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乐山大佛 | 乐山大佛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家4A旅游区。 景区周广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下江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山上繁花似锦、茂林修竹、朱楼画檐、丹崖峭壁。有世界第一——乐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观——“巨型睡佛”、西部普陀——乌尤寺、东汉麻浩崖墓、佛教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遗址——三龟九顶城、弥勒经变故事——佛国天堂、水上游江观佛诸壮景。此外,尚有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和景点:离堆、尔雅台、海师洞、凌云寺、灵宝塔、龙湫虎穴、九曲栈道、东坡楼、注易洞、下观音寺、千峰洞、沫若堂、璧津楼、碑林、梅园、渔村等。历代名士墨迹众多,佛教文化氛围深厚。 景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恰似天然画卷,美不胜收。或拾阶登临,或游江观瞻,荡漾于青山绿水间、浸润于诗情画意中,足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载。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2月24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达90年。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0,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网址:http://www.lsdf.cn/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 |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是蒋纪林先生本着弘扬和发展乌木文化的宗旨,历经数十年的潜心收藏、精心筹备,创建了全国五个第一:收集乌木原材料5000多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乌木博物馆的规模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作品数量与质量居全国第一;馆内大型木雕艺术作品居全国第一;馆内三十七万枚的毛主席像章的数量规模居全国第一,并已入选吉尼斯记录。馆内严格按国家“四A”景区的标准来规划和筹建。 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位于四川乐山,是一座以乌木雕刻艺术为主要内容,集乌木雕刻艺术的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乌木博物苑处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绿色旅游通道上,投资1.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乌木博物馆和毛主席像章陈列馆两部份组成。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一种极其珍稀、不可再生的珍贵木材,主要产于中国四川盆地,尤其集中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乐山段。远古时期这里还是浩瀚的原始森林,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因地壳运动等自然原因,大片森林中的名贵古木被深埋在河床泥沙之下,历经千万年之后,由于施工、采石、塌方等因素才得以重见天日。乌木质地坚硬细腻、色泽古朴凝重。因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且上千年才能形成,故有“软黄金”之称,许多专家学者把乌木艺术品同国宝大熊猫、三星堆、金沙遗址相媲美,堪称“四川一绝”、“四川文化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乌木苑展场面积达五千平方米,设大小展厅12个。分为中央展示厅、乌木原始森林厅、乌木形成厅、乌木系列产品展示厅、现场雕刻展示厅等,将乌木的形成、开采、收集、加工过程详尽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作品风格原始古朴、气势磅礴。展厅内陈列着四大特色展品: 一、各种纯天然、形态各异的木化石——碳化木,有高大粗壮、保存完好的乌木树干,巍然屹立在大厅中央,更有形成达8700年的天然艺术品“孔雀开屏”,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由蒋纪林先生亲自设计的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主题的大型乌木雕刻珍品,堪称乌木苑的“镇殿之宝”。 三、在天然乌木的基础上精心雕琢而成的各类艺术品,特别是佛教及道教文化珍藏品,具有辟邪祈福的功能,栩栩如生、弥足珍贵。 四、用乌木制成的各式高档家具及生活用品,将乌木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完美地集于一身。 乌木苑的陈列方式动静结合、不拘一格。馆内有来自中国雕刻之乡——福建莆田的能工巧匠现场展示精湛的雕刻技艺;构思绝妙的“时光隧道”将游客带回上古时代,目睹乌木漫长的成型过程。每件作品都有精确的同位素测试报告,标明乌木的品质和生成年代。游客们不但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还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苑内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与乌木展馆相辉映的毛主席像章陈列馆,该馆展场面积约两千多平方米,陈列着著名收藏家叶宝辉先生收藏的三十余万枚毛主席像章。珍贵的像章拼接成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中国0从1921年建党以来的辉煌历程。 |
