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珠江源风景区 | 珠江源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 珠江源位于云南东部曲靖市以北47公里处,整个景区由马雄山珠江源、花山湖和城区部分景点组成,总面积50平方公里。珠江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源于马雄山,有“一脉隔双盘”(南北盘江),“一水滴三江”(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一线串五珠”(湖泊)之奇异景观。 餐饮/住宿/购物珠江源的霞客山庄提供苗族晚宴,在竹楼上铺满松针的房间里,坐着竹编的小圆凳,喝着竹筒盛的酒,吃着美味的土鸭,新鲜的野山菌,再来上一碗农家玉米面拌饭,风味十足。 交通: 每逢节假日,麒麟区公交总公司有旅游专线客运班车往返珠江源。 地址: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 类型:山湖泊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74-3012406;0874-3012466 开放时间: 7:30-19:30 交通 曲靖市内可乘坐3路至玉林广场站下车或33路至五线谱站下车至沾益县后在当地包车前往。也可自驾前往,线路为“曲靖市——文昌街——麒麟南路——胜峰路——G320——河滨路——子午路——沪昆高速公路——宣天一级——G326——终点”。 门票 40元 |
边纵第六支队九龙山阻击战纪念碑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松林社区生态观光园内。 1948年,播乐“九·五”起义后,滇东北革命斗争风起云涌,革命形势发展较快。在省工委和滇东北地委的正确领导下,1949年初,沾益、宣威组建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4月12号,沾益又组建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沾益支队”,在沾益、宣威、富源、会泽一带开展武装斗争,扫除残敌,巩固滇东北根据地。沾益境内的白水镇、惠来乡、泽济乡、炎方镇和卡郎乡一带也建立了游击区,在滇川、滇黔公路沿线建立起交通联络站和革命据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和地方反动势力。 松林镇在沾益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交通便捷,人口集中,聚居着1000余户人家,又是镇公所驻地,历来是云南通往四川、贵州等地的交通要塞。长期驻有国民党军队,地痞、流氓、兵痞、恶霸四处为害乡邻。 1949年8月下旬,蒋介石为死守云南,企图在云南建立-基地,匆忙从贵州调集89军进入云南,在富源、曲靖一带集结。沾益县城驻有国民党军328师,松林、白水分别驻国民党军队一个团。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掠抢,疯狂-革命人民,对游击区进行疯狂“扫荡”,罪恶滔天。在松林镇杀害无辜百姓40余人;在卡郎烧毁回族清真寺以及民房40余间,抢走大批衣物和牲畜,杀害群众20余人;在播乐烧毁了建新村所有民房和播乐中学,杀害群众37人,抓走百余人。 为了严惩盘踞在沾益境内的国民党残敌,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为人民报仇雪恨,10月下旬,中共滇东北地委和边纵六支队党委决定,调集六支队20团1个营,27团2个营,宣威31团1个营以及嵩寻游击大队曲马沾游击团等优势兵力3000余人,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消灭敌军重要据点松林镇的国民党军队。我军于10月31日深夜进人松林外围阵地,包围了驻松林的国民党89军的1个团,以26团3营主攻松林。27团沿沾益外围九龙山一带10多千米的战线上设伏,阻击来自沾益的敌人援军;另以一个连在沙锅冲阻击来自白水的敌人援军,以一个连阻击来自松韶关的敌人援军。派曲马沾游击团出击沾益城敌军重要据点玉林山,牵制敌人,还派宣威31团一部和贵州盘县龙腾霄部协同佯攻富源县拖住敌人。 11月1日凌晨5时许,围攻松林的战斗打响了。26团3营7-士们用0把松林东门炸破,2个排的战士首先冲人城内,对敌军进行猛烈攻击,很快消灭了敌军一个排。由于攻打西、南、北三门的部队因路途不熟未能按时爆破城门,敌军得以集中兵力,抵御进入东门的部队,迫使我军退出东门,战斗形成攻坚战,坚持到上午9点多,我军在松林歼敌70余人,主动撤出战斗。 此时,来自曲靖、沾益、白水等方向的国民党援军近3000余人,向松林方向包抄夹击,妄图消灭我攻打松林的边纵部队。当国民党援军进入伏击圈时,边纵部队利用地理优势,发扬英勇顽强的作风,在九龙山、沙锅冲分头对敌军迎头痛击。九龙山阻击战尤为激烈,在10多千米的战线上,边纵战士坚守阵地,居高临下,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战斗从上午9时持续到下午5时,歼灭敌军700余人后主动撤离战斗,返回宣威休整。