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临夏州

临夏州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松鸣岩

松鸣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兰州市110公里,距临夏市45公里康临高速下接临康和二级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顶峰海拔2736米,总面积33平方公里。景区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石壁,似千军万马奔腾于峡谷之中,经久不息,松涛声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  景区由西方顶、南无台、鸡冠峰三峰构成,突兀挺拔状似笔架。相传神笔马良每次做完画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笔搁置于此,故又称此山为“笔架山”。景区内有多处景点,在南无台悬崖上有一段人凿横道,因其险峻而称“天桥”。“天桥”之上于悬垂的石崖间有一形状奇特的马尾松,被称作“万年松”。过“天桥”向北数十米处便是“一线天”胜景。从“一线天”拐“之”字向南为仰天池,池水自石崖渗出,清澈见底,常年不竭。在松鸣岩观音殿,还有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神泉。相传,此泉乃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甘露所化,自莲花宝座下渗出,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质清冽。饮之,遂心愿,驱百病,润心神。数百年来,民间争相饮之,从者甚众。  另外,松鸣岩景区景点还有:幽寺钟声、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鸣飞瀑、百鸟朝凤、小康之家、鸳鸯湖、松鸣塔、夫妻树等。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是临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风姿,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似掠鹰腾起,还有状似葫芦的葫芦松、独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错的“群龙赴会”、通根相拥的连理松;更有那令人顿悟禅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贵的华盖千年,高耸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异景观。景区内云杉、冷杉、马尾松遍布山野,古树参天,四季苍翠,故有“须弥翠色”之景名,列“宁河八景”之首。阳春三月,这里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这里绿荫浓浓,凉风习习;金秋十月,这里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寒冬腊月,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辉!  据文献记载,松鸣岩佛寺初建于明永乐二年——正统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刘昭自捐奉银并倡导民众捐资创修,至清同治年间,先后建起大殿、二殿、三殿、玉皇阁、圣母宫、南无台及西方顶等处的殿宇,以后大多毁于战乱,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县时无一保存。1985年,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当地群众又捐资出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殿、独岗寺、山门、玉皇阁、娘娘殿等古典建筑,佛事活动随之日盛。并且这些建筑上面液充分展示了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河州木雕和彩绘的独特魅力。原甘南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肋巴佛曾在松鸣岩坐床剃度。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将松鸣岩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蓝马鸡、红腹锦鸡、淡腹雪鸡、野雉、四不象、鹿等珍稀动物;查明的乔木、灌木有200余种,野生花木174种,野生药材205种,有一定经济观赏价值的野生果品类10余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景区四季变化分明,景观丰富多彩。因此,松鸣岩便有了“绿色植物王国”之美称。  和政是中国“花儿”的传承基地,松鸣岩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每当野牡丹遍山开放时,各地游人和花儿歌手云集于此,竞展歌喉,唱“牡丹”,漫“少年”,“龙华盛会”因此得名。清人祁奎元有诗赞曰:“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歌罢独徘徊。”松鸣岩花儿会,俗称“四月八花儿会”。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各地群众前往松鸣岩,举行盛大的龙华盛会。四月二十八日是花儿会的高潮,故松鸣岩俗称“四月八”。“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是对松鸣岩花儿会盛大场面的真实写照。2007年我县民间花儿歌手马金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鸣岩花儿)传承人称号。  松鸣岩景区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10月被中国民协确定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花儿会”2005年12月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12月松鸣岩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南25公里处的太子山林区  类型:森林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930-5580381  官方网站:http://www.smygjslgy.com/  开放时间:  8:30-16: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松鸣岩 松鸣岩 松鸣岩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康乐、临潭、卓尼、渭源和临洮五县交界处,北距省会兰州市165km,西至合作177km,东接定西170km,公路四通八达。总面积是18.8万亩,气候特征复杂,生物群落多样,植物种类约有90科346属745余种;兽类45种,鸟类133种,爬行动物2种,两栖动物4种,鱼类5种,昆虫类56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兽类有豹、猞猁、林麝、豺、水獭,鸟类有斑尾鸡、暗鼠雪鸡、血雉、红腹锦鸡、蓝马鸡等,昆虫有双尾褐凤蝶。  莲花山古称西崆峒,早在明初就辟为佛、道教名山,据传广成子常往来于西崆峒。因其山体呈鳞形断层,群峰耸立,形似莲瓣,中顶平圆,状如莲蕊,酷似初绽莲花,俊丽骄妍,整个山峦岚气笼罩,满目绿海,像浩大的莲叶罩在莲峰之下,故名莲花山。  莲花山高入云表,万山朝拱,洮河、冶木河映带左右,小莲花山、姊妹山顾盼有情。其景色随四季而变化,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具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从半山腰的唐坊滩开始,翩翩起舞的“三仙女”仙石,含笑恭迎贵客的到来。拾级而上,登莲花宝殿、十八罗汉楼、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紫霄殿、娘娘殿、舍身殿、转0、吴家庵、圣仙洞至祖师大殿,上山的路线就成了回环形。从西面上,东面下,上时经过第一道险道独木桥。此处两边断崖几十丈,有一丈多地方因无法凿有石洞,两洞间贯一铁链,配有扶手,一环一步,易上难下。再上,就是打儿湾、金顶,金顶是莲花山第二高峰。从金顶东上就到了夹人巷。这是此山第二处险道。巷长二丈有余,只容一人通过,陡得犹如登梯,配有铁索作为扶手。继续东上就到了峰顶玉皇阁,海拔3578米,极目四望,山下群峰锁抱、万山碧绿;山间白云缠绕,枇杷翠竹,轻纱素裹。风云雨晦,变幻莫测。时而红日高照,晴空万里,四野尽染,绚丽多姿;时而云腾雾绕,雷鸣电闪,大雨滂沱,烟雨朦胧;时而朝霞撒彩,夕阳晚照,万山如洗,娜婀多姿。真是“山势腾腾凌云气,松柏幽隐起雾烟,白云出绣红日尽,远望无际天地宽”。饱览玉皇阁美景,游过终年结冰的水帘洞,下山就到了“鹞子翻身蛇倒退”。这是此山第三道险隘,配有两根下垂的铁链。人下时,必须手握铁链,足踩石阶,一环一阶,犹如悬梯。快下到底时,还得从左面向右面跨一大步,转到右面,顺右面的铁链倒下三阶再下几阶才能到底,故名“鹞子翻身蛇倒退”。再下,就到了东方顶,至此险处已过。经过三眼泉就回到了转0,环游结束。真是山险景奇,步步为画。  莲花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而且是洮岷“花儿”北路流派莲花山花儿的故乡。莲花山花儿“出口即为华章,比兴咏怀情真”,犹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妙趣横生,广泛流传于当地,深受人民喜爱。