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松溪红茶 | 上海世博会上,松溪红茶获得金奖。目前松溪县从事红茶加工的企业约180家,年产量3000多吨,销售产值近1.5亿元,产品畅销北京、福州、厦门等国内大中城市。 去年以来,松溪县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特点,以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大力实施“地理标志商标富农”战略,扎实推进特色农业走品牌化、产业化、集群化的路子。 松溪红茶 松溪县茶业协会 10034709 茶下一篇:三层糕 |
松溪绿茶 | 地域范围 松溪县是闽北主要绿茶产区之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闽江源头,是福建省1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 特定品质 松溪绿茶鲜叶持嫩性好,内含物丰富,特别是茶多酚、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含量高,酚氨比低。成品“松溪绿茶”外形秀美,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香高味爽耐冲泡。近年来,松溪坚持把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绿茶放在首位,抓绿色、有机等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申请注册“松溪绿茶”商标。利用松溪县选育的省级优良品种创制的九龙翠芽、松芽、松萝秋色等名优绿茶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名茶称号,已被市场广为接受,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创办松溪绿茶茶庄400多家,并远销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及地区。 文化典故 松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以前就已产茶。1981年10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松溪县召开全省茶叶工作现场会,并在大会报告中说,松溪茶园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赞誉松溪县为“茶叶状元县”,由此,“南有安溪,北有松溪”在福建广为流传。 下一篇:九龙窑瓷器 |
湛卢宝剑 | 湛卢,欧冶子所铸,五大盖世名剑之首。 《辞海》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 铸剑师简介 欧冶子,春秋时越国宁波人,是历史上著名的铸剑师,是史上另一著名铸剑师干将的岳父。 历史背景 春秋混战,闽地为丘陵地带,宜于短兵相接,利剑成了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武器。铸剑的能工巧匠便在这样的背景里产生,欧冶子就是代表之一。 历史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们见到湛卢山清幽树 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时世上五大名剑是: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湛卢名列第一。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后代诗人题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 从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带神话色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湛卢之剑的名声何其显赫:“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 《东周列国志》中还写了一个故事:湛卢宝剑铸成,越王视之为国宝。越国被吴国攻灭,吴王阖闾获此剑。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湛卢”宝剑,吴王无道,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岂能得此剑?比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历代诗文提及湛卢的很多。 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然无法确定是否为欧冶子所铸,但作为同一时期的青铜剑,可以为考证湛卢剑工艺水平提供珍贵资料。 其它相关 为重现当年湛卢宝剑的风采,松溪县自1985年起,查资料,集能才,搞实验,继承古代传统工艺,辅以现代控制、冶炼、加工等10多道工序,终于制出了湛卢宝剑系列产品,分软剑、硬剑、单剑、双剑、开锋剑,手杖剑、兽纹剑等。剑身银光,柔韧适中,剑面镌刻龙凤,花榈木、红木制鞘,黄铜薄片镶包,并嵌有图案,古朴端庄,令人喜爱。 生产的第一批产品送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销,展品当即被一购而空。1986年6月14日,《福建日报》以“当年欧冶子铸剑地,如今湛卢剑再问世”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人民日报》及其外文版、《文汇报》等20多种报刊转载此文。1987年湛卢宝剑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湛卢: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中的一种武器。 湛卢:网络游戏《热血江湖》中的一种武器 剑身宽大,湛然如墨,骨锻其脊,血淬其锋,成绝世剑下一篇:松溪民间版画 |
