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 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女峰森林公园座落在吉林省东南部。座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畔、长白山南麓的老岭山脉。位于303国道22公里处,距通化市区83公里,集安市区21公里。1993年建成,1994年对游人开放。五女峰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奇峰美景,冬暖夏凉,枫叶彤红,形成天然仙境。 长白山余脉老岭山区腹地的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展现当地独特的动值物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五女峰森林公园位于集安市西部,总面积6867公顷,森林蓄积115万立方米,覆盖率达95%,森林资源很丰富,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区风景奇异秀丽,山高林密,大树参天,珍贵的松、椴、楸、桦树,青翠欲滴。华盖苍苍。山峦峰叠,陡峭挺拔,千姿百态,雄伟壮观。这里不仅是野兽、飞禽的乐园,而且还是关东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产地,也是野菜、鲜果、山珍的故乡。春天的映山红,满山开放,夏季的奇花异草,散发着清幽芳香,秋季的五彩山,霜打枫叶层林尽染,冬季的皑皑白雪,树挂雪景奇特。 五女峰森林公园景区内有十处主要奇异景观,有五女峰(即少女峰、玉女峰、秀女峰、春女峰和参女峰),望峰台,开工和神韵巨石,幽谷跌水,老岭松涛,五女观山石,老虎口,洞天皓月,老虎岩和卧佛洞等自然景色。还有幽谷银瀑、高句丽采石场、天工神韵、望峰台、仙人台、藏心洞、怀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悬佛、抗联遗址等38处人文自然景观,既美艳多姿,又雄奇壮观。幽谷银瀑是一条数百米长的大峡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两处,巨树和古藤形成的华盖守护着古老的秘密,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岩怪石嶙峋,苔藓遍布,身临此境仿佛回到了盘古开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观更为神奇,两座20多米高的石岩,中间是一条刀劈斧削般的等宽缝隙,是谓“一线天”。站在“一线天”中间上仰望,“空中悬佛”正好夹在石壁上面横空也世:一大一小两块椭圆型花岗岩石形成悬佛的头、身,悬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皱纹清晰可辨,神态十分逼真传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挤开石壁,附视着芸芸众生从下面通过。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 来到藏心洞,虽是一处横穿山岩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块心型巨石,石体比两边洞口都大,不可能从外面移进,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 这些景观、景点将使您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多年来,吸引百万余游客,已成为东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她以独特的大自然风光,新奇的迤峰叠岭展示在长白山脚下,与久享盛名的"吉林小江南"遥相呼应,独放异彩。 |
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 | 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奴隶制国家高句丽王朝的遗迹。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 集安市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在集安市文物局管理下,始建于1983年,下设集安市博物馆、好太王碑(含太王陵)、将军坟、禹山贵族墓地、丸都山城五个景区,景区总面积857679平方米。2004年7月1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环抱的通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洞沟古墓群,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它不仅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 景区特色 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都城址,丸都山城的布局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透过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可以见证高句丽创造的辉煌文明。 市内交通 通化客运老站有多次班车开往集安,票价20元,几乎隔1-2小时就有一趟车,车程2小时;还可以乘火车去集安,通化到集安间每天有一班火车,早上7点多从通化出发,将近12点到集安;下午3点左右从集安开出,到通化大概六、七点。 |
