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宣威火腿 | 宣威火腿产于云南省的宣威县,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外形端正,个大骨小,肥瘦适中,肉质细嫩,吃起来清香扑鼻,它以独特的风味蜚声中外,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行销国内外,并多次地国际上得奖。现在当地还用宣威火腿加工成各种食品,主要有:云腿罐头、云腿午餐肉、云腿月饼及云腿奶糖等。下一篇:紫云宝马铃薯 |
富源魔芋 | 魔芋又称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7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我国魔芋资源丰富,有20多种。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共有魔芋品种17个,占全国魔芋属种质资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种为主,品质好、色泽佳,被魔芋牌视为精品,曾创下亩产高达11吨的纪录。 中华民族是研究和利用魔芋最早的民族。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首次确认魔芋是治病的药物,后在元、明、清代均有魔芋入药及荒年充饥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还系统地介绍了魔芋的生态环境,栽培方法,主治功能、服用方法和加工烹调技术。现代《中药大辞典》也肯定了魔芋作为中药具有解毒、抑菌、化痰、散结、行淤等功能。我国魔芋的传统食用方式是手工将鲜魔芋或魔芋角加工成灰黑色的魔芋豆腐食用。这种土法加工的魔芋豆腐常常由于加碱较重而影响魔芋的保健功能。 魔芋的有效成份是球茎中所含的葡甘聚糖。从球茎的解剖结构中可以看出,球茎中含有大量的大型异细胞,异细胞中含葡甘露糖,通过去掉异细胞周围的淀粉和其他成分,即可获得魔芋葡甘露糖的粗制品--魔芋精粉,将魔芋精粉进一步的提纯和细化,可加工成质量更高、使用更方便的魔芋微粉。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具有水溶、增稠、稳定、悬浮、胶凝、成膜、粘结等多种理化特性。 因此,魔芋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钻探、造纸、建材、印染、日化、环保等行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富源魔芋仍然属零散种植。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魔芋产品的大量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富源县老厂、富村等乡镇开始大面积连片种植,黄泥河、十八连山、墨红等乡镇也利用闲地适度规模种植,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98年全县种植花魔芋1134亩。 2001年.县委九届五次全会上把魔芋列为特色经济之一,切实加强对魔芋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富源魔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1年全县种植花魔芋1.1万亩,总产鲜芋5277万公斤,实现产值3818万元;2002年种植1.58万亩,产鲜芋7110万公斤,实现产值4977万元。2003年计划种植魔芋2万亩,到2007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将达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魔芋生产、加工和销售聚散地。魔芋产业将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保健水平的提高,其前途将更加宽广,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地域范围 富源魔芋产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涉及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十八连山镇、老厂镇、古敢乡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3°58′至104°49′,北纬25°02′至25°58′之间,东西宽48.8公里,南北长91.5公里,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20万吨,精粉1万吨。 下一篇:富源大河乌猪 |
乐业辣椒 |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特定的生产区域种植的一个地方干椒,因原产于乐业槽子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大种植规模,据《会泽文史资料》记载:“在会泽县东部,有一条绵延逶迤近百里的乐业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这就是盛产辣椒的乐业槽子”。乐业辣椒于1983年在北京出口成果展览会会上,曾获外经部颁发的荣誉证书。2007年会泽县被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称号、乐业镇被授予“中国辣椒第一镇”称号,会泽县勇雄辣椒开发公司生产的“勇雄”牌乐业辣椒被大会评选为“金奖”和“特别推荐产品”。同时在辣椒博览会上,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同志还为会泽题写了“会泽辣椒卖天下”的贴字。 会泽乐业乡乐业辣椒种植历史悠久,辣椒个大、肉厚味浓、红润光滑、色泽鲜艳、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籽多、微辣芳香。1989年,推广优良品种,规范栽培技术,以乐业辣椒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辣制产品,主要生产品有原质包装辣椒、糊辣椒粉、辣椒圈3个品种,获国家轻工业部银奖。产品远销缅甸、泰国、香港、北京、湖南、贵州等地。2000年,乐业乡辣椒种植5400亩,全乡辣椒产值409.5万元。 