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潘集区 >> 泥河镇

泥河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潘集“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又名潘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潘集区潘集镇街道北。该园始建于2002年7月,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2005年9月2日正式开园。2011年进行了改扩建,总投资近200万元。  纪念园主要由石雕牌坊门、主纪念碑、辅碑、潘集地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及园林绿化等部分组成。牌坊大门、主纪念碑上面分别刻有原省人大、省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王光宇、郑淮舟等题写的碑文。  “潘集地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园林的主题建筑,坐落在纪念园东端,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名由省人大原副主任、省新四军历史研究常务副会长郑锐题写。展馆内展出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唤起民众》,反映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潘集地区活动情况;第二部分《抗日烽火》,主要反映抗日民主政府及根据地建设情况;第三部分《迎接黎明》,主要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潘集地区军民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及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情况;第四部分《今日潘集》,反映翻身得解放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整旧河山建设美好新潘集的伟大成就及改革开放后潘集地区巨大变化。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凤台县委从1940年7月至11月,建立了以潘集为中心,东至高皇、北到万福集、西至上塘、南至架河约630平方公里、20万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淮南这块土地上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唯一的革命根据地,把凤台、怀远、蒙城根据地联成一片,沉重打击了当时在淮上地区猖獗的日伪军,成为发展华中、东进苏北、南进淮南的重要枢纽。  为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代,在潘集区新四军研究会倡议下,潘集区委、区政府在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建设“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纪念园先后被市命名为“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南市国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少先队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2012年,纪念园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四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也是我区不多的3A级景区之一。

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基本情况  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国家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1944平方米。坐落在淮南市潘集区黄山南路,于2005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07年5月底竣工。中心内设舞蹈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跆拳道室、航模室、道德讲堂室、心理咨询室、乒乓球室、拉丁舞室、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棋类活动室、音乐室、活动展示厅、少年军校活动室、电子琴室等25个功能室。配有多媒体、科普、各类乐器、航空航海模型、天文气象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等设备。主楼前停放退役坦克一辆。  二、组织机构  潘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隶属于区教育局,为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现有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21名,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7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4人。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开办少儿舞蹈、拉丁、绘画、花鼓灯、航模、乒乓球、电脑、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书法、跆拳道、剪纸、自救自护、心理咨询等20个项目的特长兴趣班和实践活动馆。  中心制定了免费开放制度,确保开放的正常化、规范化,每周安排1至2个学校来中心参观并开展兴趣活动。近年来,接待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儿童达2.5万余人次。组织全区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类大型活动45次,参加人数2.1万余人次。积极采取“宫校一体化”的模式,在学校建立合唱团、科普教育、球类训练等各种社团组织和基地。  三、活动丰富  1、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心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及纪念日,组织开展以爱国主义思想为题材的诗歌朗诵会、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邀请“五老”人员开设关于潘集地区革命斗争史简况、抗日战争等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讲座。  2、开展中华美德和爱国情感教育。活动中心深入开展以美德传承、孝行天下、学习道德模范王美荣、“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道德讲堂活动,举办“我的中国梦”手抄报展评、“做有道德的人”中学生演讲比赛、“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小学生故事比赛、“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学雷锋少儿绘画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作品展以及“国旗下的讲话”、“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签名寄语等活动。  3、开展国防知识教育。通过国防知识竞赛、消防夏令营、军事夏令营、少年军校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普及国防军事知识,让学生体验军营生活,从小树立刻苦学习、锻炼本领,长大为国效力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4、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开办法制宣传栏,聘请法制副校长做普法讲座。多次联合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团委在中心举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展演活动,充分利用“周末影院”免费播放普法宣传片,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5、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以防火防震、防溺水、拥挤踩踏事件防范、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为主题,多次开展“流动少年宫”安全知识进校园巡展活动,举办“珍爱生命 远离-”禁毒知识讲座、“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  6、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举办花鼓灯培训班,邀请花鼓灯艺人开设讲座。聘请工艺美术师、剪纸艺术家举办剪纸培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老乡家中,学习传统豆腐制作工艺。让学生充分感受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7、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在中心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活动,在网上设立“潘集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由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开展心理辅导。

