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淳化荞麦 | 淳化荞麦籽粒色泽红褐色或黑褐色,面粉灰白色,具有特殊芳香味。受地域影响,淳化县城北部,海拔1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荞麦品质为上乘,尤其是汉甘泉宫遗址所在地铁王乡梁武帝村(海拔1350~1400米)出产的荞麦,棱角隐讳,俗称无棱荞麦,因其颗粒饱满浑圆,出面率高,故品种为最上乘。 内在品质 淳化荞麦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芦丁、总黄酮、蛋白酶等,其铜、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 食疗保健 用淳化荞麦磨面加工的食品入口滑润,易于消化吸收,有益于防治贫血病及癌症,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尤以降低胆固醇、血脂、血糖、血压的功效最为显著。是保健、养生、美容之佳品,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压人群的最佳治疗保健食品。 产地自然环境 淳化荞麦产地位于咸阳西北部,地势基本呈北高南低状,海拔介于630~1809米之间。属渭北黄土高塬南缘丘陵沟壑区,气候特点为大陆性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610.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249.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49.86×108焦耳/平方米,≥10℃活动积温3281.0℃,平均无霜期170~183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荞麦的生长与营养物质的积累。 地域范围 淳化荞麦生产区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8′-108°50′,北纬34°43′-35°03′。东与三原、耀县为邻,南与泾阳、礼泉相接,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北与旬邑接壤。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秦河、铁王、卜家、十里塬、胡家庙、官庄、润镇等8个乡镇,常年生产面积5万亩,年产量约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淳化荞麦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抗病性强;籽粒饱满,果皮红褐色或黑褐色,出面率高,面粉细腻,色泽均匀,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滑润,适口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淳化荞麦营养丰富,粗蛋白平均含量不低于11.47%,粗脂肪含量高出对照至少7个百分点。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麦类及面粉NY5301-2005荞麦的规定的标准要求。 下一篇:关中奶山羊 |
淳化荞面饸饹 | 特定品质 淳化特产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文化典故 淳化荞面饸饹源远流长,两千年前即已滥觞,汉武帝出巡淳化,见甘泉宫外紫花清雅艳丽芬芳,闻知此乃荞麦,果实所制饸饹乃一道美食,遂心花怒放,玉箸刚举,顿觉芬香扑鼻,味道鲜美,别有滋味贻芳,不逊山珍海味,远胜玉液琼浆,龙颜大悦,赐为御宴,为出征将士壮行,作凯旋军队之犒劳奖赏。一时,宫中文武竞相效仿,京城内外争先品尝。深巷柳荫下,挑担小吃叫卖;通衢大道旁,专营饭馆开张。淳化荞面饸饹由此名声远扬,遍传都城长安,远播华夏城乡。 下一篇:淳化花椒 |
淳化苹果 | 淳化苹果培育始于70年代中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成为本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如今谷岭原面,果树连片。春来遍地花香,秋季红果累累。1991年末,全县栽植面积10万亩,总产2.3万吨,收入3600万元,果农占全县农户75%以上.现有以矮化新红星,红富士,秦冠,王林等为主的优质苹果21万亩,1994年产果2亿余斤.1976年被国家确定为苹果外销基地;1986年又被国家和陕西省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县;1991年通过省优质苹果基地达标验收,被定为甲级基地县;还先后被国家和陕西省评为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先进县等.近年来,先后有10多个国家的果树专家来淳化考察参观,给予高度评价.美国果树专家米勒-安尼娜女士,匈牙利果树专家杰吉利先生考察后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比盛画里的画还好."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称赞淳化苹果是"渭北苹果一支花."中央及省领导报刊,电台,电视台,对淳化苹果进行过多次报导。 勤劳朴实的淳化人民热诚欢迎八方客商领略“空中花园”的美景,欣赏“绿色明珠”的风光,品尝香甜可口的淳化苹果。牋 淳化地域海拔高(平均10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生长。加之培育时间长,果农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规范,果实普遍个大,色艳,质优,味浓,耐贮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特别是南方市场占领一席之地,远销日本、苏联、泰国、美国、朝鲜和新加坡等国。出口品种以红星为主,普及品种有秦冠、红富士、新红星和黄元帅。近年引进品种有乔纳金、北斗、王林和津轻等。1986年以来,淳化出产的秦冠、新红星、国光和金冠苹果四次获省优产品称号,五次代表陕西参加全国展销,在第三届陕西省科技洽谈会上,新红星苹果被评为金质奖。 下一篇:淳化面塑 |