松林和九龙山战斗,是边纵六支队主动进攻国民党中央军的一次主要战斗,打乱了敌军部署,鼓舞了滇东北人民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拖住了敌人增援贵州的计划,为人民解放军进军云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纪念这一战斗的胜利,缅怀革命先烈,曲靖市原滇东北地区老同志联合会投资10万余元,于2009年在战斗指挥部所在地白沙坡,建立松林九龙山战斗纪念碑。工程于2009年5月26日动工,7月10日竣工。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 | 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松林社区北门村。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的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4月初进入沾益县的炎方、白水、盘江、大坡等地。4月3日清晨,红二军团在贺龙的带领下,由白水乡水田村进入盘江乡喜厦村,先头部队——军团直属4师、6师经遵化铺、兴法村、十里铺宿营在松林、河西、中村、小后所、清水沟一带。当红二军团先头部队进入松林镇时,正逢松林镇的赶集日,红军首先占领了镇公所,大部队随之浩浩荡荡进入松林镇。由于赶集的群众不了解红军,慌忙四处奔跑,集镇一片混乱。这时,红军立即向群众喊话:“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北上抗日的队伍,是打富济贫的队伍,一切为人民谋利益。红军主张买卖公平,请大家照常赶街,安心做买卖。”在红军的宣传之后,慌乱的群众稳住了,重新摆设摊子,打开店铺做买卖。红军战士在集镇上购买商品都一一付钱。红军政工人员在集市上召开了有数百人参加的宣传大会,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宣传红军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宗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丑恶嘴脸,彻底消除了老百姓对红军的误会。接着,红军又把镇公所囤积的粮食和18户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了群众。这时,全镇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传颂着红军打土豪、分浮财的特大喜讯。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红军是穷苦大众的队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当天晚上,大部分红军战士驻扎在松林镇上,他们对老百姓秋毫不犯,还帮助老百姓挑水、劈柴、打扫卫生、喂牲口,许多老百姓都把自己家房屋收拾干净,热情邀请红军战士到自己家住宿,帮助红军打草鞋、缝补衣服,并把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红军,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红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博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4月4日,红军在清水沟白栗树丛中召开镇反大会。在会上,有一位红军-讲话,宣传“抗日必须讨蒋”的救国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与人民为敌的滔天罪行,指出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红军打富济贫、杀官安民是为了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谋求穷苦人民的翻身解放。会上,镇压了沿途带来的8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和敌特。红军的行动,鼓舞了军民的革命斗志,穷苦大众扬眉吐气,拍手称快,更加热爱红军。当红军踏上新的征途时,当地群众争相为红军带路,有的甚至把红军带到寻甸县才返回。 4月5日,天刚蒙蒙亮,红军又分两路前进:一路由小东湾经小兴村、大树屯到迤堵;另一路由遵化铺、兴法村出发,经黑老湾到迤堵会合,再经山后坡、小后所、胡家屯、陶家营沿马鞍山进人大坡乡。红二军团长征经过盘江乡,历时3天,途经9个村公所,27个自然村,行程60华里。 红军长征在松林的革命斗争,在盘江人民心中树立了巍峨的丰碑。1976年8月,原盘江公社在松林古城北门建立了“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纪念碑。2008年,松林村委会筹资10万元进行修缮,让人民世世代代缅怀红军。红军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人民谋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崇高理想,英勇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是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 |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播乐乡播乐中学内。 