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保山 >> 隆阳区

隆阳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云南翡翠

  【光泽】   翡翠呈现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若含有铬元素,则呈现出柔润艳丽的淡绿、深绿色,名之为翠。此品种最为名贵,极受人们的珍视喜爱。若含锰则呈现淡紫色、深紫色,常称为春地或藕粉地。含铁元素,则呈现暗红、褐红、赭红色,被人们称为翡。含铬和铜元素,则呈现淡蓝、淡青色,人称橄榄水。高档翡翠除颜色好之外,质地也极其重要。一般颜色鲜嫩漂亮,质地较透明,玻璃光泽强者为上品。相反,质地发干,透明度较差的品种次之。   【来历】   翡翠原为鸟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宇》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汉代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张衡《西京赋》中的“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从前后文意看,其中的翡翠当指玉无疑。   【流行】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下一篇:棕包米

云子

  围棋是中国古老的艺术,棋子的材料也十分众多,如木石之类,金玉之类,但最为人称道的,要算云南永昌地方所产“永子”,亦称“云子”。   云子烧制的矿物原料多达数十种,古书载其成分中有玛瑙、琥珀,其配方曾一度失传,后经组织老艺匠回忆摸索而得以恢复。将多种原料投入坩埚烧炼,待炉中“丹”成,就取出点于钢板之上,冷却后即为子坯。这“云子”的质量,在配方,在火候,在点子手艺。高温环境操作,冬天尚挥汗如雨,可谓得来不易。   云子即云南围棋子,是"云南三宝"之一。最初产于云南永昌府 (今保山),古称"云扁"、"云窑子",现在昆明生产,是驰名中外的弈棋佳品。   云子的白子洁白如天,黑子漆黑透碧,质地坚硬,色泽美观柔和而不刺目,造型古朴浑厚而不轻佻。拿在手上对光照视,白子钝淡黄色,黑子周边透出碧绿光环。平放在棋盘上又是庄重的黑白二色。捏在手指上冬天感到暖和,夏天感到凉爽,深受国内外围棋爱好者所珍爱。   椐史料载,永子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为历代名人高士所钟爱,曾是向皇室迸献的贡品,有"永子之棋甲天下" 的美誉。后传于昆明制造,品质益加精美。现在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下一篇:紫米八宝饭

