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亚木沟风景区 | 亚木沟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寨抱村。 开放时间08:00--18:00 亚木沟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场、四星级酒店(待建)、乡村风情长廊(目前规划中)、购物街、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土家风情园、明朝古寨(待建)等几大板块,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需求。游客既可以欣赏原始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领略原生态的土家文化诸如原生态歌舞表演、民间绝技、土家风俗等。 据相关文献记载,亚木沟在唐代以前名为“鬼谷”,又叫“隐龙沟”,后因谷中长出一株神树,似石似木,通体碧透,花有异香,能驱邪治病,食其果实,可使多年未育的夫妇得子,引得远近无数土民对其顶礼膜拜,取名为“亚木”,在古土家语里就是“树神”的意思,因而得名“亚木沟”,一直沿用至今。亚木沟自古就被誉为“贵州第一沟”。 亚木沟总长50公里,沟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无愧于天然氧吧的美誉,绝对是探险、觅奇、寻幽及休闲养生的绝佳之地,曾有著名诗人在游览亚木沟后挥毫写下“冬暖夏凉神仙府,山清水秀亚木沟”的赞语。 亚木沟不仅是一个洗心涤虑、修身养性的寻景探幽妙处,更是一个流淌着传说的文化胜境。当游客朋友在这里甘泉掬水,清流濯足,穿越原始森林时,都不由发出“梵净归来不看山,亚木归来不看水”的感叹。 地址: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寨抱村 电话:0856-6622222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成人票:100元,十省市特惠成人票:50元(身份证为:重庆市、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西自治区的游客,或者是身份证为杭州、宁波、上海、苏州、广州、深圳、青岛、大连的游客)。 交通 自驾:铜仁市区出发---S305---X508---梵净山---亚木沟 |
寨沙侗寨 | 寨沙侗寨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 寨沙侗寨 寨沙侗寨为梵净山山脚的侗族村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经过横跨太平河的风雨桥进入侗寨景观大门,宛如进入古朴原始的江南小镇,这个隐于绿树浓荫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现在你眼前。沿着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开朗,一个圆形的广场如孔雀开屏,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到了夜晚,鼓楼上流光溢彩,寨内的红灯笼亮起来,煞是漂亮。 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脚的太平河畔,距县城26公里,是江口县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使之成为梵净山下令人称奇的亮丽风景。“六月六”是他们的重要节日。每逢此日清晨,他们就会抬着祭品到寨子旁边的深山祭祀天地,并高声呼喊,俗称“喊山”,以求消灾避难,而后回寨庆贺,共进晚餐,而后高唱山歌,尽情舞蹈。寨沙侗寨作为梵净山下的少数民族村寨,已纳入梵净山旅游文化发展的范围,它与梵净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水0融,正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透射出它独特的诱人魅力。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 |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云舍,距江口县城仅5公里,是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 云舍人是省溪杨氏土司的后裔。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 桶子屋是云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其结构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一般来说,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有的四围相连,中间空出,形成四角天井。