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黄榆景区 | 位于通榆县兴隆山镇西南2公里处,景区内有一片至今保护完好、亚洲最大的黄榆林。景区内有保持着原始风韵的天然森林浴场,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山上还有赏榆亭,站上去向远处眺望,满山的蒙古黄榆树尽收眼底,像是古藤盘柱、游龙过江、霸王挥鞭、八仙过海等等,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这片黄榆林冬天能挡住北风和黄沙;春天郁郁葱葱,能引来各种禽鸟在枝头栖息;酷暑盛夏,浓荫繁茂,为八方游客纳凉提供方便。因此兴隆山黄榆景区成为了吉林省休闲、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黄榆树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榆属,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的树种。敖包山文化遗址座落在兴隆山镇西南15公里处,距今已有四千年,属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阶段。公主陵是这里的又一历史奇葩,它位于交格庙村新发屯东北500米的洼地上。这里还有上至汉代,中至辽金的大量古墓葬。 无论怎样干旱、燥热的天气,只要置身黄榆林,无风自凉,无雨自润,清爽至极,好似仙境,是人们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较为寒冷,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日照强烈,多大风天,日夜温差大,降雨较少,每年春夏之交、夏季是到白城游玩的最好时节。 站在赏榆亭上望去,黄榆树尽收眼底。有的象古藤盘柱,有的如游龙过江,有的若霸王挥鞭,有的似八仙过海。隆冬时节,呼啸的北风和漫卷的黄沙一见到它,便驯服地放慢脚步;阳春三月,别的树种刚从睡梦中醒来,黄榆就已经吐出葱郁的叶子,莽莽苍苍,引来各种禽鸟在枝头栖息;酷暑盛夏,它总是长舒猿臂,浓荫下布,为八方游客纳凉提供方便。无论怎样干旱、燥热的天气,只要置身其中,无风自凉,无雨自润,清爽至极,好似仙境。 兴隆山镇 一、自然情况 兴隆山镇位于通榆县西部,距县城65公里,西与同发牧场接壤,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相连,南与团结乡相邻,东与乌兰花镇相邻,是吉林省西部的一个较大集镇。全镇幅员面积66000公顷,其中,耕地地17000公顷,草原19000公顷,林业用地21000公顷,其它用地9000公顷。全镇总人口18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800人,镇区人口330…… 详细++ |
三合屯西坨子遗址 | 三合屯西坨子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合屯西坨子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榆县兴隆山镇三合屯村 年代:辽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榆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三合屯西坨子遗址所在沙丘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1000米。高出地面8米左右。整个坨子遍布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风剥沙坑。沙坑中暴露了较多陶、瓷器残片、铁器等遗物。在遗址中有一条呈东西南北走向的乡路,路面暴露排列有序的燥制址和草本灰,可能在当时这里是军队安营扎寨的地方。为年代:辽代遗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敖包山遗址 | 敖包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敖包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通榆县兴隆山镇北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榆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敖包山遗址略呈西南东北向,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高约10米。文物主要有陶器残片、石器、玉石饰件、蚌壳饰件和兔、鸟、鱼类骨骼。大风剥蚀,暴露出13处居住址和两处灰坑。在居住址附近,采集到陶人头部2件。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向海自然保护区 | 向海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1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总幅员105467公顷。南北最长45公里,东西最宽42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地,北部引洮儿河水注入水库。保护区横跨通榆县五个乡镇场、十二个村、三十二个自然屯,二万人口在区内从事着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 向海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互相渗透。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构成典型的湿地多样性景观。区内林地面积2.9公顷,其中蒙古黄榆面积1.9万公顷;湖泊水域1.25万公顷;芦苇沼泽2.36万公顷;草原面积3.04万公顷,形成四大生态景区。即: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苇荡、羊草草原。这四大景区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东北区松辽平原亚区和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的动植物资源在这均有分布。共有植物595种,其中药用植物220多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鸟类293种,兽类37种,爬行类为8种,两栖类5种;鱼类2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35种中向海就有52种。其中一级10种: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二级动物42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乌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的鸟类173种,占协定种数的76.21%,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保护的49类。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35种。 