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大理州 >> 鹤庆县

鹤庆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鹤庆乾酒

  鹤庆乾酒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意韵的故事,这酒据说是乾隆老儿下江南那阵子,在一次晚宴上,品了鹤庆出产的西龙潭酒后,觉得味道醇厚中,有一股子清冽冽的感觉;回甜中,有一种山野的清香。那品遍了天下美味琼浆的乾隆老儿,品了一口后,居然啧啧称赞道:“这真是天下少有的美酒啊!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酿出这般美酒。”于是就将这种酒,御封为每年进贡朝庭的贡品,定期按时呈贡。这酒名也就取成了乾酒,言下之意,这酒的专利拥有者,就他乾隆老儿了。   这一点也可以从流传在滇西北一带的:“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的民间歌谣中,得到证实和体现。鹤庆酒在滇西北一带自古就非常有名气,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一点也不夸张。而鹤庆有名的火腿、吹肝、猪酐酢……名特食品,便是建立在鹤庆西龙潭水(鹤庆还有龙潭之乡的美誉呢!)和乾酒之上的,它们独道的美味可口之处,也是鹤庆的龙潭水和乾酒打造出来的。真是应验了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民谚,这样也就同理可证:一方水酒,也就打造出了一方美食来了。   鹤庆乾酒是整个大理地区最有名的名酒,鹤庆汉子也以酒量而知名下一篇:马厂归

马厂归

  “马厂归”因生长在鹤庆草海镇高海拔冷凉地区马厂村而得名。自1901年从我国西北部秦岭引进后,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冠。其最大的鲜归头单个重量在550克,晒干后约重200克,最大的鲜全归重量在1000克以上。马厂当归味甘微辛、气味芳香、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调经止痛和治疗血虚头疼等功效。它既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又是生产保健食品和高档化妆品的宝贵原料。“马厂归”不仅走俏国内市场,也深受海外人士喜爱。   近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大理州、鹤庆县相关农业专家对鹤庆县“马厂归”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现场考核和品质鉴定,对“马厂归”的外在感官特征及独特的品质特征进行了鉴评。   专家组一致认为,“马厂归”的品质特性优越,地理环境独特,人文历史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符合相关申报规定,同意通过品质鉴定。下一篇:鹤庆全鸡

大理生皮

  大理生皮是一道独特的美味。生皮,白语又叫“黑格”,逢年过节,白族人招待客人总会有一道非常特色的家常菜,凉拌生皮。   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就是一道凉拌生皮。   大理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区有洱源、鹤庆、大理市周边乡镇等几处,其中洱源的生皮为上品,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上好的生皮选取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蘸水选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籽还有蒜末、生姜、芫荽、冷开水、白糖、盐巴、酱油、如果能有山胡椒那更好,蘸水的配制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马降格了。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   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有三种猪肉是千万不能用来吃生皮的,米砂猪、病猪和0猪。   现在大理搞旅游业,怕吓着游客,已经不准在核心景区卖生皮了。当然这几年农村养猪大量使用饲料也使生皮失去原有的品质。但在乡下杀猪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一碗生皮,弄几两包谷烧,一边喝一边吃。那才是最惬意的。   下一篇:大理鹤庆瓦猫