“一年一趟莲花山,娃娃不引门不看,哪怕没有一分钱,也要上山欢两天”。这就是当地群众浪莲花山花儿会的真实写照。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六月六”花儿会。一年一度,风雨无阻。“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是周边县市花儿会中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朝山程序最健全、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会。届时,歌手云集,商贾纷至,人流如潮,歌场似海。到处洋溢着“花儿”的芬芳。2004年,莲花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2005年莲花山花儿会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7月18日,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荣获甘肃公航杯2013甘肃最受欢迎十大旅游景区称号和2013“绚丽甘肃”十佳旅游景区。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03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23085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号馆三个独立建筑,其中一号馆为临夏地质馆,二号馆为生命进化馆,三号馆为和政化石陈列馆。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43件,二级品176件,三级品804件,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绿色单位建设环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荣获2012年度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奖。现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全年对外开放,无闭馆日。  一号馆为临夏地质馆,展示了青藏高原隆盛变迁的原理,以及临夏盆地形成的地质历史发展延续的概况。临夏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缘,亿万年来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历经板块裂解、造山运动、海洋变迁的地质作用,记录了本地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质演变,特别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完整沉积地层,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古动物创造了绝佳的栖息环境。通过展示代表性矿物、岩石标本以及临夏盆地独特的地质地貌的复原模拟,从而了解本地区的地质历史变迁和预防自然灾害的科普知识提供了绝佳的展示环境,并保存了新生代晚期不同地层环境的化石记录,从而为临夏盆地的地质变迁历史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证据。  二号馆为生命进化馆,揭示了地球的演变产生了生命,生命的进化又深刻改变着地球环境的面貌,演绎着从生命起源、发展、辐射、灭绝的不断更替,直至人类诞生的螺旋式的历史记录。整个陈列以古动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容,按低等到高等的发展顺序,有反映古生代海洋动物的“三叶虫”和曾经统治海洋的“鱼类”代表,中生代的陆地霸主恐龙,以甘肃出土的“黄河巨龙”、“巨型北山龙”等复原骨架为主体,勾勒出甘肃白垩纪地质公园的展示场景及代表性标本,其中玉门甘肃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中生代鸟类化石标本,同时系统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大发展,让观众阅历从亿万年来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的生存、繁衍、灭绝的波澜壮阔的演进进程,体会到地球生命进化的沧海巨变。  三号展览馆位于一、二号馆西侧,呈“品”字型布局,与一、二号馆遥相呼应,定位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专业展览馆,以巨犀、铲齿象、三趾马、真马四大动物群为主线,突出展示了以和政羊、铲齿象、三趾马、披毛犀、埃氏马、巨鬣狗等“六项世界之最”的典型代表,以及千奇百怪的奇蹄类、偶蹄类、长鼻类等食草动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鬣狗科、犬科、鼬科、凶猛敏捷的猫科等食肉动物雕塑般凝固在岩石中,叙述着在和政地区繁衍、生息、灭绝的悲壮历程,与它们的猎物沉积在一起,共同归于天地。这些众多的化石材料是了解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关键线索,为我们重塑古哺乳动物进化和绝灭的详细过程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把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发展变迁、古生物变异进化的各个阶段,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在展品表述上运用情景再现手法营造生态景观,通过空间、色彩、造型等设计要素,科学提炼、自然还原、艺术概括、高仿真制作,在有限空间营造富有意境的生态场景。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典型的生态景观,把展品的单一展示改为群组式展示,突出大面积的仿真场景,以数量庞大的化石,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和韵律,将游客带回到史前时代,以鲜活直观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将观众引向对古动物演化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达到心灵震撼性。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馆,犹如打开了通往远古的一扇窗口,同时我们也将感受到生命的辉煌与悲壮,心灵为之震撼,思维将飞跃历史的时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万变奇妙与大自然变化的丰富多彩。每个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来到这里,都将经历一次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迎宾路(县城北侧)  电话:0930-5524668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6:00,每周一闭馆。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城关镇梁家庄村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甘肃省永靖县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距省会兰州市44公里,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和兰青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刘家峡水电站、炳灵寺石窟闻名于世。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构成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是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有“黄河明珠”之称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是我国水电事业的摇篮,2004年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占景区面积的73.8%,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高峡平湖”风光;有以炳灵石林为代表的丹霞地貌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在我国西北地区十分罕见,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太极岛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灰鹤、白鹤、釉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在这里栖息;境内挖掘出的恐龙足印群化石地质遗迹规模大,种类多,遗存完整,堪称世界之最,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黄河两岸有遗存丰富灿烂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被称为“彩陶之乡”,出土的“彩陶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景区内花儿、傩舞、贤孝、财宝神等民俗和民间文艺多姿多彩、淳朴独特,被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列为“临夏花儿采集地”。