播乐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悠久办学历史的红色学校,早期的播乐中学是地下党云南省委在滇东北和重要革命据点之一,是沾益中心县委所在地。1948年8月初,为配合全国武装斗争形势,摧毁国民党反动派在云南建立-顽抗基地的阴谋,中共云南省工委研究部署了播乐的武装起义计划,为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决定由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3支队接应起义。9月3日,三支队从陆良龙海山革命根据地辗转到达宣威接应宝山地区武装起义后,进驻沾益播乐中学附近的洒宇村,4日下午进入播中所在地建新村,准备接应播中起义。当夜,沾益中心县委和陆良中心县委负责人开会研究播乐中学起义后的人事安排和行动计划。 9月5日上午,沾益播乐中学全体师生员工450余人(其中党员88人),附近农民120余人,建新村、中心村两个乡公所队兵40余人,以及原播中校长(时任沾益县教育局长)温培群,沾益县督学温培行,原泽济乡乡长樊子愚,时任扩大乡乡长顾超级等,共600余人,枪200余支,举行反蒋武装起义。起义时,沾益中心县委书记、播中校长樊子诚主持召开武装起义大会,他在大会上庄严宣布:“我们多年的愿望今天实现了,我们要拿起枪杆子,用革命的武装推翻反动政权。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打倒蒋家王朝。”播乐中学武装起义后,武装人员编为三支队第六大队,樊子明任大队长,杨泓光任教导员。其余人员分别编入各大队和政工队。此时,三支队已发展到900余人。播乐起义人员参加三支队后,党组织安排一批地下党员继续坚持开展地方工作。播中起义后,三支队奋力打退前来镇压起义的敌人的进攻,于当晚转移,向会泽方向进军,准备接应会泽地下党组织发动的武装起义。转移途中,先后多次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 于11日夜进抵会泽待补,与会泽地下党联系后,由于会泽武装起义尚未成熟,三支队决定返回陆良龙海山根据地整训,坚持盘北斗争。之后,三支队与尾追堵截之敌历经数次战斗,经平彝(今富源)县境重返龙海山根据地,受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九五”播乐起义,是一次党直接领导武装起义的成功范例,是滇东北反蒋武装起义的一次壮举。起义点燃了南盘江畔战争的烽火,将滇东南、滇东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极大地震撼了敌人。起义中,大批军政干部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军队和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创建滇东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82年以来,先后在播中校园内建起了“九·五”播乐起义纪念馆和“九·五”起义革命烈士陵园。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沾益玉林山烈士纪念园 | 沾益玉林山烈士纪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玉林公园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是根据滇桂黔边区党委决定,由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宣威支队、沾益支队整编,于1949年8月1日在宣威落水洞宣告成立的。这支由中共云南省工委长期培育出来的人民军队,是边纵战斗在滇东北和云贵边区(威宁、水城、盘县)的主力部队,在解放滇东北、阻击歼灭溃逃入滇的国民党军队、支援昆明保卫战、与兄弟部队共同解放云贵的战斗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未,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西南推进。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六支队接受了新的任务,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阻击、追歼逃窜云南的国民党中央军残余,迎接解放大军入滇,12月18~25 日,六支队所属沾益地方部队配合解放大军,围歼沾益留守处、联勤运输部、第六编练部、第8军及第8兵团留守处等敌,共毙伤敌40余人,俘敌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300余支,子弹5万余发,炮30余门,炮弹数万发,解放了沾益县城。 1950年元旦,六支队和沾益广大民兵、群众代表,在沾益县城玉林山与解放军二野5兵团7军146团举行会师祝捷大会。会师大会会场上,五兵团四十九师政治部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冀鲁豫发展成长,上升主力,过黄河,战淮海,渡长江,克京沪,进军西南三千里,堪称得革命军队”,下联是“滇东北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克罗平,打雨碌,陷会泽,攻松林,血战宣威分水岭,不愧为人民武装”,横额为“胜利会师”。