东方佛都 | 东方佛都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 这里,有当今壮界最大、体长170米的巨型卧佛,有我国历代佛像精品,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著名佛像,还有占地800多平方米的佛教艺术精品陈列馆。 看点 东方佛都既不同于微缩景观,也有别于古人造像上大而粗糙,力求大而精美,仿中有创,重在神似,远观气势磅薄,近赏雕琢精细,可令君领略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 介绍 东方佛都座落于乐山大佛景区群峰之间,系仿古石刻佛像主题公园。该景点于1994年5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它距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仅一里之遥。东方佛都集宗教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为一体,在20万平方米范围内,集中仿制了国内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体延伸,曲折蜿蜓地构成了壮观的佛教画卷长廊,采用摩崖圆雕、浮雕、雕刻、壁画等表现形式,选用不同材质,有石刻、铜铸、彩塑、墨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和东南亚佛教艺术的风格,气势恢宏,巍为壮观。 |
金鹰山庄 | 金鹰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鹰山庄”位于世界著名的峨眉山脚下,乐山大佛旁边。地处乐山市北大门,市中区乐夹路89号,山庄占地数百余亩,系丘陵 山湾地势,气候温和湿润,寒暖适宜,交通方便(市公交1路车直达),是乐山近年来建成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乐山市民的后花园。金鹰山庄的立意乐山大佛景区内的亮点 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市被正式规划为国际旅游大城市,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开发 乐山大佛 力度,四川省对乐山市的经济发展重新定位----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和龙头产业。金鹰公司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世界级旅游景点乐山大佛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具有江南园林风格,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私家园林。金鹰山庄既是广大市民的花园,也是乐山大佛景区内旅游景点新的亮点。建设乐山著名的首家大型私家园林胜地是金鹰工程有限公司的宿愿。 金鹰山庄的宗旨 中国园林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从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的姑苏台、秦汉时期的苑囿,到明清的颐和园、避暑山庄,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完善、成熟、精美,形成了中国园林传统风格,而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就是江南私家园林,时代在发展、历史要传承,传统和发展形成一种规律,金鹰山庄就是在这种规律中产生出来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艺术这条文脉,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的乐山首家大型私家园林。 苏杭二州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是明清时代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金鹰山庄的营造就是承袭它的优良传统艺术风格、同时有机地立足于本地特色、结合地域文化、自然山水及其民营造园的实际因素,将园林要素和素材,匠心运用、顺应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将自然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反复推敲,组织与营造出无数个景点。供游人领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滦,金鳞戏波,荷湖春晓,飞瀑直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等佳景而激发游人的诗情画意,再通过游人游于青片石步游道,游船,品茗,染翰手谈,把酒临风,尽 得自然山水园林之趣。