齐家坪遗址

齐家坪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家坪遗址  齐家民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巨人,统领过这块广袤的地域,在期延续1000年左右。后来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们看到其精美绝伦的陶器、玉器、铜器而赞叹不一,着实叫人神思向往这古老的民族,贪恋这块神奇的宝地。  上世纪二十年民族的面纱被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这个人就是博士。虽然他在《甘肃考古记》中把齐家文化的年代错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后来不少纷争,其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1914年时任瑞典乌普萨、兼瑞典地的安特生被请来华担任农,为北洋政府寻找铁矿和煤矿,但连年军阀混战,使其三年寻矿举步维艰,后受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考古l]《丝绸rl]的影响,他两眼紧紧盯上了浩如烟海的华夏文化。他要在中国史前考古领域掀起一场革命,改写中国的史前史。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遗址而震撼当时的科学界。又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他还认为,中国早期文化应在黄河上游。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从兰州出发,一直在陕甘青三省地区进行野外考古。以兰州为中兴,半径400公里的范围内搜寻。一天安特生在兰州的一货摊上见到一件装烟渣的彩陶罐(图一),问及摊主,说是从临洮得来。于是他前往临洮,沿洮河一路南下,在县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发现了一种新文化,被他命名为马家窑文化。1942年4月23日安特生沿洮河抵达西岸,在广河发现了半山类型文化发现了齐家文化,并以不可辩驳的实物击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开辟了前景。后来他写出了[华远古之文rl《中国史前史研究》《远东地质学与考古学研究》《河南的史前史遗址》等,还写了黄河上游文化的《甘肃考古记》。安特生是较早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学者之一。当时由于受到方-和考古资料的局限,曾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分期问题作过不正确的判断,又曾主张中国文化西来说。后来他对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有所纠正,曾强调中国从仰韶文化经过商代直到今天,在人种和文化上是连续发展的。总之,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古上是有很大贡献的。在甘肃宁定发现的齐家坪遗址,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齐家坪遗址位于洮河西岸台地上。2006年11月9日,去采访广河南山学校时,我们绕道三甲集,顺洮河西岸南行西上坡,近排子坪镇政府,问路于一位开铺子的老人,他很热亲的说:“向南,不远就是齐家坪,我给你们带路。”进村,迎面是一块广河县人民政府立的石碑,碑上部写:“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齐家坪遗址。”下部为遗址简介:“齐家坪遗址在广河县排子坪乡齐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级台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于此而得名,是甘肃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点发现。主要蕴藏为灰层、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部分陶器曾加过国内外展览,内涵极为丰富,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村里来了人,几位群众围了过来,问及遗址地点,言在村东南,于是我们来到村南,群众向下指着,那是一块由西向东、由高向低缓延的台地。遗址“东至台地边缘,西至山岭,南至庙沟,北至二郎庙沟。宽约400米。”当年,安特生发掘地经上世纪平整土地等因,具体地点现难以确定,只是一个大概。我们又往南绕过一条沟坪遗照片而返。由于时间的关系,未来得及搜集口碑资料,留下了一点遗憾,也留下一份牵挂。  翻阅有关资料,1943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到过甘肃宁定县作过发掘调查。他说:“我们居然找到了齐家文化期的墓葬。新发现的结果,不仅对于齐家时代的埋葬风俗及人种特征方面,供给新材料;并且意外的又供给地层上的证据,使我们能确定这文化与甘肃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关系”“可以证明甘肃仰韶文化是应该较齐家文化为早。”齐家坪遗址是晚于仰韶文化遗存的另一种不同于仰韶文化系统的文化遗存。并指出:安特生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的基本论点,建筑在“单色陶器”早于“彩色陶器”之上,从我国考古学的新资料中证明这样的理论是错误的。1975年,甘肃文物队对齐家坪遗址又一次进行了大面积考察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畜牧次之,兼及狩猎,人们已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主要是种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次是骨器。齐家文化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家畜以豕为主,还有羊、狗、牛、马等,六畜基本齐全。从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当时狩猎的主要对象。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系手制,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陶器多为素陶,胎质精细,器形多样,还发现有陶鼓、陶铃、陶埙等乐器及各种动物雕塑像。在居址与墓葬中,普遍发现有陶、石纺轮与骨针等纺织工具,有器物上有似麻布纹的痕迹。冶铜业的出现是生产上的一项突出成就。青红铜器有刀、锥、凿、泡、铜饰等。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斧,长15厘米,宽3.5厘米。一端有长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对小钮,是齐家文化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标本。齐家坪遗址还出土了一面铜镜,直径6.03厘米,厚0.2厘,中央附有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齐家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甘肃省博物馆展厅玉器展柜中有齐家坪出土的玉琮,琮致密温润,古朴素雅,入目心悦。齐家人崇尚素洁,以素为美。这如同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错采缕金”是一种美,“初发芙蓉”更是一种美,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崇尚之风。安特生对甘肃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很惊奇,他说:“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发见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数件,其形质吾人常认为来自新疆和阗者也。解说者谓甘肃石铜器时代过渡期之民族,与新疆似有贸易上之联络,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属,则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坚靱如玉之器物,宁不足怪也。”还有齐家坪人以白灰用来隔潮,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进步。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房屋中遗迹中有很多居住面上的白灰面延伸到竖穴上,残高达0.3米--0.4米,居住面长达4到6米,宽达3到5米,半地穴房屋和平地起建的房屋的四壁和居住面,同时用白灰面和草泥土构成。也发现居住面上有两层或多层白灰面的现象,间距一般为5厘左右,下层白灰面较厚,上层较薄。这种现象可能是原有居住面损坏后,在上面又用草泥土填平,再敷一层白灰面的痕迹。“综合上述数种特点。可知过渡期之民族,其生存之道,大都仰给农业。村落遗址之广阔,文化层之深厚,凡此皆示其居住之悠久。设非务农为本,则殊难以自存。且陶器上之绳纹及格纹,则示当日有纺织植物之培养。村落遗址豕骨之多,则示当日蓄豕之繁。此等施设,若非农业之社会,当不克维持者也。”另外,在齐家坪遗址分别发现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头无身,有的头骨和躯体分别埋葬,也有的三、四个头骨放在一起,对这类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种认为是当时日趋频繁的部落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说明氏族社会正在崩溃,开始向奴隶社会过度。