云峰湖旅游度假区 | 云峰湖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坐落在集安市以东、鸭绿江上游40公里处,有以"界河明珠"之称的云峰发电厂,象征中朝友谊纽带的云峰大坝,和大坝截流形成的海拔218.5米,面积102.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组成。云峰湖两岸高山耸立,怪石嶙峋,古木参天,树种繁多;峡谷深遂,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如置画中。逆流而上,山势雄伟险峻,峰峦秀丽多姿,云雾变幻莫测,飞流叹为观止;泛舟湖上,极目远眺,水色天光,烟波浩淼,如梦如幻。可以弃舟登岸,或采摘野菜山花寻古探幽,或登山俯看水中鱼游动,观空中山鹰翱翔。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岸上鸟鸣,水中鱼跃,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构成一幅幅秀丽的湖光山色,使游人大饱眼福,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游客体会回归大自然真谛的首选去处。对岸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泛舟湖上,能够看到朝鲜人民劳动生息的身影,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不用出国,却能感受到异国情调,实在是观光旅游、休憩度假的胜地。特别是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的兴起,令具有真山真水的云峰湖度假区倍受青睐,许多游人以一睹云峰湖为快,而且在游览的同时,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感觉不虚此行。除大坝和厂房外,云峰湖度假区还有许多自然景点和人工景点。有铁塔银线,高山飞瀑,寻幽石洞,铁桥春早,云水远眺;有日伪时期的建筑、铁桥,有花园式的街道;如果赶上大坝泄洪,还可以看到玉湖飞瀑的壮丽场面。 云峰湖旅游度假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凉爽,春季多风,秋季多雾。年平均气温在-7℃至3℃之间,年降水量在700至1400毫米之间。无霜期140至160天。 水产:水库中有鲫鱼、鲤鱼、草鱼、鲇鱼、白鲢等近20个品种的生态鱼类,重者可达百余斤。林木:红松(松籽)、山葡萄、山核桃、板栗、黑木耳等。中药才:山参、党参、五味子等。 山野菜:蕨菜、猴腿儿、刺嫩芽、山糜子、大叶芹、刺五加(刺果棒)等长白山各种山野菜。 |
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 | 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1月24日得到吉林省政府正式批准,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集安市西北部,距市区19公里处,总面积13821.6公顷,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21″—126°17'57″,北纬41°11'37″—41°21'40″。保护区东西最大长度为22公里,南北最大宽度为16.2公里。根据保护区性质及重点保护对象的分布格局、区划的依据和原则,将该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903.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5%;缓冲区面积3671.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5%;实验区面积为5246.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0%。 集安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重点保护对象为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及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保护区内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9种,有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8种。 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十分完整,生物多样,层次明显,大部分保持了原始天然次生林的状态,区内活立木总蓄积达180万立方米。 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已建文字岭、安碌石、新红保护站及办公辅助用房360M2,临时检查站点3个,防火了望塔一座,一支25人组成的专业扑火队,保护区宣传警示碑两座,已完成保护区内部分界碑和界桩的安置工作。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制定了《吉林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了保护区管理局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制定了保护管理站巡护档案及巡查内容,进一步规范保护管理行为,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和管理水平。安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
老虎哨电站 | 老虎哨电站,朝方称渭源发电厂,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地沟村和朝鲜慈江道渭源郡以下5公里处,是中朝两国合建的一个梯级电站。 关于“老虎哨”这个名字曾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早年从长白山放排来了哥俩, 他们见这里土肥水美,就搭了个木头房子住了下来。不久老大娶了媳妇,弟弟每天上山砍柴,哥哥到江上放排, 日子过得轻松顺心。眼见到了0该动婚的年龄。老大的媳妇对老大说:“你每天那么辛苦放排,攒点钱不容易,不能都给0娶媳妇啊,咱分家吧。”分家的时候,0除了—把破砍刀和一件老棉袄,其他什么都没要, 到山角下又搭了个木房子开始独自生活。 一天0到山上去砍柴,看见一个白胡子老人。中午吃饭的时候,0把自己带的一个饼分了一半给老人,见他没吃饱,就把另一半也给了他,老人吃完就走了。接下来的三天都是如此。