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总面积274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66500。代码:370211。区号:0532。拼音:Huangdao Qu。
行政区划
黄岛区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
长江路街道 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商贸中心。截至2004年底,面积39.3平方千米,辖10个城市社区和25个“村改居”社区、18.7万人。
黄岛街道 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35平方千米,辖24个居委会、5.3万人。
薛家岛街道 位于胶州湾入海口西岸。截至2004年底,面积42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4.5万人。
辛安街道 位于黄岛区中心地带。截至2004年底,面积57平方千米,辖47个社区、4.5万人。
柳花泊街道 位于黄岛区西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40平方千米,辖22个社区、1.2万人。
红石崖街道 位于黄岛区北部,1984年建制设镇,2003年底,青岛市政府报经山东省政府同意,胶南市红石崖镇整建制划归黄岛区。2004年撤销红石崖镇,以原红石崖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红石崖镇人民政府驻地。截至2004年底,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2万人。
[社区、行政村] 芙蓉路社区居委会 后杨村 龙泉河西村 于家洼子村 雷家店子村 山曹家村 山宋家村 西郭家村 东郭家村 山栾家村 山李家村 山殷家村 柳林子村 东屯村 西屯村 山隋村 山王东村 山王西村 牛齐前村 南莹村 管家大村 城子埠村 河洛埠村 高李沟村 大殷村 小殷村 郝家村 东杨家村 红石崖村 逄家村 邵家村 解家村 龙泉王家村 龙泉赵家村 龙泉戚家村 龙泉河东村 龙泉河北村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黄岛,据《胶澳志》载,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又据《增修胶志》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渭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潮汐薄岸,地极泻卤。”可知,黄岛之所以得名,一是位于黄岛庵山之北,一是因为四面环海,土层薄而含卤高,土石皆呈黄色,以颜色命名,以别于东岸之青岛。1973年6月,国务院决定,西起胜利油田孤岛,东至昌潍地区胶南县的黄岛,铺设原油管线一条。并在黄岛建设末站原油储存库一处和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原油输出码头一座。原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组建了昌潍地区黄岛建港指挥部,负责建港事宜。该数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于1976年6月相继建成投产使用。10月组建昌潍地区黄岛革命委员会。同时,中共昌潍地区委员会亦建立中共昌潍地区黄岛工作委员会。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区级建置,驻地在黄岛,故正式命名为黄岛区。(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区,古为莱夷之地。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裔兹舆期为莒子,建都于计,时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介根。秦汉两朝属琅琊郡之黔陬县。三国时属魏国城阳郡之黔陬县。西晋属高密国黔陬县。东晋属高密郡黔陬县。南朝宋孝武帝并北海省高密郡,改属北海郡黔陬县。北朝后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3郡,时属高密郡之黔陬县。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平昌郡于黔陬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平昌郡,以黔陬直隶胶州。五年(公元585年)改胶州为密州,时属密州之黔陬县。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始属密州之胶西县。至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属密州高密县之板桥镇。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省板桥镇复属密州之胶西县。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胶西县直隶胶州。(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始从胶州析出,划为胶澳商埠一起沦为德国租界地。而辛安和薛家岛西部5村仍属胶州,为胶州之沾化乡。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春,胶州变6乡制为13区制,沾化乡又改为朱仲区。1929年4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属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30年,胶县朱仲区改为胶县第5区。1942年12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划归为青岛特别市胶州区,薛家岛为胶州区直属镇,黄岛归胶州区第5区。1944年,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再次从胶州区析出划归伪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黄岛、薛家岛、辛安全境解放。同时成立珠山县民主政府,亦即诸胶县民主政府。黄岛、薛家岛、辛安全部划属珠山县。11月,珠山县撤销归并胶县。1946年9月,再次从胶县析出,划属新成立的胶南县。先辖于滨北专员公署,1950年又辖于胶州专员公署。1956年7月撤胶州专员公署,改辖于昌潍专员公署。1958年10月辖于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员公署。(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1976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人民公社从胶南县划出,组建黄岛革命委员会,为县级建制。1979年1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革命委员会从昌潍地区分出,归属青岛市,为青岛市黄岛区,县级市区建置。(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在黄岛区境内,位于胶洲湾西岸,东经120°13′,北纬36°02′,积约15平方千米。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在黄岛地域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
1986年3月成立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2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域扩大到黄岛全区,两区体制合一。面积扩展到181平方千米。
区划沿革
1984年8月机构改革,撤销人民公社体制,成立黄岛镇、薛家岛镇。原辛安人民公社一分为二,成立辛安镇和柳花泊乡。
至1987年底,黄岛区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南口西海岸。地处东经120°02′至120°18′,北纬35°52′至36°02′。东与青岛市市南区隔海相望,南濒黄海,北、西皆与胶南县接壤。东西直线距离25.75千米,南北直线距离19.25千米。总面积152平方千米。(根据《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镇 位于黄岛区的东北部,总面积13.48平方千米。1979年1月,随黄岛革命委员会一起划为青岛市黄岛区黄岛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黄岛镇,共辖前湾、后湾、盐滩、柳沟、卧鹏、小石头、东盐滩、徐戈庄、十字路园9个行政村。至1987年底,人口发展到4946户,19149人。
薛家岛镇 位于黄岛区东南部。总面积48.52平方千米。1984年,薛家岛人民公社改为薛家岛镇,共辖焦家庄、孙家沟、红卫(即乱固墩)、官厅、张宝湾、濠北头、濠洼、濠南头、丁家河、兰东、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宝窝(即豹窝)、辛岛、西山、东山、泊湾、安子、大洼、向阳(即显浪)、烟台前、南营、南屯、北屯、竹岔岛、后岔湾、北庄一、北庄二、瓦屋庄、南庄一、南庄二、甘水湾、鹿角湾、刘家岛、石岭子、施沟、顾家岛、董家河、渔鸣嘴。42个行政村,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居民6468户,26341人。至1987年底,增加到7074户,28243人。
辛安镇 位于黄岛区中部。总面积50平方千米。1984年机构改革,辛安公社一分为二,成立辛安镇和柳花泊乡。辛安镇人民政府驻地辛安村。共辖辛安、车家岭、牛王庙、赵家岭、东于家河、西于家河、台头、港头李、港头刘、港头陈、港头臧、蜊汊泊、李家泊子、宋家泊子、薛家泊子、西泊子、上庄、南下庄、北下庄、东洞门、西洞门、东南辛安、西南辛安、东小庄、德利沟、管家楼、马家楼、北山薛、刘王大庄、山陈家、陈家庄、于家、惠家、北泥沟泊、南泥沟泊、西泥沟泊、殷家河、冷家沟、唐家埠、黄泥崖、王家庄、大桥、安子沟、黄埠岭、舍埠林、赵家河、东南庄47个行政村。截至1987年底,共有居民7206户,30584人。
柳花泊乡 位于黄岛区西部。总面积40平方千米。原属辛安人民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撤销公社,组建柳花泊乡。共辖柳东山、柳东、柳西、柳南山、柳北、青石湾、大南庄、小南庄、西山子、花林、窝洛子、宋家茔、大夼、小夼、北庄、西阿陀、东韩家台、木厂口、独垛子、刘家庄、东阿陀21个行政村。至1987年底,居民增至3008户,11815人。
1992年7月18日,撤销柳花泊乡,设立柳花泊镇。
1994年9月6日,设立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薛家岛镇的官厅、张宝湾、濠北头、焦家庄、孙家沟、红卫、丁家河、濠南头、濠洼、辛安镇的车家岭、西于家河、东于家河和胶南市灵山卫镇的武家庄等13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濠南头村;撤销黄岛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黄岛街道办事处;撤销柳花泊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柳花泊街道办事处;撤销辛安镇,将车家岭等3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后,以其余行政区域设立辛安街道办事处;撤销薛家岛镇,将官厅等9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后,以其余行政区域设立薛家岛街道办事处。
1996年4月26日,将胶南市灵山卫镇的台子沟、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胶南市红石崖镇的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法家园、管家洼、龙凤村、可洛石、龙斗山前8个行政村划归黄岛街道办事处(鲁政字[1996]73号)。黄岛区面积扩展到220平方千米。