向海自然保护区由于原始状态良好,加之保护成果显著,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国务院指定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基博到向海考察时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象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湿地生物,全球已不多了,向海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鸟类的天堂,是旅游胜地。千姿百态的蒙古黄榆,碧波粼粼湖泊,风吹迭荡的苇塘,茫茫无际的草原,给人们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受。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称向海为“人间仙境”。现在的向海既保留着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又展示了新世纪的现代文明。是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向海的四大生态景观可给人们提供天然的娱乐场所。随着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振兴,向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现已具备接待现代旅游的服务条件。交通便利,长春至向海、白城至向海、通榆至向海的柏油路贯通,平齐铁路在通榆县城通过,距向海67公里,长春至向海旅游客车已开通。通讯快捷,全球传呼网络已经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均已投入使用,在向海可与世界各地联系。食住方便,设有高、中、低档的宾馆,可为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服务。向海物华天宝,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向海的今天是美好的,它的明天将更加迷人。 |
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 | 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草原)的东缘,吉林省的西部,通榆县的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2°15′35″—122°41′21″,北纬44°13′50″—44°31′30″之间,西部与内蒙古科右中旗相邻,南部与内蒙古的科左中旗相接,距通榆县城90公里,全区南北长23公里,东西34公里,保护区总面积为62190公顷。保护区共划分为三个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面积22339公顷,缓冲区面积21304公顷,实验区面积18547公顷。区内总户数1280户,总人口4803人,其中农业人口3360人。保护区地处内蒙古草原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多为固定沙丘、耕地、沙丘、草原、碱地相间分布,垄状沙丘与垄间草原、碱地交错相间排列,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表现为沙丘榆林、山杏林、草甸、芦苇、沼泽、湖泊水域的原生态地貌。 包拉温都保护区为“自然生态系统类”类别,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整较大一块湿地,有天然湿地面积30917公顷(芦苇面积25017公顷占吉林省第二位);林地面积13522公顷(蒙古山杏林面积1692公顷);草原面积15340公顷;其他用地2411公顷,保护区内植物区系属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以芦苇沼泽为主,保护区内野生动物266种,鸟类199种。有野生植物81科393种,其中药用植物40多种,尤其以蒙古山杏为主的沙丘天然林,林相整齐,错落有致,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非酸性土壤、半干旱地区唯一集中成片、生长较好的天然林群落,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全区植被覆盖率为70%,其典型性、独特性在湿地研究和保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加强吉林西部生态建设,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吉政函(2002)134号成立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的意见》(白政函[2003]53号)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保护包拉温都沼泽湿地及亚洲最大的非酸性土壤中生存的蒙古山杏,有效地保护好生态,成立包拉温都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设置为正科(局)级事业单位,由通榆县政府代管,业务管理隶属于省林业厅。保护区管理局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8名,领导职数为局长1名、副局长2名。保护局下设科研科、财务科、办公室、派出所四个科室。按照省政府规定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限行使职能,负责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内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好原始蒙古山杏林植物群落;保护好珍稀的生物物种,特别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物种。 文牛格尺河发源于内蒙境内,横贯保护区全域,在保护区内形成大片湿地,丰富了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为野生动物迁徙提供诸多益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林牧副渔业发展。世界共有两条鸟类迁徙通道,一条在西半球的美国,另外一条在东半球的中国,包拉温都保护区正处位于东半球的鸟类迁徙通道节点上。监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大鸨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等,年平均数量在1000只左右;其它雁、鸭鹬类等在50万只左右。保护区鸟类监测站被国家林业总局评定为国家级鸟类监测站。特殊的湿地、森林、草原植被环境,决定了保护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作用。 包拉温都保护区是吉林西部、白城地区重点火险区,几年,突出扎实有效的应急预案,通过向辖区内群众散发传单,举办防火演练,落实好了各项防火责任制,提高了综合防范能力,接受市县多次防火检查,保护局领导被省政府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工作者;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建立健全了病虫害监测预防体系,连续五年成功防治了天幕毛虫病虫害,确保了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在资源管护方面,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在重点区域、特殊地段安排人员24小时死看死守。