九龙窑瓷器 | 九龙窑瓷器已有千年历史,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尤其是被誉为“珠光”的青瓷器,在当时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发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技术基础上,研制出“类冰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青瓷,生产了包括青瓷、黑釉建盏、冰裂纹在内的3大系列300多个瓷器品种。 回场窑主要烧制青瓷,兼烧少量黑瓷。产品有碗、盘、碟、瓶、罐、壶、炉、杯、灯等,主要产品是碗、盘、碟。瓷器胎骨密实坚硬,胎色灰或浅灰色,有少量铁黑胎。釉色为青绿、青黄,少数为褐黄或淡青色。胎釉普遍结合紧密,有透明玻璃质感,装饰工艺盛行刻、划缠枝卷草、莲花、牡丹、蕉叶、婴戏等。纹饰多为器内壁刻、划卷草纹,又称萱草纹,其形如缠枝、卷云,有思亲之意;器外壁多划蓖梳纹,形如蓖梳梳发,也有外刻莲花瓣纹,花纹间偶尔出现婴儿嬉戏期间,手舞足蹈,鲜活生动。这类碗中的小型碗即是备受珠光禅师厚爱的茶盏。 印纹主要是在大盘。大碗内底上横印阳文“吉”字铭文。新近又发现“张”字款,极可能是窑主的姓氏。这类大碗大盘直径达25—30厘米。也有部分莲花碗内底凸印莲花纹饰。回场青瓷与龙泉早期产品极为相似,富有“越器”之风。烧结工艺也与早期龙泉窑一脉相承,采用托座叠烧和匣钵叠装,龙窑烧制。据考究龙窑一窑可装置二万件瓷器,七日烧成一窑,每月产量约10万件。北宋时期松溪全县不足万户,人口仅2至3万,青瓷产品主要通过松溪水运至福州港,海运至澎湖列岛中转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85-1291年约中国南宋至明初),在佐贺县唐津市一带,福冈市的博多湾海底,福冈县的观音寺、太宰府附近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珠光青瓷”,即日本学者龟井明德氏所称:“十三世纪的青瓷,里边是用半浮雕的方法,在器物周围雕出莲花卷草纹”。 《闽北陶瓷》述:“台湾海峡之间的澎湖列岛,也是中国古陶瓷海上贸易的转运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岛上考古发掘的福建窑口的青瓷器,数量很多,有刻画花的,印花的和内底涩圈的线环青瓷器,胎釉形制工艺作风颇与闽北的窑口相一致,相当部分属于闽北松溪、浦城、南平等地的产品。”“南海的西沙群岛是东南沿海船只前往东南亚的必经航道,1974年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中,也有闽北窑口的刻画卷草篦点纹确的青瓷碗,内底模印‘吉’字铭文的大盘”。该蓍还叙述:“1977年12月上海市奉贤县的古代海滩中,出土了旋转于箩筐内的成梱碗829件。大多数为青瓷素面,一部分为青瓷刻画纹或花瓣纹,有的碗内底有垫圈叠烧痕迹。这批瓷器可能是宋代从浙南、闽北一带瓷器产地装运来沪,临时放在海滩上,准备运往外地后因某种突然事故而埋没的。”从工艺特征看,应是松溪窑的产品。 下一篇:湛卢宝剑 |
松溪小角 | 松溪小角是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的特色小吃。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就是将北宋大0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浆包来吃的意思。 “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是将宋朝大0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浆包来吃的寓意,和各地的“油炸桧”(油条)一样,是用来纪念名将岳飞。松溪人由于上桌之前要先将它切成小块,有棱有角,干脆就叫“小角”了。“小角”在松溪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是松溪独有的名食。 小角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小角的主要原料是肥膘肉、白糖和地瓜粉。最早用蕨粉、山药粉,以后改用地瓜粉,现在进一步改进用的是面粉。先将肉白剁成肉泥,然后将鸭蛋打成蛋液,烙成蛋皮。烙蛋皮比较讲究,蛋皮厚薄要均匀,不能焦,甚至比春卷皮还要薄,金黄色,晶莹剔透。而后在肉白洒上糖和面粉,揉成馅,要十分粘稠而且还要加点水。因为,如果不加水,白糖不会融化,吃时就会嚼到糖块,口感不好。蛋皮要切成两半,蛋皮裹得太多层了反而会散开来。制作好后再包成长条形,然后用工程灶蒸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吃了。 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或老百姓在自家办宴席,才能吃到小角。如今,吃小角已不再是难事。小角制作的工序也随着大家口味的变化而不断翻新、改进。切成薄片,沾上蛋液再煎,感觉口感更酥脆。 松溪县已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小角作为松溪县特有的名食,榜上有名,而且是唯一的一项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松溪薄饼 |