保山透心绿蚕豆

  保山透心绿蚕豆产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种植及加工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至少在3733.37公顷以上,1965年前种植面积产量起伏大,种植面积在3733.37公顷~5466.67公顷之间,总产量在150~450万千克之间。1967-1985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总产逐年上升。1967年种植4848公顷,单产1212.07千克,总产587.61万千克。1985年种植4147.47公顷,由于当年春旱,单产1556.97千克,总产654.75万千克。透心绿蚕豆是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其突出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小食品。 保山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子叶(豆瓣)仍天然碧绿,豆香浓厚口感回甜的特点。其特殊的品质是由当地特定的土、水、肥、光、气、热综合作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种植,是典型的保山特色农产品,在当地有“透心绿”、“透心绿豆”的俗称。原产地为隆阳区西邑、丙麻、瓦渡、辛街、汉庄、河图、板桥、金鸡、瓦窑、水寨、蒲缥、芒宽、杨柳、瓦房、瓦马、潞江、兰城、永昌18个乡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过去都是由当地小摊贩经传统方法用土锅细沙炒制后,肩挑沿街叫卖,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谈及保山,很多人会同透心绿蚕豆联系起来,到保山旅游办事,购买透心绿蚕豆已成为回乡赠友礼品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山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后隆阳区人民政府扶持了很多以保山透心绿蚕豆为主的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山透心绿蚕豆从此名声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全区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5000亩发展到今天的6万多亩。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为现在的4家,其中由当地著名企业云南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山透心绿蚕豆系列产品“同心绿蚕豆”尤其出名,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时至今日保山透心绿蚕豆已成为保山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都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7频道军事 农业节目的每日农经还专题报道了保山透心绿蚕豆。   据考查,保山小绿豆是蚕豆的一个变种,因其富含花青素、叶绿素等生物碱而呈现出“白皮绿子”的特点。与一般蚕豆相比,它小巧玲珑,不仅显得十分精致,而且颜色也十分奇特:未经加工之时,豆壳洁白光亮,豆瓣却通体翠绿,直透于心,十分惹人喜爱,故保山人给它取了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透心绿。   该品种富含叶绿素、钾、铁等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在保山隆阳区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是我区特有的品种。这种蚕豆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一般蚕豆高,且有纯香回甜的特殊口感。小绿豆主要分布在保山坝区的金鸡、河图、汉庄等乡镇的部分村社,年播种面积在3000亩左右,一般单产每亩150公斤,年总产量在450吨左右。   保山透心绿蚕豆    保山透心绿蚕豆产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种植及加工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至少在3733.37公顷以上,1965年前种植面积产量起伏大,种植面积在3733.37公顷~5466.67公顷之间,总产量在150~450万千克之间。1967-1985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总产逐年上升。1967年种植4848公顷,单产1212.07千克,总产587.61万千克。1985年种植4147.47公顷,由于当年春旱,单产1556.97千克,总产654.75万千克。透心绿蚕豆是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其突出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小食品。 保山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子叶(豆瓣)仍天然碧绿,豆香浓厚口感回甜的特点。其特殊的品质是由当地特定的土、水、肥、光、气、热综合作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种植,是典型的保山特色农产品,在当地有“透心绿”、“透心绿豆”的俗称。原产地为隆阳区西邑、丙麻、瓦渡、辛街、汉庄、河图、板桥、金鸡、瓦窑、水寨、蒲缥、芒宽、杨柳、瓦房、瓦马、潞江、兰城、永昌18个乡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过去都是由当地小摊贩经传统方法用土锅细沙炒制后,肩挑沿街叫卖,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谈及保山,很多人会同透心绿蚕豆联系起来,到保山旅游办事,购买透心绿蚕豆已成为回乡赠友礼品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山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后隆阳区人民政府扶持了很多以保山透心绿蚕豆为主的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山透心绿蚕豆从此名声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全区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5000亩发展到今天的6万多亩。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为现在的4家,其中由当地著名企业云南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山透心绿蚕豆系列产品“同心绿蚕豆”尤其出名,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时至今日保山透心绿蚕豆已成为保山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都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7频道军事 农业节目的每日农经还专题报道了保山透心绿蚕豆。下一篇:菜花腌菜拌蜂仔

保山绿豆

  独具风味“透心绿”   外地人到保山,总喜欢到街头大包小箱地买上些被他们称作“保山绿豆”的土特产带回去馈赠亲友。这种“保山绿豆”为地道的保山特有品种,在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与一般蚕豆相比,它小巧玲珑,不仅显得十分精致,而且颜色也十分奇特:未经加工之时,豆壳洁白光亮,豆瓣却通体翠绿,直透于心,十分惹人喜爱,故保山人给它取了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透心绿。   保山人种植透心绿并用透心绿加工炮制特色零食泡炒豆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以往泡炒豆均为农家自种、自炒、自销,经营规模不大,90年代后,一些厂商瞅准了这一土特产已有的知名度和潜在的开发价值,用现代设备和工艺相继开发出了“森力神”、“同心”等品牌的透心绿深加工系列产品,从而使这一传统风味小食身着“时装”走四方,成为人见人爱的一方佳品,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保山透心绿,无论是传统方法炒制还是现代工艺加工,均以壳闪金辉、内沁碧光、口感酥脆为其显著特色,享用之时“咯嘣”有声,满口流香,不愧为独具风味的“绿色美食”。下一篇:油炸撒撇