乐业辣椒 地域范围 乐业辣椒主要分布在会泽县镜内,主要涉及乐业、迤车、金钟、者海、火红五个乡镇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26°29′~26°47′、东经103°22′~103°37′,南北长33km,东西宽27km,种植面积6667公顷,年产量18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特征: 果形:果长10~19cm,果肉厚0.1~0.2 cm,平均单果质量5~12g,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先端渐尖、微弯,色泽鲜艳,油亮红润、透明,外表光滑 、成熟果鲜红或深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 乐业辣椒色泽鲜艳,油亮红润、辣味纯正适中、营养价值丰富;每100克辣椒产品中,维生素C含量≥ 150mg、辣椒素含量≥ 26.6 mg,粗纤维含量≥ 24.5%。 (3)安全要求:乐业辣椒产品质量达到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254-2008《乐业辣椒 生产技术规程》,DB53/T 255-2008《乐业辣椒 辣椒干》的要求。下一篇:会泽斑铜制作技艺 |
富源大河乌猪 | 据《富源县农牧志》记载,“大河猪”是我国西南三省的优良猪种之一,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猪种的形成,从有记载的公元前116年算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因盛产我县大河一带而得名。1978年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猪种资源调查,将其定名统称“乌金猪”。 “富源大河乌猪”是在乌金猪(大河猪)基础上导入杜洛克半血杂交育成的国家级新品种。而“大河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因盛产富源县大河一带而得名,它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生产加工“云腿”等肉制品的优质原料猪种,享有“大河猪种甲滇东”之称。 “富源大河乌猪”于1992年至2000年间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遗传育种学专家连林生教授的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富源县畜牧局、富源县大河种猪场经过9年6个世代培育成功。2000年8月22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0号公告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之一,“富源大河乌猪”于2002年12月14日被国家农业部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审定为国家级新品种,2003年2月27日正式获农业部批准。富源大河乌猪成为继“苏太猪”之后云南省第一、中国第二育成猪新品种,2007年9月“富源大河乌猪”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11月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曲靖市知名商标。2009年10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第15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大河乌猪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 目前,已开发出大河乌猪鲜肉、火腿、发酵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及酱卤制品四个系列40个产品。富源畜牧开发公司生产的“富雲”牌火腿于1999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富源信发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滇乌”牌火腿于2011年在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 特定品质 大河乌猪是在大河猪选优提纯的基础上,适度导入外部育成的瘦肉型猪种。具有肉质好、肌肉脂肪含量高、生产快、繁殖强、耐粗饲、抗病等优良特性。开展杂交生产瘦肉以来,大河乌猪为少有的优良母本,纯种与英系大约克夏的0是腌制“云腿”的优良原料猪种。因原产地位于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与大河乡一带,故称“大河乌猪”。 文化典故 大河乌猪原称大河猪新品系,是云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大河猪杂0套系选育及0优势利用研究与示范》的重点课题。该项目在省科技厅、省农大、省畜牧兽医局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主持,富源县畜牧局和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联合攻关,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进行选育的大河猪新品系,从1994年开始至2002年历经9年6个世代持续选育,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预定目标,是云南省首次培育成功的适宜腌制优质云腿和优质鲜肉供应的优良母本品种。 地域范围 富源大河乌猪产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涉及中安镇、大河镇、营上镇、后所镇、竹园镇、墨红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3°58′至104°49′,北纬25°02′至25°58′,东西宽48.8公里,南北长91.5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348平方公里,年出栏250万头,年产猪肉17.5万吨。下一篇:富源火腿 |