东公馆

东公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公馆是临夏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就河州砖雕、木刻、彩绘的集大成者。它是解放前“西北三马”之一的马步青为其修建的公馆别墅,因位居市区东面而称为东公馆。  马步青,字子云,祖籍今临夏县漠泥沟,解放前曾先后任-第八战区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骑五军军长、甘新公路督办、柴达木屯垦督办、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人称“马督办”。其统治势力曾达到青海及甘肃武威、临夏等地,财大势重,是甘肃马家集团中的中坚人物。  1938年,日寇轰炸大后方,当时驻防武威的马步青为安全起见,将家眷送回原籍临夏,并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别墅。1938年动工,于1945年建成,历时8年,修建东公馆共用去各类砖60多万块,瓦100多万页,颜料千余斤,装饰砖、木雕花卉图案用去黄金10余两。该别墅因建筑精湛,规模恢宏,耗资巨大而起名东公馆,冠盖临夏,名扬全省。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东公馆由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接管,-将军曾在主楼通天楼三楼办公,1982年临夏军分区将东公馆40.2亩馆址移交地方管理,1992年6月1日东公馆被临夏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和1996年州庆期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霍夫曼先生、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中国伊斯兰协会会长沈遐熙、埃及华人马师援、沙特华人马月荷、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全国人大文联委主任聂大江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来这里视察。  东公馆主要的艺术价值为砖雕,大小189幅砖雕图案各具特色,堪称一绝,木刻及彩绘也堪称艺术精品,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砖雕作品为“百子图”,它雕刻的内容为葡萄,东公馆的砖雕作品为绽成元及其门徒所雕刻。绽成元(1903—1980)回族,今临夏市祁家庄人,民间砖雕艺人,15岁学绘画,19岁被当时临夏砖雕名家马一奴斯收为徒弟,传授砖雕技艺,很快成名,被誉为“马门”,在20世纪30年代,他应邀为马步青修建“东公馆”私人官邸,其代表作有“山村小景”、“百子图”、“双品富贵”等,绽成元的砖雕擅长花草、山水、各种植物、虫鸟、博古等,其雕刻细腻多姿,善于摄取生活的瞬间,以形态生动多变取胜,绽成元晚年又创造水泥雕,为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发挥砖雕技艺开辟广阔的前景,砖雕有其独特的刀法,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宛若一刀刻成,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遍览河州砖雕,不论那一种图案,均不见人物活动的场面,这是临夏回族砖雕的重要特征,回族笃信伊斯兰教,真主独一,不崇拜任何偶像,所以,即便在客厅寝室,也不挂任何人物形象的图画,清真寺用吉祥主题,吉祥纹样,不用人物作品。东公馆所有砖雕作品都以实物图案为主,我们可以通过“百子图”来加以说明,一幅“百子图”,葡萄累累,使人垂涎欲滴,雕工精细,玲珑剔透。  西院为大五架旧式厅堂的四合院,相传这个院落居住的是回族宗教人士,在西院的东西两侧分别为“怀仁门”、“树德门”相互对称,东公馆从建筑学上来说为一座“田”字形庄院,其布局匠心独具,院内楼阁亭台,亭院相连,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共有大小189幅砖雕作品,一副“江山图”展现了壮丽山河的雄姿美景,红日高照,山势峥嵘无垠的碧空漂浮着白云,波光粼粼的江水环绕着小岛、苍松翠柏布满大地,山峦迭嶂,江面上白帆点点,松林中楼阁玉立,万里江山汇于一图,尽收眼底,周围雕刻着古典图案,两边是字迹秀丽的隶书对联,内容是“气度雍容开禩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下面刻着“芭蕉扇、葫芦、采蓝和笛子”借八仙暗喻马步青在官场被排挤的经历,东西二门对称着牡丹花瓶,仿景泰蓝特色,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精雕细刻,十分逼真,人称“双品牡丹门”,暗喻马步青当时的官阶地位是“二品官”。  东公馆主院俗称“通天楼”,其框架由二十八根通天柱构成,两端是两层转角楼,东西南各为大五架旧式厅堂,“通天楼”的门窗、隔板、扶手均为雕刻精细的木刻作品,它分别刻有牡丹、石榴及各种花草,尤其是过庭屋檐上的一对麒麟栩栩如生,逼真动人,宏伟的古典建筑饰以精妙的木刻图案,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富丽、金碧辉煌,东西南厅堂的砖柱都镶有铜制牡丹,它们起着减震和防震的作用。  东公馆的外院分别有观花楼、车马院、卫兵院、院内通道两旁栽着四季常青松柏,观花楼上的木刻龙凤翩翩起舞,神态各异。  东公馆—这座古典建筑艺术的殿堂,汇聚着临夏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尤其是砖雕艺术,是保存完整的砖雕精品,东公馆以历史悠久、构思严谨、造型新颖、雕工细腻、技艺精湛而著称。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前河沿东路35号    马步青 (1901~1977)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早年…… 详细++  马步青 (1901~1977)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 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步青在台湾历任“-”中将参议,台湾“-”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早年…… 详细++