羊生皮

  听说过羊生皮吗?生皮是我们这里的一种生吃食品,比如把生猪肉,生鸡肉,生牛肉干巴,切细了,弄碗用酸醋、胡椒粉、辣子面……调制的醮水,就那样就着血红色吃了,就跟日本人或者广东人吃生鱼片差不多了。那味道倒是非常新鲜可口,可容易吃出毛病来,比如旋毛虫病啊,什么的。但羊生皮的概念,绝不是这种吃生肉的吃法,羊生皮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先选好一只三十斤左右重,上好的骟山羊。杀了以后,不要剥皮,而是用开水烫去羊毛。开肠破肚后,将整只羊打理好后,用干香椿叶、干薄荷叶、干紫苏叶按照2:1:1的比例,放进掏空了羊肚子里,把羊肚子填得满满当当以后,用麻线将羊肚子缝得紧紧的。   全部准备好了以后,就发一盆旺旺的栗炭火,搭一架子,并能让这只羊转动自如才方便。一面烤一面翻动,并且在羊身上,不断抹上用核桃榨出来的香油,直到将整只羊烤得黄生生、金灿灿为止。   这时整个寨子里,也就飘着烤羊生皮的香味。有烤羊肉、香椿、薄荷、紫苏的清香味,弥漫着整个寨子里的每条小巷道,真是鼻子打牙祭啊!过路有人,全寨子的人都用鼻子抽吸着带香气的山寨里的空气。   全羊烤出来了,吃羊生皮的动作只是做完了第一步。还要请村里刀法好的白族妇女,来切这羊生皮,而且要一面切一面吃。当然吃羊生皮的蘸水料也是马虎不得的,否则将前功尽弃。那蘸水必须选上好的胡椒面,花椒面,本地红土巴上,土生土长出来的辣子面,绝不要任何用机器加工的东西,追求的是纯天然产品。添加进去任何一种其它的佐料,都只能使羊生皮,失去原来所有的那种原汁原味。   除了这种味道比较纯正外,还有吃这种羊生皮的氛围,也是令人惊慕的。全寨子的人,只要知道那家整吃羊生皮了,你就尽管去好了,这种时候是决不会拒绝任何人参与的。大家就轮流着吃,轮到你切了,就侍候大家吃;轮到我切了,我就待候大家吃。一轮轮,一伙伙,直将把那只羊生皮吃得只剩一架骨头才罢手。反正都是自家产的纯自然产品,吃完了主人可以从园子里,或者自家的厨房里取出来就行了。到了那种场合,你也就不用客气什么了,否则有时可能还会被主人误会。你在那里扭扭捏捏的,主人还以为你看不起他们,或者嫌弃他家,或者以为哪儿惹你不高兴了。这种吃文化,根本不是为了填饱肚子,简直就是在展示民间的纯朴民风。有机会您一定要到白族村寨里领略领略啊!相信一定会让你尽兴的。    下一篇:猪酐酢

银铜工艺品

   鹤庆县的银铜工艺品,制作精美,远销国内外,为消费者所喜爱。 位于鹤庆县西北凤凰山下的新华村,以打制各种银铜首饰工艺品而闻名。目前,全村几乎家家都有工艺品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达1200多人。工艺品的制作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式,每户加工的品种,绝不与其他家雷同,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生产格局。其生产的民族工艺品,除传统的手镯、戒指、项链、耳环、胸佩、白家锁等外,还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诸如藏族使用的银碗、银勺、酒壶、敬水壶、大号、小号、唢呐,还有白、汉、苗、傣等民族的上千种用品,质料有金、银、铜,式样依市场需要而定,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新疆、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还远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随着新华村民族工艺的名声远播,再加上凤凰山下优美的黑龙潭风光,这个村已成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旅游村。 素有“铜匠村”之称的鹤庆城郊乡秀邑村,历史上就以打制铜锣锅、茶壶、火锅等出名。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艺得到大发展,全村有100多户从事铜器加工,除传统炊具外,主要加工藏族水缸,不仅发展了本村的铜器生产,还带动了周围一些村子。 新华村、秀邑村只不过是鹤庆县银铜工艺品加工比较典型的两个村子。如今,这一传统工艺在全县一些村寨逐渐兴起,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理)下一篇:鹤庆乾酒