松溪薄饼 | 松溪薄饼是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的特色小吃。松溪薄饼又叫松溪春卷。由面皮和馅料卷制而成,香酥绵脆,别具风味。 松溪薄饼的制作原料: 面粉、绿豆芽、韭菜、瘦肉、竹笋、香菇、胡萝卜、豆腐干等。 松溪薄饼的制作方法: 面皮:将面搓揉醒发后手工摊于热鏊上,摊得不能太厚,等熟了之后揭起形成的薄片面饼就是薄饼的面皮。 馅料:将绿豆芽、韭菜洗净,瘦肉切成小块状,竹笋、香菇、胡萝卜、豆腐干分别洗净切丝。炒锅入油,先后放入竹笋、香菇、胡萝卜、豆腐干和绿豆芽煸炒数下后,放水并调入盐、糖稍滚后,勾芡,入味精盛出待凉。 将调好的馅料放在面皮中卷成筒状,即可食用。 亦有将卷筒放入油锅里用文火烹炸后食用,香酥绵脆,别具风味。 下一篇:松溪红茶 |
南平煎粿 | 煎粿是地道的福建闽南地区的贺年食品。 材料: 皮:糯米粉,大米粉,红心地瓜(番薯),大约按照4:1:8的比例, (注意:加大米粉是为了让煎粿不会太软,方便包和炸。地瓜多点会比较好吃,但是要看品质,粉的比较好,关于这个选择我也不懂。) 馅料:冬瓜糖、芝麻、花生、白糖、少许猪油——做黏合剂; 皮的做法:1.地瓜蒸熟,去皮,捣成泥; 2.加糯米粉和大米粉调匀成面团; 3。做馅料:花生炒香去皮碾碎、芝麻炒香碾碎,加冬瓜糖碎、白糖碎,全部拌匀; 4.包制,好像包子一样包好,压成饼,下锅; 5.油锅烧热,用最小的火,一次下8个,慢慢炸到煎粿浮起来,最后转大火让表面变成金黄色就可以起锅了。狐狸叔叔再三交代,火要小啊,要有耐心啊,要不然很容易炸焦了外皮里面还没有熟的。 下一篇: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 |
松溪蒙丸 | 松溪蒙丸,相信很多人都不认识。松溪县有很多小吃比较出名,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松溪小角。蒙丸是当地人比较喜欢吃的一种甜品。小猪试过之后简直欲罢不能啊。 具体做法:做法很简单。将山粉(蕨粉)、白砂糖、猪油搅拌后捏成龙眼大小的丸子,蒸熟后即可食用。 很简单吧,完全可以试着自己做做。蒙丸口感松软,清香甜腻。不过不要多吃哦,很容易发胖的哦。 下一篇:松溪小角 |
三层糕 | 三层糕 |
松溪火烧饼 | 松溪火烧饼,吃过许多地方的烧饼,比较一下,松溪的烧饼确实是最好的 香脆可口,油嫩鲜滑,特别是刚出炉的,但是天气热的时候吃,容易上火。是居家旅行必备食品。 |
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 | 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下一篇:松溪百年甘蔗 |
松溪百年甘蔗 | 松溪百年甘蔗下一篇:湛卢宝剑铸造技艺 |
武夷岩茶 |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 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地质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行成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根据生长条件不同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正岩品质最著名。产于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等地,称“三坑两涧”品质香高味醇。半岩茶又称小岩茶。产于三大坑以下海拔低的青狮岩、碧石岩、马头岩、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略逊于正岩。而崇溪、黄柏溪,靠武夷岩两岸在砂土茶园中所产的茶叶,为洲茶。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属半发酵的青茶。绿叶红镶边,形态艳丽;深橙黄亮,汤色如玛瑙;岩韵醇厚,花香怡人;清鲜甘爽回味悠悠。它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武夷岩茶饮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汤色澄黄、叶底明亮、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因而令人倾倒,畅销海内外。 武夷岩茶有规范性的国家标准《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GB/T18745-2006》,规范中对其产地以范围、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查规则、及标志、标签、运输、贮存及产品质量加以严格界定,只有生长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乌龙茶才叫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种。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下一篇:武夷山笋饼 |