桶子屋多为砖木结构,院子和阶檐用青石板铺就,四围是青石为脚的砖砌高墙,侧视呈梯状,皆有飞檐。一般阶檐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楼栏窗棂,多有镂空木雕,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栩栩如生。在建筑绘画和建筑雕刻中,常以白虎为题材,这是云舍土家族人的图腾崇拜。 在云舍土家族婚俗中,男方家要经过请媒人提亲、“烧大香”放炮订婚、拜年、讨年庚、过礼等一系列礼仪后,才能在女方办“花筵酒”这一天,组织迎亲队伍抬着花轿在押轿官的带领下,一路吹吹打打奔女方家而来。但到了女方家的朝门前,却不得不驻轿歇步,因为女方礼官早安排族人用一张大方桌子把朝门拦住了。一个要进,一个要拦,就这是土家婚俗中最有特色的“拦门礼”,也就是双方礼官先生讲礼数、比口才。男方礼官比赢了方得进门,否则只能从桌子下面钻进去。迎亲队大花轿抬进女方家后,0上新娘早已身穿露水衣、露水裙,头戴红搭帕,由两个女人搀扶出房来到堂屋,举行辞拜0仪式。此时,娘家的女子在0外以帕掩面,唱起“哭嫁歌”。随后,新娘的哥哥系上背亲布,把新娘背至轿内。新娘上轿后,响过三声礼炮,礼官高喊“起轿”,鞭炮与鼓乐齐鸣。轿夫抬轿出门,一路颠簸,将新娘接至男方家,拜堂成亲。 神龙潭又称云舍泉,俗名龙塘、犀牛塘,为下降泉,泉眼极底,为一暗河出口。泉水从寨中穿过注入太平河,其间称龙潭河,全长0.8公里,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河。神龙潭有两奇:一是深不可测。村里过去曾有30多名青年人,各拿一箩筐绳索,将其连接成长绳,绳头绑一大石沉入潭中,欲测其深度,但未见其底。二是能预报天气。久晴,此泉涨潮,不几日便会下雨;久雨,此泉落潮,不几天便转为晴天。神龙潭水流量大,水质优良,甘甜可口,自古以来就是云舍村土家人生活饮用和农田灌溉的生命之源。 土法造纸是云舍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这一宝贵的传统工艺伴随着云舍村走过了数百年历史,形成了云舍底蕴深厚的造纸文化。云舍村山高岭险,竹林茂盛,村中神龙潭、村前太平河,流水欢歌,终年不竭。云舍先民看重这一方风水宝地,搬迁至此,造纸谋生,造纸工艺也代代相传。 由于云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云舍人生活习俗相关的语言故事颇多,由此演化而来的歇后语更是丰富多彩,例如“云舍人玩龙灯——闷龙(呆子、傻子)”、“云舍人数车筒——累硌硌地来”等,成为反映云舍土家族生活习俗的重要内容。 具有近700年历史的云舍,是一部土家文化的史书,也是一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宝库。随着贵州东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云舍作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100元 |
梵净山护国寺 | 梵净山护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距金顶11公里,是西面上山的必经之寺, 历史上又称天池院、天池堂。寺院占地68亩.始建时间不详。万历四十六 年(1618年)敕赐为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有明然如泰等高僧住锡,承传临济宗法系清康熙年间.有慧惺海阔等禅师住锡,香火甚是兴旺。同治三年(1864年),天池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更名天池 堂。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1880),刘满盘踞梵净山,号称黑地大王。贵州巡抚岑毓英亲自统兵征剿,天池堂再度毁于兵火。战争平息后,岑毓 英认为贵州“边要则莫如梵净山”,于是奏请朝廷,“移松桃协都司以下八汛镇守梵净山环山要隘 ”以保障梵净山区的长治久安其中.都司营署移驻天池堂旧址左侧,名曰“梵净山护国汛”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护国汛成为梵净山真正的镇山衙门,建有营房五十余间,右侧建柯练兵场、跑马场等。护国汛的建立为光绪年间梵净山佛教的再度振兴 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此后,在护国营署长官吴月楼等的支持下重建 寺宇,并更名护国寺。 护国寺海拔1400米,地势高矿,视野开阔,坐南朝北,背靠象鼻山, 东西两侧为大小狮子岩,有“象鼻烘托”、“双狮拜象”之状。寺宇建筑规模宏伟,规制完整,布局考究,有大堂正殿三重,客房数百间。雕梁画 栋,工艺精湛,寺内外古树幽深,朝夕钟声悠扬。寺后有两股清泉,纡绕 于寺侧,甚为清冽。护国营署官兵和寺僧经常组织梵净山诗会及有关法会活动,骚人墨客,善男信女,熙来攘往,热刚吼。 寺内题咏及楹联颇多,有《梵净山诗会集韵》等传世。