口水羹

  故名思义,“口水羹”就是加进了口水的粥糊。(嘿嘿!希望不要就此将您吓跑!) “口水羹”是笔者自作主张为其另起的一个别名,为了使读者对这东东有个形象直观的了解,而用了这个直意的代名,用得未必贴切。在腾冲,它的真实名称应是“炒面渣”(借用渣:音zha发第三声)。此字在方言里,是专门用于表示食物种类中譬如粥、羹.....等此类糊状熟食的笼统称谓。不过,这里用渣来代替,只是因为两个字发音比较接近,而字义却是大相径庭的! 我们这个地方,中原文化引入较早,传统思维和旧观念显得根深蒂固,某些方面甚至是被“发扬光大”了的。即便普通人的一生,也必需历经多次的封建“礼信”!有些居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打从娘胎里爬出,这些旧事物总无时不在地困扰着人们。从婴儿时期的“满月”、“百天”、“满岁”到长大后的成人礼,然后从五十岁开始,每隔十年都要进行的生辰祭祀活动,一直到百年归终后的“风光大葬”。其间,诸如盖房起屋“喜乔迁”,男婚女嫁“三十六”,甚至死后都要做“五七”、“周年”、“脱孝”等等名目繁多,大大小小的各种“功课”!少说也会有十来次呢,乖乖! 谁家里但凡有桩大事小情,那就是食者的节日了!通常情况下,每家至少要么祭出“四盘四豉”,要么就上“八道碗”!随便摆个七八十桌是很普遍的事情!不管是吃得动的,“吃不动”的,人可以不来,主要是“人清”一定要到!没钱挂礼的,最起码要翻出块以前自家请客,别人送来却一直舍不得用过的“丝光垫单”,到坐客人家“人清处”记上,后面注明送礼人的大名,之后方可心安理得地入席就餐。要不然,如主人家的席面缺盐少油,令你食得不爽!则你就连出门之后想破口大骂的“例权”也要被自动取消,以后摆酒如想请请这家人,人家最多送你一个字   ---   “呸!”   随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天天“滋润”起来,吃酒的场合更是越去越多了!气氛也更浓烈!可是,一盘盘的大餐却愈加“难动”了!道理十分简单:今天的人们,不再把那昔日里“风采无限”的“大酒席”当盘“菜”了!现在那些食者,己是不一般的“斯文”,哪怕是最讲究的“三滴水”!也丝毫吊不起他的任何胃口,多数人就那么寥寥吃些主餐前的甜白酒、糕点之类,正席多半是少有动弹的,最后心情好就喝点饮料,把那包压席烟几个人散散,稍后便起身与主人套话几句,随即扬长而去! 待食客散尽,剩下主人家那几双呆眼是傻定了的!此时的情形是:“人清”倒也接了不少,通常说来,结婚、“抬重”这类的“大礼”,都会使主人略有赢余的。可偏偏这里是个崇尚“节俭”之风的起处,放眼望去铺天盖地的尽是一桌桌菜肴(很多菜可以说原封未动!),就要倒进泔水桶时,一家人的叹息之声竟也此起彼伏!(嘿嘿!原来浮华虚荣方为上上之风矣!)   说到这般时分,大家跷首以盼的“炒面渣”也将露出水面了!可以说,此物是以前饥荒年间的一件副产品。生于七十年代初往前那拨人,应该是会记忆犹新的,由于生活的苦,现实的“酷”,人性也是扭曲着的!风俗传统不得不讲,为了维系本家在家族中的地位,那些礼数就必需要到,以至于借钱赊米也要硬着头皮做排场!却总是入不敷出。那年头穷呀!做客的人,多是送一尺土布或者两包“阴阳心”饼子,却足以让一家上下蜂拥而至“吃大户”了!主人心上的苦水,还得自己悄悄去屋后的阴沟里倒掉呢! 但人的脑子终归活络,苦日子里也能熬出些许人生“精华”来。就说“炒面渣”这玩意,不知是谁在哪个时候,一不留神便成了这东东的始作甬者。那些舍不得扔的剩菜,热来热去眼看就快变质了。他却把己淘过的剩米晾干拿到锅中炒热,然后到磨坊碾成米粉,回来再把所有残羹剩菜一齐倒入大锅中熬煮!随后把米粉撒入加上一点盐巴味粉再熬个半晌。忽然间,竟有一股奇异的香味,不可思议地从锅中溢出!待熬成稠糊状后,盛到碗中加一点红辣椒油......那份香呀!那口感呀!总之你绝对不可能相信,它的原料竟是如此这般不值一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晕菜越多越正点,多食却也不腻!两三碗下去,肚子豉了,还想拎个小桶什么的拿回家慢慢热着吃,居然还越热越好吃,越热味道更醇香呢!   现在的人呀,早不把那通酒席当回事了!但随后的“炒面渣”,却少有不爱吃的。即便有,也只是那些骄嗔做作,在本地被称作“貂婵”(刁馋)的那部份!其实,他们也从不否认“炒面渣”的好味道,只是心里那种对“口水菜”的所谓“过敏”反应作祟,迫使自己“残忍”地将其无端排斥掉罢了!   据说,腾冲的一位老乡,几年前在深圳开了一档叫“八宝珍”的酒楼,生意一直火得不得了!前久有亲友过去探望,竟发现“炒面渣”就是这里唯一的招牌菜!只是所用材料都是新鲜做出的,用我们老家的方式进行“深加工”后即时热卖!隔壁几间以前业绩不错的快餐馆,也被他家冲个七凌八落,从此便一厥不振!这些可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我那位老乡,知道我说过这些话后,他心里到底会感激我,还是会呕我的气呢!    下一篇:永昌板鸭