2000年,黄岛区辖5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8405人,各街道人口:黄岛街道 56874人、辛安街道 45384人、薛家岛街道 41802人、柳花泊街道 12697人、长江路街道 81648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黄岛、辛安、薛家岛、柳花泊、长江路),140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20.2万人,5.94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9.19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16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1.25万人,6.13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0.19万人。
2003年11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青岛市黄岛区与胶南市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字[2003]472号),同意将胶南市红石崖镇划归青岛市黄岛区管辖。红石崖镇总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居民11132户,31972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6人,非农业人口4466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以下数据不包括2003年底划入的红石崖镇)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166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人口(户籍人口)22.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7万人。
2004年撤销红石崖镇,以原红石崖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红石崖镇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多人。
2004年,全区辖5个街道和1个镇,168个社区、35个行政村。2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长江路街道:面积39.3平方千米,辖10个城市社区和25个“村改居”社区、18.7万人。黄岛街道:面积35平方千米,辖24个居委会、5.3万人。薛家岛街道:面积42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4.5万人。辛安街道:面积57平方千米,辖47个社区、4.5万人。柳花泊街道:面积40平方千米,辖22个社区、1.2万人。红石崖镇: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2万人。(整理,数据来源:《青岛年鉴2005版》)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3万人 | 274平方公里 | 370211 | 266000 | 0532 | 查看 黄岛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市南区 |
市南区市南区市南区市南区市南区 ■青岛一角市南区 ■海滨浴场 市南区位于青岛市区南部,东经120°19′,北纬36°04′,西起团岛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起麦岛与崂山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南面濒临黄海,沿岸是逶迤曲回的礁石或沙滩。辖区东西长12.7公里,南北最宽处4.8公里,面积30.01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 地形 市南区为海滨丘陵地区,依山傍海,东西狭长,南低北高,坐落在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 山脉 市南区山岭绵延逶迤,属崂山山系。主要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伏龙山(海拔 86米)、信号山(海拔99米)等。 气候 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据2002年测定,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 市南区人民政府驻宁夏路286号。1987年辖区有14个街道办事处内设1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5月调整为9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云南路街道办事处、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八大关街道办事处、湛山街道办事处、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八大湖街道办事处、金门路街道办事处、珠海路街道办事处及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委员会内设7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行政中心区域 德、日占领期间,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全市性的行政、司法机构都布置在今市南区域。 1949年6月2日至1992年,以当时的市政府大楼为主体,在今市南区的沂水路、青岛路、太平路一带,布置全市性的政治、行政机构,形成全市政治行政中心。1992年,随着市南区东部开发启动,全市性的政治、行政机构开始从市南区的西部向东部转移。 现在0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机构均坐落在香港中路附近。 旅游中心区域 青岛海滨风景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区。市南区海滨全部在风景区范围内,是整个青岛海滨风景区的主干部分。青岛市的53个旅游景点市南区就占据了46个。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对青岛的山、海、岛十分欣赏,意欲辟为服务于欧洲侨民的旅游之地,而这些山、海、岛大部分在今市南区区辖内。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正式推出的胶澳青岛区总体规划中专门规划了别墅疗养区和海水浴场。对街道的分布、宽度和房屋的造型、高度、间隔、色彩等做了细致的筹划和安排。使市南区今天成为一幅带有浓郁欧陆风情的海上都市风景画廊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东部开发,使市南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得以开发,“海光、山色、洋城”,使市南区成为著名的旅游度假观光避暑胜地 市南区城区特点是:中西部以中西合璧的古典建筑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映衬,构筑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特色;东部随着青岛市东部开发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日渐显现出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繁荣景象。 从2003年开始,市南区政府着重发展旅游经济,用足用好区位、奥运和资源优势,突出都市风情和滨海旅游特色,建设以现代都市风光、奥运设施、商业文化和商务旅游为主的东部旅游购物风景区;以“红瓦绿树”、“欧陆风情”为主的中西部休闲娱乐风景区;以滨海步行道为主的滨海观光风景区,以此带动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行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市南旅游品牌。 青岛市范围内的旅游园区、名优建筑、名人故居等80%在市南区。 主要标志性景观:栈桥、小青岛、五月的风;海滨名胜:青岛湾、天后宫、海军博物馆、汇泉湾、鲁迅公园、青岛海产博物馆、第一海水浴场、小鱼山公园、汇泉炮台遗址、第二海水浴场、太平角、湛山寺、浮山湾、滨海景观步行道等。园林花苑:中山公园、百花苑名人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动物园、植物园、观象山公园、信号山公园、青岛山公园等。 著名建筑:胶澳总督府、胶澳总督楼、圣弥厄尔教堂、基督教堂、东海饭店、公主楼、花石楼、皇家观象台等。 名人故居:康有为故居、沈从文故居、洪深故居、一多楼、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王统照故居、萧军、萧红、舒群故居等。 其它景观:青岛市博物馆、北朝石造像、革命烈士纪念馆。 主要宾馆、酒店:丽晶大酒店、海天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汇泉王朝大酒店、海情大酒店、海景花园大酒店、泛海名人酒店、颐中皇冠假日酒店、佳信大酒店、东方饭店、黄海饭店、北海宾馆、华侨国际饭店、邮电宾馆、建银大酒店、青岛贵都大饭店、华侨饭店、远洋宾馆、维也纳大酒店、青岛大酒店等。 主要餐厅:海梦圆大酒店、阳光佳日、小绍兴、海明威、青岛菜馆、春和楼饭店等。 主要大型商店: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青岛国货集团、青岛华联商厦、东泰佳世客购物中心、青岛家乐福名达店、阳光百货、绮丽广场、大福源超市、发达商厦、海滨食品第一商场、工艺美术服务部、宏仁堂药材商店、海信广场等。 文化中心区域 二十世纪初,青岛地区的商贸、城建、旅游、教育、对外交往逐渐兴旺,文化娱乐行业如剧院、影戏院、电影院、戏楼、图书馆、报社、文学社团、戏剧社团、美术社团、音乐社团也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繁华的今市南区范围。很多文化名人也纷至沓来,他们的足迹、故居为市南区网织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都市文化特色,使得青岛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北方三个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1949年6月2日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促使市南区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着力营造的多姿多彩的沿海文化风景线和“海洋节”、“海之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和市南区的“城市名片”,对迎办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具有特殊作用。市南区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充实,也增添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市南区范围主要大型文化设施: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八大峡广场、湛山广场、老舍公园、汇泉广场、火车站广场等。 影剧院有:红星影院、中国电影院、汇泉影院等。 大型会堂有:青岛人民会堂、青岛体育馆、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等。 商贸中心区域 市南区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贸特别有利。从历史到现在,一直被商贸界有识之士所青睐。目前有物流航运企业达到800余家,各类总部企业达到341家,市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基地,现代服务业在半岛的聚集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南区商贸领域国有、集体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内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实现了公平竞争。