最后那天临走,老头对0说:“你是个好心人,我明天不来了,送你件礼物做纪念吧!”说着就用地上的泥捏了个小老虎,老人说:“这小老虎叫小利,你以后缺什么就向它要。”老人说完就转身不见了。 0半信半疑,回家一试果然灵验!他要了新锅、新棉衣、新柴刀和一些米面, 日子从此过的好起来。 后来这件事被老大两口子知道了。他们也学着0的样子去寻找老人。老人也给他们捏了个老虎,名字叫“大事”。老大两口子有了“大事“之后,什么样都想要,非常贪心。慢慢的“大事”就不灵了,于是老大的媳妇就对老大说“咱们跟0的换吧”。 老大找到0说明来意,0不赞同,哥俩便争执起来。吵着吵着,两只老虎都活了,一同跳进江里。江水顿时波涛翻滚如虎啸,形成了一个急流哨口,“老虎哨”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时至今日,由于这里的水大流急,人们在这里建了电站, 也便叫她老虎哨电站。电站内风光怡人,山青水秀, 是夏季旅游避暑的理想选择。 榆林镇 榆林镇位于集安市西南29公里处,集丹公路通过镇区,榆花线北接通化市,是绿色种植管理的示范展示区。 清光道年间,此地榆树成林,故名榆林。地处集安市城区西南25公里。位于东经125o51′~126°00′,北纬40o53′~41o07′。东与麻线乡毗邻,西与大路镇、凉水朝鲜族乡接壤,南邻鸭绿江,北连台上镇。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8公里,面积281.4…… 详细++ |
神龟山与神龟湾 | 神龟山,形似乌龟,山脚下的江湾,人们叫它神龟湾,神龟山与神龟湾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从前,鸭绿江边住着一户姓巴的人家,哥哥叫巴望,弟弟叫巴福,哥俩养着0亲,种地打鱼,过着贫穷的生活。 一天,哥俩从江中网上来一只受伤的红肚子大乌龟。巴福拿起刀正想动手去杀它,却看到这只龟竟然吧嗒、吧嗒往下掉眼泪。老妈妈不忍心地说:“儿呀,这龟可有灵性啊,放缸里养着吧!等它伤好了再把它放回江里。” 说也奇怪,从第二天开始,锅里天天有他们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炒菜和米饭。他们想,这肯定是神龟为了报答他们不杀之恩。 从此,老妈妈家的日子好过了,遇到乡亲们有难处,老妈妈也都求神龟帮忙,每次都很灵验。这件事很快就传到恶霸王扒皮的耳朵里,一天他趁哥俩不在家,就闯进家里,打伤了老妈妈,抢走了大龟。 老妈妈伤心地哭啊哭啊,就睡着了。在梦中她看到被抢走的大龟回来了,并开口对她说话,“今晚让乡亲们都到南山上去,不管听到什么声音,千万不要回头,只管往南山跑,切记!切记!”老妈妈等两个儿子回来后,就把梦中的事对他们说了,并带着乡亲们往南山跑,跑着跑着就听身后传来一声炸雷,接着一道巨大的红光划过天空。村中有位后生禁不住回头去看,只见一只巨大的红龟正翻江作浪把王扒皮一家人淹在水里,后生吓得妈呀一声,就见大乌龟身子往前一栽,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神龟山。 老妈妈一见就大哭起来,哭啊哭啊,老0眼泪就在那座山脚下形成了一个水湾,我们称它为神龟湾。 高山镇,现有人口4000多人,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朝鲜战争时期(1950年)金日成在此成立指挥部,为朝鲜的独立自由度过了45个日日夜夜(1950年11月4日-12月18日),建有金日成住址纪念馆。 |
集安博物馆 | 博物馆位于集安市城北迎宾路88号,占地面积1082平方米,建于1958年9月15日。2003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博物馆分西厅、东厅和正厅。 西厅陈列着新石器时代高句丽建国前后的劳动工具、兵器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石器、玉器、金器、鎏金器、铜器、铁器、陶器等。东厅展出高句丽时期的各种墓葬及高句丽多彩的壁画。高句丽早期人们在石砌墓壁上涂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绘制的图画。内容有出行、宴饮、歌舞、狩猎、战斗等场面。此外,还有屋宇、神仙、星象等内容。晚期壁画则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内容以四神为主,辅以网纹、人物、蟋龙、伎乐仙人、莲花等。正厅展出了整幅好太王碑文拓片,一至四面均完整清晰。还展出好太王碑不同时期的照片、拓本照片以及中外研究成果。 博物馆共展出文物353件,分为8个单元。第一单元,农耕渔猎。第二单元,石城陶瓦。第三单元,积石为封。第四单元,好太王碑拓本。第五单元,铁马兵戈。第六单元,宴享歌舞。第七单元,文化艺术。第八单元,衣帻金花。通过这8个单元的展览,我们可以欣赏到高句丽人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化,领略到高句丽作为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东北亚地区古代文明发展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立政权,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3年迁都到国内城也就是今天的集安市,公元427迁都平壤,公元668年为唐朝所灭。高句丽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灭亡,共存在705年的时间,传28代王。在集安425年的时间,留下了大量的遗存,这些遗迹和遗物是这一段历史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 |