高良苡仁米 | 苡仁俗名称六谷,别名菩提子。师宗县栽培苡仁历史悠久,苡仁属师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师宗县志》和《师宗县农业志》记载:“ 1949年后,师宗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土烟、油菜、甘蔗、生姜、花生、芝麻、葵花子、苡仁及少量-” 。苡仁栽培在师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师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高良苡仁米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2011年《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师宗县中草药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支柱产业,要求扩大苡仁种植面积,以满足国内外苡仁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 地域范围 高良苡仁米产于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和五龙乡境内,产地范围涉及高良乡的设里、笼嘎、纳非、雨厦、科白、便料、纳厦、团坡、戈勒、窝得、坝林11个行政村;五龙乡的狗街、鲁克、平寨、发岗、花桂、牛尾、南岩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8′—103°34′,北纬24°21′—24°39′之间,东西长28km,南北宽 41.85km,种植总面积3300公顷,年产量131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株高1.5-1.9m,约有10-11节。叶鞘光滑,节间由下至上逐步变短;叶舌质硬,长约0.6-0.7m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 1.5-3cm。果实成熟时,总苞坚硬具珐琅质,卵形或卵状球形,内包颖果;颖果长约4-5mm,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腹面有一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表面乳白色,光滑,味微甜。(2)内在品质指标:高良苡芢米外观色泽好、内在品质优,营养价值高,即可食用也可药用,其中,总淀粉≥50.15%,蛋白质≥10.1%,粗纤维≥0.5%,维生素C≥16mg/100g。 (3)安全要求:高良苡仁米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NY 5305-2006无公害食品 小杂粮》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 5117-2005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下一篇:高良壮家牛干巴 |
马龙苹果 | 马龙苹果是马龙县当地农民种植面积最大而且栽培历史最早的品种,据滇东风物志记载:1954年马龙县县委书记谢兴方从山东引进旭、金帅、富士、国光等苹果品种试种,取得成功,从此结束了马龙“杨梅当水果”的时代。1973年随着苹果新品种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龙县被云南省定为“优质苹果出口生产基地”,一九九五年,农业局从日本、新西兰引进皇家嘎啦、藤牧一号等品种,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龙县再次被云南省定为“早熟苹果生产基地”,2000年马龙县加入中国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从国内外引进苹果品种30余个,极大地为丰富了马龙苹果的种质资源。马龙苹果因成熟早、果个大、具有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果肉细腻、甘甜味厚、汁多无渣,硬度适中,清香可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营养物质等,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马龙县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海拔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水果产业,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显现,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水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增长,农民致富的又一亮点。 目前,马龙苹果种植面积达2.42万亩,年产量1100万公斤,产值1950万元。今年全县共完成低产苹果园改造500亩,高光效示范推广1500亩,兴办高产样板4800亩,水果套袋600万个。全县有水果产业协会一个,企业一家。通过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获得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2个,马龙苹果品牌效应已经逐渐产生。在抓好品牌效应的同时,加大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于2009年1月加入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全省加入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7个县之一,该县加大低效苹果园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早熟苹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加强苹果盆栽和水果盆景的研发工作。抓好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黄1虫板、诱虫灯、水肥一体化、生态农业等技术,切实保障水果的质量安全。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千方百计解决果农在水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推广果实套袋、贴字技术,果实采后包装,进一步提升果品质量和档次,增加果农的效益。