临夏东郊公园

临夏东郊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临夏市东郊公园位于东区显著位置,南邻城东四路,东靠北滨河东路,北侧为三易黄金水岸住宅区,西侧为李孟村史家社河滩地。公园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90年,为了充分发挥东郊公园综合功能,给东区群众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理想场所,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东郊公园现有基础设施景观大部分保留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升级,总投资1000多万元对公园的正门、围墙、动物园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并将其列为临夏市“两个共同”建设的十大项目之一和东区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    位于正门两侧的人工湖湖岸曲折自然,垂柳依依,碧波粼粼,小舟点点,而矗立在湖面之上的湖心亭是典型的临夏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并巧妙的将临夏建筑三绝融为一体。使东郊公园真正成为一所集观赏、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公园。    路两旁种植着松柏、垂柳、刺槐等各种植物,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杉,水杉在我国是一种稀有珍贵树种,它主要生长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排高大的水杉就是建国之初从南方引进的,由于这里气候湿润,土层肥沃,特别是水源丰富,水杉长势好,仅20余年就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道优美的景观。   园中的动物园,动物园内有非洲狮、狼、狐等10多种动物,百鸟园有孔雀、兰马鸡、百灵鸟等四十多种2000多只鸟类组成。东郊公园动物园自建园十年来,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在野生动物繁育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2012年成功繁育3胎非洲狮幼仔,不仅填补了临夏非洲狮繁育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吸引孩子们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起积极作用。此举得到了州市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好评。这三只非洲狮幼仔被正式命名为:“古古”、“河河”、“州州”,将作为我市的三个小明星,成为动物园的一张名片。    公园正中的这座雕塑是胡廷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初建于1993年,2000年由临夏市人民政府进行了改建,烈士的半身雕像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座选用的是黑色大理石,碑文镌刻着胡廷珍烈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光辉事迹,介绍胡廷珍烈士简要事迹(以碑文为主)。2011年10月建立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纪念碑正面镌刻着:“胡廷珍烈士浩气长存”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镌刻着0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撰写的“胡廷珍事略”。    胡廷珍革命烈士纪念馆分胡廷珍青年时代、胡廷珍革命生涯、各族各界群众吊念活动等部分。再现烈士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斗历程,展示0甘肃特别支部在大革命前后的活动经历,弘扬甘肃早期0员们忠诚坚定、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园中的牡丹园占地10多亩,园内有从各地引种的名贵牡丹50多种,1000多株,特别是紫斑牡丹以花色大、色艳、芳香浓郁而闻名于世,曾获中国第三届花卉博览会铜奖。临夏牡丹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从色彩上可分为:红、黄、绿、粉、白、黑、紫、蓝九大色系,最为著名的是红色的“金花壮元”,被称为牡丹之王,白色的“玉壶冰心”被称为牡丹之后,当它们在强光的照射下,犹如花儿里唱得一样:“白牡丹白着娆人里,红牡丹红着破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舒适舒心的休闲观光之地,投资1300多万元,在公园对面新建两大人工湖及园内水系水景、公园大厅、观光南滨河路桥,改造和美化公园的前大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精心打造了十里百亩牡丹观光带,投入1.2亿元高标准开发公园,经过高标准重新打造的东郊公园设施更加完善,景致更加优美要,档次品位更高。

