低。  该石窟寺“寺祠合一,神人共塑”,有“贵州第一石窟”之美誉。  1982年2月23日, 经贵州人民0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岔河乡  三岔河乡位于习水县东北面,距习水县城38公里。北与重庆江津相邻,南与良村镇隔山相望,西与程寨乡接壤,东与大坡、温水镇一岭相依,习水河穿境而过,自西、自东、自南各有一条通乡公路。全乡幅员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77亩。全乡辖7个村55个村民组4736户,总人口2.25万人,全乡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交通便利。有集贸市场3个,集贸市场人口流动量约3500人。…… 详细++

杉王景区

  习水为历尽800年雪雨风霜、被誉为“华夏之最”的“中国杉王”建园立门,对环抱四周的青山加强绿化和保护,建立“中国杉王景区森林公园”。中国杉王中国乃至世界奇迹,孤立木,主干挺拔,根深叶茂。树高44.8米,胸径2.23米,冠幅22.7米,主干材积84立方米;据考证,此树树龄约八百年。麻汤埂寨门从中国杉王至石坎河,猿峒的必经关隘,处于中国杉王片区最高点。此处可观日出、云海,冬季可赏雪景。  孔雀潭楠竹林孔雀潭在石坎河源头人工筑坝而成,长110米,最宽处50米,最深处6米,水面面积近2000平方米,四周皆茂盛森林和竹林,林中生长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鹅掌楸,观赏植物槭、百合、杜鹃、山茶。沿西侧,延伸分布有350亩楠竹林,地势较平缓,此处海拨高1400-1450米,冬季严寒,按常理楠竹不易生长,但这里楠竹群落结构稳定,为园内休闲的最好去处之一,竹林中还有巨型野生山茶一株,树高8.5米,冠幅4米,胸径14厘米,花期2—4月。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门票15人民币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不久,数十万国民党军向遵义地区发起围攻,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并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习水发起青杠坡战役,进行了长达62天的转战。青杠坡战役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红军化被动为主动、转败为胜的经典战例之一。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伤亡3000多人,歼敌3000多人,红5团政委赵云龙等10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为纪念青杠坡战役牺牲烈士,陵园于1980年始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有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群、战地医院遗址等。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黔北麻羊

  黔北麻羊俗称麻羊,因其主要分布在贵州北部的仁怀、习水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据《贵州省畜禽地方品种志》记载:黔北麻羊“产区历史悠久,发祥较早,当地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汉代的铜锅、铜鼎、汉砖以及秦、汉[新]王莽、西晋、北宋等朝代的货币。今日习水县的土城镇,在北宋时是州、县所在地,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调查考证,黔北麻羊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形成的。当地农民素有养羊习惯,至今仍保留婚丧嫁娶、立房祝寿“以羊馈赠”的习俗,并以此作为提供肉食和肥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黔北麻羊肉自古以来都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招待贵客的上等菜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住到习水、仁怀的老百姓家,就会帮助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很感动,就想杀羊来犒劳红军,但红军怎么舍得吃老百姓的羊呢,不吃。这羊就是黔北麻羊。如今,在当地不少中高档酒店,用黔北麻羊肉做成的菜肴已是对外的招牌菜。   黔北麻羊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主要分布在习水县及相邻的仁怀、市赤水市,中心产区的习水县存栏20余万只。2011年,习水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县。近年来,随着羊肉菜肴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黔北麻羊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体质结实,胸宽深,背腰平直,颈部粗壮,被毛有荼褐色和淡褐色两种,有黑色背线和黑色颈带,幼年羊被毛色浅,成年毛色变深。黔北麻羊屠宰率为56.6%,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山区粗放饲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黔北麻羊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有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繁殖率高、体型大等特点,其肉质香嫩鲜美、无膻味、皮张品质好更是独具一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1986年被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名录(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 重点分布在习水县温水、良村、东皇、仙源、双龙、回龙、马临、隆兴、永安、民化、土城等10多个乡镇。 全县存栏24万多只,出栏16万多只。   2013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站申报的“黔北麻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仁怀市、习水县等地。黔北麻羊地域保护范围为仁怀市、习水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20"-106°44′30" ,北纬27°33′30″-28°20′15" ,东西轴线长89.5公里, 南北轴线长149.4公里,总面积4915.7 平方公里。