保山大烧

  大烧,即火烧全猪,又叫烤肉,是保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是云南省保山一带具有传统风味的美食。保山大烧以保山市河图乡供销社加工的大烧最为有名,俗称“河图大烧”。 大烧选用当地产的细骨猪为原料。细骨猪属温带小型猪,体型似泡涨的大豆,群众称之为"豆圆猪"。加工方法是:取饲养至35-40公斤的半膘猪屠宰后,去毛洗净,撑开腹部平放在专用的炉灶上,用木炭火烧去表皮水份,然后扎针,涂上酱油、姜汁、食盐等调料,使之渗入肉内,再放在炉火上,腹背轮番烘烤至猪皮焦黄,刮去麦皮焦质。如此再扎针,涂调料,烘烤,刮皮,反复三遍。 食用时,将大烧切成方块,用醋、酱油、辣椒油、芫荽末、蒜泥等制调料蘸食。也可将大烧切成丝,与酸腌菜相拌,加上调料,别具风味。 保山大烧外酥内嫩,香脆酥润。肥肉透明,食之不腻;瘦肉细嫩,色味俱佳。 下一篇:云南翡翠

永昌红

  永昌红--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下一篇:鸡棕

“永子”

  传统的“四大雅艺”——琴棋书画中的围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保山人发明于明代的“永子”,则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棋子出于云南,以永昌者为上”徐霞客360年前说的这话便是定论。牋牋   永子亦称“云子”,椐《永昌府志》、《滇南杂志》等史籍记载,永子系以玛瑙石、紫瑛石合研为粉,再加上铅硝药料“合而 之”,然后用“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其配料之考究,工艺之精妙、复杂、俨然是古代的“高科技产品”,产量极为有限,不仅为达官显贵、文士骚客所珍爱,还一直是奉献皇室的贡品,故数百年来风行天下而十分难求。 牋牋   保山城内一朴雅人家至今藏有一副明代祖传古品,其质地细糯如玉,体坚而意柔;其色泽润如丽珠,明而不炫;形面凸而不显,身扁而不觉其薄。“黑白两道”,白呈象牙之色,通体流光;黑透碧玉之泽,边闪翠环。再加上紫柚木精作之棋盒,可谓珠美椟贵,美化美奂。据说,以此对奕,触子心舒、着盘声铿,因其导温性低,且有科暖夏凉之妙。 牋牋   清末民初,永子烧制工艺一度失传。陈毅元帅于1964年视察云南,曾过问永子的情况,并说:“我就不相信保山就无人再烧出永子。”直到70年代中期,有人受云南省体委之托,从民间搜集到几颗老永子,经过上百次化验分析,工艺试制,终于掌握了传统的工艺配方,生产出了质量品位可与永子相仿的“云子”。投入市场后,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并于1986年被国家体委审定为重大比赛用棋。陈祖德、聂卫平等弈坛圣手亦对其推崇备至。与此同时,云子屡次被用作“国礼”:我国领导人曾将其赠送给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86年访滇时,也欣喜地接受了一副“云子”。( 保山)下一篇:永昌红