抓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高光效技术、下垂枝结果技术、简易修剪技术、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和土肥水管理技术等栽培技术集成及先进实用的机械的应 今年,中国产业体系云南试验站病虫害防控专家团队和中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明玉一行,先后到马龙调研苹果产业,对今后苹果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马龙苹果”将大有作为。 马龙苹果 地域范围 马龙苹果产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境内,种植区域涉及通泉镇、王家庄镇、月望乡、马过河镇、旧县镇、马鸣乡、-乡、纳章镇八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3°16'—103°45'、北纬25°08'—25°37'之间,南北长44.5km,东西宽47.25km,苹果种植总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品质特征:马龙苹果“早熟型”果实圆台、端正,“晚熟型”果实扁圆、不够端正,果皮颜色鲜红有光泽,含糖量高、香味浓,果肉细腻、甘甜味厚,质脆无渣、汁多,营养丰富。 (2)内在品质指标:马龙苹果含糖量高肉细腻、甘甜味厚、汁多无渣,硬度适中,清香可口等特点。果实硬度≥4(kg/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总含糖量≥13.0%,钾≥0.4%、钙≥35%(mg/kg)、铁≥3%(mg/kg)、锌≥0.2%(mg/kg)、总氨基酸量≥0.85%,营养丰富。 (3)安全要求:马龙苹果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 仁果类水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5012-2002 无公害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下一篇:咨卡彝族泡缸酒 |
火红黑山羊 | 会泽火红黑山羊属云岭山羊短毛型,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发性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是会泽县乃至曲靖市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之一。火红黑山羊饲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会泽县的火红、乐业、马路、矿山、迤车、大井一带,以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板皮优良著称。 火红黑山羊以产肉为主,肉皮兼用。肉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肉质鲜美细嫩,膻味轻,无异味。板皮厚软,细腻,俗称“棉花皮”。火红黑山羊性格顽强、神经敏锐、行动敏捷、喜攀缘、好登高,体格中等、身躯较长、颜面直而短、嘴筒较细、门齿发达、嘴唇灵活、四肢结实、蹄质坚硬、颈部较粗、胸宽、背腰平直,公羊均有角、母羊少数无角、角质坚硬呈黑色、扁长而向后倾斜,公羊-发育良好,母羊乳房下垂不明显,毛色多为黑色、毛粗而长,最长的达20厘米、被毛下面无绒毛。 1989年曲靖地区种畜资源普查资料显示,火红黑山羊一岁以上二岁以下平均体高52.82±5.96厘米,体斜长55.72±5.37厘米,胸围62.67±8.32厘米,体重20.96±6.34公斤;二岁以上六岁以下平均体高58.44±5.42厘米,体斜长64.62±9.33厘米,胸围71.81±8.4厘米,体重31.82±11.05公斤。 火红黑山羊6—7月龄时性成熟,初配年龄为1—1.5岁,发情周期为19—22天,发情持续期为24—48小时,发情症状明显,母羊有高声鸣叫和主动接近公羊等表现。配种季节一般在每年的3—6月份和10—12月份两个阶段,以5、6、10月份最为集中。妊娠期145—150天,最长的达157天,产羔率115%,如采用公母混群放牧,自由0,一般公母比例为1∶25—30。 2006年11月,在曲靖市畜牧局专家的指导下,县畜牧局首次对会泽火红黑山羊羊肉品质进行屠宰测定。从火红、乐业、鲁纳、田坝、马路5个乡(镇)选择1岁龄平均体重25公斤的羯羊及母羊各15只,测定屠宰率、肉色、PH值、眼肌面积、寄生虫检测、品尝肉味等30余个项目,并取样送农业厅检测微量元素等指标,为会泽火红黑山羊申报进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志提供科学依据。 火红黑山羊 地域范围 火红黑山羊产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境内,养殖区域涉及金钟镇、者海镇、娜姑镇、迤车镇、乐业镇、矿山镇、大井镇、待补镇,马路乡、纸厂乡、大桥乡、五星乡、火红乡、雨碌乡、鲁纳乡、老厂乡、田坝乡、上村乡、驾车乡、火红乡、新街乡21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为: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38公里,养殖面积1500平方公里,年存栏火红黑山羊37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火红黑山羊以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板皮优良著称,肉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肉质鲜美细嫩,膻味轻,无异味,板皮厚软,细腻,俗称“棉花皮”。火红黑山羊性格顽强、神经敏锐、行动敏捷、喜攀缘、好登高,体格中等、身躯较长、颜面直而短、嘴筒较细、门齿发达、嘴唇灵活、四肢结实、蹄质坚硬、颈部较粗、胸宽、背腰平直,公羊均有角、母羊少数无角、角质坚硬呈黑色、扁长而向后倾斜,公羊-发育良好,母羊乳房下垂不明显,毛色多为黑色、毛粗而长,最长的达20厘米、被毛下面无绒毛。种公羊毛色通体黑色无杂毛,头呈楔形,大小适中,颈长短适中,背腰平直,胸部宽而深,尾短粗上举,四肢粗壮结实,肢势端正,蹄质坚实,产肉性能好,屠宰率45%以上,肉质细嫩、味美,板皮品质优良、致密。 (2)内在品质指标:会泽县火红黑山羊的肉营养丰富且羊肉质柔软易于 消化。蛋白质含量≥15.6%,粗脂肪含量≤13.4%,水分含量≤75%,氨基酸总量≥14.2%。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下一篇:会泽大洋芋 |