联合县公安局严厉查处打击违法开荒和乱垦湿地的行为,坚决制止在保护区境内破坏植被和湿地等行为,几年来共查处违法人员30余人。加大对鸟类保护的巡护力度,加派巡护车辆,在鸟类迁徙重点区域安排专人24小时巡护,成功地打掉两个现场投毒的犯罪团伙和非法狩猎人员20余人,及时地震慑犯罪,教育了群众,确保了数十万只鸟类的安全迁徙和迁徙通道畅通。 包拉温都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办公用房、保护站、科研监测设备等日趋完善。建设了500平方米崭新办公室,更新了办公设备及巡护车辆;购买了大量疫源疫病监测设备和鸟类观测设备;建设两处高标准鸟类监测站。为了保护好生态,保证通榆西部风沙屏障作用,同时积极主动工作,争取国家林业局“三北”五期防护林、林业厅封山育林项目、省发改委治碱工程等,切实使通榆西南部生态得以改善。同时与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建立了共荣共建的联合管理机制,与辖区内的四个乡镇场签订了共住共建协议,为群众捐款捐物,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辖区内群众通信难,电压低等问题。保护区的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真正的理解,保护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包拉温都的蒙古语意为“紫色的山岗”,由于其特别的地理位置和干旱的气候条件,区内形成了大片的芦苇沼泽、草甸草原、山杏林、沙丘榆林相间分布的自然景观。早在1956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话说吉林》一书中,包拉温都野杏林就已被列为吉林省27个旅游景点之一,让人瞩目和遐想。区内的文牛格尺河由西北——东南贯穿全境,有大小泡沼10个。每年春秋两季,引来大批候鸟停歇。每年四月末五月初满山杏花开放的时候,都会引来大批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摄影爱好者。游客到这里不但可以领略到包拉温都原始的自然风光,更可领略到蒙古族少数民族的人情风味,是人们休闲度假游乐的理想去处。包拉温都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成功举办了十届杏花节,在不断提高保护区知名度的同时,为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包拉温都杏树林 | 包拉温都杏树林 |
郁洋淀苇海观光区 | 郁洋淀苇海观光区 |
瞻榆古榆 | 瞻榆古榆 |
同发风车观光区 | 同发风车观光区 |
塌了盖陶窑址 | 塌了盖陶窑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塌了盖陶窑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通榆县团结乡塌了盖屯 年代:明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榆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塌了盖陶窑址位于塌了盖屯北1000米远的第三道岗上,中部和东部为居住址,西部为烧窑场所。这里烧造的陶器器形多样,纹饰复杂。器形有罐、壶、坛等器物。现存的一座窑址位于土岗南坡,呈椭圆形,南北长约3米,东西宽约2.5米,深约0.7米。这里是一处明代陶器烧造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毡匠铺墓群 | 毡匠铺墓群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毡匠铺墓群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通榆县兴隆山镇毡匠铺 年代:汉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通榆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毡匠铺墓群座落在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沙岗上。1979年5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对这一古墓进行了清理。墓口距地表仅0.2米深,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无葬具。墓内由东而西排列着4具人骨架,都为成年人,头向西北,仰身直肢。葬有马、牛、羊等家畜。随葬品有陶器、金耳饰、珠饰、青铜牌饰、铜铃、鸣镝、大小铜泡、五铢钱、小铜鬲、金马牌饰等378件文物。为西汉中晚期的墓葬。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二郎庙景区 | 二郎庙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郎庙景区 |
草原红牛肉 | 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专家通过审定。 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发起于2008年,是由通榆县人民0牵头,与通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榆县畜牧业管理局和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等单位组成申报领导小组,共同协调组织进行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多次协调与修改文件后,终于在2010年12月10日以143号公告向社会公布,同意受理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在两个月公示期内没有异议。 公示期过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立即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经过专家组的审定,最后确定通过了通榆县人民0提出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请求。这样,中国草原红牛发展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
通榆草原红牛 | 全县草原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草原面积17亩,居吉林省第一位。全县最高牛存栏达18万头,羊 80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20万只,各种肉食15,000多吨,各种皮张20万张,羊毛1500吨。以肉乳兼用、品质优良而饮誉中外的中国草原红牛,多年来一直受到外商的青睐,每年都有大批红牛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通榆草原红牛 通榆县通榆草原红牛养殖专业协会 10267469 牛 |