浦城桂花 | 闽北,以桂花为县花的浦城,是“金粟世界。”有着桂花文化的历史古邑,2007年还 被授予全国的“桂花之乡”。山城人广种桂花树,以桂花为尊,以桂花为荣。桂,属木樨科,桂花也叫木樨花。浦城气候适合桂树吸热聚湿,喜阳而长,品种有丹桂、金桂、银桂等。 县城北郊有处桂花园,层层山坡,种着万株桂树。九秋时日去赏桂,沿着曲折的山道,路上路下,漫山遍野,只见青枝吐玉,翠杆点金,花团锦绣,香浮青山。走近树下,那幼小的花朵,粒粒汇聚,你拥我挤,露在绿油油的叶外。橙黄的金桂,雪白的银桂,大红鲜亮的丹桂更是教人喜爱。 人立园中,花与叶,相遮相映重,花层层,嫩舒笑红脸。秋风徐来,桂花淅淅沥沥地掉下来,像是下一场细细的红花雨,落在赏桂人的头上,肩上,脸上,也仿佛落进了人们的心上,走进了梦幻般的桂花画廊,桂花的天境。眼前,金粟缀花繁,疑是蕊中仙……桂花,展现秋之韵。古人曾以“桂花香动万山秋”、“独占三秋压众芳”来赞美九阳的桂花之美。 浦城人以桂为贵,崇尚桂花树,向往富贵。故乡先人,将桂花编织为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示意友好,尊以礼贵。唐贞元初,就曾留下“才子夺桂”的美谈。林藻与其弟林蕴联袂进京赶考,路过浦城五显岭时,在关隘题下姓名,立下科场必胜的誓愿。到京后,果然兄弟二人先后中了进士。衣锦还乡时,喜气洋洋地在题名处留诗:“曾向岭头题姓名,不穿杨叶不言归。兄弟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后人称此岭为“折桂岭”。 浦城人章衡,于宋嘉佑二年状元及第,官至宝文阁待制。他在《资福寺》题下:“吾家十五祖真容,冠盖蝉联佛寺中。文昌耿耿星空照,桂籍巍巍世不空。”山城人种桂,尊其凝重,爱其高雅。后人生儿育女,名字中多有带一个“桂”字,以期待吉祥如意。 山城人爱桂花,喜它的香质。桂花清香,不与群芳并,香自月中来。品桂花之香,清可涤心,浓能透远,回味无穷。进县城的公路两边,桂树株株,争艳竞馨,一路桂花香进城。桂花,花香袭人,清香绝尘,令人心旷神怡。 梦笔生花的江淹,在浦城留下“桂枝空命折,烟气星雨惊”的诗句,留驻浦城水北乡的南宋抗金名将谢翱诗:“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素娥骑蟾涕泪零,月中落子如星雨。” 桂是月的香魂,月是桂的玉照!山城人爱桂,把桂花叫为月桂,称之为团圆花。“一片冰轮皎洁,十分桂魂婆娑。”一年的月圆之节,赏桂又赏月,成了人们全家团圆的佳期。桂花树下,圆月当空,月明千里共婵娟,身在异乡心在故里的游子,谁不说月是故乡圆? 乡人有“尊桂酒,空入乡”的习俗。老家的人都说桂花是“济世花”。由干桂花性温味甘,有暖胃、平肝、益肾、散寒的功效,因此桂花入酒,是能济世民生的好酒。目前桂花酒,已是国之品牌,桂乡的必备佳酿。老家的人都说桂花是“济世花”。 浦城桂花茶以桂花加白糖制成,是新春佳节的拜年茶,敬客茶。桂花茶以茶叶经桂花熏制而成,味浓醇和,味香一室,茶香、花香双绝。山城人还以桂花制成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饼、桂花汤丸、桂花菜肴等食用品,成为山城经济一大亮点。在桂花文化方面开拓创新,浦城民间舞蹈《木樨情》获得全国文艺演出一等奖。 前不久,昔日同窗,如今的浦城种桂花的能手,人称“桂花王”的黄安民,告诉我,今年中秋同学聚会赏月放在丹桂酒家,要我一定回家,喝桂花酒,品尝他家做的桂花茶,一起醉在桂花之乡的明月中。 浦城桂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浦城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茄汁鸡肉 |
顺昌海鲜菇 | 顺昌海鲜菇是福建南平顺昌县的特产。 顺昌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8.8%,阔叶木屑、杉木屑等原料资源丰富,结合先进的栽培技术工艺,采用优质地下水作为栽培用水,形成了顺昌海鲜菇的独特品质。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60~80根)、白色;菌柄洁白、实心、棍棒状、长度110~160mm、直径9~16mm;菌盖光滑呈半圆形、表面有斑纹、直径8~17mm。顺昌海鲜菇口感细腻,质地脆嫩、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海鲜味。顺昌是福建省食用菌主产区,据《顺昌县志》记载:1980年以后开始人工培育海鲜菇,是顺昌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县海鲜菇1.8亿袋、产量5.4万吨,产值6.5亿元。顺昌海鲜菇销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浙江、新疆、云南、福建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到欧洲、美国、越南、香港等境外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近年来,顺昌县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及产业园建设,也涌现一些海鲜菇生产龙头企业,如: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鲜菇生产企业,现总投资3.6亿元的神农菇业产业园。2013~2015年,该产业园被确定为福建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其“神农白雪”是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目前,顺昌县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着力推动海鲜菇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富民产业”的发展目标。