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革、连锁经营、外资商业,促进了本区现代商业业态迅速发展,对全市有较大的影响。传统流通业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的现代流通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市南区东部已形成了以佳世客、家乐福、大福源等几家在全市有影响的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为轴心的商业区。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又赋予了青岛市的百年商业老街——中山路——“主城西部中心”、“市级商贸区”的主体功能。2004年,哈根达斯、保时捷等世界知名商品牌纷纷落户,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年。市南区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获得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金融中心区域 青岛是山东重要的金融中心。市南区的香港中路、香港西路、山东路、福州路等周边区域是青岛市的金融中心区。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和保险、证券、信托、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均设在市南区。2004年,韩国新韩银行、恒安标准人寿等23家金融机构落户市南区,渣打、东亚银行代表处升级为分行,青岛市9家外资银行全部落户市南,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正式开业,国家开发银行代表处升级为分行,安邦财产、阳光财产、长城人寿3家保险公司相继入驻,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6家。市南区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市场功能比较齐备,资金融通能力比较强大,金融业务辐射面广。举办2006中国青岛国际商务周,与“一行三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市经贸委签订了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议,香港中路被市政府命名为青岛金融街。 科技中心区域 从1897年开始,西方科学技术如气象、海洋、海水养殖、医学、市政建设、建筑等方面在市南区范围应用,为青岛市多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949年10月以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水产养殖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化学工业部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青岛海洋气象科学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相继在市南区落户。2004年,有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项产品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专利1056项,占全市的25%。 2001年青岛市政府制定了发展软件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后,设立了以市南区园和高新园两大实体园为中心的青岛市软件园。 市南软件园坐落在青岛市南区范围内。自太平角六路以东、延吉路以南、青岛大学以西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青岛市南软件园的政策区域。这一带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备。 软件园实体区包括“多楼一区”:——“软件大厦”位于闽江路172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01年4月29日开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入驻率迅速达到100%。其中包括用友、金蝶、北京泰利特、高校信息、新金安等知名企业;——“科技大厦”位于香港中路116号,总面积1万平方米。2002年4月开始启用;——“核心园区”位于青岛大学西侧,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在两年内规划建设成集生产研发、人才培育、企业孵化、技术交易、投资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软件研发基地。2004年,软件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工程竣工2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0.2万平方米。软件基地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微软、IBM、海尔青大、海信信芯科技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纷纷入驻,全区软件企业达到220家,软件技工贸收入达到50亿元,增长92.3%,软件基地已投入使用的研发楼入驻率达100%,软件基地成为全国10个先进园区之一。“阳光大厦”、“世贸中心”、“时代广场”、“深业大厦”等楼宇中也有多家软件企业。 根据“点上辐射、以点带面”的建园发展思路,市南软件园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按照“官助民办”运作模式,正在将软件园区逐步建设成为以软件研发和软件出口为主、信息技术服务为辅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
市北区 |
市北区位于青岛市市区中南部,东邻崂山区,南接市南区,西濒胶州湾,北连四方区,东西最大横距11.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2千米,城区面积28.63平方千米(另外还有12平方千米的市北高新区)。户籍总人口474529人(2006年末)。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66011。代码:370203。区号:0532。拼音:Shibei Qu。 行政区划 市北区辖16个街道:小港街道、即墨路街道、辽宁路街道、镇江路街道、台东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港街道、华阳路街道、登州路街道、宁夏路街道、敦化路街道、辽源路街道、合肥路街道、浮山新区街道、同安路街道、洪山坡街道。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市北区人民政府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 2000年,市北区辖16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4213人,各街道人口:冠县路街道19044人、泰山路街道17242人、胶州路街道25696人、热河路街道31180人、辽宁路街道25705人、黄台路街道27397人、华阳路街道22095人、登州路街道35613人、利津路街道29598人、延安路街道 35810人、威海路街道 30175人、北仲路街道 34424人、宁夏路街道 35378人、教化路街道 36356人、辽源路街道 55932人、合肥路街道 42568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28.63平方千米。辖16个街道、1个社区,102个居委会(另一出处:102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99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28.63平方千米。辖16个街道、1个社区,108个居委会(另一出处:104个社区、2个村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5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28.63平方千米。辖16个街道(冠县路、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黄台路、华阳路、登州路、利津路、延安路、威海路、泰山路、北仲路、宁夏路、敦化路、辽源路、合肥路)、1个社区,110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79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7万人。有少数民族28个,3183人。 2004年,全区辖16个街道及浮山后社区,共有107个社区,47.3万人,总面积28.63平方千米,设在区外的新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3平方千米。冠县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部。面积1.47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2.34万人。泰山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北部。面积3.2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2.2万人。胶州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南部。面积0.55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约3.1万人。热河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南部。面积0.72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3.01万人。辽宁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西部。面积0.46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2.7万人。黄台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南部。面积0.71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2.6万人。华阳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2.1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2.1万人。登州路街道:位于市北区西南部。面积1.23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3.49万人。利津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0.72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5万余人。延安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1.16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3.46万人。威海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0.57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2.96万人。北仲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0.89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4.3万人。宁夏路街道:位于市北区南部。面积1.2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3万余人。敦化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中部。