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五兵团和六支队的光辉战斗历程。玉林山会师后,六支队所属指挥员完成了武装革命的历史使命,投入接管国民党旧政权、组建和保卫人民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征程中,继续为祖国作贡献。 为纪念边纵六支队与解放军二野5兵团7军146团的胜利会师和六支队在滇东北的革命斗争史,1994年11月建立该纪念园。园内有纪念碑一座(铜像雕塑一尊、浮雕一组、石狮子一对)、碑林长廊一组、假山两组、汉白玉碑两块、纪念馆一幢(展出照片和图表500余幅)。 该纪念园于1997年4月、2009年7月29日先后两次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 | 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红寨汤浪村北。 1936年4月2日,红军长征分三路从富源县进入沾益县。4月3日,红二军团在贺龙的带领下,从驻地出发,分别经播乐乡的偏山、沙高、大海、小落浪、大落浪、水田等地,进驻喜厦、遵花铺、十里铺、松林、河西、中村一带。上午11时,红二军团一部行至遵化铺以北的火焰山时,与一股敌人遭遇,红军立即投入战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迫使其向松韶关方向逃窜。红军将缴获的物品分给当地农民后又继续前进。 4月5日,军团直属部队经大坡乡的土桥、耕德、大坡、秧田冲、德威、天生桥村到羊街(今麻拉)宿营。贺龙在汤浪庙里食宿,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党的纲领和政治主张,宣传抗日救国方针,揭露国民党-罪行,宣传红军是工农大众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求解放的队伍。在许多村寨写下了“打倒土豪分田地”“打富救贫” “红军是抗日救国的队伍”“建立抗日救国政府”“打倒-有衣穿,打倒土豪有饭吃”“打死滇军,踏死黔军,拖死中央军”“云南公众弟兄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标语,同时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后来,当地老百姓就把此庙叫做“红军庙”,村名改为红寨村,现仍保存着贺龙使用过的办公桌。 该纪念碑于2006年6月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天坑奇观 | 沾益县大坡乡境内有4道“天坑”,最宽的达180米、深170米,属地壳陷落而成,“天坑”内尚有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是我省首次发现的大自然奇观。 天坑在地理学上叫漏斗,是溶洞坍塌或地表水流人地下时溶蚀而成。在已往的历史岁月里,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天坑发现。美国的阿里西波漏斗曾经号称天下第一,它的坑口直径是33O米,深7O米。然而,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天坑的发现都打破了美国阿里西波漏斗的纪录。诸如四川兴文县的漏斗岩,坑口直径是65O米,坑底直径为49O米,深2O8米.这还不是最深的,最深的是位于长江中游具有诗城之称的奉节县境内的小寨天坑。它的坑口直径达622米,深666米。这大约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天坑之冠了。竹符的姊妹天坑没有奉节和兴文的天坑大,也没有这两个天坑深,但比曾号称天下第一的美国阿里西波天坑要深一倍。它一大一小藏在竹行的半山上,两坑之间相距不到百米.大的天坑,坑口为椭圆形,最大直径2OO米左右,深14O米。小的坑口直径5O米左右,深也是百米以上。 大坡乡 " 大坡乡位于沾益县西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4公里,辖21个村委会,191个村民小组,365个自然村,总户数10200余户,总人口4.3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余人。全乡总面积49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9万余亩,人均1.5亩左右。全乡经济健康发展,以烤烟、万寿菊、除虫菊和啤酒大麦为主,以畜牧、乡镇企业、水产、蚕桑、蔬菜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详细++ |