甘泉醇酒 | 甘泉醇酒是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的特产。甘泉醇酒具有凤香型风格特点,以“入口绵、落口甜”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产品远销安徽、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市场销售一直看好。 陕西省淳化县甘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久负盛名的甘泉宫遗址所在地——淳化县。公司始建于七十年代,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职工50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25人。年生产白酒2500吨,主要产品有50%(V/V),52%(V/V)“甘泉醇”白酒两大系列十二个品种。 “甘泉醇”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以泉水作酿浆,经土暗窑续渣法发酵,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精酿的纯粮佳酿,使其具有凤香型风格特点,以“入口绵、落口甜”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产品远销安徽、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市场销售一直看好。2003年被评为第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02至2004连续三年被淳化科技局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2005年元月陕西省工商局举办的诚信企业与诚信商品展示交易会确定为“陕西省信用体系建设单位”;2005年6月被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评为“陕西省消费者信得过企业”,同年7月,“甘泉醇”牌系列酒荣获“中国名优品牌”荣誉称号;2008年11月在陕西省旅游博览会上荣获陕西旅游商品(产品)“最受欢迎奖”;2011年12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称号。 下一篇:淳化饸饹 |
杏酱 | 杏酱 |
金丝蜜枣 | 金丝蜜枣 |
淳化面塑 | 面塑:以糯米、麦粉添彩捏塑成人物、动物、花卉或各式图形等艺术品。另有以彩面调合点缀在食品上,区别用途,各呈异彩。小儿满月亲友送囫馍,形如壁筒,取意圆满吉祥。馍上塑彩色花朵,吉祥图饰,补以梳蓖刀剪压刻素纹。 这种艺术化了的食品,使人欲食不忍,赞叹不绝。向老人祝寿的花馍,则以桃形领衔,此俗源自《神农经》,该书有“玉桃眼之长生不死”之说。神话传说中之西王母,瑶池种植蟠桃3000年一开花,3000年一结食,食一枚可增寿600岁。3月3日王母娘娘诞辰时,开设蟠桃会,各路神仙沓来祝贺。此即民间以寿桃祝贺老人高寿之由来。 蜜桃滋甘,不能四时皆备,人们便代之以面塑的心愿,亦是耐人观赏的艺术品。元宵节面塑多十二生肖,端阳节常为蛇蝎五毒形。灶君爷、神主堂的贡品和新娘出嫁的花馍,以福寿吉祥图样为主,各有其特殊的含意。 下一篇:沙棘酱 |
淳化刺绣 |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民间视为女红首技。旧时姑娘到十三、四岁,绣花为必习技艺。新娘出嫁,绣花枕头,绣花鞋和绣花裹肚等为亮嫁妆必备之物。淳化县刺绣厂集淳化民间绣花之大成,有绣花姑娘数10名,技艺娴熟,花样翻新,技术力量雄厚。产品供县内市场,畅销县外。以装饰生活必须品为主,如床罩、床帷、被罩、枕套、门帘和台布等。图案有飞鸟虫鱼,梅兰竹菊,果品蔬菜和戏曲人物等。技法分直纹绣、悬纹绣和机绣三类。针法有齐针、套针、游针、平针、平针参线、跳针参线、挖孔、贴花和拔眼等。一绣在手,美观实用,物美价廉,实为装扮生活的最佳选择。 |
淳化花椒 | 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发生。下一篇:绿豆粉皮 |
绿豆粉皮 | 牋牋绿豆水芡加入白矾水用子涮匀。锅中水烧开后,将芡面倒入锅内,用木铲快速搅动,直至芡糊透亮有光泽为止。起锅倒在抹油大案板上,用木刮子刮成薄皮,晾冷后,切成小块卷成卷。吃时切成细条,加调料,食之清凉爽口,色泽透亮,为夏季清凉饮食佳品。 下一篇:发面油饼 |
发面油饼 | 牋用面粉发酵,再与干面,碱水和在一起饧半小时。用饧面分成五个剂子,擀成长宽片均匀抹上麻油、盐面、卷成棒形,切成两条背靠捏住两头拧在一起,压扁擀成二分厚饼,抹油上鏊,反复烙烤至金黄色出炉即成。食之酥香、脆、美、松软可口 下一篇:白吉饼与肉夹馍 |
白吉饼与肉夹馍 | 牋牋牋特点: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即肉夹膜)食用味道更佳。 主要原料:面粉。 简要介绍:白吉饼是咸阳特有的一种烤饼。制作好后,两面饼皮粘连较松,俗称“两张皮”。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则称“腊汁肉夹膜”,味道更为鲜美,因其经济实惠,很受欢迎。下一篇:淳化苹果 |