面积1.51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4.14万人。辽源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东部。面积4.79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4.4万人。合肥路街道:位于市北区东部。面积7.8平方千米,辖1个村委会和8个社区、2.82万人。浮山后社区:位于市北区东北部。面积2.56平方千米,辖4个小区居委会、4万人。 (整理,数据来源:《青岛年鉴2005版》) 2006年末,市北区辖冠县路街道、胶州路街道、黄台路街道、热河路街道、辽宁路街道、北仲路街道、威海路街道、延安路街道、泰山路街道、华阳路街道、登州路街道、利津路街道、宁夏路街道、敦化路街道、辽源路街道、合肥路街道等16个街道和浮山后社区,109个社区居委会。城区面积28.63平方千米,另外还有12平方千米的市北高新区,全区常住人口60余万人,户籍总人口474529人。市北高新区是市北区规划建设的“飞地”园区,2006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8年1月,市北区街道行政区划开始进行重大调整,原有的16个街道、1个社区重新整合为16个街道:将热河路、黄台路、利津路3个街道与相邻街道合并,西部街道辖区面积整体扩大;在东部新成立洪山坡、同安路、浮山新区3个街道,适当缩小辽源路、合肥路街道等的管辖面积。其他各办事处的区域范围也都进行了调整。 链接:相关新闻及地图 撤销热河路街道。热河路社区、德平路社区、陵县路社区、恩县路社区、武定路社区移交即墨路街道;大连路社区、无棣二路社区移交辽宁路街道。 撤销黄台路街道。登州路北段社区、大连路社区、黄台路社区移交辽宁路街道;登州路南段社区、松江路社区移交延安路街道。 撤销利津路街道。丰盛路社区、芙蓉路社区、威海路步行街社区、顺兴路社区移交台东街道;人和路社区、东山路社区、姜沟路社区移交登州路街道。 新增浮山新区街道。所辖社区:浮山后二小区社区、四小区社区、六小区社区、曙光山色社区、湖光山色社区。 新增同安路街道。所辖社区:同兴路社区。 新增洪山坡街道。所辖社区:延兴路社区、福州路社区、桦川路社区、合肥路社区、浮山后一小区。 四街道办更名:冠县路街道更名为小港街道,泰山路街道更名为大港街道,胶州路街道更名为即墨路街道,北仲路街道更名为镇江路街道,威海路街道更名为台东街道。 其他调整: 将冠县路街道的5号码头移交大港街道。 将泰山路街道的泰山路社区、青海路社区辽宁路以南片移交辽宁路街道。 将登州路街道的青沙路社区、延安路社区、黄山路社区移交延安路街道。 将延安路街道的延安路社区移交登州路街道;龙潭路社区移交宁夏路街道。 将北仲路街道的北仲路社区部分移交宁夏路街道。 将敦化路街道的鞍山路社区、镇江北路社区移交镇江路街道。 将辽源路街道的哈尔滨路社区、伊春路社区移交敦化路街道;桦川路社区移交洪山坡街道。 将合肥路街道的合肥路社区、福州路社区、延兴路社区移交洪山坡街道。 将浮山后社区一小区社区移交洪山坡街道;二小区社区、四小区社区、六小区社区移交浮山新区街道。 地图 |
黄岛区 |
黄岛区总面积274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66500。代码:370211。区号:0532。拼音:Huangdao Qu。 行政区划 黄岛区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 长江路街道 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商贸中心。截至2004年底,面积39.3平方千米,辖10个城市社区和25个“村改居”社区、18.7万人。 黄岛街道 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35平方千米,辖24个居委会、5.3万人。 薛家岛街道 位于胶州湾入海口西岸。截至2004年底,面积42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4.5万人。 辛安街道 位于黄岛区中心地带。截至2004年底,面积57平方千米,辖47个社区、4.5万人。 柳花泊街道 位于黄岛区西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40平方千米,辖22个社区、1.2万人。 红石崖街道 位于黄岛区北部,1984年建制设镇,2003年底,青岛市政府报经山东省政府同意,胶南市红石崖镇整建制划归黄岛区。2004年撤销红石崖镇,以原红石崖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红石崖镇人民政府驻地。截至2004年底,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2万人。 [社区、行政村] 芙蓉路社区居委会 后杨村 龙泉河西村 于家洼子村 雷家店子村 山曹家村 山宋家村 西郭家村 东郭家村 山栾家村 山李家村 山殷家村 柳林子村 东屯村 西屯村 山隋村 山王东村 山王西村 牛齐前村 南莹村 管家大村 城子埠村 河洛埠村 高李沟村 大殷村 小殷村 郝家村 东杨家村 红石崖村 逄家村 邵家村 解家村 龙泉王家村 龙泉赵家村 龙泉戚家村 龙泉河东村 龙泉河北村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黄岛,据《胶澳志》载,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又据《增修胶志》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渭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潮汐薄岸,地极泻卤。”可知,黄岛之所以得名,一是位于黄岛庵山之北,一是因为四面环海,土层薄而含卤高,土石皆呈黄色,以颜色命名,以别于东岸之青岛。1973年6月,国务院决定,西起胜利油田孤岛,东至昌潍地区胶南县的黄岛,铺设原油管线一条。并在黄岛建设末站原油储存库一处和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原油输出码头一座。原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组建了昌潍地区黄岛建港指挥部,负责建港事宜。该数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于1976年6月相继建成投产使用。10月组建昌潍地区黄岛革命委员会。同时,中共昌潍地区委员会亦建立中共昌潍地区黄岛工作委员会。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区级建置,驻地在黄岛,故正式命名为黄岛区。(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区,古为莱夷之地。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裔兹舆期为莒子,建都于计,时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介根。秦汉两朝属琅琊郡之黔陬县。三国时属魏国城阳郡之黔陬县。西晋属高密国黔陬县。东晋属高密郡黔陬县。南朝宋孝武帝并北海省高密郡,改属北海郡黔陬县。北朝后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3郡,时属高密郡之黔陬县。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平昌郡于黔陬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平昌郡,以黔陬直隶胶州。五年(公元585年)改胶州为密州,时属密州之黔陬县。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始属密州之胶西县。至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属密州高密县之板桥镇。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省板桥镇复属密州之胶西县。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胶西县直隶胶州。(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始从胶州析出,划为胶澳商埠一起沦为德国租界地。而辛安和薛家岛西部5村仍属胶州,为胶州之沾化乡。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春,胶州变6乡制为13区制,沾化乡又改为朱仲区。1929年4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属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30年,胶县朱仲区改为胶县第5区。1942年12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划归为青岛特别市胶州区,薛家岛为胶州区直属镇,黄岛归胶州区第5区。1944年,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再次从胶州区析出划归伪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黄岛、薛家岛、辛安全境解放。同时成立珠山县民主政府,亦即诸胶县民主政府。黄岛、薛家岛、辛安全部划属珠山县。11月,珠山县撤销归并胶县。1946年9月,再次从胶县析出,划属新成立的胶南县。先辖于滨北专员公署,1950年又辖于胶州专员公署。1956年7月撤胶州专员公署,改辖于昌潍专员公署。1958年10月辖于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员公署。(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1976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人民公社从胶南县划出,组建黄岛革命委员会,为县级建制。1979年1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革命委员会从昌潍地区分出,归属青岛市,为青岛市黄岛区,县级市区建置。(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在黄岛区境内,位于胶洲湾西岸,东经120°13′,北纬36°02′,积约15平方千米。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在黄岛地域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 1986年3月成立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2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域扩大到黄岛全区,两区体制合一。面积扩展到181平方千米。 区划沿革 1984年8月机构改革,撤销人民公社体制,成立黄岛镇、薛家岛镇。原辛安人民公社一分为二,成立辛安镇和柳花泊乡。 至1987年底,黄岛区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南口西海岸。地处东经120°02′至120°18′,北纬35°52′至36°02′。东与青岛市市南区隔海相望,南濒黄海,北、西皆与胶南县接壤。东西直线距离25.75千米,南北直线距离19.25千米。总面积152平方千米。(根据《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镇 位于黄岛区的东北部,总面积13.48平方千米。1979年1月,随黄岛革命委员会一起划为青岛市黄岛区黄岛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黄岛镇,共辖前湾、后湾、盐滩、柳沟、卧鹏、小石头、东盐滩、徐戈庄、十字路园9个行政村。至1987年底,人口发展到4946户,19149人。 薛家岛镇 位于黄岛区东南部。总面积48.52平方千米。1984年,薛家岛人民公社改为薛家岛镇,共辖焦家庄、孙家沟、红卫(即乱固墩)、官厅、张宝湾、濠北头、濠洼、濠南头、丁家河、兰东、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宝窝(即豹窝)、辛岛、西山、东山、泊湾、安子、大洼、向阳(即显浪)、烟台前、南营、南屯、北屯、竹岔岛、后岔湾、北庄一、北庄二、瓦屋庄、南庄一、南庄二、甘水湾、鹿角湾、刘家岛、石岭子、施沟、顾家岛、董家河、渔鸣嘴。42个行政村,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居民6468户,26341人。至1987年底,增加到7074户,28243人。 