枹罕山庄

枹罕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枹罕山庄,你用柔美动人的情怀,让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季里找到了半晌宁静与悠闲。以至于寒冬来临、风雪交加之时,我仍然久久迷恋着那片景色宜人的生态园而不能自拔。遥想着那片夏日里绿树成荫、风光旖旎的风景区,此时此刻,是否也是银装素裹?寒气袭人的季节里,那棵曾经让我在炎热夏季尽情纳凉的银杏树是否也是冰雕玉砌般地样子,冷得瑟瑟颤抖。  盛夏,酷热难当,于是和家人一同前往枹罕山庄游玩。  轿车沿着平坦的柏油路向临夏市西郊急驰,道路两边是一排排遮云蔽日的参天树木和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油菜花的香味不失时机地扑入车内,令人心荡神驰。一路上有很多同行的车辆,兴高采烈的样子。大概是被“山庄”的芳名所吸引,慕名前往,一睹“花容月貌”,顺便驱散心头的燥热难安。  以前,通过各种媒体领略过许多名胜古迹。如泰山的日出,黄山的云雾,华山的险峻,天山的冰雪,庐山的飞瀑……诸如此类名川大山不胜枚举。虽然未曾去过这些地方,但我却从枹罕山庄别有情致、浑厚纯朴的人文境观中找到了一份从容与安然。让我在夏季热浪滚滚的聒噪中纵情流览这片“小家碧玉”般的风景区,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游客,深深迷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我想,也许是这种纯朴的散发着农家气息甚至鲜为人知的休闲风景区,足以让我一颗燥动的心从中找到几分坦然。那棵不甚高大略显粗犷的银杏树,在酷热的季节里,让我带着几分落魄,蝴蝶般歇息其间,暂时疏远了火热的天气。  走进这片游人如织的风景区,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只硕大无比的“汤瓶”。这只巨大的”汤瓶“由瓶口喷洒出碗口粗的一股清水,游人随时可以上前洗手,感受伊斯兰风情。沿着一条古朴典雅、红砖铺就的小道迤逦前行,小道两旁流淌着宽约一拃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叮咚作响。道路旁边各种石雕假山错落有致,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其中,“花果山”的造型可惟巧夺天工。薄薄的小瀑布由山上飞泻而下,“水帘洞”在水雾笼罩下时隐时现。正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无光在险峰”。石雕孙悟空手执金箍棒“金鸡独立”,站在一块巨石上;火眼金睛眺望远方,一脸降妖除魔的肃穆神情。  顺着长满青苔、山水相依的林间小道款款而行,路傍顺势排列着情态各异的各种天然石块。有的像海龟,有的像企鹅,有的像螃蟹,有的像信鸽……石块上刻有文字,以说明这块石头形似何物,供游人玩味、鉴赏。山水相依处,还有儿童游乐园、篮球场、健身馆、茶苑酒肆、餐饮小吃之类,游人可以尽情消费,感受田园风光。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合院古居”,院门口整齐地陈列着十八般兵器,古色古香。信步进入院内,两张巨大的弓箭一左一右摆放在房檐下。弓身长约一米五左右,箭长一米。弓开满月,箭已上弦,直指苍穹,一触即发;弓箭背靠石碑,-“一代天骄”四个行书大字,颇具力挽狂澜之势。走进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动物化石“巨齿羊”,骨骼嶙峋,状如现代的牛一样大,令人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屋内依次摆放着古人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日常工具之类的。  走出四合院向北而行,山势逐渐陡峭。步履沉重之际,“剑峰关”挡住了去路。城门两侧各立一只巨石精雕而成的大鼓,-“珍爱和平、永享太平”。剑峰关依山势而建,地形险峻,虎踞龙盘。烽火台高耸入云,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游客在攀登寻古探幽的同时,可以感受一下教课书当中浓墨描写的长城风采,感受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士们生活起居、屯粮藏兵的军事“遗迹”。  站在烽火台上,周围的景观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不觉已是红日西坠。夕阳下的“长城”蜿蜒起伏,和周围的山岭簇拥环抱着山谷中的一面湖水。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微风吹起道道涟漪,有几只白天鹅在其间游来游去,极具诗情画意。此时的枹罕山庄宛若少妇沐浴在湖光山色之间,尽现风情万种。碧水连天之际,游人三三两两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夕阳的余晖浅浅地洒在湖面上,碎玉般四散开来,波光里戏水弄波的艳影,至今仍荡漾在我心中……