平圩发电公司

平圩发电公司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圩发电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占地500余公顷,南临淮河1公里,地处两淮亿吨煤生产基地,与淮南淮河大桥、阜淮铁路比邻,东接京沪高铁交通要道,近邻苏、浙、沪负荷中心,水资源丰富、燃料供应充足,电力输送便利,地理位置与生产条件优越。公司主营电力生产和销售,同时兼营与电力有关的产品及服务。  三十多年来,平电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成功消化吸收了国外大机组引进技术,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期工程是国家“七五”和安徽省“八五”十大重点工程,国务院十二项重大技术装备科研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于1984年9月开工建设,是国产首台和第二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1990年、1992年分别投入商业运营,为我国引进吸收国外6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营,积累了成功经验,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期工程为“皖电东送”重点工程,安装2台64万千瓦超临界机组,2007年底全部竣工投产。其中二期第一台机组是“皖电东送”首台机组。三期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皖江规划》中最大的能源项目,是国家电网百万伏淮沪特高压线路配套的唯一百万千瓦级电源项目。2013月2月16日,三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13年6月8日,三期工程正式开工。2015年5月29日和9月18日,三期工程两台百万级机组分别投产发电,标志着世界首个百万机组、百万等级变压器、百万特高压线路的“三百工程”0建成。  从发展到壮大,平圩电源点的成功建设和安全运营,为我国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设计、制造、施工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不仅对提高我国电站设计水平、设备制造能力,改变我国电站设备落后局面,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而且对提高我国电站施工、生产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平圩发电公司弘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传承辉煌”的平电精神,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夯实爱教工作基础;强化政治文明建设,提升爱教工作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爱教企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教友好企业,结合企业文化艺术节活动、庆祝建厂3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员工将爱国主义转化为提高机组运营质量,巩固稳健经营良好局面上来。机组运行指标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六台机组全部实现烟气脱硫除尘,获安徽省首届绿色环保十佳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高,#2机连续在网运行582天,创国内同类大机组最好纪录,获“全国火力发电可靠性60万千瓦级金牌机组”和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唯一“特等奖”;涌现出两名全国劳模,安徽省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和拔尖人才近百名;履行责任屡获褒奖,在抗击2008年国家特大冰冻灾害中荣获安徽省、集团公司抗雪灾保发电先进集体,多次在安徽省迎峰度夏劳动竞赛中连获桂冠;到2015年底,累计发电超2300余亿千瓦时,上缴利税百亿元,年解决周边数千人就业。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获国务院授予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特等成果奖,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后多次荣获国家一流火电厂、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安徽省和中央企业文明单位标兵和先进企业、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百项荣誉。  

高皇镇风光

    高皇镇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城郊型农业大镇,该镇始终坚持农业产 业化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两线一点”农业产业化布局,打造以张岗村为核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孙岗村为核心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并加强全镇植树造林工程,重点启动泥河、柳河、尹河、中沟防护林工程。利用春季植树造林,加快绿色长廊建设,上半年完成农田林网3000亩,植树达5万株;村庄低产林改造达500亩。加强柳河、尹河、泥河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及对柳河的疏浚治理工作;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引导农民施农家肥,降低农药使用量,走生态农业之路,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同时,加强小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及村庄规划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并结合老村庄改造,创建生态村;对胜利村80户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大集村建设了五户沼气示范户。  该镇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大力推进平圩电厂灰场覆土工程,已覆土造田2000多亩,减少了粉煤污染,有效净化了环境。      高皇镇  高皇镇位于潘集区东部,南与田家庵中心城区隔淮河相望,北靠泥河,东与怀远县毗邻,西同平圩镇接壤。1996年撤乡建镇,面积57.9平方公里,耕地3239.8公顷;辖22个村,计58个自然庄,41200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9999万元,农业总产值9632万元,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5元。省民政厅授予镇敬老院为“省一级敬老院”。文明城镇建设顺…… 详细++

芦集镇生态农业

  芦集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使全镇农业生产、农民创业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西红柿  近年来,该镇把生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粮生产,以桥西村优质麦—稻生产为示范,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深化改革,调动农民投身绿化,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镇北部和西部建成两个4公里绿色长廊,今春对代庙等8个村实施老村庄改造,新植各种树木16000棵。开发利用金家湖发展皖西大白鹅养殖和水产品养殖,桥西村建成两个种鸡养殖场。带动周围农民养殖白鹅3000多只,养鸡上万只。该镇以代楼村沼气建设示范户推动全镇农户的沼气池建设,使农民偿到生态建设的甜头,看到了好处,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芦集镇  芦集镇位于淮南市潘集区西部,与凤台县毗邻,境内有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租赁公司、中煤特业公司淮南工程处等国家大中型企业,潘谢公路穿境而过,距凤台火车站1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有17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6万余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理论和“-”重要思想为工作指针,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全镇经济建设和社…… 详细++

泥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梅苑社区

----

黄圩社区

----

柳叶社区

----

瓦房村

----

大圩村

----

杨柳村

----

大树李村

----

徐湖村

----

黑土李村

----

陶王村

----

后湖村

----

振兴村

----

中黄村

----

代庙村

----

谢街村

----

大郢村

----

店集村

----

泥河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