辛安镇 位于黄岛区中部。总面积50平方千米。1984年机构改革,辛安公社一分为二,成立辛安镇和柳花泊乡。辛安镇人民政府驻地辛安村。共辖辛安、车家岭、牛王庙、赵家岭、东于家河、西于家河、台头、港头李、港头刘、港头陈、港头臧、蜊汊泊、李家泊子、宋家泊子、薛家泊子、西泊子、上庄、南下庄、北下庄、东洞门、西洞门、东南辛安、西南辛安、东小庄、德利沟、管家楼、马家楼、北山薛、刘王大庄、山陈家、陈家庄、于家、惠家、北泥沟泊、南泥沟泊、西泥沟泊、殷家河、冷家沟、唐家埠、黄泥崖、王家庄、大桥、安子沟、黄埠岭、舍埠林、赵家河、东南庄47个行政村。截至1987年底,共有居民7206户,30584人。 柳花泊乡 位于黄岛区西部。总面积40平方千米。原属辛安人民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撤销公社,组建柳花泊乡。共辖柳东山、柳东、柳西、柳南山、柳北、青石湾、大南庄、小南庄、西山子、花林、窝洛子、宋家茔、大夼、小夼、北庄、西阿陀、东韩家台、木厂口、独垛子、刘家庄、东阿陀21个行政村。至1987年底,居民增至3008户,11815人。 1992年7月18日,撤销柳花泊乡,设立柳花泊镇。 1994年9月6日,设立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薛家岛镇的官厅、张宝湾、濠北头、焦家庄、孙家沟、红卫、丁家河、濠南头、濠洼、辛安镇的车家岭、西于家河、东于家河和胶南市灵山卫镇的武家庄等13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濠南头村;撤销黄岛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黄岛街道办事处;撤销柳花泊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柳花泊街道办事处;撤销辛安镇,将车家岭等3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后,以其余行政区域设立辛安街道办事处;撤销薛家岛镇,将官厅等9个村划归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后,以其余行政区域设立薛家岛街道办事处。 1996年4月26日,将胶南市灵山卫镇的台子沟、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胶南市红石崖镇的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法家园、管家洼、龙凤村、可洛石、龙斗山前8个行政村划归黄岛街道办事处(鲁政字[1996]73号)。黄岛区面积扩展到220平方千米。 2000年,黄岛区辖5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8405人,各街道人口:黄岛街道 56874人、辛安街道 45384人、薛家岛街道 41802人、柳花泊街道 12697人、长江路街道 81648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黄岛、辛安、薛家岛、柳花泊、长江路),140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20.2万人,5.94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9.19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16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1.25万人,6.13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0.19万人。 2003年11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青岛市黄岛区与胶南市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字[2003]472号),同意将胶南市红石崖镇划归青岛市黄岛区管辖。红石崖镇总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居民11132户,31972人,其中农业人口27506人,非农业人口4466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以下数据不包括2003年底划入的红石崖镇)220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166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人口(户籍人口)22.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7万人。 2004年撤销红石崖镇,以原红石崖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红石崖镇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多人。 2004年,全区辖5个街道和1个镇,168个社区、35个行政村。2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长江路街道:面积39.3平方千米,辖10个城市社区和25个“村改居”社区、18.7万人。黄岛街道:面积35平方千米,辖24个居委会、5.3万人。薛家岛街道:面积42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4.5万人。辛安街道:面积57平方千米,辖47个社区、4.5万人。柳花泊街道:面积40平方千米,辖22个社区、1.2万人。红石崖镇:面积56.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2万人。(整理,数据来源:《青岛年鉴2005版》) |
崂山区 |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9.34平方千米。2004年底,全区总人口20.77万。 区人民政府驻中韩街道,邮编:266100。代码:370212。区号:0532。拼音:Laoshan Qu。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崂山区因境内有崂山而得名。1988年11月17日,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四块牌子,一套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 1991年1月14日,撤销红岛乡,设立红岛镇;撤销河套乡,设立河套镇;撤销北宅乡,设立北宅镇。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将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将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划归新设立的城阳区;李村镇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保儿、保儿西山、双山10个村划归四方区。经上述调整,崂山区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李村镇迁至中韩镇。 1997年3月3日,撤销中韩镇、沙子口镇、王哥庄镇、北宅镇,分别设立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7]10号)。 2000年,崂山区辖4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54625人,各街道人口:中韩街道 122545人、沙子口街道 60600人、王哥庄街道 45174人、北宅街道 26306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389.34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委会、126个村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19.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2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389.34平方千米。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区总人口19.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082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389.34平方千米。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区总人口1995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283人。 2004年,全区辖4个街道,139个社区。20.77万人,总面积389.34平方千米。中韩街道:面积59.36平方千米,辖30个社区、7.81万人。沙子口街道:面积108.27平方千米,辖39个社区、5.63万人。王哥庄街道:面积131.4平方千米,辖34个社区、4.52万人。北宅街道:面积81.3平方千米,辖36个社区、2.81万人。 (整理,数据来源:《青岛年鉴2005版》) |
李沧区 |
李沧区总面积95.5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28.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94万人。 邮编:266021。代码:370213。区号:0532。拼音:Licang Qu。 历史沿革 1994年, 青岛市市区区划调整,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北的8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李沧区。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将原沧口区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区人民政府驻李村镇。将原沧口区的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洛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村划归四方区。 ?年,街道办事处(乡镇)概况:(1)李村城区街道管理处 地处李沧区政治、文化中心。辖19个居委会。(2)四流中路街道办事处 位于李沧区西南部,辖6个居(家)委会。(3)振华路街道 辖8个居(家)委会。(4)晓翁村街道 与西流庄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辖20个居(家)委会。(5)永安路街道 地处李沧区西部中心地区,辖11个居(家)委会。(6)营子街道 辖11个居(家)委会。(7)板桥坊街道 辖9个居(家)委会。(8)楼山后街道 位于青岛市工业集中区,辖5个居(家)委会。(9)楼山乡 辖13个行政村。(10)李村镇 是李沧区政府所在地,辖3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1999年12月16日,撤销李村镇,以原李村镇的行政区域分别设立李村、虎山路、浮山路、九水路街道办事处;撤销四流中路街道办事处,将其管辖范围划归振华路街道办事处;将西流庄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永清路街道办事处,板桥坊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兴城路街道办事处,营子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兴华路街道办事处;撤销晓翁村街道办事处,将原晓翁村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居委会和振华路街道办事处振华路以北的部分居委会划归永安路街道办事处,原晓翁村的其他区域划归永清路街道办事处;撤销楼山乡、楼山后街道办事处,设立湘潭路、楼山街道办事处,将原楼山后街道办事处的区域分别划归楼山、兴城路、湘潭路街道办事处,将原楼山乡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湘潭路、永清路、楼山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9]36号)。 