油炸撒撇

  这次我们说的是“油炸牛撒撇”的方法。“撒撇”的制作方法很讲究,最看重的就是“料”的搭配,首先,找到刚宰杀的牛(最好是黄牛,一定要新鲜)取其大肠和小肠结合部的一小段,将之洗净适当烘干,即可发现其中有粉状的物质,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备好的纱布经过多次的过滤,再经过高温加热就得到所谓的”撒撇水“。同时,将备好的“精瘦牛肉”加工为肉沫待用。再将从牛身上取下的“联贴”(即:学名胰腺)片成适量大小的薄片将之在火上烘干到出香味(注:一定要用炭火)备用。   此时,在肉沫里加入片成小段的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金盖、联贴(注:香辣柳、老缅芫荽、金盖,为边五县特有)拌匀,并和做好的“撒撇水”混合好等“撒撇水”和别的配料的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10至15分钟,将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金盖从“撒撇水”中拿出备用。   在锅里放入适量香油,油温一定要高。(最好是金龙鱼)将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金盖,放入锅内炸到7成熟时取出备用。再在锅里放入少量的猪油,等油沸时再将发好的米线(注:昆明的注意了是细米线不是粗的)将油和米线拌匀,但要用巧力,不然,会将米线搞碎就没看相了。立即取锅,(此法是用米线取猪油脂肪的香味。)   将原来炸过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金盖的香油取出加温至看到油烟,此时,将“撒撇水”放入锅内,此时,你将会听到清脆的“撒撇水”入锅声。等沸时将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小米辣、金盖、联贴放入锅中二分种使所有的配料味道融合在一起,再把米线放入沸料中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芝麻轻拌一下用锅盖大火焖一分钟,再将火调到最小,让它慢慢的焖上一会,等一种特殊的香味从锅盖的缝隙中让你“哈拉子”要流下来时,这道菜就大功告成了。   装盘时,在菜顶上加上一点“辣椒油”此时,红、白、绿相间往桌上一放,好吃得很了。此菜最大的风格就是味道油而不腻、怪而不厌、辣不伤肝、微苦带香,反正,那味道真的好极了,我可说不出来。并对肝火旺,有一定食疗作用。    下一篇:口水羹

新寨咖啡

  新寨咖啡--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山小粒咖啡”,是国际咖啡界公认的上等咖啡,媲美国外优质产地的咖啡。近年来崛起的“新寨农庄咖啡”,就是其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新寨农庄咖啡”产自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干热河谷地带潞江坝1田新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享誉全球的小粒咖啡。“新寨农庄咖啡”发起人、保山新寨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显文,当年不仅自己承包土地种植咖啡,还发动农民种植咖啡,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2005年谢显文成立了新寨村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2006年创办保山市新寨咖啡有限公司,“新寨农庄咖啡”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站稳脚跟,谢显文带领公司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种植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从种植生产精品咖啡做起,着手打造自己品牌,做到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加工销售,坚持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进行种植与加工,生产的精品咖啡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并出口欧洲、中东等地区。不仅带动合作社成员增收,调动了社员积极性,并且在咖啡业界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市场方面也收获了消费者的良好口杯。   2012年9月,“新寨农庄咖啡”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营模式,结合自身优势,与多家旅行社合作,依托特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重装万亩咖啡观光园,倾力打造集观光、采摘、咖啡加工、品尝、鉴赏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生产加工生态庄园——“新寨小粒咖啡庄园”。在云南从事咖啡行业的众多人士看来,这无疑是“新寨农庄咖啡”宣布要打造“中国人自己品牌的咖啡”的信号。记者了解到,庄园中建有鲜果加工区,咖啡豆筛选、烘焙、研磨、品尝区和咖啡文化鉴赏区,作为懂咖啡、爱咖啡的海内外游客来到此地,不失为一处体验清新时尚的咖啡文化之旅的旅游新地。下一篇:保山绿豆