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 | 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云南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云南省沾益县,总面积1040.49公顷。 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曲靖市沾益县南端,是以西河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资源,以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水质净化、生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性生态工程。公园分为湿地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等五大功能区,园内珍稀鸟类及高、低等植物等原生态动植物物种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完整,原生态湿地特征明显,具有很高的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等多样性价值。 建设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能进一步恢复西河湿地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提升沾益县“珠江源头第一县、滇东交通枢纽”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沾益县林业局局长王得林介绍,规划范围西起西河水库,东至沾益县城中心,总规划面积1040.49公顷,现状湿地面积为483.98公顷,占总面积的46.51%。 |
马雄山 | 马雄山海拔2444米,是曲靖市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的分水岭,故有“一水滴三江”的美称。 远观马雄山,恰似一匹悠闲斜卧在高原台地上的骆驼,头向西南伸向白浪水库,尾往西北摆于偏桥水库,马雄山峰和老高山则构成驼峰。站在曲靖马雄山顶,极目远眺,群山巍峨。顺曲靖南盘江向南,东岸陡峭,怪石嶙峋,异峰突起,溶洞四伏,源短流急,支流众多;西岸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源清流缓,林密路稀。 从马雄山山脚至山顶,层层密林,丛丛灌木,遮天蔽日。山顶松树贴地盘生,形成高不过膝、松软如棉的爬地云松奇景。山间林阴潮湿,伴着松涛鸟语,景致幽然。 曲靖珠江源出水洞分上下两口,下口海拔2158米。枯水季节惟有下洞出水,雨季自上而下两洞泉水暴涌,声震山谷,势甚壮观。洞口周围林木苍苍,芳草青青,山花烂漫,空气清新。 |
花山湖彩云洞 | “水晶流成瀑,玉石堆成山,岩石结成冰,翡翠串成帘。”这是曲靖市沾益县当地人对花山湖畔彩云洞的赞美。在云南众多的喀斯特溶洞中,彩云洞也许并不为人们熟悉,但它却是一个非常幽深、奇特、五彩斑斓的地下溶洞,最近才逐步开发而展露出它的璀璨光芒。近日,沾益县已把彩云洞作为一个重要新景点在第四届珠江源旅游节举办前夕推出。 门票 10元 景点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 |
天坑自然保护区 | 天坑景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海峰湿地西部的石仁村,为“云南没有,全国罕见”的大型竖井型、漏斗型天坑群,数目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个,最大的直径约200米,深度为184米,坑内尚有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坑底有溶洞,洞内景观奇异。 |
八险洞 | 八险洞,在开发珠江源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景区发现。位于花山湖尾部的八险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个洞洞程幽深,洞体宏敞,旁穴杂陈,一般宽二十至三十米左右,高也在二十至三十米,从洞口到目前最终能到达的地方总长三公里左右,由钟乳石自然分隔成八个不同的景区. |
花山湖 | 花山湖坐落于云南的东北部城市曲靖。 从珠江源顺江而下,穿过观音山,就到了花山湖。花山湖是镶嵌在珠江源头的一颗夺目的明珠。就像寒门茅舍间出落的小家碧玉,立身于寂寞红尘,气质中更多的是东方古典的婉约淡雅,于情论中显出端庄、秀美。 游花山湖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乘游艇直进湖心了,迎着和煦的阳光,踏着波光刻猕的浪花,让游艇沿着长约四公里,宽一公多里的湖面缓缓行进,你会走进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湖面忽宽忽窄,忽蓝忽白。一会儿你就可以看见一片怪石林立的水中风景,那是湖中被游人称作小石林的小岛。这片小石林名副其实,一个个石头像一棵棵粗壮的大树一样立在那里,密密匝匝,彼此相依相偎,组成一片丛林。这丛林又生得千姿百态,仔细看去,又像一群山间的野物,有的像狮,有的像鹿,有的像马,有的像羊,还有的像开在水中的莲花,像长在岩上的果,让人美不胜收。走过小石林,又是凤凰山,原是两座相连的小山,一旦湖水升起,两座小山便成了两个互不相连的湖中小岛,就像两只戏水的凤凰。 |
