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甘孜县 >> 卡攻乡

卡攻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金寺

大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全称扎西大金寺。在甘孜州甘孜县绒坝岔卡攻乡。大金在藏语中意为兴旺发达。初址在达格洛山沟中,清康熙元年(1662年)昂翁彭措移建现址。为霍尔十三寺中最著名的寺院。1932年在大白事件中毁于兵火。1940年重修、1956年占地15万余平方米,-、札巴3000余人,1958年大部分还俗。1967年被拆毁。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正陆续修复。      卡攻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卡攻乡,1959年浪子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19.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浪子、格沙、亚书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大金寺、建于清康熙元年,是霍尔十三大黄教寺庙之一。.…… 详细++

达通玛大草原

  达通玛大草原位于甘孜县城西北部,这里天高云淡、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恰似蓝天下的一块巨大的绿毯。成群的牛羊恰似点缀其上的朵朵鲜花,那种辽阔悠远的美丽,令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大草原除景色美丽外,还有著名的古刹奇观、神秘的宗教习俗和鲜  为人知的民间习俗等,等待人们去发掘和探索。   

甘孜寺

甘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孜寺坐落在甘孜县城边的山坡上,建筑风格属藏、汉结合。寺庙系格鲁派,已经有三百三十九年历史,文革时被毁,八零年前后重建。寺内僧众逾四百人。  大殿共分四层:一层为大经堂;二层为0神殿;三层为强巴佛殿;四层供奉着由印度请来的觉卧仁泊切。   

白利寺

白利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甘孜州甘孜县城西四公里的雅砻江北岸山腰。原为霍尔十三寺之一,清代始建。为藏式三层方形整体楼阁建筑。第一层为主要建筑佛殿,分大殿和东殿、西殿,殿内檐柱、雀替、椽头均施以彩画。殿壁绘有壁画,西殿有贴金佛像3尊,高5米。第二、三层为-和-住房,房屋矮小。该寺格达-对红军长征和西藏解放有贡献,现寺内辟有格达-纪念堂。为开放寺庙。   保护范围:东至寺院东围墙外与生康五队交接小路,南至寺院南围墙外陡坎,西至寺院西围墙,北至后山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干因戈硫磺蒸气沙坑浴

  干因戈硫磺蒸气沙坑浴,位于甘孜县拖坝乡境内南侧,海拔3400米,距县城约有12公里。提起干因戈硫磺蒸气沙坑浴,还有一个浪漫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甘孜原为一片大海,众神从大海里捞到一葫芦甘露,神主梵天王、遍入天、大自在天等领头定量定期分给众神享受。分至一半,很多神等急了,又怕到不到本份,抢越位置,扰乱秩序,引起了内讧,直至造成对阵大战。在作战中葫芦坠落回原海之中,停战后,梵天王为得到甘露,从须弥山之巅的仙境到人间,在空中围绕大海盘旋数次,用神斧劈开悬崖峭壁引出海水,形成了现在的“石门砍”,海水引出后,梵天王恰走了葫芦,但其盖子却忘了带走,成了现在的扎日拥康神山。海水干涸后的地方,成了美丽富饶的地方,放眼望去,周围群山环抱,巍峨的卓达山,气势非凡,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宝鼎。山下雅砻江奔泻南下,沿江两岸,土地宽广肥沃,金色田野,麦浪滚滚。英俊的小伙子和美丽善良的姑娘们唱着高亢优美的丰收之歌。这些情景引起了魔王的嫉妒,一心想把这片美丽富饶的热地淹没在水中,于是用马驮了两座山,企图堵塞住石门砍,他的这一举动早被观世音菩萨发现,于是菩萨用俄朵打去,击中了马鞍上的驮绳,倾刻间两座山落地,成了现在的布绒日山和打绒日山。菩萨射出的石弹穿入干因戈的沙滩里,因菩萨积德之功,使沙滩成了硫磺等多种矿素的蒸气沙坑,温度可以通过掏坑的办法任意调节,坑掏得越深,温度越高,温度较高时可在几分钟内蒸熟鸡蛋。据说采用蒸气沙坑浴对医治各种关节炎和皮肤病等疾病有极佳效果,到这里治病的人很多。   