鸭绿江国境旅游区 | 鸭绿江国境旅游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集安市内,与朝鲜隔江相望。旅游区内地质地貌景观独特,是具有江南景色的鸭绿江谷地风景带。这里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江南景色的鸭绿江谷地风景带,可见许多紧逼江水、雄伟陡峻的断层三角面及怪石嶙刚的花岗崖和峰林、河漫滩、江岛景观。国东大穴蚀洞穴群及危崖峭壁景观,如通天洞、相思爱、三角天崖、大观音洞等。境内山峦叠嶂、悬崖陡壁、沟深谷幽、溪流潺潺,显示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深切割的剥蚀高山地貌景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分明,人称‘塞外小江南’。玉女峰森林公园中,泉瀑潭星罗棋布,水质净碧,甘甜爽口,景色怡人。鸭绿江就象一条绿色纽带,把云峰湖和老虎哨水库连为一条美丽的水上风景线。在这里可充分贪图界河的独特风光,界江、界湖、界桥、界坝,游人可一步跨在两国之中线,体味一种特殊的感受。旅游区内随处可见鸭绿江边雄伟陡峻的断层三角面,怪石嶙峋的花岗崖、峰林,河漫滩以及江岛等奇特景观更是数不胜数。丸都山城 旅游区有高句丽民族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丸都山城,有高句丽民族长达425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城,有中国规格最大、近万座的高句丽古墓群,有中国独一无二的以高句丽文化出现的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及中国最大的以自然底蕴出现的功德碑--好太王碑,可以深刻体验高句丽历史文化的深髓和沧桑。 旅游区内最知名的景区是国东大穴蚀洞、穴群及危崖峭壁景观。其中通天洞、三角天崖、大观音洞等景观均各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沟深谷幽,显示出一幅深切割的剥蚀高山地貌景观。 鸭绿江面在丹东市地段一共造有四座桥,两座是断桥,两座是完整桥。 第一桥是“鸭绿江断桥”,由日本人1909年5月设计、开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间,大桥被美国空军炸毁,成为废桥,1993年6月修复后辟为景点,命名为“鸭绿江端桥”,俗称“鸭绿江断桥”。 第二桥同样是日本人设计、承建的,1937年4月开工,1943年5月竣工,是铁路公路双用桥。1990年10月,中朝双方一致同意将桥改名为“中朝友谊桥”。 在宽甸县河口镇的水泥桥及铁桥,按序号排列,应当被称作“鸭绿江第三桥”、“鸭绿江第四桥”。可当地人不这么叫,而把下河口的水泥桥叫“断桥”,把上河口的铁桥叫“铁血江桥”,为的是纪念过去半个世纪的中国抗美援朝战争,这座桥的桥上桥下,曾发生过无数次英雄故事。注视着上河口的环境,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条大河涌出来。河水流到这里,江面出奇地宽,水面也相当平静。静到有个时候,你一眼望去,就像手里捧着一面镜子,疼爱得不肯释手。这里的情形,一定不似今天这般肃静。无法在长长的历史画廊面前,抒尽个人的感概世界。尤其当来到鸭绿江第二断桥---河口镇当年志愿军前线总指挥的驻地时,桥头一则立着抗美援朝伟大功臣---“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塑像。 |
古墓壁画 | 古墓壁画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古墓壁画均藏于集安的洞沟古墓群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后,绘于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公元5世纪至6世纪,高句丽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公元4世纪晚期的墓室壁画,也就是墓室的早期壁画内容主要以描绘社会风俗习惯为主,较有名的有反映力士角抵场面的角抵墓画及绘有巨幅舞蹈画面的舞蹈墓画。这一时期的墓画多是创作在石灰涂抹的土壁之上,整幅画面清晰优美,内容丰富,如有筵宴、狩猎、欢娱、战争等诸多的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珍禽异兽、花卉、星象、神仙等画面。 到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壁画的内容就演变成以鬼神为主,较具代表性的有五盔坟五号墓。此墓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构成的地下墓。墓室长4.37米,宽 3.56米,高3.94米,以白灰给墙壁勾缝,并以整体的平整巨石压顶,整个墓室以壁画为主,墓室四周均绘有四神图。东壁绘有青龙;西壁绘有白虎;南壁绘有朱雀;北壁绘有玄武,整幅图的衬底是莲花火焰网稳图案。此外,墓室的四角之处还绘有人身兽面的托龙顶梁。梁枋,抹角石底部及藻井都画有腾天的巨龙和龙虎相斗图,整图共有龙39条。墓室常年湿气蒸腾,然壁画历经千年而完好如新,可谓一大奇迹。 吉林通化市 |
丸都山故城 | 丸都山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丸都山故城在吉林省集安县城西北2.5公里的山脊上。 城址始建于公元3年,是高句丽前期的都城国内城的守备城,平时用作储放兵械粮草,战时可恃险固守。 209年,山上王移都山城。244年,曹魏毋丘俭攻伐高旬丽,丸都山城遭到洗劫,此后,山城荒芜了近一百年,至公元342年,故国原王再次移都大都城,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前燕的军队又一次攻陷了高句丽,故国原王只得仓皇逃命,丸都山城几经盛衰,终于成了历史陈迹。 山城周长约7公里,气势宏伟,工程浩大,整个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平面呈椭圆形。城垣以方整的石材垒砌,东部的完整处高达6米。墙垣的顶部新修有宽阔的通道,外侧筑女墙。城门遗址共有五处,南门是山城的主要城门遗迹,向内凹入,便于防御进攻。 城内至今尚保存有德望台、蓄水池和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殿址位于东坡,顺坡修成两阶,地面上布列有整齐的柱础石,饰有兽面纹、莲瓣纹、方格纹的瓦当及瓦片俯拾即是。瞭望台位于南门北侧中央一脉山地的南端,高约7米,登高眺望,故城的沟谷地形尽收眼底。(国家文物局) |