2000年,李沧区辖11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52801人,各街道人口:李村街道 71342人、虎山路街道 29444人、浮山路街道 30750人、永清路街道 27177人、振华路街道 24522人、永安路街道 42990人、兴华路街道 25667人、兴城路街道 19559人、楼山街道 14734人、 湘潭路街道 35408人、九水路街道 31208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96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122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6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95.5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98个社区、25个村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6万人。少数民族4781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95.52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25个行政村、96个社区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8.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94万人。 2004年,全区辖11个街道,98个社区。人口35万人。李村街道:面积6.75平方千米,辖21个社区、7.13万人。虎山路街道:面积13.11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2.04万人。浮山路街道:面积8.43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4.05万人。永清路街道:面积5.1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4万多人。振华路街道:面积7.56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和1个家委会、2.32万人。永安路街道:面积4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4.3万人。兴华路街道:面积1.36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2.8万人。兴城路街道:面积5.62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2.31万人。楼山街道:面积9.3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1.8万人。湘潭路街道:面积8.34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和1个家委会、4.5万人。九水路街道:面积29.7平方千米,辖20个社区、2.4万人。 |
城阳区 |
城阳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4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3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城阳街道,邮编:266041。代码:370214。区号:0532。拼音:Chengyang Qu。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因处在古代不其城之南,即城之阳而得名。1994年5月,设城阳区。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设立城阳区。将崂山区的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划归城阳区。区人民政府驻城阳镇。 2000年,城阳区辖8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4007人,各镇人口:城阳镇 116388人、流亭镇 89893人、夏庄镇 78445人、惜福镇 40141人、棘洪滩镇 45227人、上马镇 44979人、河套镇 40761人、红岛镇 38173人。 2001年,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1万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7万人。少数民族3939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办事处(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226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4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3万人。 2004年,全区辖8个街道、46.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6万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城阳街道:辖38个社区(村)、10.5万人,面积48.7平方千米。流亭街道:辖28个社区(村)、6.3万人,面积51.5平方千米。夏庄街道:辖51个社区(村)、6.8万人,面积84平方千米。惜福镇街道:辖32个社区(村)、4.3万人,面积56.4平方千米。棘洪滩街道:辖28个社区、4.5万人,面积70.6平方千米。上马街道:辖26个社区(村)、4.3万人,面积47.8平方千米。河套街道:辖19个社区、4.2万人,面积44平方千米。红岛街道:辖18个社区、3.8万人,面积28.7平方千米。(整理,数据来源:《青 |
胶州市 |
胶州,因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胶州志、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秦,置黔陬县。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 【总体介绍】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畔,东临即墨市,青岛市城阳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临诸城市,南与胶南市接壤.1987年2月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到2005年底,胶州市市区人口28万,市区建成区接近40平方公里.一个中等开发城市基本形成. 胶州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胶济、胶黄、胶新铁路横贯境内,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青红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胶州距离青岛港35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离流亭国际机场25公里。境内有全国第三个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进出半岛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枢纽。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胶州人民在市委、市0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压奋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经纺、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山东省县市首位。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从而使胶州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山东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胶州市人民0驻地邮编:2663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1。区号:0532。拼音:Jiaozhou Shi。 胶州共13个镇分别是: 胶东镇 李哥庄镇 胶莱镇 马店镇 胶北镇 胶西镇 杜村镇 张应镇 铺集镇 里岔镇 洋河镇 九龙镇 营海镇 胶州市下辖阜安办事处、中云办事处、北关办事处、南关办事处、云溪办事处 【地理位置】 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胶州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距青岛港、青岛前湾港均只有30分钟的车程,港口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开通了国际航线。胶(州)济(南)铁路、胶(州)黄(岛)铁路以及胶(州)新(沂)铁路横贯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目前,青岛国际机场又开通10条国际航线,56条国内航线,可通达全球各地和国内主要城市。济南至青岛的济青高速公路、青岛至黄岛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纵贯中国东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胶州,与204国道和四条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遗迹文化】 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繁衍生息。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称。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具有300 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及民间戏曲、剪纸绘画等也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自然条件】 胶州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现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重晶石、萤石、石墨、陶土、膨润土、珍珠岩、石英砂等。东南隅有25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5.6万亩, 另有淡养水面3.8万亩、海养水面4万亩、虾池2 万亩。水产品有对虾、鲳鱼、黄姑鱼、带鱼、鲤鱼、罗非鱼、光鱼、河蟹、杂色蛤等200余种。境内有大沽河、 胶莱河、胶河、墨水河、洋河等5条主要河流, 山洲水库、青年水库等56座水库,1.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胶州大白菜、胶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猪驰名中外。 【基础设施】 1.水利 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输配水系统完善,能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拥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万吨以上。 2.电力 胶州电网与山东省、青岛市电网连接,电力供应充足,可以充分保证全市生活、生产用电。 3.通讯 具备光缆传输数字化、交换数字程控化、邮电通讯现代化。 4.服务设施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3家。设有专门的外商门诊和病房,客商可持绿卡享受到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5.