沾益海峰湿地 | 位于沾益县大坡乡,景区面积6.67平方千米,是具山、水、林、石、洞、潭及草地为一体的典型的喀斯特湿地景观,有“九十九山,九十九峰”、“云南小桂林”之誉。 这里很少有人涉足,地处偏僻,这里有着肥美的水草、成群的候鸟。一座座峰林壮的石山包点缀其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虽然交通和旅游接待条件有限,可是,近年来,一些喜欢户外运动和摄影的朋友纷至沓来,他们喜欢这里人烟稀少的纯净、宁静,称其为云南十大仙境之一。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 类型:湿地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电话:0874-3021119 官方网站:http://www.haifengshidi.com/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曲靖火车站坐1路车3站后下,过马路到对面公交车站坐33、3路到沾益小花园下,在沾益小花园的桥底可以坐车去大坡乡沾益海峰湿地 |
倒石岩 | 倒石岩也叫观音山。位于花山湖尾部。珠源水就从这里注人花山湖。倒石岩如刀削、如斧劈,雄奇壮丽,险峻绝伦。两个名称均来自于民间传说,一是相传很古的时候,马雄山沧海变桑田之时,一条纹龙从珠源顺流而下,一路兴风作浪,百姓身受其苦,当蚊龙来到这山峰之下,正要进人花山湖时,山神终于推倒了半个山峰,压住了这作恶多端的故龙。因此叫倒石岩,又说是观音菩萨某一年的某一天,从南海来花山湖巡游,当她来到这座石岩峰巅,正想作一小想,忽见这山裂有缝。为避免日后山塌伤了过往行人。观音顺手推倒了半个山。当地百姓为感其善思,便把这山起名叫观音山。从远处看,这千例壁立的山峰还真像观音手捧玉瓶亭亭玉立的样子,而倒下的石块又恰似观音的信徒一个个虔诚地跪拜在观音的脚下。 |
白水豆腐 | 白水豆腐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白水镇的特产。白水在清代,其豆腐已名扬四海,当时白水镇仅仅是一驿站,1们每到一次,便会来到白水村里一姓李的豆腐摊上吃碗豆腐脑,回程时必带豆干而回。 白水豆腐白、细、嫩、筋,豆味香浓。刀切豆腐或片、或块、或条,茬白而细,软而筋,煮在锅里时久不烂,放油锅煎炸而色黄、虚软,吃起来既绵又筋。豆腐含蛋白质高,并含有钙、铁等物质,营养丰富。豆腐经压制做成的豆腐干,更为细腻绵筋,凉拌、爆炒、煎煮均可。凉拌豆腐干细丝,为白水宴席凉菜佳品。 |
大坡万寿菊 | 大坡村于1998年开始种植万寿菊,现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该村现建有万寿菊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全村农业总产值1600万元,万寿菊产值846万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万寿菊产业收入3496元,占人均纯收入76%;万寿菊产业覆盖农户960户,占总农户的87%。 大坡村万寿菊生产由该村万寿菊协会牵头,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做到了“十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机耕、统一移栽期、统一移栽规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中耕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该村种植的万寿菊色素含量比国内其他地方高10%-20%。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年加工万寿菊干花颗粒2万吨、叶黄素浸膏2000吨的生产能力,万寿菊叶黄素油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3%,各种万寿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墨西哥、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同时,该村还以万寿菊观赏为特色,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2007年大坡村成功举办了“首届万寿菊节”和“全国万寿菊产业发展研讨会”,2011年7月再次举办万寿菊赏花会。 云南省沾益县大坡乡大坡村 |
沾益小粑粑 |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人人喜欢它。”沾益小粑粑名声四起,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一产品备受群众欢迎,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请人家挑或背,很自豪的去女方家定亲。八月十五送花节,春节期间拜年等都少不了必备这一礼物送到女方家。沾益的民间风俗,在结婚时要“端糖”认识亲友,一对新人拖着一个盘子,装上2个小粑粑加几颗水果糖抬到亲友面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老百姓进城赶街,总忘不了买上几个回家孝敬父母或与子女共同分享,沾益小粑粑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沾益小粑粑已被贴上现代元素的商标,如县副食品厂生产的“云腿月饼”,沾益三圆食品厂生产的“滇溢圆”系列月饼等等,都是在传统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推向市场的品牌。