使更多的民众能享受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时代民营性的中国私家园林之美。这便是金鹰山庄的宗旨所在。 设计理念 建自然生态山水园林与自然共呼吸是金鹰山庄设计理念。 要建好一个名园,首先要有完善的总体规划,要使金鹰山庄的各个组成部份具有合理的安排、妥善的布局,即使它们之间有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相互融合,要适应城市规划在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闲,生产服务等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要求。 根据金鹰山庄系十个山丘夹两沟的地理特征,我们在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认真地进行地貌与水体的改造与利用。挡沟拦坝成湖,广植生态林,发挥中国园林的意境观,划分园林空间,利用自然生态植物造景与组景,营造出自然的山、水、林、泉、路,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尽量做到将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为湖山增色,在景观设计中构图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寓意曲折、含蓄,湖石竖直,修件几枝,取拙舍巧,洞门粉墙,不加修饰,质朴和谐,现自然风光、置亭阁小桥,点缀山石花草,创造自然明净、广阔、深远的园林空间,引人入胜,串由人作苑自天成,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百亩红色荷湖是金鹰山庄的主景。 金鹰山庄规划布局 建造一个名园,既要使园林风景优美又要自然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整个金鹰山庄在规划布局中紧紧抓住 营造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与百亩荷湖为主景。首先解决水,水从来就是园林中重要组成部份。水景是整个园林中最有吸引力的景物。造园须有水,无水难成园。金鹰山庄内有两条共长1400多米的山沟,将其挡坝蓄水成湖,形成1公里多长40多米宽的大水面,在湖内遍植红色荷花,荷花观赏价值高、栽培管理简单,在我国江南名园中大都种有荷花。而中国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的自然美色所陶醉,激发出千古绝句“多情明月邀君共,满湖荷花遍地开”。更有莲藕佳肴美不胜收之说,而具有上百亩红色荷湖,更是乐山市唯一独具特色的景点。金鹰山庄五年计划 国策鼓励退耕还林。园林也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艺术境界。金鹰山庄正在分期实施用五年的时间将全庄内的十个山丘及全部土地,普遍植树造林,彻底改造与创造成大面积自然生态森林景区,依靠植物来改善环境。 中国园林树木的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还要有画意,根据景观设计与功能要求在植物造景中仿江南园林特色,适时、适地、充分利用原有植被的原则,选栽与重点培置与培育不同的树木及植物。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建筑功能采用了大小相问,场所交换、开合交替,形成互不类同,又各具特色的绿化植物群落。使整个金鹰山庄从植物的群体景观效果构成一种生气勃勃具有山林野趣的园林绿化画面。森林中有美景,景在林中,使游人尽享自然山林之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到中国传统园林之美。 |
海师洞 | 介绍 海师洞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相传为海通居住过的地方。海师洞洞深约10米,洞额刻“海师洞”三字,为清乾隆时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洞内原有海通塑像,后毁。 有一传说:正当建造佛像紧张施工之时,曾发生海通禅师抗拒“郡吏求贿”之壮举,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称道。1988年凌云寺海师洞前所塑海通坐像,像高约2米,双眼眶中无珠,脸色显得铁青刚毅,面部呈现愤怒之容,一派庄严不可侵侮的神气,就是以此传说为据,取“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的壮举,悲愤刚毅,凛然不可侵犯,来表现他的坚韧不拔、不畏强权的性格。 小贴士:相传乐山大佛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辑,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他决心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0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