奶龙山

  奶龙山是朵康地区闻名遐迩的神山,其全称为“东谷索朵奶”。藏语“奶龙”,“奶日”的“奶”意为“存在神灵之地”,“龙”沟谷之意,“日”意为山之意,“奶龙”“奶日”系圣地圣山的总称。奶龙山位于甘孜县东北,东谷区四通达乡境内,四面环山,海拔4610米。70公里,奶龙神山由观音、文殊、金刚手等三峰和一条长寿谷组成。绕一转约有十多公里。奶龙山神韵,多姿多彩。奶龙神山丛林密布,远远望观音峰,山形如孔雀开屏,峰峦重叠,构成了一幅天然奇景。登上高峻秀丽、云遮雾绕的中峰文殊菩萨神山巅上,举目远眺,沟壑起伏如龙狮起舞,敛气屏息还能听到“咚咚”的神鼓声。山上有天然图案,酷似雄鸡,相传四季交替之时,雄鸡就会发出鸣叫。中心山(文殊峰)的东南方向称前山,前山为陡峭的悬崖,  后山为草坡。四周生长着柏木、云杉、柳树等各种树木花草。  不知是自然的造化还是神灵的杰作,山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溶洞、  岩洞。岩壁石窟内有数以百计的天然形成的各种佛像,飞禽走  兽,宗教用品,手印足迹等图案以及形状奇特,千姿百态的岩  石。  每至春夏之季,这里山青水秀,谷内林林谷翠,鸟语花香,  彩云围罩山顶,溪绿泉清,石窟岩画,奇石古迹构成独特的景  观,具有神奇、幽深,原始特色。秋天,红叶似火,山峰白雪  皑皑,山脚泉水如银镜,山间溪流象一条条洁白的哈达布满山  间,冬天沟内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伟岸雄奇,山中峭壁上修  行人那暗红色的修行岩洞,更增加了山中的神秘感。总之,奶  龙山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游人置身其中到一种天人合一,精神回归,反璞归真,遐想悠  悠的感觉油然而生。  而且对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藏区历史,考证康巴传教探源  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跟随导游僧人走完所有的朝拜点,其  感受好象阅读了一本藏传佛教史,似乎能触摸到藏民族祖先强烈跃动的脉搏。奶龙神山有观音、文殊、金刚手三个主峰,岩  石上有天然形成的吉祥八宝图案和相传为历代高僧及格萨尔的  手印足迹,每座山峰都有神奇的洞穴,其中,东、西峰的岩洞  可以直通山顶,洞内有酷似狮、熊、蛇、兔、鸡之类的奇嶙怪  石,形象十分逼真。  山底清泉自石隙汨汨涌出,流进奶龙河,水味甘甜,据说  饮后能起驱邪治病的作用。这里的每块石头、每幅岩画、每泓泉水、每个岩洞、每棵树都形态各异,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据《奶龙神山史要》记载:藏族佛教的前弘期和后弘期,即公  元六世纪以后的几百年间,有不少著名的高僧大德、历史人物  曾在奶龙山修行,并留下了不少的遗迹。  距东观音峰和南金刚手峰之间的前方约100米处的一座三角  形青山上有棵古柏,传说是山中一位叫“旭洛志玛”的仙女的  化身,据说此是作为山中的迎宾使者专门欢迎各位前往山中的  朝拜者,并且在朝拜期间保佑游人一路顺风。东观音峰为悬岸峭壁,其半山腰有一木头搭起的令人头晕的天桥,顺此通道向上爬,便可进入第一个岩洞,这一带是朝拜者重点朝拜者的地  方之一。在洞左侧的悬崖上是一尊形似度母神像的天然岩画,据传此仙女保佑各位朝拜者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离此不远的岩壁上,可见天然而成的佛经六字真言,还有自在十相图案,传说是著名高僧、藏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莲花生大师的得意门生毗卢遮那在此修行时所书。再往上走左方悬岩上有一个模糊图案,传说是峨嵋山构成图。这里还有度母佛修行洞及二十一尊度母像,噶玛巴点佛塔等胜迹,均系自然形成天工开物。此附近有数十个岩洞,据《奶龙神山史要》记载:这些岩洞分别是岭国总管阿尼岔根、格萨尔大王、以及贾察、东赞等三十位大将的修行洞,其间有莲花生大师的足迹、天然形成的汉文、  梵文、蒙文字样等印迹。中心山西侧,主要有自然形成的五佛像、地府使者像及各种形状奇特,未经人工雕饰的岩石群及具有佛教内容的岩画。  据《藏文奶龙山史要》记载,这里有米拉日巴大师的九层佛塔  等佛像。还有毗卢遮那修行洞以及曲则、拉隆贝多、新龙著名红教-.白玛邓都等高僧的足迹。其中,毗卢遮那大师修行洞中依稀可见大师的手掌印、足迹、禅仗印和晾袈裟处。此周围有自成的醒目遒劲的十六罗汉、近八大第子、五种文殊等佛像及隆庆第三师足迹,拉隆贝多修行洞内的以幻化而成身、意二塔,大成就者萨拉霍婆的修行洞和自成岩像。达巴桑杰和玛玖仲聆听讲经处,莲花生大师及二位空行母自成岩像。再往前绕行可见到形似巴登拉姆(吉祥天女)0神像,印度著名佛塔夏绒喀学、阿尼玛卿神山、岗底斯神山、六长寿图案的岩石,格萨尔大王、贾察等岭国三十大将赛马情景图,格萨尔大王降伏北妖的地方及格萨尔长寿甘泉药山和药泉等。   