习水麻羊

  习水麻羊   习水麻羊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麻羊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6〕31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麻羊》(草案)   

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6〕3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茶》(草案)   

习水红稗

  习水红稗是贵州遵义习水县的特产。   习水红稗,是指来自于习水,在习水县内种植,生长和加工的红稗。   红稗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作物,因其独特的生物习性,适宜种植于山区,历史上种植红稗的地区就只有中国的西南山区,主要以习水地区为主。习水位于贵州北部,是川黔渝交界处,赤水河传县而过,自古就是一个贸易集散地,好出好酒。出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谷物杂粮,因此习水又是一个谷物杂粮种植大县,和当地的酿酒产业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红稗因其独特的口感及营养价值在习水被大量种植,并迅速发展呈一定的规模,最终口耳相传的形成了“习水红稗”这名称。   《习水县志》载:“县内主要有小米、大麦、燕麦、豌豆、胡豆、绿豆、巴山豆、北京豆、芸豆、荞子、五谷子、红稗等”。“五谷子(仁米)、燕麦(油麦)、红稗等营养价值高,至今只在少数高寒山区零星种植”。   《遵义市志载》:“稗类、黍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息播州之乱前遵义习水已有种植。清道光年间有鸡爪稗、水稗、烂草米等品种,并有籼、糯之分,在农历三月种,八月收,黍子农历三月种,九月收。民国时期只种稗类而不种黍子。稗类有糯红稗和籼红稗两个农家品种。”   《贵州通志》载:“黔省山多,田少,最为瘠薄,若雨水稍多,则高阜者得济,而低洼者浸损,若晴霁稍久,则低洼者尚资灌溉,而高阜者已觉旱干,是以历年收成不过六七分至八九分而至。今岁自春到秋,雨阳应时,通省田禾悉皆十分茂盛。据各属禀报,稻谷有每茎十余穗者,有两岐三岐者,有高七八尺至偏亩者,且每穗多至六百余粒;至于高粱,亦有五岐六岐者;小米有穗长二尺并二十四穗者;它如秋荞、红稗以及菜蔬瓜果之类,无不畅茂条达,而深僻苗地并新开之丹江八寨处,亦皆十分丰收,居民苗众咸以为从来未有之事”。   贵州省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5〕6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稗》(草案)   

习酒

  习酒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的特产。习酒以当地的优质糯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成高温大曲,堆积糖化,二次投料,多次发酵,多次蒸馏,密封贮存,精心勾兑而成。   习酒公司是中国名优白酒企业,位于习水县习酒镇境内,地处黔北高原赤水河中游、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二郎滩渡口,距茅台酒厂50公里。   赤水河是迄今未受现代工业污染的河流,孕育着国酒茅台、习酒等知名美酒,因此享有“美酒河”的盛誉。这里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为酿酒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的酿酒环境,精湛的酿酒技术,独特的酿酒工艺,过硬的质保体系,使习酒成为在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环境里酿造的优质美酒。   习酒该酒选用本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高温大曲,采用传统酱香型工艺,经(下沙、糙沙)两次投料,露地糖化,石窖发酵,清蒸回烧,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按质装坛,陈贮最少三年,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无色透明,清澈晶亮;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不息。酒度53度,属酱香型大曲酒。   习酒公司主导品牌“习酒”曾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称号。1988年荣获“中国优质名酒”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1年荣获“贵州十大名酒”之首称号等。以“五要素”即“人才、质量、资源、环境、创新”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成就习酒卓越的品质。2010年以来,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实施以习酒窖藏1988为主导的酱香高端品牌推广,坚持打造金质系列全国知名、区域强势的中档酱香品牌战略,习酒品牌正由区域强势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迈进。   习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黄金坪村、翁坪村共2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大曲