凌云寺 | 凌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 过载酒亭,举目仰视,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空,红墙碧瓦,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 介绍 凌云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侧,与乐山大佛相邻。创建于唐代,后荒废。今寺为明、清所建,有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凌云寺建筑雄伟,布局严谨,风景秀丽,有“天下山水胜之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云”之誉。岩壁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题字,清晰可见,其上有建国后修复的苏东坡载酒亭。 目前,凌云寺已开辟成“乐山大佛陈列馆”,馆内陈列大量实物、文献、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乐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历代保护维修史,充分反映出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艺术瑰宝。 四川乐山 |
麻浩崖墓 | 麻浩崖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浩崖墓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郊1公里的麻浩湾。 麻浩崖墓是一座东汉的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几个部分组成,深29.93米,最宽处10.9米,最高处2.8米。第二穴墓道口的右边门柱上刻有“武阳掾”,左边刻有“阳嘉三年”,入内门框上左刻“邓景达冢”,均以阴文,汉隶书写,笔势雄劲奔放。“武阳掾”是汉代的一个官职,可能是墓主生前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墓内的石刻图像丰富,墓门上刻有飞檐、瓦当、斗拱。墓的门楣上左右各刻有一羊,同列的还有三幅浮雕的人像,左墓门飞檐上刻一虎、豹形的动物。享堂的三方都刻有檐、瓦当数十,花纹雕刻精细,式样不同。享堂壁上凿刻的浮雕图像有《车辇图》、《牧马图》、《宴乐图》、《荆柯刺秦王图》等。墓道口外的门枋上,刻浮雕佛像一尊,结跏跌坐,头为高肉髻,佩顶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放在膝上执一襟带状物,身躯突出额枋,是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国家文物局) 保护范围:东至虎头湾东侧山脊,西至大地湾西侧山脊,北至山脊分水岭,南至麻浩渔村北侧、麻浩博物馆、大地湾与大湾嘴山脚连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凌云路路东,西至麻浩河西岸,北至乐山大佛景区南门与花湖湾北侧陡坎,南至大湾嘴南侧入口处水域。 |
乌尤寺 | 乌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乌尤寺各处多有名人题咏,其中尤以近代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最为有名,钟鼓亭外壁所嵌14通石碑上的赵熙所书“般若心经”镌刻精湛,为书法极品。 乌尤寺位於四川省乐山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始建於唐至德——乾元年间,原名正觉寺,宋代改名乌尤寺。寺内建筑结构森严,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在乌尤山头,现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等。由前殿西行还有怡亭和尔雅台等胜迹。尔雅台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地方。寺之周围竹木扶疏,楼阁亭台错落其间,更显得格外清幽。交通 登乌尤山,游乌尤寺,水陆两便。陆路在游览乐山大佛后,从凌云后山出门,过壕上桥登山;也可直接乘车抵乌尤山脚,再漫步登山。水路则乘游船抵乌尤坝码头,然后拾级而上。 地址:乐山市城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 类型:古迹 开放时间: 07:30-18:30(4月1日-10月7日);08:00-17:30(10月8日-次年3月31日)。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包含在乐山大佛景区门票内。 |
凌云山 | 介绍 凌云山位于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与乐山城一水之隔。因山有集风、栖鸾、望云、就日、丹霞、拥翠、兑悦、祝融、灵宝九峰,人称“小九嶷”,通常人们也称作九峰山、九顶山,后因山中修建凌云寺而更名凌云山。 凌云山遥峙峨眉,俯临三江,峰峦叠嶂,山势错落,九峰峥嵘,气势磅礴。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丹崖峭壁四时秀色可掬。山下三江会聚,碧浪滔滔,游船破浪,水光接天,屹然一副天然画卷,自古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不仅如此,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民间故事传奇纷纭,加上世界第一的石刻弥勒大佛倚崖而坐,还有寺宇辉煌的凌云古刹、苏东坡读书楼、宋代治易洞、明代注易洞,以及海师洞、灵宝塔、碑林、月榭、宋代九顶城遗址等名胜景点,使凌云景色在名山大川中独具一格,自唐宋以来已成为游览胜地。 |
佛光湖景区 | 乐山城郊的佛光湖景观。依山拾翠,成群的水鸟让游客为之惊喜。只见一群群野鸭把静静的湖面铺满,白鹭、灰鹭在枝丫间嬉戏,立于山顶树梢的苍鹭,优美的姿态更是让人着迷。 现在在这里越冬的有1000多只野鸭、700多只苍鹭和一些白鹭,而体形较小的如竹鸡、翠鸟就更多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佛光湖成为白鹭的世界,去年就有两三千只白鹭在这里栖息繁殖,湖心岛简直就是一个白鹭王国。 佛光湖所在的地方,原来当地人称之为“烂田冲”,过去全是烂泥巴田,长不出多少庄稼,一直让当地农民头痛。1993年,华益旅游开发公司看上了这个地方,才开始在山坳之间修埂蓄水,围成了佛光湖。后来,他们在湖里养鱼养虾,又把湖心岛与后山的陆路连接处挖断,使其成为孤岛。有吃的、有住的,佛光湖逐渐吸引了鸟儿到来。 |