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顺昌县食用菌竹笋开发办公室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顺昌海鲜菇系白色真姬菇,其保护范围是东经117°29′~118°14′,北纬26°38′~ 27°121′之间。保护地域辖1个街道、7个镇、4个乡:双溪街道、建西镇、洋口镇、元坑镇、埔上镇、大历镇、大干镇、仁寿镇、洋墩乡、郑坊乡、岚下乡、高阳乡,总保护面积1980平方公里。顺昌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东北联建阳、建瓯,东南与延平相邻,南与沙县接壤,西与将乐毗邻,北与邵武交界。2012年顺昌海鲜菇年产量达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60~80根)、白色;菌柄洁白、实心、棍棒状、长度110~160mm、直径9~16mm;菌盖光滑呈半圆形、表面有斑纹、直径8~17mm。 2、内在品质指标:顺昌海鲜菇口感细腻,质地脆嫩、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海鲜味。经测定100g鲜海鲜菇中含蛋白质2.0-2.5%、粗纤维0.50-1.1%、氨基酸4.5-6.0g。 3、安全要求:顺昌海鲜菇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标准。下一篇:宝山红菇 |
建阳桔柚 | 建阳桔柚系从日本引进的甜春桔柚嫁接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扩繁育成的新品种,八朔为父本、上田温州蜜柑为母本,是桔和柚的0,兼具桔和柚的优良性状。,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建阳桔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快、优质高产,亩产2500公斤以上;耐寒性比温蜜好、遭遇—7℃不被冻死,对疮痂病、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抗性;11月下旬—12月上旬成熟,单果重180-250克,扁圆形、外观艳丽,肉质细嫩化渣,汁液丰富,风味清甜,果实无核、品质优良,果肉橙黄色,可溶性固体物11-14%,可滴定酸0.96%,可食率达87%。抗病虫,耐贮藏。该品种已在建阳、建瓯、南平、武夷山、罗源等地推广试种,面积达1.5万亩。市场销售价7—10元/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优品种。 注意事项:年平均温度低于17℃的地区,需先少量栽培试验。 80年代初,建阳从日本引进“甜春桔柚”,经过20多年来的人工栽培驯化和品种改良,培育出“建阳桔柚”并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水果。建阳市因此于2007年获国家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目前建阳种植“建阳桔柚”面积1.5万亩,总产3.38万吨。 “八山一水一分田”精辟慨括了建阳这一典型的山区县的地貌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建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加上当地肥沃的土壤、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建阳桔柚优秀的品质。建阳桔柚不仅无核化渣,甘甜汁多,清爽可口,而且多吃不腻,很受市场青睐。 目前,“建阳桔柚”已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并获国家质检总局受理。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示范区。 建阳桔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建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下一篇:建窑黑釉瓷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
地区 | 特产 |
---|---|
松源街道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郑墩镇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渭田镇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河东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茶平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旧县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溪东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花桥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
祖墩乡 | 松溪红茶 湛卢宝剑 九龙窑瓷器 松溪小角 松溪薄饼 松溪蒙丸 三层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