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铜仁红薯粉丝 | 铜仁红薯粉丝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以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境内17乡镇所产优质红薯和地下100米以下优质泉水为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精心加工而成。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丝条粗细均匀、呈半透明状态、无并条碎条、手感柔韧、弹性良好等特点。 铜仁红薯粉丝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以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境内17乡镇所产优质红薯和地下100米以下优质泉水为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精心加工而成。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丝条粗细均匀、呈半透明状态、无并条碎条、手感柔韧、弹性良好、水分≤15%、淀粉≥75%、灰分≤0.5%、熟断条率≤10%、耐煮时间≥15分钟等特点。 2010年,由碧江区质监局向碧江区政府提出申报铜仁红薯粉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拟定申报方案、下拔专项经费、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政府及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质监部门全面负责、精心安排,农牧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广泛收集整理资料,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较快地完成了初步申报材料,今年1月得到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铜仁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推动铜仁红薯粉丝品牌建设,为做大做强该产业、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省铜仁市河西街道办事处、环北街道办事处、市中街道办事处、灯塔街道办事处、云场坪镇、川硐镇、坝黄镇、茶店镇、桐木坪乡、鱼塘侗族苗族乡、和平土家族乡、滑石侗族苗族乡、漾头镇、大平侗族乡、瓦屋侗族乡、六龙山土家族乡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铜仁红薯粉丝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要求 1.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相关规定。 2.红薯:产地范围内高淀粉的加工用薯,鲜薯淀粉含量大于20%。 二、生产工艺流程 1.传统工艺:粉碎→过滤→沉淀→打芡调浆→漏粉和熟化→搓粉→晒丝。 2.生产操作要点: (1)粉碎:2倍水磨细成浆; (2)过滤:采用滤布两次过滤; (3)沉淀:分离淀粉; (4)打芡调浆:打芡比例为1:10,水温95℃至100℃; (5)漏粉和熟化:漏粉温度30℃至40℃,水温≥95℃; (6)搓粉:入自然水中冷却后用竹竿绕成捆捞出。 (7)晒丝:背风向阳处自然干燥,水分含量≤15%。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透明;久煮不断,韧性好,爽滑耐嚼。 2.理化指标:水分≤15.0%,淀粉≥75.0%,耐煮时间≥15min。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下一篇:铜仁雪枣 |
铜仁珍珠花生 | 珍珠花生 花生各地皆产,但铜仁花生却以其特殊品质而独具魅力,遐迩闻名。铜仁花生为“珍珠豆型”,成熟时,用手握住茎叶一拨,花生果夹全部出土,收获快,产量高,且壳薄、空夹少,果仁饱满,表面光洁,远销全国各地,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据科研部门化验,蛋白质含量高达46%,是东北大花生的1.6倍,其花生红衣是降血压的上等良药。该花生可加工成各类花生食品,其中花生油和花生酱油曾获全国食品工业10年成就展“优秀新产品奖”和国家科委“优秀项目奖”。 地域范围 铜仁市是贵州省花生生产主产区,铜仁珍珠花生是贵州省范围内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铜仁珍珠花生产于铜仁市所辖的碧江、万山、江口、玉屏、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10区县16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6'~109°25',北纬27°07'~ 29°05', 东西宽171千米,南北长219千米,保护面积为18003平方千米,—般海拔在300至800米之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年总产量3万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一)外在感官特征 铜仁珍珠花生是种植在铜仁境内以珍珠豆型为代表的本地花生,荚果外形小,光泽度好,百果重130克,百仁重50克左右,出仁率70%,籽粒形似珍珠,果壳薄,双仁果多。籽粒中小粒整齐饱满,种皮粉红色有光泽,口感柔嫩,细腻,香味浓郁,回味带甜,脆性好,无异味,风味独特。上世纪60-80年代曾作为贵州省的名优产品出口东南亚地区,是贵州省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地方特点突出,是西南区最具声誉的鲜食花生。 (二)内在品质指标 铜仁珍珠花生仁粗蛋白28-32mg/100g、硒(Se)0.02-0.07mg/100g、钾590-640mg/100g、钙20-63mg/100g、锌3.5-3.7mg/100g、钠(Na)1.4-2.6mg/100g。 (三)质量安全规定及要求 质量安全执行以下规定 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产地环境要求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7.2油料类作物种子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1肥料全理使用准则 通则 GB52T/435贵州省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 干燥后的花生荚果,贮藏在干燥、通风、向阳的仓库内,贮藏时不能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质同仓贮藏,并做好防鼠工作。下一篇:铜仁油炸粑 |
黄豆沙面糖糍粑 | 黄豆沙面糖糍粑 黄豆沙面糖糍粑,铜仁糍粑,自古象征节庆喜日,亦有“年粑”、“寿粑”、“抛梁粑”之称,其用途一是逢年过节赠亲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习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农村建房上梁时刻用,谓之“抛梁粑”有庆贺吉祥之意。 铜仁糍粑,除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考究外,常用优质黄豆,经炒香后与白糖同时研磨成细粉作调料,其味软绵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适可口。下一篇:糖醋芝麻冰凉粉 |
野生牛肝菌 | 野生牛肝菌 |
铜仁葛根精粉 | 铜仁葛根精粉 |
白水贡米 | 白水贡米 |
糖醋芝麻冰凉粉 | 糖醋芝麻冰凉粉 糖醋芝麻冰凉粉为铜仁传统夏时小吃,不同与贵阳冰粉的配料丰富,铜仁冰粉简单却拥有单纯的味道。主要原料有:凉粉籽(又名冰粉籽),碱水、石灰水、白(红)糖、香醋、芝麻等。 将凉粉籽装入布袋内,置于一定比例的碱水、石灰水和冷水中揉制出浆发生化学反应而成,呈乳白色晶莹透明,具有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凉沁脾、解热止渴等特点,老少喜食。下一篇:凉米虾 |
马打滚 | 马打滚 马打滚为传统小吃,50年代曾行销市面,倍受食客青睐,外地人来铜仁偶得食之,便有“相食恨晚,食之相思”之感,其原料以粘、糯米、黄豆为主,经浸泡、舂粉、揉制成汤圆状 煮熟后滚上混有白糖、芝麻的黄豆粉即可食用,因翻形如马打滚,故得此名,其味香甜可口,粘糯适宜。下一篇:蹄膀 |
红烧板栗鸭 | 红烧板栗鸭 |
滑肉 | 滑肉 |
铜仁社饭 | 据《铜仁府志》记载,社饭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传于铜仁市,当地风俗,长辈逝世后头3年在清明前要到坟上去祭祀,称之为“挂社”。铜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亲朋好友到坟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饭。后来由于社饭好吃,就不管有无“挂社”都做社饭吃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糯米、大米、野葱和腊肉。制作过程是:青嵩洗净后切碎,挤出苦水后炒干备用;野葱切碎;腊肉煮熟切成颗粒;糯米浸泡5—8小时后滤干;大米在锅里蒸熟。放时要一层一层地放,放满后可用煮腊肉汤浇少许在面上,这样蒸熟的这饭,香味喷鼻,粘糯适中,酥而爽口。有补中益,除瘴去毒,强益胆气等功效,深受人们喜。近年,人们又以社饭中加进了花生仁、核桃仁之类,更增强了社饭的滋补功能。( 铜仁)下一篇:梵净山藤茶 |
花生渣豆腐 | 花生渣豆腐 |
凉米虾 | 凉米虾 |
脆潲锅粑粉 | 脆潲锅粑粉 |
米虾 | 米虾 |
蹄膀 | 蹄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