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 | 旅游度假区。陆路距集安市区60公里,经“关门砬子”、“石林”等景区;水路距集安市40公里,可领略“神龟”、“小漓江”、“金龙湾”等神奇景观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异国风情。老虎哨旅游景区是集安市移民局利用中朝合建的渭源发电厂形成的水库,开发的生态旅游与中朝边境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为2300余亩,建有清水水庄综合楼一栋,平房6栋。可载76人的客船一艘,楼内设有客房、餐厅、游艺厅、舞厅、电视、电话等。新建绿化带12000平方米,现已形成草坪,载植了风景树和花卉。多年来已建成果园420亩,种植了苹果、李子、板栗等果树。 老虎哨旅游景区秀风叠翠、万木碧绿、花草众生、群鸟啼鸣。那苍松亭亭,屹立在奇峰之巅。站在中朝合建的渭源发电厂55米高627米长的大坝上或站在清水山庄综合大楼前,依瞰旅游景区美景,正是“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色天光,连成碧绿万倾。 |
集安洞沟古墓群 | 集安洞沟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集安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集安县境内,因有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且河流纵横,景色宜人,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同时,这里也是吉林省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 洞沟古墓群分布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区,这里有高句丽国建国700多年间遗留下来的墓葬达1万余座,仅现存较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这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绵延几十里,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愧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洞沟古墓群可分为石墓与土墓两类。石墓有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墓。其中,积石墓现今保存下来的有1700余座,约占整个古墓的四分之一。在整个墓群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便是公元4世纪中叶高句丽的王陵以及显臣之墓,它们均是方坛阶梯积石墓,现存的有400座。 千秋墓是石墓之最,它边长85米,现高15米,占地约10亩,石墓虽已坍塌,但仍可见许多的字砖残段,如"千秋万岁永固"等,此墓为高句丽最大的王陵。此外,将军墓是古墓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方坛阶梯石墓,亦是构筑严谨精良,被世人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代高句丽石造建筑的典范。墓的底面积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其中,仅最小的护坟石就有15吨重,经专家测定,这些石材均采自于40里外的老岭山绿水桥。如此繁重的石料运输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个谜团。 公元5世纪后,建筑庞大,耗财伤民的石筑墓室逐渐被构筑精巧的土墓所替代。高句丽民族素有厚葬的习俗,因此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现已挖掘出的有价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数千件。此外,除了洞沟古墓群外,高句丽国骸遗留下来许多的文化遗迹,较为有名的如:关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宝库。 |
下解放桥头堡旧地 | 下解放桥头堡旧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解放桥头堡旧地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集安市太王镇下解放村 民国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集安市文物局 是 下解放桥头堡旧址位于集安市区东9千米,太王镇下解放村,该桥头堡始建于1938年,是日本人建筑。碉堡高15.6米,长6.4-10.6米,宽3.4-7米,共四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飞机狂轰烂炸,却始终巍然挺立。至今碉堡的墙壁上仍 有残洞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东方第一金字塔--将军坟 | 东方第一金字塔--将军坟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公里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近石墓,依稀可见石体上久远的打磨痕迹。这就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将军坟”。做为高句丽的王陵,将军坟无疑最具代表性。 将军坟是集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中方坛阶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古墓之一。它巍然屹立于龙山脚下,南望鸭绿江,北依禹山。龙山、禹山交会,将军坟处于其间,远远望去,两个山头与高大古墓构成“二龙戏珠”之势,人们都称赞将军坟占据了好“风水”。中国专家经过考古与研究证明,这座方坛阶梯墓应该是高句丽第20位王“长寿王”的陵寝。 将军坟建于5世纪初,以1100余块修凿工整的长方型花岗岩石条垒筑而成,中间以卵石和沙砾填充。为了防止自身重量压迫使条石外移,四面各放置三块巨大的护坟石。除北面失落一块外,其余各面护坟石至今保存完整。将军坟高12.4米,陵墓外形为7级阶梯,墓室开口在第五级阶梯中部。