教育事业 中高级学校30多所,专业技术学校10所,外商子女在胶州可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韩国PLE公司与胶州多伦多双语学校合作设立的中小学留学生培训学校,可为国外投资者子女在中国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条件。 6.商业服务 拥有青岛利群、国货、潍坊中百佳乐家、维客等知名商业服务企业。 7.生活居住 拥有世纪大酒店、胶州宾馆、阳光大厦、肯德基、麦当劳和正在兴建的胶州湾大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和饭店,拥有韩国城、景光花园、诺贝尔山庄、东苑绿世界等一批高档生活居住区,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健身设施也一应俱全。 8.金融法律 金融:金融保险机构齐全,可为外资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全天候服务。 法律:审计、律师、公证等中介组织健全,可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 【城乡建设】 胶州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着眼于接轨大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着力构筑“一城四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城市化水平达到49.8%。行政中心顺利南迁,新城区开发有序推进,映月园等60余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竣工启用。三里河公园顺利开园,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现代文明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加快老城区改造,突出抓好“路水电热绿”,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引进香江集团积极实施电影院片区拆迁改造,着力构建古埠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交融的胶州湾财富中心。运用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建设兼具防洪、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东部滞洪区,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立足于促进城乡互动,着力实施“一环四线”、“村村通柏油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五年来,新建改造公路543.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8公里,初步构筑起沟通城乡、连接内外的现代交通网络。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 2001-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8个,过亿元内资项目46个。美国艾默生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海尔、中集、地恩地等大批名牌企业先后落户。出口创汇连年居全省各县(市)首位,5年累计创汇71.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 【现代工业】 胶州市以工业聚集区为龙头,以重点乡镇为骨干,以涉外服务为基础,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使招商引资出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大跨度发展的新局面。 全年完成GDP287.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超过9.7亿元,增长38.1%;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2.4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增长2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9亿元,增长40.1%。 初步形成车船配件、锅炉辅机、家电电子、钢结构、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7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1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3%。 1.外资企业:目前,全市外资企业发展到700多家,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12个,实际利用外资26.3美元,已有艾默生、现代德固萨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胶州。外贸出口增长迅猛,2005年全市完成出口总值11.3亿美元,位居山东省县(市)首位。 2.内资企业:胶州市工业门类齐全,加工制造业发达,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改造、重组和引进内资,拥有全国最大的高层塔制造企业-东方铁塔和海尔、澳柯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分支机构,形成了金属结构、皮革制鞋、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是胶东半岛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
即墨区 |
即墨市 即墨区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1] 。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5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5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2016年,即墨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成为江北第一县。[2] 2016年5月,即墨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3] 2017年10月30日,即墨区正式挂牌。 行政区划编辑 1949年即墨县划为15个区、3个镇。 1951-1952年建乡,即墨县划为172个乡。 1956年即墨、即东两县合并划为18个区。 1957年改为15个区,2个镇;1958年成立37个人民公社,后合并为30个。 1961年,将城阳、棘洪滩、马戈庄、河套、阴岛五个公社划归崂山区;即墨改为24个公社。 1963年改为26个公社。 1972年改为30个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范围为基础划为10个镇、20个乡。以后有15个乡先后撤乡设镇。 1998年5月,将白庙乡并入鳌山卫镇,同时,撤销即墨镇、三里庄乡,设立环秀、潮海、通济三个街道办事处;9月,设立即墨经济开发区,同时将潮海办事处和留村镇的9个村庄划归经济开发区。 1999年划为营上、留村、段村、鳌山卫、温泉、王村、田横、丰城、金口、店集、大官庄、华山、灵山、长直、段泊岚、瓦戈庄、刘家庄、移风店、七级、蓝村、南泉、普东、大信、马山24个镇,太祉庄、石门、乔家屯3个乡,环秀、潮海、通济3个街道办事处,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2001年经乡镇规模调整后,划为营上、留村、龙泉、鳌山卫、温泉、王村、田横、丰城、金口、店集、华山、灵山、段泊岚、刘家庄、移风店、七级、蓝村、南泉、普东、大信20个镇,环秀、通济2个街道办事处,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2001年8月设立北安街道办事处(原营上镇)。 2002年5月17日,龙山街道办事处在原留村镇的基础上成立。 2012年8月撤销王村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田横镇,新成立的田横镇政府管辖范围为原王村镇政府所辖区域,原田横镇政府所辖区域由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管辖,即墨共有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
平度市 |
平度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莱河东岸。总面积3166.54平方千米。2003年底,总人口132.8万人。 市人民0驻地邮编:266700。代码:370283。区号:0532。拼音:Pingdu Shi。 行政区划 平度市辖4个街道、26个镇:城关街道、李园街道、同和街道、香店街道、麻兰镇、古岘镇、仁兆镇、张戈庄镇、郭庄镇、南村镇、兰底镇、万家镇、蓼兰镇、崔家集镇、明村镇、白埠镇、门村镇、田庄镇、马戈庄镇、张舍镇、新河镇、灰埠镇、长乐镇、店子镇、大泽山镇、大田镇、旧店镇、祝沟镇、云山镇、崔召镇。 城关街道:位于平度市区东北部,是平度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9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8.4万人口,总面积70.22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道光年间《重修平度志》记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旧籍所不载,特臆说耳。”故亦无确切定义。据《今县释名》:“当以地处平广而名。”据《史记》:“汉元朔三年封菑川懿王子刘衍以平度国为食邑。”以故国名县。 汉置干度县。隋置胶水县,明设平度州,1913年复改平度县。1989年7月27日,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 1991年10月3日,撤销三堤乡,设立三堤镇;撤销云山乡,设立云山镇;撤销马戈庄乡,设立马戈庄镇。 1993年12月23日,撤销长乐乡,设立长乐镇;撤销官庄乡,设立官庄镇;撤销门村乡,设立门村镇;撤销三家站乡,设立同和镇。 1994年12月29日,平度市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调整,具体情况:(1)撤销了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其驻地在原镇人民0所在地,办事处区域范围包括:原城关镇的尚家疃、贾家茔、后巷子、王家栏子、石羊沟、东阁、东关、菜园、即墨旺、河头、大李家疃、吴家疃12个村,香店乡的小十里堡、康家疃、金沟子、徐福、兰家庄、东窝洛子、辛家庄7个村,蟠桃乡的姜家庄、下李无、付家涯、代家上观、梨沟、官家上观、尚家上观、官地、石茔崖、上李元13个村;(2)撤销同和镇,设立同和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同和镇人民0驻地,其区域范围包括原城关镇的姜家沙戈庄、倪家沙戈庄、王家沙戈庄、柴家沙戈庄、兰家窑、中李家庄6个村,李园乡的孙家柳蝉、王家柳疃、林家疃、黄家疃、石家庄、王家赵戈庄、大赵戈庄、宋家赵戈庄、刘家赵戈庄、沟崖、石庙、中辛庄12个村;(3)撤销香店乡,设立香店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香店乡人民0驻地,其区域范围包括原香店乡的徐福等7个村划归城关街道办事处以后的区域及原城关镇的大官家庄、杜家疃、大窑、何家楼、杨家庄、南姜家庄、战家疃、小官家庄、河崖、西潘家疃、东潘家疃、小李家疃13个村;(4)撤销李园乡,设立李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李园乡人民0驻地,其区域范围包括原李园乡的孙家柳等12个村划归同和街道办事处后的区域及原城关镇的西阁、柳行头、桥北、西关、北关、胜利、后戈庄、宗家庄、西马家沟、粉家庄、东马家沟、谭家庄、油房、南关、小庄子、白果园、代家庄17个村,原蟠桃乡的里半庄、水沟子、花园、北于家庄、府君庙、朝阳庄、山前7个村。