会泽大洋芋 | 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不断增加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强化科技培训,开展高产创建,拓宽营销渠道,使马铃薯由自产自食的传统产业变成年产值数亿元的大产业。 今年,会泽县种植大春、小春马铃薯61.6万亩,总产量可达130万吨,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总产值可达7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800多元。马铃薯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群众科技素质,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拓展了群众的视野。 多年来,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在加强新品种自主选育的同时,积极与省、市农业院校交流合作,成功选育了享誉西南地区的“会-2号”、“合作88号”两个马铃薯主打品种和 “合作001号”、“合作002号”、“合作003号”等优良马铃薯新品种。该县大力提升农产品内在品质,结合国家第四批、第五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县城内建成占地11亩的马铃薯繁育中心,为马铃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该县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县,在马铃薯主产区大桥、火红等乡(镇)建立了15万亩标准化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马铃薯种薯除供本县群众生产用种外,还远销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等省市(市、区)和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会泽大洋芋 地域范围 会泽大洋芋产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境内,种植范围涉及县内的金钟镇、者海镇、娜姑镇、迤车镇、乐业镇、矿山镇、大井镇、待补镇、马路乡、纸厂乡、大桥乡、五星乡、火红乡、雨碌乡、鲁纳乡、老厂乡、田坝乡、上村乡、驾车乡、火红乡、新街乡21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境内东西最大横距8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8公里,种植面积4.5万公顷,年总产量14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会泽大洋芋薯块大,椭圆或卵圆形,芽眼浅,表皮光滑,有白皮白肉和红皮黄肉两种类型。 (2)内在品质指标:会泽大洋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省内消费者喜爱。蒸煮品:味微香、适口性好,干物质含量≥17%,总淀粉含量≥12.5%,还原糖≥0.2%。 (3)质量安全规定:产品质量达到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80-2006《合作88号、会-2号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下一篇:会泽宝珠梨 |
会泽宝珠梨 | 会泽宝珠梨是优良的地方良种,梨皮薄、肉质细嫩、多汁化渣、石细胞少、果心小、单宁含量少、蜜香诱人、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300克,较耐贮藏运输。品质优良,1993年、 1994年分别获云南省优质水果证书,1995年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会泽宝珠梨是会泽县传统种植的主导品种,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会泽宝珠梨栽培近300年,原产于大理宝珠寺,经和尚精心培育而引种大理民间,也称大理雪梨,会泽宝珠梨系大理雪梨的后代。另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会泽宝珠梨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会泽宝珠梨具有梨皮薄,肉质细,多汁化渣,石细胞少,果心小,单宁含量少,蜜香诱人,果个大,较耐贮运,品质超过了现存昆明呈贡的宝珠梨。会泽宝珠梨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证书,1995年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八五”、“九五”期间,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完善、巩固、提高,坚持种植和管理并举,依靠科技,择优发展,强化管理,提高单产,主攻质量,讲求效益”的发展要求,重点又发展了宝珠梨,栽培面积1333.3hm。 地域范围 会泽宝珠梨产于云南省会泽县境内,种植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种植区域涉及县内的金钟、者海两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3′~ 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东西长63km,南北宽42km,种植总面积为1333.3公顷,年产量为10798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单果重400g;梨皮薄,绿黄色,果点密,果梗短粗;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多汁化渣,味甜回香,石细胞少,核小,果实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会泽宝珠梨营养丰富,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的功效。其中,可溶性固形物≥9.5%,硬度范围2.1~4.5kgf/平方厘米 , 每100g果肉 Vc含量≥1.0mg。 (3)安全要求:会泽宝珠梨严格按照按照国家标准《鲜梨》(GB/T10650-2008)标准体系组织生产。下一篇:土八碗 |