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情有独钟地称它——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的表面呈棕红色,光泽油润,外层是脆壳,里面是千层酥皮裹着的馅心,不会自然破裂,故取名“硬壳”。沾益小粑粑的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酥、松、脆、软、甜、咸适宜,有香喷喷的火腿美味,又含糖汁诱人的蜜甜,食之,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
胡辣鱼 | 曲靖虽然早在4亿2千万年前就已经有了鱼类生存的历史,但鱼作为一道特色菜肴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大约是从1994年开始,一股“胡辣鱼风”从沾益一家名为龙华鲜鱼店的小馆子里刮出,并迅速席卷了曲靖城,一时间很多饮食服务业主争相效仿,都纷纷打出“胡辣鱼”的招牌,赶时髦般招徕着新潮的食客。和其他一些“短命”的时尚菜不同,这胡辣鱼自推出之日起,就始终牢牢占有自己的消费群体。 大凡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在经营管理上必有其过得硬的招数,而胡辣鱼在曲靖的长盛不衰一方面说明这种吃法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正是契合了滇东高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气质。 怎样契合?且看看它的制作程序。 做胡竦鱼的原料首选鲫鱼,以每条二三两重的为最佳,这样不但肉质细嫩,且可免去鱼刺细多之苦。若鱼肚内能留有鱼子,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一边把鲜活的小鲫鱼迅速拾掇干净,加盐稍作腌渍,一边热锅上放入猪油,七八成熟时加干竦椒段炸炒,出味后再放生姜,加开水,将鱼投入熬煮数分钟,起锅时加胡椒粉和味精,碧绿的芫荽整根浮在面上,色泽红绿夺目,煞是好看。 这时还不算完,须将胡辣鱼置于文火上缓缓地煮,边煮边吃。如此胡椒和辣椒的味道慢慢渗入鱼肉内,香、辣、鲜诸味混合,妙不可言。鱼一条条吃完后就汤煮上各种时鲜小菜,直让食客吃得酣畅淋漓。 胡辣鱼的精髓就在这“胡辣”二字,其他的佐料不必讲究,胡椒粉和干辣椒的量却一定要放足,并且猪油的用量也不能少。据说,沾益龙华鲜鱼店的主人邓乔开为了开创这种吃法,是自已先做了百十斤鱼来吃,反复比较,才得出最后的配方。而龙华鲜鱼店也从最初的鸡毛小店发展成初具规模、连销经营的龙头餐馆,食客如云。 牋 |
花山带皮羊肉 | 花山带皮羊肉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特色美食。花山带皮羊肉,其实便是黄焖羊肉。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全无膻腥,香辣柔韧,舒适可口。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很多乡镇属山区半山区,畜牧业发展中山羊饲养占有很大比重,加之当地又多杂居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吃羊肉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肉食就是以羊肉为主。 花山带皮羊肉的做法:选择大羯羊,宰杀后不剥皮,刮干净后连皮将羊肉砍成小块。炒锅里放入羊油和猪油的混合油,热后加干辣椒、花椒、姜、蒜、大料等佐料,待出味再舀一勺老酱进去炸炒,最后将砍好的羊肉倒进去一起翻炒,出油再移至高压锅内,掺入用羊排羊骨熬好的清汤,焖压一刻钟左右即成。 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不但具备以上诸方面的营养价值,而且全无膻腥气味,吃起来香辣柔韧,十分舒适可口。还可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尤为绝妙的是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些米线、面条,就成了地道的羊肉米线、羊肉面条,滋味鲜美,若是大冬天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吃肉喝酒,热乎乎地出一身汗,堪称一大享受。 花山带皮羊肉的吃法:置于文火上边煮边吃,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为线、面条。 |