(5)撤销前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明村镇;撤销三堤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灰埠镇;(6)撤销官庄镇、张舍乡,以原张舍乡、官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张舍镇,其人民0驻张舍;(7)撤销洪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云山镇;(8)撤销冷戈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仁兆镇;(9)撤销龙山乡、大田乡,以原龙山乡、大田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大田镇,镇人民0驻北大田;(10)撤销宅科乡、万家乡,以原宅科乡、万家乡的行政区域设立万家镇,其人民0驻大万家;(11)撤销郭庄乡,设立郭庄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0驻地不变;(12)撤销蟠桃乡、唐田乡,设立蟠桃镇,其行政区域范围为原蟠桃乡的姜家疃等13个村划归城关街道办事处、里半庄等7个村划归李园街道办事处后的区域及原唐田乡的崔家烟村、郝家烟村、贾家烟村、高家烟村、曲家烟村、赵家烟村、坦埠、韩家庄、西二十里堡、东二十里堡、庞家沟、巧女张、东崔家营、东阳召、大阳召、前杨召16个村,镇人民0驻七里河子村;(13)撤销何家店乡,将原何家店乡的林家、任山庙、吴家、窦家、后宅家、韩家辛庄、彩村、何家店、杨家顶子、西何家店、硝场、滑溪头、后三十里堡、西三十里堡、前三十里堡、马家屋子、双柳村、小李戈庄、管家、冯家庄、权家、家后22个村划归蓼兰镇,其余21个村划归张戈庄镇;(14)撤销亭兰乡,将原亭兰乡的小亭兰丘、大亭兰丘、小高家庄、陈家顶、大庞家庄、大高家庄、河上庄、小庞家庄、东朱家庄、汪家庄、南吴家屯、小洪兰、范家屯、黄丘14个村划归南村镇,其余13个村划归兰底镇;(15)撤销石桥乡、两目乡,以原两目乡的行政区域和原石桥乡的北黄同、水磨涧、南黄同、东李家庄、沙埠、小沽洄、铁家庄、苏格庄、孟戈庄9个村设立祝沟镇,镇人民0驻祝沟。原石桥乡的其余村庄划归旧店镇;(16)撤销昌里镇、青杨乡,以原昌里镇的行政区域和原青杨乡的北国家埠、赵家、盘古庄、南郭家埠、二甲、董家庄、官道蒋家、官道杜家、官道姜家、姜家庄、小青杨、下洄、西魏家、崔家、上洄、西于庄、薛家、董家庙、大青杨、北盛家、高古庄、塔山陈家、琥珀杨家、老山、黄哥庄、旺村、苏村、七丈、荆许家、南盛家、店子任家、朱流丁家、朱流姜家、罗白刘家、棘子嶂、李家寨36个村设立店子镇,镇人民0驻店子村。原青杨乡的其余10个村划归大泽山镇。 2000年,平度市辖4个街道、28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21975人,其中:城关街道 78142人、李园街道 62425人、同和街道 33283人、香店街道 28428人、麻兰镇 40220人、古岘镇 43548人、仁兆镇 66886人、张戈庄镇 45881人、郭庄镇 29628人、南村镇 60112人、兰底镇 35859人、万家镇 41105人、蓼兰镇 45974人、中庄镇 26783人、崔家集镇 47846人、明村镇 54403人、白埠镇 27783人、门村镇 39321人、田庄镇 31044人、马戈庄镇 28580人、张舍镇 39834人、新河镇 22415人、灰埠镇 49658人、长乐镇 30336人、店子镇 55389人、蟠桃镇 22713人、大泽山镇 32030人、大田镇 32579人、旧店镇 35296人、祝沟镇 33585人、云山镇 52337人、崔召镇 30431人、平度经济开发区虚拟街道 18121人。 2001年,平度市撤销蟠桃镇,合并到李园街道办事处和城关街道办事处;撤销中庄镇,合并到白埠镇。全市由原来的4个街道办事处、28个乡镇调整为4个街道办事处(城关、同和、香店、李园)、26个乡镇(明村、灰埠、张舍、云山、仁兆、崔家集、大田、万家、郭庄、 大泽山、门村、蓼兰、张戈庄、南村、兰底、新河、崔召、马戈庄、田庄、白埠、麻兰、古岘、长乐等)。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3176.13平方千米。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44个居委会、3个家委会、1788个村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133.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69万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3166.54平方千米。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42个社区、1785个村委会。总人口13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万人。 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3166.54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26个镇:城关街道、李园街道、同和街道、香店街道、张戈庄镇、郭庄镇、南村镇、仁兆镇、古岘镇、麻兰镇、门村镇、长乐镇、店子镇、灰埠镇、新河镇、张舍镇、田庄镇、马戈庄镇、白埠镇、蓼兰镇、万家镇、兰底镇、崔家集镇、明村镇、大泽山镇、崔召镇、云山镇、祝沟镇、旧店镇、大田镇,1个省级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44个居委会。总人口132.8万人。少数民族34个,少数民族人口1401人。 |
莱西市 |
莱西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120°40°、北纬36°24°-至37°09°。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年底总人口72.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58万人,非农业人口10.53万人。 驻水集街道,邮编:2666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5。区号:0532。拼音:Laixi Shi。 历史沿革 市名由来:因地处莱阳之西而得名。1990年12月18日,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 1993年10月18日,撤销牛溪埠乡,设立牛溪埠镇;撤销周格庄乡,设立周格庄镇;撤销李权庄乡,设立李权庄镇;撤销院里乡,设立院里镇;撤销朴木乡,设立朴木镇;撤销孙受乡,设立孙受镇;撤销马连庄乡,设立马连庄镇。 1994年8月26日,撤销店埠乡,设立店埠镇;将水集镇的南龙湾庄、北马家庄、谭家院西、臧家院西、刘家院西、黄花观村和院庄村划出,设立滨河路街道办事处,其驻地设在烟台中路与滨河路之间。 1995年12月7日,撤销南岚、唐家庄、武备乡,设立南岚镇、唐家庄镇、武备镇。1996年8月26日,撤销绕岭乡,设立绕岭镇(鲁政函民字[1996]44号)。 1997年12月5日,撤销韶存庄乡、河里吴家乡,分别设立韶存庄镇、河里吴家镇(鲁政函民字[1997]45号)。1998年12月7日,撤销水集镇、望城镇,分别设立水集、望城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8]34号)。 2000年,莱西市辖3个街道、20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28796人,其中:水集街道 101697人、望城街道 45906人、滨河路街道 21083人、周格庄镇 19837人、河头店镇 24157人、马连庄镇 28123人、南岚镇 17355人、唐家庄镇 25343人、河里吴家镇 12839人、南墅镇 31185人、院里镇 24391人、日庄镇 32782人、韶存庄镇 22669人、牛溪埠镇 38871人、武备镇 29418人、院上镇 40571人、店埠镇 30394人、朴木镇 25359人、夏格庄镇 32982人、李权庄镇 40395人、姜山镇 30051人、绕岭镇 19724人、孙受镇 33664人。 2001年,莱西市将河里吴家镇合并入南墅镇;南岚镇合并入河头店镇;朴木镇合并入店埠镇;唐家庄镇一分为二,西半部并入南墅镇,东半部并入马连庄镇;绕岭镇大部分并入姜山镇,少部分并入望城办事处;院里镇割为三块,大部分并入日庄镇,部分并入南墅镇、武备镇;周格庄镇改称为周格庄办事处;韶存庄镇改称为韶存庄办事处;撤销滨河办事处改为莱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归望城办事处。全市由原来的2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12个镇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5个居委会、862个村委会(《山东年鉴2002年》数据:861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72.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4万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水集、望城、周格庄、韶存庄)、12个镇(河头店、南墅、日庄、院上、夏格庄、姜山、马连庄、李权庄、孙受、牛溪埠、店埠、武备)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5个社区、862个村委会(《山东年鉴2003年》数据:861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72.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33万人。 2003年6月25日,莱西市撤销牛溪埠镇,以原牛溪埠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沽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牛溪埠镇人民0驻地;韶存庄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梅花山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不变;周格庄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龙水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不变。 2003年,全市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1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62个行政村。全市年底总人口72.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58万人,非农业人口10.53万人。 2004年,全市辖11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总人口72.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50万人。水集街道:面积100.5平方千米,辖58个行政村和24个居委会、11.54万人。望城街道:面积70.8平方千米,辖39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4.43万人。沽河街道:面积97.5平方千米,辖49个行政村、3.93万人。姜山镇:面积122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6万人。李权庄镇:面积90.8平方千米,辖37个行政村、3.49万人。孙受镇:面积69.5平方千米,辖50个行政村、3.45万人。夏格庄镇:面积107平方千米,辖54个行政村、3.32万人。店埠镇:面积107.3平方千米,辖66个行政村、5.7万人。院上镇:面积80.2平方千米,辖56个行政村、4.15万人。武备镇:面积75平方千米,辖47个行政村、4.08万人。日庄镇:面积102.5平方千米,辖87个行政村、4.85万人。南墅镇:面积165平方千米,辖75个行政村、5.06万人。马连庄镇:面积146.5平方千米,辖77个行政村、4.89万人。河头店镇:面积122平方千米,辖70个行政村、4.27万人。山东省莱西经济开发区:辖4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5.6万人;建成区面积2.35平方千米。(整理,数据来源:《青岛年鉴2005版》,该出处中莱西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数据为15.76平方千米) |