沙棘酱 | 淳化县地北部甘泉山系及南部仲山,沙棘资源丰富。入秋遍山沙棘枸红,圆珠晶莹,含津欲滴。1985年始用沙棘试制成沙棘原汁,沙棘晶,沙棘油和沙棘饮料。 县果酒厂生产的沙棘酱,保持天然风味,感观舒适,香甜可口,为消费者喜爱。产品含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全价营养,对消食健胃,防署清肺,安神降压,防癌,延缓细胞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等,有明显功效。是营养保健珍品,特别被妇幼,老弱,病残,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和旅游者所垂青,成为争购,馈赠佳品。1987年被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1989年被外贸部指定为出口产品。 下一篇:甘泉醇酒 |
关中奶山羊 | 产地:陕西省 关中奶山羊是用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的土种羊或杂种羊与西农萨能奶山羊多年杂交培育的高代杂交类群,是介于土种羊与西农萨能奶山羊之间的一个中间类群。该品种于1990年国家正式验收,定名为“关中奶山羊”。关中奶山羊外形与萨能奶山羊相似,但体格较小,体重较轻,头、颈、四肢较萨能奶山羊略短,体毛较萨能奶山羊稀、长。关中奶山羊成年公羊体高70-80厘米,体长85厘米,体重70-80千克;母羊体高60-70厘米,体长75厘米,体重45-55千克。关中奶山羊群体平均产奶量为萨能奶山羊的85%-90%,可达650-850千克,乳脂率为3.6%-3.8%。关中奶山羊8-10月龄就能正常交配,怀孕期150天左右,平均产羔率208%。 特点:公羊头大颈粗,胸部宽深,腹部紧凑。母羊颈长,胸宽,背腰平直,乳用特征明显,被毛粗短,白色,皮肤粉红,有的羊有角、有髯。 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78.6公斤,母羊44.7公斤,第一胎平均泌乳量305.7公斤,泌乳期242.4天;第二胎泌乳量为379.3公斤,泌乳期244.0天;第三胎419.2公斤,泌乳期253.9天。第一胎以第三个泌乳月奶量最高,第二、三胎则以第二个泌乳奶量最高。母羊4-5月龄性成熟,7-8月龄可初配,平均产羔率178.0%。 二、全市奶山羊养殖基本情况 2007年全市奶山羊年末存栏56.8万只,其中能繁殖母畜26万只,产羊奶7.10万吨。奶山羊以关中奶山羊为主,占奶山羊的70%-80%左右,主要分布于淳化、长武、礼泉等县 |
三原蓼花糖 |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时,每值腊月,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临到年关,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寄存在亲友家里,挂在楼上让其阴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吃起来酥脆香甜,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称其为“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使其更加蓬松泡发,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慈禧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果实,觉得有趣,并取其谐音,遂云:“干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别致”。以后,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列为贡品。清康熙进士温义,在《纪念堂遗稿》中有诗赞曰:“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三原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与芝麻仁两种。系用新鲜优质糯米,上等黄豆、白糖、植物油等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经选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条、制坯、阴干、贮存、发坯、油浸、炸制、浇浆、挂皮等24道工序制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从投料到出成品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成品呈圆柱体,个大体松,皮色金黄,肉质洁白,呈丝网状,香甜酥脆,绵软易化。 三原蓼花糖,历史悠久,味形兼美,畅销不衰。目前,除销于省内外和北京、广州等地外,还出口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县每年生产蓼花糖1500吨左右,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和1987年,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和1992年又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中国经济特区成果博览会金质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博杰品尝了南茂牌蓼花糖后,挥毫题写了“蓼花糖宫廷食品”七个大宇。 下一篇:三原白封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