旭日岭温泉

  旭日岭,是“富山园”之意。位于甘孜州甘孜县城东南甘孜镇境内。西南滨临雅砻江,西北靠近县城,面积达一千余公顷,海拔3371米。闻名四方的甘孜卓德温泉就在这个地方。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嫉妒心强,性情粗暴,以传播瘟疫来危害生灵的恶龙,霸占了旭日岭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因此,旭日岭在那时被称为“丽陀”,是“龙地”之意。虽有称心如意的温泉,但因怕得罪恶龙,人们都不敢去那里沐浴。后来,萨迦教法王八思巴国师奉皇上之命,在西藏萨迦寺创造蒙古文字成功,由他携带新文字从拉萨前往北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途经甘孜时,为当地百姓讲经说法,在甘孜的龙地搭帐篷住了三天,这期间他饮用威德0神的圣水(贡布夏曲,位于现在-和格达-联谊塑像馆后)。百姓怕八思巴国师得病,劝他不要在龙的禁地上继续住宿,而八思巴国师用下午休息的时间与恶龙一起洗澡,并选讲《律经》中的取善戒恶,从正弃邪等方面内容的佛经故事,恶龙听着听着,恍然大悟,生起皈依佛门之心,向八思巴国师磕长头,敬献了纯洁的哈达(传说,当地以互相送赠哈达为最高礼仪始于此时,现已成为藏区表示尊敬的一种习俗)。八思巴国师一行人马启程时,这条龙又来献送行哈达,祈求一路平安。帕思巴国师为了防止恶龙今后复返恶性,给恶龙念经摸顶,封为山神,供奉在山上,把山和坝子统称为“旭日岭”,此名沿用至今。  传说,在旭日岭修建扎恩寺(甘孜寺的前身)后,又把原来的山神(恶龙)晋升加封为0神。甘孜县于一九九一年在旭日岭坝子内修建了-总司令和五世格达-  .  洛绒丹增扎巴塔耶纪念堂,-总书记亲笔题写了馆名。坝内绿树掩映,碧草青青,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坝中,风景十分优美。目前,卓德温泉建有不同档次的沐浴室,是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地方。每年秋收前夕,甘孜县各族人民都要在这里举行迎秋节欢庆丰收,旭日岭并素有“甘孜公园”的美称。   

扎日拥康神山位

  扎日拥康神山位于甘孜州甘孜县西部来马乡境内的一条山沟中,距县城36公里  ,川藏公路北侧。扎日拥康神山是一座椭圆形的小山,高约50米,周长500米,此山虽然面积不大,但风景秀丽,不仅有茂密的柏树和灌木丛,造型各异是岩石,岩石上有各种神奇的图案,还有五颜六色的经幡插满神山的四周。山角下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山而过,每到冬季,游人可在结了冰的山洞游玩,观赏形态各异的冰柱。在神山对面的山岩上还有历代高僧修行的岩洞,洞中有许多修行禅坐的痕迹,据说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都曾在此修行。  相传红教名僧登邓.达向多吉从五台山返回藏区途经甘孜绒坝岔时,点化了此山,作为观世音、文殊、金刚“三怙主”道场,并写了扎日拥康山记,此后不久登邓.达向多吉便到白玉修建了噶拖寺。  扎日拥康山面积并不大,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柏树和灌木,风景秀丽。造型各异的岩石上各  种神奇的图案浑然形成,南部吹神螺,东部听神鼓。神山周围  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经旗,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的西部穿入洞中,再从东部的山下流出。冬季,山脚洞中结了冰,游人可以从洞0入,观赏洞中令人目不暇接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造形,领略各种形态的冰柱。神山对面的山岩上,有历代高僧修行时住过的岩洞,洞中布满了修行禅坐的痕迹,传说莲花生、宗喀巴大师也曾在此修行。  -的7月1日,当地群众都要到扎日拥康附近的拉依草坝上,搭上数百顶帐篷,举行数天的敬神、赛马、歌舞活动,每次参加的人数均在万人以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卡攻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卡攻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