菜花腌菜拌蜂仔

  每当春节将临之际,昌宁农家都兴邀亲约友:“到我家吃一小箸腌菜吧。”他们所说的“腌菜”,即是当地特有风味“菜花腌菜”的简称,也是主人家请“年猪客”的代用语。 每当冬春时节,昌宁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腌制菜花腌菜,因为这时节大块田畴里四处开满了金灿灿的“小油菜花”,这种半家半野的植物无需人工播撒,自生自长自开花,生命力极强,年复一年地为茶乡人腌制菜花腌菜提供着丰富的原料。菜花腌菜因制作方法不同分为“水腌菜”和“腊腌菜”两种。前者为“短线产品”,腌置三四天即可食用;后者为“长效制品”,经久耐贮,可供不时之需。由于其原料为盛时鲜花,故自有天然芬芳蕴藉于酸甜鲜美之中,风味十分独特。 菜花腌菜吃法多样,最为美妙爽口的则首推“菜花腌菜拌蜂仔”。蜂仔,亦为茶乡之“山珍”,无论家蜂(蜜蜂)、野蜂(草蜂、葫芦蜂等),只要其蛹白嫩鲜活即为上品。食用前需用开水烫洗,除去异质,然后加入芜英、辣椒油、花椒油等作料,拌入菜花腌菜即可享用。蜂仔的肥嫩甘鲜、腌菜的酸甜馨香,着实诱人食欲。如今,这道地地道道的乡间野蔬已成为一方风味名吃,堂而皇之地频频端上了当地宾馆、饭店的盛宴之上,备受四方食客称赏。 下一篇:保山大烧

海东雪梨

   大理雪梨主要出产在洱海东岸的海东镇一带,故传统上称为海东雪梨。海东区域内栽培雪梨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大理国、南诏国时期,每年梨熟时节,各地方官员都要选上等雪梨作进贡果品,上贡给朝廷。相传宋朝年间,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城(现昆明)讲经,曾把大理雪梨树苗带到昆明呈贡一带栽培,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人们为纪念这位宝珠和尚,就把引种的雪梨称为宝珠梨。   所以,现今昆明一带有名的宝珠梨与大理雪梨同出一类,果型、味、色基本相同,只是大理雪梨因气候、土壤因素比宝珠梨更甜、肉质更细嫩一些。每年八九月份是海东雪梨成熟期,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经贮藏一段时间皮色由绿色转为黄色,晶莹透亮。熟透的雪梨皮薄、肉质雪白细嫩,汁多香甜,咀嚼不留渣滓,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有生津止渴、润肺消咳之功效。农历八月八日是大理民间传统的耍海会。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洱海划船游玩,不少人横渡洱海到海东,在梨树下歌舞野餐品尝雪梨,情趣盎然。现在,海东雪梨在栽培数量、质量上得到较大发展,年平均产量达60多万斤,最高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已成为海东镇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下一篇:新寨咖啡