壁津楼 | 壁津楼是凌云山的一大景观,雄踞在后半山的山道上。从山顶俯视,好像于青山绿水间突然出现的世外仙境。从山下仰视,却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壁津楼原址在乐山城南,建于宋代。据《水经注》和宋代魏了翁《璧津楼记》记载,璧字取青衣江出璧玉,津字是渡口的意思,故名璧津楼,已毁。现建璧津楼的地方原是祭祀川主神像的洪川庙。 新建璧津楼具有明清寺庙建筑的特色,依山取势,不拘一格,牌楼正坐石阶,右面沿崖端建有15米长廊,左面向上依次排列三层楼房,并有一小院落,整个璧津楼参差而紧凑,碧瓦朱楼,组成一个辉煌秀丽、雄壮雅致的仿古建筑群。 |
尔雅台 | 尔雅台位于乌尤山西面的悬崖绝壁处,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宋代文学家苏辙在《初发嘉州》诗中写道:“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区区辨鱼虫,尔雅细分缕,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不鱼,顶有遗墨处”,说郭舍人长年勤奋写作,洗砚的残墨竟染黑了江水,染黑了鱼头,这样一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郭舍人的敬仰心情。 尔雅台原为三层,整体相连,曲折有趣,解放后维修时拆去第二层,保留了顶层和底层,顶层后又改名为听涛轩,尔雅台仅余一层,尔雅台临崖而立,视野开阔,西望峨眉,下瞰三江,景色绚丽。 |
灵宝塔 | 灵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灵宝塔建于唐代,因其耸立在灵宝峰颠,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登临塔顶,眺望四周佳山秀水。世上的古佛塔有的葬有佛教徒的舍利子,相传海通法师的骨灰就安入在灵宝塔中。灵宝塔为乐山古城的一座标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灵宝峰山脚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城南旅游二号码头南端到岷江对岸观佛楼南侧连线,西至岷江西岸与凤洲岛东侧边界,南至拥翠楼与祝融峰和兑悦峰山脚连线,东至城南干道西侧、乐山大佛景区东门、就日峰西侧山脚连线。 |
凌云栈道 | 介绍 凌云栈道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栈道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开放。全长约500米,栈道北端与大佛脚平台相连,南端与璧津楼相通,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行走于栈道,抬头苍峰屏峙,低首流水潺潺。在此沐风、听涛、观景,深感大自然的造化与人工的雕琢完美地融为一体,无不叹为巧夺天工。 |
佛国天堂 | 介绍 佛国天堂屹立于凌云山丹霞峰,依山取势,按唐代宫殿格局建造。陡峭石阶如天梯高入云天,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主殿建筑分前后两院。主殿内呈穹窿,正坐弥勒佛像,后壁为彩色大型壁画,雕梁画栋,集中表现了弥勒净土盛况。殿周崖畔塑有10余龛弥勒造像,15组关于弥勒出世、成佛的连环浮雕,造型精美,刻技精湛,情节生动。登临佛国天堂,犹入如梦似幻之境,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
嘉州荔枝 | 嘉州荔枝是四川乐山市中区的特产。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 嘉州荔枝是嘉州名果之首,早在唐代,才女薛涛就有《忆荔枝》诗首加称赞:“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其后有嘉州剌使薛能作《荔枝》诗附和:“果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当时荔枝常见于城内,古城会江门也有荔枝树,所以有楼因之名“荔枝楼”,一时为唐代嘉州名楼之冠。 宋代,嘉州荔枝名声日著。《方舆胜览》载:“土产:荔枝和橘柚。”列之为土特产之首。苏东坡兄弟均有吟咏,苏辙《奉同子瞻荔枝叹一首》诗云:“蜀中荔枝出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认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产地。同时,荔枝又因是名特产在宋代又成了嘉州百姓的负担。如《舆地纪胜》载犍为县令吴中复诗道:“莫爱荔枝红,岁作嘉州孽。”注云:“吴中复知犍为县令,作诗三章以闵嘉州民而荔枝居其首。”当时,嘉州荔枝遍布城内城郊,而凌云山、城内老霄顶山麓最盛。陆游有文载:“一见荔枝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安乐园就在老霄顶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也载:“尤多荔枝,以九顶寺殿前 核者为最,每岁,宪司专之。”所谓“宪司”即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天圣年间移治嘉州。宪司兼管农桑,凌云山荔枝便为其专营。 明代,嘉州荔枝成为蜀王贡品。