墓室上面以一块约50吨重的整块石板覆盖。墓室内有两个石棺床,但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文献记载中的“长寿王”“体貌魁杰、志气豪迈”,他继承了父亲“好太王”创下的基业,继续开拓疆土,为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他把都城迁到了平壤。高句丽政权在“长寿王”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史书记载,高句丽人有厚葬习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长寿王继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倾全国之力厚葬乃父。太王既安,长寿王开始修造自己的陵墓。与好太王陵相比,长寿王陵形制略小,但更加豪华。根据墓顶出土的大批青灰色莲花纹瓦当和铁链等遗物可推测,当年墓顶上应有寝殿一类的建筑。 |
好太王碑 | 好太王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青山绿水环绕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静立的荷叶,而城中伫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则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夺目。 “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坐落在吉林省集安市区城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通沟平原上,是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陵墓所立,高大、端庄、通体黝黑。 据史料记载,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历史。它是用一块完整的巨大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米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谈德,于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39岁死亡,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专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间是高句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发展时期,他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讨西征,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扶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 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其父的功业而树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为汉字隶书,方严厚重。四面碑文竖行共44行,行间以界格,每行41个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晚清、民国时火焚除苔和不当拓字,使碑体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可识之字目前仅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体明了,惟断句、考证所涉及历史、考古诸多问题争议不少,中外学者因此著书立说,各陈己见。 好太王碑碑文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较短,共6行,主要记叙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及好太王统治时期国富民强,五谷丰登的局面。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所在,占22行,较详尽地记录了好太王率军攻城略地的情况。第三部分占16行,记载了为好太王守墓之烟户数量、来源以及有关的守墓制度。 据专家介绍,高句丽历史上目前已知的有文字文物仅存三件,好太王碑是其中记叙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件。由于文献资料对这一民族的记载很少,这块刻有1775个汉字的石碑记载的史实比较完整,涉及面广,而且源于高句丽政权的鼎盛时期,因此对研究高句丽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传统和它与新罗、百济及日本列岛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通价值连城的石碑,却被荒烟蔓草整整湮没了十个世纪之久。直到1877年(光绪三年)桓仁建县,一个名叫关月山的书启(秘书之类职务)在公务之余才发现了这块石碑,拓印若干碑文,后传入北京,人们才开始知道,这一脉山泽水间,竟有过冠盖如云、钟鸣鼎食的繁华岁月,甚至还是多次颇具影响的历史风暴和旋涡的策源地。 好太王碑被发现后,成为中国、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1928年,集安工商各界集资修成木结构碑亭,好太王碑得以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对碑上裂隙进行修整,并成功地进行了化学封护,防止风化剥蚀,起到很好的作用。1982年又重新修建了雄伟壮观的仿古碑亭。去年,又在碑亭四面装上了防弹玻璃,并派专人把碑严密保护起来。此外,政府还迁走了好太王碑和太王陵周围的居民,并整治了周边环境,使碑、陵遥相呼应,相映成趣。2004年7月1日,好太王碑与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