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文山州 >> 马关县 >> 篾厂乡

篾厂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堡堡寨瀑布

  堡堡寨瀑布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後,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1981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马关、麻栗坡两县交界的毗连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18″-104°33′56″,北纬22°53′47″-22°57′31″,海拔为1400米至2579.3米。管护总面积1696公顷,其中:核心区1330公顷,缓冲区366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11月,1987年7月建立了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金城林场领导。2000年11月6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县林业局下属的一个股所级事业单位,下设田坝心、铜街两个管理所,编制12人。由于人员少,管护面积大,管护难度大,2006年9月,经马关县人民政府党组决定将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能、人员、财产、经费等划归金城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方式进行管理,原机构性质、经费、人员编制不变。  保护区最高海拔2579.3米,可以俯视马关、麻栗坡两县境内大部份地区和中越边境线,顶峰是观赏日出的理想之地,日出景观可与黄山日出相比美。区内的南亚热带阔叶林保存完好,可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森林气息,是一座天然氧吧。各种各样羽毛鲜艳、啼鸣悦耳的鸟类随处可见,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联系电话::0876-7122603  地址: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板子街社区石兴路1号   邮箱:ynmgjsw@163.com

马关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  马关县中山公园原为滇军第九旅十八团一营一连所建,迄今七十余载。入园处曾建一牌坊,-中山公园四字,乃时任旅长张冲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所题,故由此得名。  岁月匆匆,几经沧桑,其原貌已荡然无存。为增添马关旅游景点,扩宽城区人民娱乐空间,发展全县旅游业,我县于2001年4月投资240万元对中山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于2002年3月30日竣工。改造后,中山公园总占地面积达80亩。  重修后的中山公园,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承古代园林之风韵,融今日建筑之精华。园内百鸟怡心,相映成趣,清风明月,联袂生辉。长廊蜿蜒盈诗画,石径通幽含绿荫。中山楼阁,雄踞高巅,登临俯瞰,县城风姿尽收眼底。园门雕龙画凤,七彩并生,比之古园牌坊,有过之而无不及。改造后的中山公园,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必将重焕异彩。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  古林箐乡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溪河纵横,形成河谷炎热、半山温暖、高山温凉的立体气候,位于马关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9公里,位于北纬22°40′58″至22°53′48″,东经103°52′53″至104°01′42″之间。  地处两州(文山州、红河州)三县(马关县、河口县、屏边县)交界处,东接河口县桥头乡,南邻河口县南溪镇和老范寨乡,西与屏边县白河乡相连,北与篾厂乡毗邻。

大吉厂云海

  大吉厂云海  大吉厂云海,位于马关县西向30公里的蔑厂乡大吉厂,其地海拔高约2000多米。  置身其问,云层重叠,天高云海,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极目远眺,霞光万丈,五彩缤纷,天光地景相映生辉,令人心旷神怕,美不胜收。尤其早晚观霞又别具一番趣味。

马鞍山水库

  马鞍山水库  马鞍山水库位于马关县城东南方向7km处,水库引洪区位于马鞍山水库东南  方向。有幽雅的水利环境,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开发的“兴边富民工程”。

都龙古镇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  每逢星期天,除了当地的苗、壮、傣、布依、汉族等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越南的壮、苗等边民,以及中国西部各地的商人、游客,赶集人数可达近万人,这里多彩的民族服饰确实构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都龙集市上的民族服装,由于大部分是手工制成的,价格相对贵些,一件色彩明快、做工精细的苗族服装,需要100多元。  除了民族服饰,这里的地方土特产品也别具特色,撩人食欲的壮家风味粽子,外形有点特别,犹如一件做工精巧的工艺品,价格不贵,5角一个。  都龙集市上的山珍摆满街,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从数量上来看,野生竹笋是最多的,而且质优价廉,1-2元就可买到一大棵。除了竹笋,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野生折耳根,它不但是种绿色食品,还是一种中草药,4角就可以买到一大把。另外,蕨菜、野山药、灰刁菜等许多野生绿色食品也摆到了都龙街上,说这里山珍摆满街,并不为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都龙边境集市

  介绍: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 每逢星期天,除了当地的苗、壮、傣、布依、汉族等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越南的壮、苗等边民,以及中国西部各地的商人、游客,赶集人数可达近万人,这里多彩的民族服饰确实构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都龙集市上的民族服装,由于大部分是手工制成的,价格相对贵些,一件色彩明快、做工精细的苗族服装,需要100多元。 除了民族服饰,这里的地方土特产品也别具特色,撩人食欲的壮家风味粽子,外形有点特别,犹如一件做工精巧的工艺品,价格不贵。 餐 饮/住 宿/购 物   都龙集市上的山珍摆满街,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从数量上来看,野生竹笋是最多的,而且质优价廉。除了竹笋,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野生折耳根,它不但是种绿色食品,还是一种中草药,4角就可以买到一大把。另外,蕨菜、野山药、灰刁菜等许多野生绿色食品也摆到了都龙街上,说这里山珍摆满街,并不为过。 交 通: 在文山南桥客运站乘到马关县的班车,12—15分钟一班,行车2小时。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关核桃

  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万岁子”、“益智果”,作为当今国际市场上四大干果之一,在我县民间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但长期以来,大部分资源主要分布于乡村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按植株总数估算全县累计约2000余亩,品种以铁核桃和云南泡核桃为主。1998年实施绿色扶贫攻坚工程建设时,我县曾在原浪桥乡、夹寒箐镇规划种植云南泡核桃4000亩,但由于重栽轻管,现保存面积也很少,仅有零星分布。目前,全县核桃干果年产量仅为220吨,其中:铁核桃约120吨,泡核桃约100吨。