沾益辣子鸡 | 沾益辣子鸡是中国著名餐饮特产,是滇菜代表作,也是曲靖、沾益的宣传名片,产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有百年历史,因其选料精殊挑剔、制作道序复杂、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较具代表性的是龚氏辣子鸡。 与川渝地区配上花椒的麻辣不同,和湖南生吃辣椒的豪爽相异,能仅靠一道菜打出"辣"名声的小地儿,恐怕只出在滇中的沾益县--中国第三大江珠江之源、著名人物桂涛声、陈家顺的家乡。说起滇菜,沾益辣子鸡绝对不容小觑,自上世纪被沾益"龚"氏家族推广出来到现在,其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如今,沾益辣子鸡早已名满天下,广为流传。在就餐时配上苦菜汤、炸好的洋芋条和臭豆腐,不奢华、不张扬,但沾益辣子鸡绝对能让众食客辣得舒服,吃得安逸。沾益辣子鸡,是滇菜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辣而不辛、食和味醇,致使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是为西南乃至中国最出色的菜肴之一,招牌在中国西南地区乃至更远处都随处可见,可谓"不吃辣子鸡,白来彩云南"。目前口味最纯正的是位于沾益县一中对面东风闸边的沾益龚氏辣子鸡、龚记辣子鸡、龚家辣子鸡,辣子鸡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成为沾益的一大有趣的特色。 龚氏辣子鸡的创始人龚红云女士,是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先生二探珠江源两投宿的沾益富豪龚起潜的后裔。 龚氏辣子鸡以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辣而不辛、食和味醇,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凡到沾益者,都以一尝为快,甚有驱车百里而专程品尝者,名声大噪,以致省城昆明等地常见“沾益正宗辣子鸡”招牌。由于沾益辣子鸡的独特,被称为滇中一绝,供不应求。 龚氏辣子鸡以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辣而不辛、食和味醇,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凡到沾益者,都以一尝为快,甚有驱车百里而专程品尝者,名声大噪,以致省城昆明等地常见“沾益正宗辣子鸡”招牌。由于沾益辣子鸡的独特,被称为滇中一绝,供不应求。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现已加工成为袋装辣子鸡,获国家专利并注册登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说起这辣子鸡的来历,在曲靖流传着两个说法。 其一是说沾益县西平镇红星办事处6村村民龚国富、丁丽琼夫归,1987年利用自家位于320国道旁的两间平房开起食店。起先经营的也不过是些家常小菜,后来爱琢磨的龚国富在一种贵州辣子鸡的基础上自己创出了沾益辣子鸡的独特配方,遂一发不可收拾,转而专营辣子鸡,小店名声也不胫而走,誉满云南。 其二则说是龚国富的妹妹龚红云,在1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她下厨炒鸡肉时不小心将放在灶边的一碗辣椒面翻泼进锅里,只好将就着一起炒,不料竟做出一道辣香独特的好菜。 1987年,她利用街边住房开起了小食馆,逐渐把她家的辣子鸡推成了专营名菜。 |
烧云腿 | 【所属菜系】 云南菜 【特点】 色泽淡黄,皮酥肉嫩,肥而不腻,人口即化,鲜香浓郁。 【原料】 云腿尖1500克,鸡蛋6个,富强粉75克,蚕豆水粉250克,食碱少许。 【制作过程】 1、云腿刮洗干净,用温碱水洗去污物和哈喇味,再用清水洗两遍,放入汤锅中加水煮1小时,至熟而不烊,捞起撕去皮子。 2、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先放入富强粉调匀,再放入蚕豆水粉搅成稠蛋清糊。 3、火盆内燃粟炭火。云腿穿在铁叉上,肥肉面向火,烤热时用毛刷蘸蛋情糊刷在云腿上面,待火苗将蛋清糊烤黄后,再刷第二遍蛋清糊烤黄,接着再刷第三遍蛋清糊,待烤黄后,即用刀将云腿连同蛋糊片为2.5厘米厚的片。然后再将云腿如前述方法刷三遍蛋清糊,每遍都要在刷后烤黄,然后片下,如此反复,至云腿和蛋糊用尽为止。将片下的云腿片改刀为4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条,码在盘中即成。 |
曲靖青头菌 | 青头菌:菌体较大,肉肥厚,以尼克酸含量极高著称。可以药用,对眼目不明有效。还能泻肝火,散热舒气。 |
鸡油菌 | 鸡油菌:颜色金黄,像鸡油一样,菌朵小,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温柔感,想起就让人感觉非常的温馨。用鸡油菌做出来的菜,其香味淡雅可口,吃起来真让人有一种满颊留香的高雅气来。它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有利于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干燥或粗糙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以及预防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此外有报道还称该菌具有抗癌性,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沾益花山带皮羊肉 | 牋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