保存有“黔山第一”、“明正宽和”、“黔山领袖 ”3块匾额和1幅长联。三匾分别悬挂于 护国寺山门和护国营署,笔画凝重,布白出神,实为梵净山重要墨宝。其中,“黔山第一”匾额.系清末著名书法家严寅亮所书,高1.55米,宽4.15 米,厚0.45米,每字约0.31平方米,已收人《中国名匾》中,现珍藏于印江民族陈列馆。长联为清光绪年间贵东道道员易佩绅所撰,联曰: 护国镇成灵,回忆十数年前,蛮瘴纷披,狼烟竞起,犹幸柴帷暂驻,拾蚕丛,开鸟道,化草木以成春,从此梵贝宣和, 万家长隶慈悲域; 黔山资保障,纵横千百里外,澧沅横带,衡岳相望,深惭履屦未临,抉天心,窥月窟,撼风云而变色,谨记卮颜献瑞,一派齐歌雅颂声。 景点位置 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县永义乡大园址村 |
梵净山佛教文化苑 | 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由风雨桥、莲花广场、礼佛步阶和最值得一看的大金佛寺组成。拾阶而上,穿过重重牌坊和广场到达苑内的最高点,即是世界仅有的大金佛寺的所在。大金佛寺坐落于环水莲花池上,是世界唯一的水上金殿,气势恢宏,无比神圣庄严,世界之最金玉弥勒就供奉于此。由金身、佛光、白玉莲台、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共耗用250公斤黄金,并镶嵌数千颗名贵珠宝、翡翠和钻石。 门票 40元 开放时间 淡季:9:00-17:30(10月1日-3月30日)旺季:8:30-18:00(4月1日-11月1日) 景点位置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村 |
梵净山生态植物园 | 此处是一个谷地,园中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不仅有很多稀有的植物,如有“鸽子花”之称的珙桐,其树形高大挺拔,盛花时,满树似白鸽群聚,洁白的花体,散发出阵阵芳香。还有可爱的金丝猴,它在笼子里,摆出各种高难度姿势,时而坐倒立式,时而坐后翻式,居然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撒尿的动作,可爱至极。 网址 http://www.fjs8888888.com/ 景点位置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东南边缘的云天峡谷,盘溪一带。 |
梵净山拜佛台 | 拜佛台为梵净山著名景点之一,景区环境不错,景色够美。 拜佛台是用印江出山口的必经之处,地方一个三岔口,是通往金顶与蘑菇石的必经之处。 在拜佛台看红云金顶是最佳的选择。太阳当照时,它会折射出道道金光。如有云雾经过,它就像一艏不沉的军舰,劈风斩浪。 景点位置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 |
梵净山承恩寺 | 梵净山承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面阔13.7米,进深9米,石墙厚0.5米,残墙高2米,殿门尚完好,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土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始建于明初。 景点位置 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景区内 |
凤凰山金顶 | 梵净山共有三个金顶:新金顶(红云金顶)、老金顶(月镜山)及凤凰山金顶,凤凰山金顶是最高的,海拔2572米,是武陵山的主峰。因道路久废,森林茂密,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一般游客禁止前往。 景点位置 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 |
江口金钱杆 | 江口金钱杆 江口“金钱杆”,又名霸王鞭、赶山鞭、打洋钱、打花棍、打钱杆等,是江口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 江口“金钱杆”,常见的是一旦一丑表演。即由两人对舞,因旧社会有“女不出闺”的礼数,旦角一般由男人装扮,常作花灯表演节目。在服饰上,旦角穿大襟便衣,多绣茶花、牡丹等图案,下穿红绿百褶裙,衣短裙长,且裙系在上衣里面。丑角穿对襟衣,镶白色云边,衣袖长于手背,裤为青兰色,且裤脚口较大,腰间系一带子,有时还插一烟斗。在头饰上,旦角发髻在头顶,后面用披着的长发代替“线尾子”,有的用青丝帕包头将尾拖于脑后,头顶一侧插艳丽花朵。丑角用黑丝帕包头,似一圆帽。面部化妆,旦角多为“素面”粉妆,没有特殊脸谱。丑角则多为简单小花脸谱,鼻梁中画一“凸”形白斑,或在眼圈周围画一白色眼圈,或加黑色花纹,有的也在眼周围画红色眼圈,在嘴周围画一红圈,手法多样,务求滑稽。后来,经民间艺人整理创新,江口“金钱杆”舞蹈逐步发展到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数十种。