大理鹤庆瓦猫

  第三次不厌其烦地粘那只泥瓦猫的尾巴,用的是水,预备再粘第四次。    回想寻访鹤庆瓦猫的道路,也真有一番坎坷。大雨、泥泞而百般扭捏的乡村土路,一辆雨刮扎扎乱叫、破败不堪还塞了六个人的北京吉普,如在乘风破浪。同行的女孩紧紧抱着我的手,回头问干嘛?答说:“怕车门不结实,你被甩出去了……”    师傅是把瓦猫从百姓屋脊上请下来变成艺术品送到国外去的高手,却看不出任何一点生意人的精明,不善言辞、咧嘴一笑的时候,仍然透出当地人醇厚温暖的土气。一团泥,一小盆水、一个小刀片、几个半径不一的圆筒,35分钟,活灵活现地就出来了一个瓦猫。双眼迷蒙,嘴巴大张,牙爪锋利,笑得开怀却还露出几分神秘。    据说,瓦猫的样子越狰狞越能镇住邪气,师傅的高明之处却在于出自他手的瓦猫,都随性而为,因此各具神态、充满灵气,没有任何一个会有所重复。    烧制过的瓦猫,脱下泥土厚重的黄色,变成瓦灰蓝色,要么蹲在屋脊上傲视四方、保佑家人安宁接受崇敬和供奉,要么成为人们书架上陈列和手中把玩的爱物。    返程时,不仅带走了三大箱形态各异的瓦猫,还爱不释手地带走了师傅现场制作的那只未烧的泥猫,用衣服包裹了无数层,小心翼翼地带着它翻山过水,结果尾巴还是断掉一截。    于是我每每告诫那些到房间来的人不许碰我的小猫,然后在告诫无效后再一次学着师傅用水粘猫尾巴,最后得意地看着它又神气活现地立在书架上……      贴士:    1.瓦猫是用来镇宅驱邪、免除灾害的瑞兽造型,常置于房屋的屋脊上。以昆明呈贡和大理鹤庆的瓦猫最有名。昆明呈贡的瓦猫造型和真猫比较相似,形貌灵活;鹤庆白族地区的瓦猫则造型夸张、大嘴、多为蹲姿,虎气十足。    2.鹤庆的瓦猫以赵屯出产为多,以郜师傅所制最具艺术价值和灵气,他的瓦猫每年有2~3万只出口。作为艺术品,郜师傅的瓦猫普通形状的售价在30元左右一个,较为复杂的则各有价格。在别处,有“鹤庆猫福”的印章,才是郜师傅的作品。   下一篇:三香茶和花酒

醮水吹肝

  新鲜的猪肝已经晾到半干了,这时候,宰了的猪也已经收整得差不了,就来收掇猪肝了。主妇就将自己在宰年猪之前就准备好的,鹤庆东山出产的油红色的花椒面,自家菜园里产的红亮的辣椒粉,事先买好的白生生的纯胡椒粉、香气扑鼻的草果面、细香葱末……一应俱全的东西摆了出来,和上清冽冽的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再拌进一些鹤庆乾酒。刚把这些备齐,有人急着找来了麦杆,除去了苦猪胆,就在猪肝上翻找气管,把拌好的调料,从气管里筑进猪肝内部,等灌完了,就用麦管拚老命地往肝里吹气,那猪肝便会不断胀大,直吹得不能再往里加气了为止。猪肝被吹得就像一只烧透了的肥板鸭一样,这时吹肝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为了防止吹肝在晾晒时候,干得不匀称,还在那些肝瓣之间,用包谷核(h )夹着,防止生蛆,或干不透时有怪味。将吹好的猪肝,外面抹上一层花椒、辣椒混合物,晾晒在楼楞上,以备客人来的时候,或者等到清明前后,去上墓了,把晾晒得恰到好处的吹肝取下来,招待客人。      客人来了,或者上墓的时候,取下的吹肝,要用微火慢炖,让里面的调料浸渗到猪肝的各个部位,这时知千万不能煮得太长,当然也不能不熟。把煮好的吹肝切成薄片,那吹肝片已成蜂窝状,那些调料已经均匀地渗透到吹肝的每一处,此时此刻吹肝原汁原味的高雅淡香味,袭人而来,真让人垂涎欲滴了。到这一步了,可大功还未告成呢!还需要调制蘸水。蘸水的调料也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鹤庆特制的漆醋(一种黝黑的米醋)或者炖梅,或者杨梅酱,加进上好的芫荽、辣姜、蒜瓣、辣椒粉、胡椒粉……到此为止,就不用客气了,赶紧动筷,否则……鹤庆吹肝的制作和调料的选取,讲究的就是不受任何污染的纯自然品质,吃起来那才叫做享受。吃过后,你会觉得通体都有一种轻松、愉悦、畅快的舒服感觉。这是鹤庆吹肝下火、凉血、清毒、通气……的效用使然,那感觉也是纯自然的。这么好的东西,朋友,来了鹤庆可别忘了品尝啊! 下一篇:杀年猪