王士桢《汉嘉竹枝词》诗云:“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过岷江船运往成都以供蜀王。当时嘉州荔枝有“绿扶苞”、“并头欢”等名品。《嘉定府志》载:“又有一种开并蒂花,结并头果,一囊双核,名并头欢,乃川中绝品也。”是为书证。悦来乡荔枝湾在当时为荔枝主要产地,专供蜀王,荔枝也因之俗称“官荔枝”。《四川通志·舆地志》载:“荔枝,嘉定今生两株,旧属蜀藩。”正指此。清代,陶澍到荔枝湾考察,后在《蜀游日记》载:“有荔树大数抱,旁枝拱矗,皆数百年物。其叶有青绿碧白,每开花结果则东南西北四年而一周,亦一异也。”《嘉定府志》爱乡及物,特写道:“空江古岸,殆亦灵光岿然,为此邦硕果矣。” 名气一大,在民间便产生了杨贵妃所食荔枝来于荔枝湾的传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说法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人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荔枝出嘉、戎等州,此去长安差近,疑即为妃所取。”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但并不全信。到后人眼中,就全以为真。如清人刘署《荔枝湾》诗道:“何事湾名尚荔枝,红尘一骑恨交驰。自从进御华清后,冷落江边人未知。” 民国时,凌云山上荔枝犹存,东坡楼下栖鸾、朝霞、兑悦三峰间小湾因之称“荔枝湾”。郭沫若“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诗句中的荔枝湾就指此地。当时乌尤山上也有荔枝,马浮有《荔枝楼示来学诸子》诗道:“明窗好与安排定,要与南人识荔枝。”树旁有楼,也名荔枝楼,即寺之前殿。 据了解,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近年来,市中区为保护嘉州荔枝品种资源,划定特定保护区域12万亩,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打造了“乐山市南亚热带作物荔枝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核心区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如今,嘉州荔枝经过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改造,更加注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品牌,已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亚热带作物标志性特产。 2014年,乐山市市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嘉州荔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嘉州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关庙乡、牟子镇、棉竹镇、杨湾乡、苏稽镇、剑峰乡、童家镇、通江办事处等9个乡(镇、办事处),9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3°58′,北纬29°33′-29°45′。保护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嘉州荔枝果实中等大小、心形,果肩平;龟裂片明显,峰突起;果皮薄、鲜红色;果肉蜡白,肉质厚、脆嫩,有透明感;味浓甜,有微香,果汁中等;果核中等大小,长椭圆形。 (2)内在品质指标:嘉州荔枝可溶性固形物≥17%,总糖≥14.5%,维生素C≥30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嘉州荔枝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
苏稽米花糖 | 苏稽米花糖是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的特产。苏稽米花糖历经千锤百炼,打造出“百年老字号”之美誉,更以其独特的配方、上等之选料及精湛的纯手工制作工艺、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营养丰富而闻名巴蜀内外。 苏稽米花糖产于乐山市苏稽镇,清代末年就有名,畅销省内各地苏稽米花糖,前身为峨眉猪油谷花,始于清代以前。后由张吉武将其制作技术带到苏稽镇,并取名为“苏稽米花糖”,在抗战时流传出川,甚至远达香港。1949年后,张吉武家庭作坊生产的"张吉武苏稽米花糖"最为著名,其生产方法、成品均保留了传统特色,香、甜、酥、脆,具有"甜而不腻、脆不顶嘴"的特点。解放前,曾销往香港,是乐山地区传统名产。 乐山传统名食老字号苏稽香油米花糖,在当地的生产厂家有大大小小20余个。1950年供销社成立,苏稽糖果厂归由供销社管理,同年解放军进军凉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为军需品。从“苏稽”牌注册至今,60多年过去了,米花糖远近闻名并曾一度出口俄罗斯。1996年,小小的苏稽米花糖荣获国际金奖。2004年,苏稽糖果厂改为 民营企业,与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谢光洪接过这杆大旗。在现在的许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苏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装更精美、品种更齐全了。 苏稽牌香油米花糖一九八五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一九八八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八年连续四届由乐山消费者投票评为“嘉州人民喜爱商品”;一九九四年获四川省供销社系统科技优秀产品,一九九五年六月获96 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 |