  习水大曲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的特产。贵州习水大曲,系浓香型白酒,浓香馥郁,香味协调,回味绵甜柔润,被誉为我国第二茅台。   习水县酿酒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酿造的构浆酒,就堪称琼浆玉液,深得汉武帝赞赏,被列为贡品。古诗中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构酱知保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美酒必有好水,水是酿酒的本源,古人赞叹:“奇山必有好水,好水必有美酒。”赤水河两岸,山峦秀丽,草木葱郁,沟溪纵横,自然植物较好,这就保证了赤水酒有充足的水源。河水从高山泻来,河床跌荡,两岸的溶岩地貌,红色的沙壤,使水富含矿物质,而无其他有害杂物。赤水河流经黔西北高原进入四川,千里奔流,化为美酒,她孕育了国酒茅台、习水大曲、五粮液、泸州特曲、郎酒等全国名酒,真是天下称奇,独一无二,有这样难得的好水,方能酿出闻名天下的美酒。   现在酒乡古酿,重又振兴,贵州省习水酒厂,精选赤水一带出产的质量特优的红粮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高、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温蒸混烧,入人工老窖,分层蒸馏,双轮低糟,分级贮存,精心酿制而成的“习水牌”习水大曲,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而且也在国外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销往独联体各国、意大利、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目前,习水酒厂已被定为贵州重点生产名优酒的骨干企业,此厂的出酒率和合格率均夺全省之冠。习水大曲1985年在全国商业系统酒类评比大会上,荣获金爵奖,并于同年11月,作为国家名优酒参加北京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展览会展出,闻名世界。   

荞面葡萄

  皮料:荞面250克,糯米粉100克,澄面、菠菜汁、白糖、清水少许。    馅料:白糖、引子、猪板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将荞面、糯米粉加清水和少许白糖和匀揉成荞面团,上笼蒸30分钟至熟取出待用。再将白糖、引子、猪板油搓匀制作成引子馅心。用蒸好的荞面团下成葡萄大小的面剂,逐个包入引子馅心,用手心搓圆成一颗颗的葡萄,摆于盘中成两串葡萄形状,再用菜汁水和澄粉揉成叶绿色的澄粉面团做成葡萄叶摆于盘中的葡萄上方,最后入笼蒸3分钟即可。    风味特色:形似葡萄,糯软甜香,曾获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银牌奖。    技术要领:荞面粉最好是用苦荞,馅心不能包多,蒸好后表面刷些香油会发亮。   

酸汤鱼饺

  皮料:面粉400克,食盐少许。    馅料:角角鱼500克,姜末、葱花、蛋清、苦蒜、芡粉、盐、胡椒粉等适量。    汤料:黔东南红酸汤、木姜子油适量。    制作方法:煮。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子面团”,放面案板上用湿布上“饧”10分钟。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清、苦蒜(切碎)、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然后将子面团搓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锅另烧开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    风味特色: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银奖。    技术要领:包饺子时收口要紧,以防漏馅。   

土城叶记苕汤圆

  习水土城叶记苕汤圆是赤水河畔传统名小吃的一朵奇葩,具有典型的黔北地方风味恃色,皮溥嫩滑,味道鲜美,食之难舍。在土城众多苕汤圆小店中,叶记苕汤圆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专门选用本地优质红苕淀粉、红苕、鲜肉等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加工而成。注重天然、讲究营养,具有百吃不厌的独特魅力。   

苗家炸辣蟹

  这道菜非常有特色,初看红色的糯米一块一块的,还以为是酒糟,据大厨介绍才知,原来是用糯米粉磨成面,混着遵义的辣椒一起泡在醋坛子里,腌制2个星期左右才制成的辣椒。用这种辣椒和螃蟹一起炒,炒出来的味道更香,而且清淡之中暗香萦绕,丰腴处盈润有韧性,相当有嚼劲。

苕丝糖

  苕丝糖   土城的苕丝糖已有百年历史,驰名省内外。苕丝糖以当地天然无污染的糯米、红薯、蔗糖为原料,采用传统生产工艺,经过蒸、煮、打、捶、压等30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特点是香酥可口,入口即化,久吃不腻,是黔北一种名特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城游客日益增多,当地苕丝糖生意红火。如今,在古镇制作苕丝糖的家庭作坊已发展到数十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习酒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二郎庙社区

----

桃竹村

----

岩寨村

----

石林村

----

八一村

----

坪头村

----

瓮坪村

----

黄金坪村

----

大湾村

----

临江村

----

新园村

----

习酒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