鹤庆吹肝

  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常采用的猪肝做法。而大理鹤庆人则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放凉,切片,拌入芫荽、酱油、醋、辣椒、味精和盐后即成,其味极爽口并且没有通常猪肝特有的难吃的味道。切片略带甜味(肝糖元水解所致),切面有无数小气孔,像海绵一样吸水,非常好吃。   吹肝是鹤庆的特色食品,一到十月周(农历10月初10)过后,大多数白族人家,就忙着杀年猪。天还没有亮,就听到从村子里传来猪的叫声。这叫声里,有的只是喜气。听到叫声,村里的很多人,都可以去宰猪的人家里,痛痛快快地搓上一顿,这时你可以尽情地一饱口福,胃福和肚福。   可最好吃的,是鹤庆人自己做的吹肝。宰好了猪,将猪开膛破肚,趁着还有些热乎气,就将猪肝从猪的胸膛里取出来,然后除去猪胆。妇女们已经将前一天准备的作料摆好了:有自家园子里种出来,红彤彤香脆脆,手工冲出来的新辣椒面;有纯天然本地产的小香葱;有鹤庆东山特产红花椒面,还有本地传统醋厂生产的老陈醋。更值得一提的是,鹤庆人自己酿造的酒,据说是用明清时候的老土配方酿就的,是乾隆下江南时封的名酒———鹤庆乾酒,就连冲洗猪肝的水,也是用从玉龙雪山上淌下来的纯自然雪水。   性急的宰猪匠,已经用打气筒对着那副猪肝的气管,趁着猪肝的热气,将那猪肝打得鼓鼓的,把事先准备好了的辣子面、花椒面、切细的香葱和着乾酒,往猪肝气孔通道里填塞,直到填塞得差不多后,在外面涂上一些精盐,用根细麻绳子,将那个展翅欲飞,有些像雄鸡似的吹猪肝,挂在屋檐下面,经过冬天风霜的吹打,到春节或者有亲朋好友自远方来之时,只要在水里煮上几分钟,做成拼盘凉拌,那味道之纯美,绝对是天下一绝。   下一篇:苗族竹筒鸡杂

炖肉

  我们这里的炖肉是比较特别的,它的特别就特别在炖肉时所使用的工具上。一到冬天,天阴下点小雨,一家人不出门,蜗居在家里,没事干了。干什么呢?炖吃肉。补补身子,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现在正好没事,就炖肉吃吧!那才叫温馨呢,有家庭氛围。这时就找来一个瓦罐,洗干净了,弄一枝腊猪脚杆,烧成黄生生的,脆当当的。当然如果有狗肉、驴肉之类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没有的话,普通一点好了,就用猪脚杆代替好了。取出不常用的那个瓦罐,除去灰尘,把瓦罐弄好了,将猪脚杆剁开,放进去一点马厂归(鹤庆西山出产的一种名贵秦归。)、苏条参、竹荪、沙仁之类的名贵补品。放好后,必须由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年人加水,因为那水就加一次,封上瓦罐以后,就无法打开了,直到吃的时候才能打开。水放多了,可能就喝不完,浪费了,味道也不周正了。如果水加不够,可能会将里面煮的东西烧煳了,那损失可就更大了。   加好水后,就拿一个与瓦罐口大小差不多的碗,弄一砣揉好的面粉,将那碗,严密地封在罐口上,用揉好的面粉团,仔细地封好,不透半点气。在那碗里加上一点水,防止因为高温,将碗给烤裂了,就会使瓦罐漏气。也不能用明火,用的是粗谷糠,碾米时碾出来的粗糠,将那粗谷糠堆成一堆,并把那瓦罐埋入这谷糠堆中,点上火,让谷糠慢慢燃起来。瓦罐埋在里,受热后,慢慢的就那“嘭咚、嘭咚……”不紧不慢地煮熬,将那些猪脚杆,秦归,竹荪之类的东西煮熬得透明了,才算是上好的炖肉。当然这需要十来个小时,一般从傍晚煮起,到第二天才能吃。那文火细细的,像“滋物细无声”一样,熬那些补品。将补品的药效都慢慢地熬出来了,打开了的时候,便有一股叫做沁人心脾的浓香味,透露出来了,那是一种温浓的香味,决不是那种燥热的枯香味。温补就是这种食品的最大特色了,吃了它们,让你全身都充满都热情和力量,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呢!    下一篇:醮水吹肝