此外还有二旦二丑和多旦多丑等形式,舞蹈动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和质朴健康,内容更加复杂化,是现代金钱杆舞蹈舞台表演和广场表演的一种主要形式。 江口“金钱杆”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民间广为流传,县内曾多次举办群众性金钱杆舞蹈表演活动,规模最大的达万人以上。2007年我县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广泛群众文化基础的民间舞蹈“金钱杆”,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释迦殿、弥勒殿 | 释迦殿、弥勒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释迦殿、弥勒殿 释迦殿、弥勒殿位于金顶之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被人们称为“空中殿堂”。释迦殿在左,弥勒殿在右,中隔金刀峡、天桥横跨其上连接两边。上金顶先到释迦殿,过天桥再到弥勒殿。两殿构造基本一致,一间独房,均由块石垒成,面阔5.4米,进深5.55米。两殿背后各有一方不可移动巨石,释加殿后为晒经台,弥勒殿后为说法台。据《铜仁府志》载:屋顶因“风峭,不可瓦,冶以铁”。殿内原有明铸铜质释迦、弥勒佛像各1座,道光二十九年(1847年)弥勒铜像被盗,咸丰二年(1852年),又铸铜质弥勒、观音像各1尊。解放后殿堂坍塌,铜像遗失,铁瓦无存,四周只剩2米左右残墙和释迦殿拱门。1984年由江口县人民政府进行重修,重塑释迦、弥勒像安放其中,修缮了上山铁链步道, 1985年竣工向游人开放。2008年另辟了一条下山步道。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大金佛寺 | 大金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金佛寺 大金佛寺座落在黑湾河寨沙佛教文化苑内。距梵净山山门2公里。其弥勒殿金碧辉煌,内供一尊金玉弥勒佛像。 其天冠金玉弥勒,为世界最大金玉弥勒菩萨像,高5米,由佛光、金身、千叶宝莲、木雕须弥底座四个部分组成。金玉弥勒菩萨结善跏跌坐姿(弥勒菩萨唯有坐姿)端坐于木雕须弥底坐上,足踏白玉莲台。上面雕刻的九条龙,也寓意了梵净山曾有“九龙山”之说。佛光外设装饰有108尊小佛。整个金身用了两百五十多公斤的黄金,宝相庄严珠胜,眼观无量大众,慈慧接引,嘴姿微妙似在演说佛法,头顶佛祖舍利塔,头戴五方佛冠,五方佛分别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雕刻而成。菩萨眉心中间镶嵌有六克拉的钻石。胸前佩戴的璎珞、腰间外裙及佛光上镶嵌有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奇珍异宝;臂镯及手镯上镶嵌有红、蓝宝石及钻石。天衣天裙及飘带上经手工錾刻有宝相花、祥云及祥龙等吉祥图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江溪屯仡佬寨 | 江溪屯仡佬寨 |
通缘寺 | 通缘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通缘寺 |
苗匡峡谷 | 苗匡峡谷 苗匡峡谷位于太平乡太平村境内,距江梵公路4公里。苗匡峡谷全长15公里,其间汇集的山流形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在峡谷口的右侧,有一个风景奇特的风洞,峡谷的左侧还保留着明朝年间修建的庙宇的旧址。溪谷中,有风洞、雌雄石笋、犀牛塘、飞水岩、万丈崖、大龙门塘、小龙门塘、水帘洞等景点。 “苗匡”是土家语,意为“校场坝”。据史料载,这里是清末刘满盘踞梵净山时,贵州东道易佩坤、巡抚岑毓英剿灭刘满而训练兵丁的所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坝梅寺遗址 | 坝梅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坝梅寺遗址 |
江口萝卜猪 | 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产。“江口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所产萝卜猪皮薄、肉嫩、味美而远近闻名,因其形状像萝卜,长不大,称为萝卜猪。江口萝卜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又叫“钻子头”。该品种是江口县人民在长期的放牧饲养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选配和自然选择形成的特有品种。具有体型矮小、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萝卜猪肉因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论从体型还是肉质或口感上均与白萝卜十分相似而得名。