棕包米

  棕包米又称小米,为棕包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冬委孕育,初春时节于树上剥去外层棕皮即可取得。 棕包米吃法主要有炒吃和煮吃两种。炒吃法是将棕包米洗净切碎,配以瘦肉丁和胡萝卜丝、腊腌菜一并炒熟,其色鲜艳,其叶醇香可口。煮吃法是将洗净的棕包米切碎放放清汤里煮熟,佐以干腌菜、糊辣椒和捣姜块、葱白、芫荽,其味酸中有苦,苦中回甜,有解表驱寒、泻热去暑之功效,食后浑身松爽。还可与龙江白鱼并煮,制成棕鱼包白汤,其味真是美妙绝伦,为腾冲美食中的上品。 棕包有着严格把关的地域界限,虽然挨临腾冲的周边地区也有出产,但其叶苦涩难食,唯腾冲棕包苦中有甜,苦得恰到好处。腾冲棕包又有金竹棕和苦竹棕两种,苦竹棕苦味太重,一般不味食用,但其药用功效去较金竹棕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和肝火旺盛的人常吃苦竹棕,可起到降压平肝的作用。 下一篇:潞江芒果

永昌板鸭

  永昌板鸭是云南省保山市的著名食品。保山是滇缅古道上的重镇,从汉代至清代,曾设立过永昌郡、永昌府等政区。永昌的名字为国内外所熟悉。因此,这里出产的板鸭,以“永昌”命名。   永昌板鸭是云南省保山市的著名食品。保山是滇缅古道上的重镇,从汉代至清代,曾设立过永昌郡、永昌府等政区。永昌的名字为国内外所熟悉。因此,这里出产的板鸭,以“永昌”命名。   永昌板鸭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就远销港、澳地区和缅甸等国家。永昌板鸭是选取饲养3-4个月的本地良种麻鸭为原料,用人工催膘即活鸭站笼填喂15-20日,使其达到标准重量。   加工时先将肥鸭宰杀,将鸭毛褪净,修边整形,达到色白光润、造型美观的要求。然后,扎针上盐,腌制2日,取出洗净,放在平板上定型,让其日晾夜露,直至风干,忌暴晒。   永昌板鸭具有形态优美,色白鲜亮,肉质酥嫩,味道芳香等特点。    下一篇:保山透心绿蚕豆

鸡棕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鸡棕生长在每年的秋季前后。以味道鲜美似鸡香而倍受人们喜爱。可用鸡棕单独做汤或炒吃,也可炸、腌、拌、烩、烤、焖、清蒸其味都鲜美无比。《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鸡棕的“益味、清神、治痔”。传说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非常受鸡棕的美味。在每年鸡棕上市时,都要让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现在昆明市各大百货店、副食品店都有鸡棕罐头,或鸡棕的干货卖,一年中无论什么季节里都能买到。 下一篇:玫瑰大头菜

玫瑰大头菜

  玫瑰大头菜是云南名特产品。创始于明末清初,曾在1911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玫瑰大头菜色泽褐红,脆嫩滋润,回甜清香。它是用本地生产的芥菜为原料,配以盐、红玫瑰糖、饴糖、老白酱等辅料腌制、日晒、入池密封发酵而成。用玫瑰大头菜切丝炒剁肉,或是切成片炒青辣椒爽口下饭;也可切成丁与剁碎的青辣椒、剁肉一并炒吃,或将剁肉改为青包谷米,昆明人将此菜称为“炒三剁”,是一道深受昆明人喜爱的家常小菜。玫瑰大头菜也可切片作咸菜生吃。昆明各副食品商店、各大百货商场均有出售。下一篇:云子

隆阳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兰城街道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永昌街道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河图街道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永盛街道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九隆街道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青华街道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板桥镇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汉庄镇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蒲缥镇 塘子沟遗址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瓦窑镇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潞江镇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金鸡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辛街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西邑乡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丙麻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瓦渡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水寨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瓦马彝族白族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瓦房彝族苗族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杨柳白族彝族乡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板桥古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芒宽彝族傣族乡 芒宽双虹桥 太保山 云南公路馆 龙王塘 北庙湖 宝鼎寺 哀牢山 霁虹桥 西庄寺 博南古道 松山 太保公园 保山武侯祠 汉庄城址 保山玉皇阁 保山透心绿蚕豆 云南翡翠 云子 保山绿豆 口水羹 “永子” 永昌红 新寨咖啡 油炸撒撇 海东雪梨 永昌板鸭

隆阳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