罗平黄山羊 | 罗平黄山羊评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10月12日,云南省农业厅发布2011年第15号公告,由省农业厅联合组织开展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认定活动结果揭晓,经社会推荐、品种初选、专家评审、公众投票和综合评分,并经“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认定罗平黄山羊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罗平黄山羊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罗平县畜禽改良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罗平黄山羊产地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境内,涉及罗雄镇、板桥镇、钟山乡、长底乡、旧屋基乡、大水井乡、鲁布革乡、九龙镇、马街镇、阿岗镇、富乐镇、老厂乡十二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7′~102°43′,北纬24°33′~25°25′之间,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68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018平方公里,年存栏15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体形:罗平黄山羊体型体形较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似于桶状,后肢略高于前肢,身体灵活而敏捷。 毛色:体躯被毛80%以上为浅黄色,头顶、鼻梁两侧、背线、腹线、尾尖、四肢下部为黑色。 头:头中等大小,额宽平,眼大有神,鼻梁平直,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向上外倾,角粗呈倒八字微向外旋。 体躯:劲粗长适中,背腰平直,胸部宽深,肌肉丰满,尻稍斜,腹部紧凑,尾短上举。胸宽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后躯稍高,腹平不下垂。 四肢:粗壮结实,蹄质坚实呈黑色。 2、 内在品质指标:鲜羊肉呈鲜红色,有其自身特有的膻味,膻香而不臭,皮薄而少脂肪,易熟化。肉质鲜香可口,营养丰富。其中,成年羊肉质中蛋白质含量≥16%、粗脂肪含量≥10%、氨基酸总量≥12%、水分含量≤75%。 3、 质量安全规定:罗平黄山羊产品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下一篇:罗平小黄姜 |
滇陆猪 | 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该猪种具有产子多、肉质好、生长速度较快、母性强、耐粗抗逆、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被列为云南省“宣威火腿加工产业化生产项目”的主要原料猪种之一。专家认为,滇陆猪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云南省难得的一个好猪种。 滇陆猪是云南省著名猪种,原产地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该猪种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1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是宣威火腿的主要原料猪种,是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 此猪全身被毛白色, 头大小适中,额面清秀,颜面微凹,嘴筒平直而稍短,耳中等大小前倾稍下垂,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四肢粗壮,肢蹄结实,体型匀称,各部位结构良好。具有产仔数高,瘦肉率高,耗料少,适应性强,母性好、耐粗饲、肉质优等特点。“滇陆猪”现已成为了七里香、食唯鲜、众益等陆良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首选原料。企业加工出的猪肉产品已逐渐成为知名品牌,进入了全国各大型超市。 在精心培育好品种的基础上,该县全力抓好“滇陆猪”的产业化开发。依托县种猪试验场和滇陆猪研究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猪种的继续选育、扩繁和示范推广,有效巩固“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该县在县种猪试验场的基础上,建成了76个滇陆猪扩繁场。同时,该县加大“滇陆猪”的推广、饲养。据统计,全县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共推广了“滇陆母猪”56437头,总计为这些地区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400万元。陆良凭借“滇陆猪”,已真正发展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优质仔猪基地。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陆良县滇陆猪研究所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滇陆猪主产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境内,涉及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活水乡、马街镇、龙海乡、召夸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芳华镇、华侨管理区10个乡镇及一个华侨管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2—104°02′,北纬24°44—25°18′之间,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养殖区域范围2096平方千米,年出栏100万头。 下一篇:陆良麻依馓子 |