白城油葵 | 白城油葵籽粒饱满,果皮黑色,有光泽,硬度适中。粒形为长卵形或卵圆形,在收获、晾晒、清选和运输等过程中不易破损。理化指标:水分(%)≤12.0,杂质(%)≤2.0,子仁率(%)≥70.0,子实含油率(%)≥40.0。主要有白葵杂六号、赤葵杂二号等适合在白城种植的油葵优良品种,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风沙土、淡黑钙土、砾石底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8%至3.4%,pH值为7.0至8.8。 白城油葵在白城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约为80万亩,产量13万吨左右。白城油葵以它在白城地区生长所具有的独特优良品质和多方面较高的加工利用价值成为白城市的优势产业。 白城油葵是吉林省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地理标志 白城油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白城市《关于确定白城油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白政发〔2006〕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白城市现辖行政区域。白城油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吉林省白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产地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均气温4.9℃,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坐标,东经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纬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 |
白城绿豆 | 牋牋该产品为白城盛产的特色经济作物,主推品种为“大鹦哥”绿豆。该产品色泽鲜绿,颗粒均匀,百粒重6.3克,品质优良,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脂肪磷、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达28%,并且有清热解毒、保肝、利尿、消肿、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这里生产的绿豆大量销往台湾、日本、韩国。( 白城) 白城绿豆,吉林省白城市特产。白城市种植绿豆历史悠久,被誉为“绿豆之都”。所产绿豆品质优异,2007年被批准为白城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绿豆具有粒大(千粒重≥62g)、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等明显特点。以100g绿豆样品为标准:标蛋白质≥22.00g、粗淀粉≥51.00g、水份≤13.50g、脂肪≤1.40g、糖类(以总糖计)≤5.30g、粗纤维≥3.50g、钙≥14mg、磷≤23mg、铁≥0.04mg。市场反应良好。. 生产情况 2005年白城市绿豆种植面积7.05万h㎡,占中国总面积70.6万h㎡的10%,而2005年绿豆总产量1.73亿kg占全国总产量10.1亿kg的8.6%。2006年白城市绿豆种植面积达10万h㎡,总产量1.07亿kg,平均产量5070kg/h㎡,其中洮北区(白城市连区)种植0.61万h㎡,产量0.1亿kg;洮南市(白城市连区)种植4万h㎡,产量0.58亿kg;大安市(白城市连区)种植0.13万h㎡,产量0.01亿kg;镇赉县(白城市连区)种植0.26万h㎡,产量0.015亿kg;通榆县种植5万h㎡,产量0.37亿kg。推广种植的品种有大鹦哥绿522、白绿6、白绿8、明绿2号、洮绿208、洮绿218等等,品种单产水平在1350kg/hm以上。. 种植条件 白城市是吉林省乃至中国的绿豆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地处于松嫩平原腹地,,科尔沁草原东部。土质多为第四纪洮儿河冲积层,表层多为栗钙土、沙壤土,渗透性好,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1.5%,全氮含量0.12%至0.22%,全磷含量≥0.20%,全钾含量≥2.5%,土壤pH值7.0至8.2,特别适合绿豆的生产及繁育。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为125-140天,日照时数2960小时,≥10℃的有效积温高达2900-3100℃,在8~9月份昼夜温差达14~15℃,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提高绿豆的质量。特别是秋季干燥的气候特点,更有利于绿豆的干燥及着色,提高绿豆的品质。白城市生产的绿豆粒大、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蛋白质含量高,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所辖洮南市因生产优质、高产绿豆而获得“中国绿豆之乡”的美誉。..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2007年12月13日起对白城绿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94号). 保护范围 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0《关于确定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白政发〔2006〕2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白城市所辖行政区域。. |
“向海”牌小米 | “向海”牌小米产于世界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地带,仙鹤故乡——通榆,本品是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下,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的A级绿色食品的规范要求,以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加工而成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牋牋 本品纯正,具有独特的口味,米色金黄,口感极佳,饭香浓郁,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蛋白质,长期餐饮能补气养血,稳定情绪,养神益智,和胃除湿,润燥润肤等天然食疗补品和家宴及馈赠亲友之佳品。 销售电话:0436-4225926 邮编:137200 制造商:通榆县金谷银杏种品有限公司 地址: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铁西区4号(白城) |
通榆草原红牛奶 | 通榆草原红牛奶高蛋白、低脂肪,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整合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通榆草原红牛奶 通榆县通榆草原红牛养殖专业协会 |
向海鸭蛋 | 向海鸭蛋,该鸭蛋产自向海国家级保护区,地理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该地区放养的蛋鸭长年喙食鱼、虾、虫、水草等天然食物,所产的鸭蛋,蛋心红、味美可口、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记忆力,是保健效果极佳的有机食品。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