鹤庆鸡豌豆凉粉

  鸡豌豆报顾名思义,就是那豌豆的大小和鸡的眼睛大小差不多,有地方的人叫鸡眼豆,扁圆形的,属小春作物。只能种在沙地里土地比较贫瘠的荒坡上,是那种“种一葫芦,收一瓢”的绿色食品,亩产量每亩还不足100市斤呢。 做鸡豌豆凉粉的工序,也不是我们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要做鸡豌豆凉粉了,头天晚上,便用本地西龙潭里的天然矿泉水浸泡那鸡豌豆一夜,到第二天,鸡叫头遍的时候,便起来,用手推小石磨,“哼啦、哼啦……”慢吞吞地磨成鸡豌豆浆,用一口大铁锅,烧一大锅同样的西龙潭天然矿泉水。水沸腾起来,将那用手推磨细推出来的鸡豌豆浆,倒入大铁锅里一搅,不用加任何添加佐料,颜色便成了嫩嫩的绿黄色,那天然的嫩绿黄色,娇嫩得人都不敢去碰它。这样娇嫩的东西,就是不吃,看着也食欲大增啊。 下一篇:鹤庆米糕

鹤庆全鸡

  鹤庆全鸡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特色美食。全鸡是鹤庆县的民间传统食品,也可以称为民间的十全大补。大病初愈的病人,生了孩子的妇女,做了手术的重病号,都要给他们炖上一只全鸡。   鹤庆全鸡的炖法,是用一个瓦罐,外面加一碗,然后封一面团,用粗糠熬就的。对鸡的选用也是非常讲究的,当然最好的鸡材,首选是乌骨白凤。没有乌骨白凤,也要本地纯种的土鸡,决不能选用下过蛋的鸡,肉鸡之类的,或者用现代化生产出来的饲料喂出来的现代鸡。而且是那种将要下蛋,而还没有下过蛋的那小水母鸡。是炖全鸡的首选鸡材。   将选好的鸡料理好了后,掏空鸡肚子,在鸡肚子里,填上虫草、仁薏米仁、枸杞、天麻、松茸、沙参、苏条参、大枣……这些温补名贵的中药材,这些东西事先要泡制好,当然也不需要用这么多的中药材,而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这些中药材。将这些选好的泡制停当的名贵中药材,填入鸡肚子里,用针缝上,将一只全鸡就这样炖入瓦罐。将瓦罐埋入粗糠里熬炖,味道不用说了,那滋补劲,真是天下一绝哪!   下一篇:鹤庆吹肝

鹤庆火腿

  鹤庆火腿是云南名特食品,因其腿部弯曲,外形圆整,故又名圆腿或盘腿。鹤庆白族腌制盘腿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把鹤庆火腿作为纳贡和远销外地的著名特产。清康熙《鹤庆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名宦查伟“丰酒肥腿食客”,肥腿就是盘腿。   鹤庆火腿,采用当地白族群众厩养的油葫芦猪为原料,且最肥不超过50公斤,猪宰杀后,把皮薄肉嫩的猪后腿刮洗干净,并把它旋成圆形,将猪脚弯曲盘插于边皮之中,搁放在通风处或阴凉处风干,再用竹签在肉上扎若干下,然后喷上酒,撒上食盐,并用手在肉上反复揉搓,使其入味。待肉皮回软便成批堆放,用重物加压把血水排出后再放入缸内。加工制作多的人家还可以放入自家专用来加工腌制火腿的窖内。腌上一个月后再取出,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凉干,这样火腿就加工制成了。   鹤庆火腿肉质丰满,四边膘肥、色泽鲜艳、肥瘦适中、味美香浓、营养丰富、食而不腻,保存期长,是佐餐、宴客、滋补身体,馈赠亲友的佳品。多次获得大理“金花奖”和云南省优质食品称呼。1980年全国火腿评选中被评为国家金奖1994年获得乌兰巴托国家博览会金奖。   下一篇:银铜工艺品