罗平小黄姜 | 地域范围 云南省罗平县现辖的罗雄镇、九龙镇、阿鲁乡、老厂乡、长底乡、钟山乡、旧屋基乡、板桥镇、大水井乡、鲁布革乡。 特定品质 罗平小黄姜质细纤小,含油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素以肥硕、饱满、汁丰、色鲜味美的品质著称,早在1958年,就成为出口商品。1983年,罗平生产的“云南120#干姜块”,以其色泽、质细、纤少、油富、丰满、味美而被国务院外贸部列为优质产品,远销西德、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9年,全县有12个乡镇共种植生姜7.175亩,总产量达850多万公斤。近几年来,罗平县委、政府对生姜的产销更加重视,农户种姜的积极性也逐年提高。在大水井、鲁布革、牛街、板桥、长底、老厂等乡镇,甚至流传着“要奔小康,需种生姜”的民谚。 下一篇:罗平菜油 |
罗平菜油 | 罗平纯菜油以丰富且无公害的优质双低料油菜为原料,坚持独特的传统加工体系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其产品油质清澈,香味独特,是真正的自然纯正、味美质优的无公害产品。其“银瀑”牌纯菜油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数十年而不衰,先后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知名食品信誉品牌”,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油”称号。这是云南油脂行业迄今为止取得的最高荣誉。在多次的5类食品专项抽查中,罗平纯菜籽油均被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布告为“生产条件合格,产品质量合格”的产品。 罗平纯菜籽油系列产品富含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质优价廉,包装精美,是家庭食用及馈送亲友的理想油品。 |
师宗薏仁米 | 师宗薏仁米 师宗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是我国黑壳小粒品种薏仁米种植的主产区,拥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作为黑壳小粒品种薏仁传统主产区,种植、加工、销售历史悠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云南省师宗县已经成为了中国地区及东南亚薏仁消费绝大部分出口渠道。现今,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把发展壮大薏仁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擦亮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帮助云南高原土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抓手。2013-2014年,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乡种植黑壳小粒薏仁米2.5万亩,力争净收益1.1亿元。 云南省黑壳小粒薏仁米作为该县的主要特产之一,而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乡是典型的薏仁米生长基地,符合水、气候及土壤生长环境。黑壳小粒薏仁米品种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种子,塔旗庄园至引种种植至今,已经发展至种植黑壳小粒薏仁米规模至家家户户皆有,作为云南省师宗县的主要发展经济作物。 黑壳小粒薏仁米作为师宗县五龙乡长期种植的老品种,口感粘糯,属于薏仁米品类中的上等品。不同于我们在一般商超之中所购买的普通薏仁米,普通薏仁米主要产地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等一带。多种于山地之间。其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太大。适应能力比较好,可用于药用也可日常食用。但普通薏仁米的生长环境容易导致薏仁米患上黑穗病。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普通薏仁米的外观及口感不糯。 塔旗集团旗下品牌塔旗庄园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思维创意农业产业化庄园位于海拔1300米的红土高原之上,孕育着云南省特有的玫瑰薏仁米,执着于打造一个新型玫瑰薏仁生态产业链,论其加工工艺,不管是从原料分级还是到烘焙及包装等深加工工艺,都倡导着给予消费者最放心的保证。 在未来,师宗县薏仁米产业基地的种植面积将扩大到4.5万亩黑壳小粒薏仁米,产量达到1400万公斤,不管在薏仁米的种植面积、生产加工能力、良种培育、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力争走到全国前列,将塔旗庄园的黑壳小粒薏仁米的深加工基地走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形成更为进步的薏仁米生态农业产业链。 (塔旗部落刘丽华)下一篇:五龙椪柑 |
师宗黑山羊 | 来自天然草场的师宗特产——黑山羊,具有生成速度快,肉质细嫩,产肉量高等优点,其肉食味香美而不肥,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保健食品,倍受周边地州县羊商的青睐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远销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年均可出栏黑山羊40000只,产肉量520吨。 师宗黑山羊 师宗县饲草饲料工作站 11742323 羊肉 下一篇:师宗牛肉干 |
师宗黑尔糯米 | 黑尔糯米享誉盛广。早在清王朝时就进贡于清皇康熙,民国时期又进贡于伪国家主席汪精卫。新中国成立后,黑尔人民特邮寄给1总理,据说收到后,总理在一次接待外宾时吃了一点,剩下的和毛主席同志一起品尝,感觉非常好,尔后回了一封信说:“味道很好,应该很好栽培”,并且还寄回粮票和人民币。1989年,1总书记到师宗、罗平等地视察,也曾购买了300公斤。黑尔生产的老品种糯米有七大特点:一是品位好;二是价值高;三外形吸引人;四是米质优;五是通一些高级领导品尝而远近闻名;六是区位优势;七是米价市场行情好。 师宗黑尔糯米 师宗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365125 糯米 下一篇:龙庆火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