大山庄峡景区

大山庄峡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山庄峡景区是甘肃省著名花儿会场--盖新坪的延伸部分,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河崖村。南临风景奇特的黄草坪草原,前望茂密的盖新坪林场,北与风情浓郁的保安三庄相连,背靠巍峨雄壮的积石山。峡谷面积约5.2万亩,平均海拔2300米左右。峡内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大山庄峡是陇上名山积石山的一个著名峡谷,它是有炼石峡、石缸峡、莫耶峡三个峡谷组成。主要景观:壮美山峦景观和灵秀溪水景观、五龙瀑布群景观、森林景观、石文化景观、女娲补天传说文化景观 、大禹导河传说文化景观、飞阳仙姑传说文化景观、樊家峡关景观、大山庄峡传统“花儿”会景观、祈雨“取水”民俗景观。  刘集乡  刘集乡位于积石山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48.0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72个行政村,2007年总户数3192户,总人口16404人,其中农业人口16191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少数民族7484人,占总人口的46%,少数民族中保安族748户、3998人,撒拉族198户、1251人,东 乡族67户、343人,回族366户、1549人,其…… 详细++

大墩峡

大墩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地处甘青两省交汇地带,大河家镇以西2.5公里处,西与孟达天池相近,北与积石雄关相连,是该县“保安三庄”之一,保安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保安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浓郁,村内有多处保存完整的保安族古民居,保安族口头语言保留完整,村中心保留有大墩古城墙遗址。  村西的大墩峡是国家AAA级景区,峡内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满山遍地,石壁犹如刀削斧砍,石峰间青松倒挂,姿态各异,谷底清溪潺潺,流泉飞瀑遍布其间;植物茂盛,景色秀丽。在盛夏季节,这里的温度也只有15至22度之间,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大墩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西6公里,拥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三大优势。区位优势是甘青两省五县的交汇处,依黄河而生,东临黄河三峡,南面是保安三庄之一的具有浓郁保安族风情的大墩村,西靠AAAA景区孟达天池;景区由叭口沟、湾架山、注洼沟三部分组成,峡内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充满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间飞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变质岩景观;大禹文化、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优势。2016年3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西6公里大墩村西面  

关滩沟风景区

关滩沟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关滩沟风景区位于临夏县麻尼寺沟乡,距临夏市39公里。

龙首山

龙首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龙首山位于甘肃省临夏县,以龙首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宗教古建筑为依托,先后进行植树造林,建成上山公路、牌坊门、龙首山庄,又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2005年接待游客2万人,旅游收入30万元。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一大胜地。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观音,125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均为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交通  1、从兰州汽车西站每天从7:00开始有多班车刘家峡,车程80公里,约1.5小时,车费15元左右  2、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乘船或快艇,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到达炳灵寺,约54公里,乘大船2-3小时,120元/人/往返,一般在中午前发船;乘快艇50分钟,160元/人/往返  门票  门票50元/人  开放时间  只要有船从刘家峡到达炳灵寺,炳灵寺就会向游人开放  