花米饭

  花米饭   马关壮族的“花米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花米饭的制法是:选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叶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浸泡三四小时后晾干,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甄子里蒸熟。花米饭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红玫瑰,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吃时沾上白糖或红糖,味美可口。满甄子红、黄、蓝、橙、黑,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纯粹的香味满屋飘溢。

塘房桔

  塘房桔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的特产。塘房桔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酸甜可口、成熟期晚等特点。   塘房桔是马关县最具地方特色的柑桔品种,在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民委员会的塘房村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酸甜可口、成熟期晚等特点,在众多柑桔品种中,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赞誉,被称为"桔中之王"。   塘房桔在20世纪80年代前,主要以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为主,基本没有生产规模。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种植面积逐年有所扩大,但发展速度特别缓慢,到20世纪末的2000年,种植面积仅有639亩。"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群众种植塘房桔的积极性猛增,仅2001年就新植塘房桔3200亩,当年挂果面积509亩,总产量88吨,总产值83.4万元,群众看到种植塘房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后,更坚定了种植塘房桔的决心和信心。据统计到2007年底,塘房桔的种植面积发展到8767亩,初步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中:挂果投产面积3166亩,总产量达到950吨,总产值达到344万元,当年桔农户均收入8600元,其中: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12户,收入在1-5万元的有88户。   

拉祜族手箍脚箍项圈

  “手箍”、“脚箍”和“项圈”是拉祜族民间常见的饰物。佩带在手上、脚上和脖子上,是拉祜族传统的手工艺品。    “手箍”形同手镯,用一种野生的草编制,戴在手腕上作饰物。一般戴三至五道,有的戴十几道。        “脚箍”形同脚镯,用一种野生的草编制,戴在脚上作饰物。一般戴三至五道,有的戴十几道。         “项圈”形同银项圈,用一种野生的草编制,戴在脖子上作饰物。一般戴三至五道,有的戴十几道。        “手箍”、“脚箍”和“项圈”的制作方法是:先从野外把制作用的草拿回来晒干,再手工编制。编制的活计一般由妇女完成,手箍、脚箍、项圈也是妇女佩带,男子也有佩带的,但很少。         在拉祜族的婚姻习俗中,在婚礼的第二天,新郎要用草给新娘编织二十四道手箍并亲自给新娘戴在手上,表示新郎对新娘的爱心。   

马关草果

  马关草果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山州志记载,马关草果始种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马关草果具有果大、肉厚籽多、味清香等特点,是州外销土特产品之一,2001年文山州马关县被誉为“中国草果之乡”。 近年来,文山州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马关县草果产业的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马关草果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马关草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马关草果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由以前的自种自食转向出口、食品加工和深加工,马关草果现已销往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诸多省份,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目前,文山州马关县人民政府已专门成立了“马关县草果研究所”,按照“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草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云南省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地域宽广,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草果就是其中的一种。草果形似龙眼,但略长呈长圆形,壳蚋如石榴瓣,成熟时经采摘加工干燥后使用,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色褐红、味辛辣、把短者为佳草果性辛温,有特殊香气,是上好的调料品,被称为五香之一;又是常用的中药材,有驱风、健胃、消食顺气的功效,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   云南省种植草果有三百多年历史,解放后生产有较大发展,但目前产量还不能满足内外销的需要。云南省红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州均产草果.( 文山)   马关草果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马关草果产地涉及云南省文山壮苗自治州的马关、文山、麻栗坡、西畴一市三县共32个乡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04°32′至106°20′,北纬23°10′至24°10′,地域保护范围东西横距101.25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2209.27平方公里。种植总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0.3万吨(干果)。分布在马关县13个乡镇:马白镇、坡脚镇、八寨镇、古林箐乡、木厂镇、小坝子镇、金厂镇、南捞乡、大栗树乡、仁和镇、夹寒箐镇、都龙镇、篾厂乡;文山市2个乡镇:新街乡、小街镇;麻栗坡县11个乡镇: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天保镇、猛硐乡、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西畴县有6个乡镇:柏林乡、法斗乡、鸡街乡、蚌谷乡、新马街乡、兴街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干果呈纺锤形,果皮为棕褐色,果长2-4.3cm,平均单果重为3克左右,果皮坚韧,有明显的竖形皱纹,基部有果柄,内含有多粒多面形种子。种子集结成团,气芳香,味辛、辣。 (2)内在品质指标:马关草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果实中内含醇溶抽提物≥4.05%、挥发油≥1.13%及微量元素。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n),1,8-桉叶素(1,8-cineole),ρ-聚伞花烃(ρ-cymene),芳樟醇(linaloolo),α-松油醇(α-terpineol)。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类》(NY5323—2006)的规定,马关草果质量标准按照《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类》(NY5323—2006)执行。

马关香蕉

  马关香蕉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的特产。香蕉是马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马关的香蕉销到国内四川、山东、辽宁等地。从2010年开始,马关香蕉还卖到了俄罗斯,并深受俄罗斯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马关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县内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户到古林箐、都龙、小坝子发展香蕉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一定规模,有的乡镇形成了“万亩香蕉连成片”的新景象。   2012年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4.9万亩,收获面积达11.9万亩,收获商品蕉21.42万吨。

篾厂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篾厂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