鹤庆猪肝鲊

  鹤庆猪肝鲊是鹤庆较为有名的食品,它是当地白族人民用来招待贵客和赠送亲朋好友的礼品。  鹤庆生产猪肝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加工季节一般在冬季。  据说用“腊八”水加工的猪肝鲊,不但其味好,而且还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其制作主料是生猪肝、肠肚和排骨,洗耳恭听净后煮得半熟,配以精盐、乾酒和花椒、茴香籽、辣椒,搅拌均匀后装入陶缸(罐)内密封,腌制3个月后即可食用。一季加工,可常年食用。食时须蒸熟,如嫌辣味太重,可加豆腐蒸炖,味更可口。  猪肝鲊食用方便,味美开胃,是当地居家常用的调味佳品,同时,深受远方来客的欢迎。   鹤庆猪肝炸是一道佐餐的荤腌咸菜。用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切碎加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浓盐等佐料潮腌而成,汁液成辣,鲜味香浓,摄一小碟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引得人口水滴,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咸菜!烈日般的红色,真如白族人豪放、开朗的性格。敢吃鹤庆猪肝,才真爱白族“金花”、“阿鹏”、大爹、大妈。   下一篇:鹤庆火腿

火腿鸡杂饵丝

  火腿鸡杂饵丝是鹤庆白族民间清明时必吃的传统佳点,也是招待贵客的名点。它用料考究,烹制精细,调味独到,成品香味扑鼻,鲜甜微辣,饵丝糍粑细腻无渣,火腿鸡杂回味绵长。   “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饵(左“饭”旁+右“快”右边)。”说起云南饵(左“饭”旁+右“快”右边),其实早有记载。《周礼》就记载了饵(左“饭”旁+右“快”右边)的食用。一些古籍介绍饵(左“饭”旁+右“快”右边)的制作方法,就是把稻米淘洗干净,放在锅中蒸熟,然后取出捣烂,制成饼状即可。几千年前饵(左“饭”旁+右“快”右边)的制作方法和如今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说云南饵(左“饭”旁+右“快”右边)是“古”而不是“怪”。   火腿鸡杂饵丝的制作与昆明的炒饵(左“饭”旁+右“快”右边)基本相同。( 大理)下一篇:鹤庆猪肝鲊

三香茶和花酒

  不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初识的陌生人,只要走进鹤庆马耳山乡的彝族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一碗热腾腾的蜂蜜三香茶,一杯香喷喷的花酒,便是进屋的见面礼。   三香茶是将茶叶少许放进小陶罐中,在微火上烤黄,然后放进山泉水在火塘上煮沸,去渣留汁。再放进炒黄捣细的芝麻、核桃仁茸少许,熬煮片刻,适量加入蜂蜜,即成三香茶。茶汤微苦、清香和甘甜皆备。除解渴外,还提神补气,并有解暑明目、降血压和治眩晕的药效。   花酒是用青包谷饭加甜酒曲拌匀,在坛中密封“捂”成的甜米酒。饮用时,用花水兑米酒搅匀成汁而食。花水是用雪水浸泡梅花瓣而成,馥郁且富诗意,具有明目清心、美容益寿之功效。兑成米酒,就成了舒筋活络、祛风散寒、解除劳累的佳酿。   待到客人离家时,主人还要送客人一竹筒三香茶兑花酒的“龙虎斗”饮料,供客人路上饮用。喝一口,生津提神,止渴解乏,无论走多长的路,也不会感到劳累。   下一篇:鹤庆棉纸

鹤庆米糕

  鹤庆米糕,色香味俱全,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娶嫁款待宾客或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食品。 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嘉宾贵客。 下一篇:鹤庆兰花

鹤庆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云鹤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辛屯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松桂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黄坪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草海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西邑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龙开口镇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金墩乡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六合乡 新华民族村 边陲古寨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鹤楼 云南新华白族旅游村 草海湿地 天子庙洞 银器博物馆 鹤庆草海 鹤庆文庙 白龙潭公园 鹤庆新华村 泉水街 鹤庆西坡 马厂归 鹤庆乾酒 大理生皮 羊生皮 鹤庆吹肝 炖肉 醮水吹肝 大理鹤庆瓦猫 银铜工艺品 全鸡 猪酐酢 鹤庆火腿 苗族竹筒鸡杂 杀年猪

鹤庆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