萝卜猪主产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桃映乡、坝盘乡等乡镇,所以又叫梵净山萝卜猪。 江口县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文字记录最早见于1959年。1983年列入《贵州省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3年列入《中国家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堪称全省地方优质肉猪,深受消费者青睐。 江口县萝卜猪体型较小,头大小适中,嘴较长而尖,当地群众称为“钻子头”,额部有2~3条横行皱纹,耳大小适中下垂,背腰平直而稍窄,臀部倾斜,大腿瘦削,腹部容积大但不过于下垂,四肢短而纤细、结实,肢势良好,后肢略高于前肢。成年公猪体重为81.5千克,母猪体重为44.1千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40千克,屠宰率为65.2%,膘厚3.4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5.3%。 目前,江口县萝卜猪存、出栏量均突破10万头大关。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江口萝卜猪”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口萝卜猪 江口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1000224 猪肉 |
江口米豆腐 |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特产之一。 在江口县,区府巷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任时光流淌,老街不变,味道依旧,人们世世代代秉承传统手法不忘初心。 米豆腐做法 主要原料:陈年籼米。辅料:谷草灰(天然碱),菜油。 制作方法:1、将糯稻谷草烧成灰,掺入开水制取碱水,选优质大米淘净,放入碱水,浸泡1至2天;2、用石磨将泡好的米细细磨成浆,以文火入锅搅拌至凝固状;3、迅速起锅,再拌以清油揉制成形;4、文火蒸2小时以上,放凉。 冷却后的米豆腐可浸入清水贮存,食用时取出切好煮软即可食用。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 制作要领:碱必须用糯稻谷草烧制的天然碱;用柴火蒸煮,米豆腐要一层一层地放入,让蒸气穿透,这样味道才会更好;整个脱水过程要快速地搓揉、密封,保持米豆腐能及时凝结,这样才能保证它的韧劲。 |
棉菜粑 | 棉菜粑 在过去,过端午节、重阳节时江口人民都注重做棉菜粑来庆祝节日。棉菜粑是江口传统的一种美味小吃,色泽黑绿,具有柔软清香,不粘不糯,口感舒适等风味。由于棉菜兼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用,所以更得人们的青睐。 棉菜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粘米(1:1比例)、白糖、芝麻(或豆腐、腌菜肉)、棉菜(白蒿)、花生、酸辣椒、精盐、熟猪油等 在江口,随时可以购买到风味独特的棉菜粑。 原 料 糯米、白糖、粘米、芝麻、棉菜(白蒿)、花生、桐子叶、酸辣椒、精盐、熟猪油。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粘米分别淘洗净,用温水浸泡后,舂成米粉,过细筛后,混合拌匀; 2.净棉菜择洗净,去苦水后切成细末,入锅煮沸,再倒入1/3的米粉与棉菜搅拌,称为拧芡。再把全熟的芡铲入剩余的2/3米粉中,以滚雪球的办法,慢慢将粘芡揉搓,再分成每份重120克的坯料; 3.将芝麻、花生分别炒香,碾成末,酸辣椒切成小粒,加上白糖、熟猪油拌匀,再回锅用熟猪油拌炒后加精盐,拌炒匀成白糖、芝麻馅; 4.取坯料,逐个包入馅料,包好后用桐子叶包起,上笼蒸60分钟即成。 注:馅料除白糖芝麻馅外,还可用腊肉馅,洗沙馅。腊肉馅选半肥半瘦的腊肉蒸熟,去皮切成颗粒,加切细的盐菜而成。洗沙馅用绿豆煮烂,滤沙去渣,再用熟猪油、红糖、白糖炒制而成。 小吃特色 柔软清香,口感舒适。 |
榨萝卜 | 榨萝卜 榨萝卜不同于泡萝卜,呈粉红色,半透明状,可切成片、条糌上糍粑辣椒吃,香脆可口,酸中带甜。可以除乏解疲。 江口榨萝卜主要原料是本地产的原生态圆润光滑的红萝卜、盐、冰糖;将红萝卜洗净放在瓷缸内,一层萝卜一层盐,其间加入适量冰糖。萝卜放完后用原生态稻草盖上,用太平河中无污染石头压住稻草,浸泡30天左右可食。 |
地区 | 特产 |
---|---|
哨上社区 |
---- |
鱼良溪村 |
---- |
提红村 |
---- |
双屯村 |
---- |
闵家场村 |
---- |
峰坝村 |
---- |
中练村 |
---- |
沙坝河村 |
---- |
平寨村 |
---- |
新岭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