白宰鸡 | 白宰鸡 流传于四川乐山一带的传统家常菜白宰鸡,久负盛名。 1.鸡洗净放锅里,加冷水,煮开关小火没焖15分钟,用筷子戳鸡腿处,如果没有血水渗出就表示煮熟了,捞出晾晾,切块,在盘子里码放好。煮鸡的汤留一小碗晾凉备用。 2.做第1步的同时,加热炒锅,放入菜油烧至8成热,另取一个小碗,放入干辣椒粉,泼入油,搅匀,晾凉备用。 |
乐山豆腐脑 | 乐山豆腐脑是四川省乐山市的特色小吃。乐山豆腐脑是四川乐山风味小吃之一,属于咸味豆腐脑。乐山豆腐脑并非以豆花为主,而是以绝对美味的汤汁勾芡而成的汤头为主。乐山豆腐脑豆花上有深红的辣椒配着翠绿香菜或芹菜,色香味俱全。 乐山豆腐脑在四川小吃中算是一绝,来源于四川小吃最活跃的乐山。在成都或者或者四川的其他地方,我们管它叫“乐山豆腐脑”,但在乐山,我们管它叫“牛华豆腐脑”,因为这碗豆腐脑真正的出处是乐山的牛华镇。因为乐山的名气大些,所以在外都管它叫“乐山豆腐脑”了。以乐山豆腐脑为首的乐山小吃吸引了成都一拨又一拨的好吃嘴儿“组团”到乐山胡吃海吃,不为乐山大佛,不为峨嵋山,豆腐脑算是罪魁祸首。这豆腐脑传承了四川小吃的最大特点:调料丰富。各种基本调料外,还有酥黄豆和大头菜,还很特别地加了粉丝。粉丝在这酸辣的豆腐脑中,俨然成了酸辣粉了。 乐山豆腐脑的种类: 乐山大街小巷处处可见,乐山豆腐脑按产地一般分两种: 牛华豆腐脑,细嫩爽滑之豆花与粉条,用芡粉勾汁,炖牛肉之厚重,再佐以花生米、小笼粉蒸肥肠或牛肉,是家常百姓的美味,乐山城区的豆腐脑以老公园旁边的豆腐脑和府街的“眼镜豆腐脑”为人气旺的地方; 峨眉豆腐脑,做法和牛华豆腐脑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加入的是酥肉,并且不加粉条,但完全是另一番不同的口味,以兴发街口的那家最有代表性。 按照配料主要分为三种: 牛肉豆腐脑,以红烧牛肉汤卤汁为主,汤头浓厚,麻辣鲜香; 鸡丝豆腐脑,搭配以新鲜鸡丝,清香可口,口感清淡; 酥肉豆腐脑,以面粉包裹新鲜五花肉,用油炸至金黄的酥肉为主料,满嘴香脆不腻口。 这三种豆腐脑都可以再加入粉蒸牛肉和粉蒸肥肠佐食,大快朵颐。 |
乐山苦笋 | 乐山苦笋是四川省乐山市的特产。乐山的苦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好,深受市民喜爱。 乐山地处川南盆周,多苦竹,是故多苦笋矣。今以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以苦竹冠其地名者甚多。沙湾踏水桥有苦竹沟,五通桥金燕有苦竹咀,市中区悦来有苦竹湾,市中区全福有苦竹碥,同乡还有苦竹槽,至于苦竹林和苦竹湾,有相同地名多处。 苦笋味苦且甘,性凉而不寒,具有消毒解毒、减肥健身、健胃消积等功效。人们通常用苦笋、排骨、咸菜配制成苦笋煲,味道鲜美,吃后令人回味无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气力、利尿、下气化氮,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可见苦笋是医食俱佳的珍品。 为了供应市场,近十年来乐山大力发展苦笋生产,乡间到处是苦竹,集中的有市中区的九峰、凌云,峨眉山的川主,和沐川几个号称万亩苦笋基地。苦笋还摆上了各大餐馆酒店,苦笋肉片汤,苦笋烧鸡鸭鹅兔等,开发出多种菜品。苦笋除供应本埠市场,还制成袋装、罐头,远销全国。 |
棒棒鸡 | 牋牋棒棒鸡,又名“乐山棒棒鸡”、“嘉定棒棒鸡”。此菜原始于乐山汉阳坝,取用良种汉阳鸡,经煮熟后,用木棒将鸡肉捶松后食用。在中国烹饪史上,曾有用木棒敲打的名馔“白脯”,见于贾思勰《齐民要术》。但它棒打的目的是使肉紧实。而棒棒鸡制作时用棒打,则是为了把鸡的肌肉捶松,使调料容易入味,食时咀嚼省力 棒棒鸡美味的烹制确别有技巧。首先妙在煮鸡。煮前要用麻绳缠上腿翅,肉厚处用竹扦打眼,使汤水充分渗透,以文火徐徐煮沸;二是以特制的木棒将煮熟的鸡肉拍松,撕成粗丝入盘,利于调料入味;三是以众多调料调成的味汁,浇于鸡丝上,使鸡丝分外鲜美香嫩,有浓郁的香甜、麻辣味......( 成都) |
剑峰脆红李 | 剑峰脆红李是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剑峰乡的特产。剑峰脆红李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 中国西部特产——脆红李,脆红李是剑峰特产,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国内唯一可与美国黑李布郎李媲美的李系,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海南等全国各大城市,目前全乡已形成脆红李规模种植,有25个专业果场,6片基地。剑峰乡种植脆红李已有20年历史,全乡现种植脆红李6500亩,年产量近8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600万元,仅此全乡人均收入500多元。 |
岩白菜 | 岩白菜是四川乐山的一个特产。峨眉岩白菜是一种专治肺部疾病的良药,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嗽、咳血。峨眉岩白菜分为高山岩白菜与低山岩白菜两种,药效以高山岩白菜为佳,高山岩白菜的特点是根系较软,而低山岩白菜的特点是根系较硬。 岩白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30cm。根茎肉质。叶大而厚,具腺点。花粉红色至近白色,花瓣基部深粉红色。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海拔1590m左右的石隙中。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