三岔沟

三岔沟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和政县三岔沟景区  三岔沟村隶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罗家集乡、紧挨油榨岩村、木桥村、大春沟村,依山傍水,地处要塞,茂林成荫。  在太子山北麓,距县城二十公里的罗家集乡,有一处美丽迷人的风景区--三岔沟。黄罗公路可直接通往景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近年来这片美丽的风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寄情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  进入三岔沟,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两旁,高峻翠绿的山坡上是一块块农田和村落。几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在清幽的山谷和碧绿的青草丛中,不时有零散的民居、小桥,镶嵌其中,确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仙境之中。  最先迎接您的是三岔风景区的第一位秀女--\小红崖\,旭日东升,山崖一片赤红色,在周围嫩绿色植被映衬下呈现出一幅\赤壁红崖映朝阳,唤来人间总是情\的秀美画卷。  第二个迎接您的是三岔沟的伟丈夫\大尖山\。山势险峻、雄伟、陡峭、挺拔,阴雨天云雾缠腰,峰高云低。冬季,积雪封顶,一派银装素裹,分外骄娆。  沿曲径通幽的山间小路继续前行,在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山林中,隐约可见的是\吊水崖\,山顶的那口古泉,流水潺潺,清沏透明。再往里行便来到三岔沟的腹地,它是由熊窝沟、直沟、西沟三条沟组成,故日\三岔沟\。三条沟中流淌着三条小溪,三条小溪在欢歌笑语中汇合在一座小山峰前诉说着这里春夏秋冬的神话和田园诗音,有\三河春浪\之景致。  山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峰北前沿的小石洞恰似天工雕凿而成,分布于两侧,在两旁外侧各有一座起的小山丘,远远眺望,很象一条鲜活的鲤鱼,在河中畅游,又似跳龙门的鲤鱼在跃跃欲试,当地又称它\鲤鱼嬉水\。身临其境则心旷神怡,仿佛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在勃发、在涌动。\三岔沟\东面的山峰上林木茂盛,花草满坡,山顶上的棵千年梨树,树围需三个环抱,这棵古树记载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沉浮。而这里的山景更是奇异诱人,山秀林美、鸟语花香、置身其中,令人陶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亲吻那纯洁的草坪,仰视湛蓝的天空,耳听悠悠牧歌,纯真童谣,犹如与天地倾诉心扉,此时您便会体味到大自然无比的美妙。

积石民俗村

积石民俗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积石民俗村位于积石山麓中部、县城吹麻滩以西1公里的尕护林,占地2万多亩,这里气候清爽宜人,空气、土壤、水源均无污染,茂密的人工林与满河谷的鹅卵石相映成趣,淙淙的流水、弹唱的小鸟、遍地的野花构成了民俗村独特的风景,是盛夏季节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耸立于临大公路一侧,高大的牌坊门顶端的“积石民俗村”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向人们展示出民俗村诱人的雄姿。2000年,这里建成了体现民俗风情的保安、东乡、撒拉族民宅,飞檐翘角的凉亭,优美的喷泉,一亩多地的鱼池,宽阔的道路等设施,以及休闲娱乐的大小“石宫”和餐饮、食宿等综合服务设施。  保安族是积石山县特有民族,在民俗村其民宅以房房相连为特色,东乡族、撒拉族民宅则显得格外错落有致。积石民俗村已成为县城公园,是积石山县旅游的中心点,正在建设的项目还有民居展示区、禹王文化区、石海游览区及古文化展示区等。   甘肃临夏市

临夏州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临夏市 东公馆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王竑文化博物馆 太极湖·太极岛 临夏万寿观 清真北寺龙凤影壁 临夏市人民公园 临夏东宫馆 临夏南关清真寺 十里牡丹观光长廊 胡廷珍纪念馆 临夏蝴蝶楼 八坊十三巷80号院 老华寺
临夏县 龙首山 关滩沟风景区 红园 崔家庄遗址 杨家河遗址 任家崖遗址 临夏县博物馆 王尚书墓 滴珠山 滨河大道 清真寺拱北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松鸣岩 齐家坪遗址
康乐县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景古红色政权革命纪念馆 西蜂窝寺 竹子沟 亥姆寺 鸣鹿牡丹谷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線家楼 药水峡森林风景区 莲麓风光 华昱生态园 后墩湾 麻山峡 边家林遗址 康乐县博物馆 康乐县革命纪念馆
永靖县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炳灵寺石窟 刘家峡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罗家洞寺(云光寺) 刘家峡水库 太极湖 永靖县太极岛露营地 秦魏家遗址 龙汇世界 黄河三峡古遗址 小茨台遗址 七十亩山遗址 张家嘴遗址 马路塬遗址 刘家峡恐龙博物馆
广河县 齐家坪遗址 广河赵家遗址 西坪遗址 地巴坪遗址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齐家文化广场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松鸣岩 大山庄峡景区 大墩峡 关滩沟风景区 龙首山 临夏东郊公园 枹罕山庄
和政县 松鸣岩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三岔沟 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太子山 肋巴佛革命纪念馆 松鸣岩国际滑雪场 柳梅滩风景名胜区 九眼泉湖 张家坪遗址 半山遗址 铁沟风景名胜区 寺沟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齐家坪遗址
东乡族自治县 林家遗址 东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大夏河水利风景区 下王家遗址 黄家清真寺 三塬遗址 民俗文化商贸街 东大坡森林公园 撒尔塔文体广场 陇上奇观红塔寺 东乡凤凰山 松鸣岩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康乐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齐家坪遗址
积石山县 大墩峡 大山庄峡景区 积石民俗村 大河家黄河水利风景区 桥头遗址 积石雄关 黄草坪 大禹广场 鲁班石 临津古渡 保安三庄 元山遗址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博物馆 庙咀梁遗址 坡头遗址 马鞍桥遗址

临夏州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